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问题与好理由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批判性思 维第二章 好问题是形成 批判性思维的 第一步 n问题、预设及其类型 u问题的概念 问题是基于一定知识背景、一定情景条件下的 无知或不确定性,而运用语言或手势等符号系统 向别人征询答案信息的请求。 理解这一概念的两个误区 问题属于认知的,能提出问题意味着主体不是 绝对无知,更不是麻烦的制造者。(案例2-1) 问题并非问句,并非意味着没有答案信息,问 题提出的情境和表达方式可能就蕴含着答案信息 。(案例2-2) 案例2-1 他能享受廉租房政策吗? 在赣东北某社区,一位曾经在某职业中专工作的老 人,因公务导致神经挫伤。52岁以后,他就瘫痪在床 。现在每月退休工资在2000元左右,有一套住房。他 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学校工作,一个在外打工。社区 工作人员为他儿子办理廉租房申请,并在今年带着江 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去进行访谈 。 但是,访谈结束后, 实习生没有提出老人的儿 子是否应享受廉租房政策 方面的问题。你认为这位 实习生没有提出这方面问 题的原因何在? 案例2-2 情境复杂性与问题的答案信息 “吃过了吗?”的多重解读 “吃过了吗?” 是日常生活 中常用的问句, 但是并非这一问 句就是问题。即使 是问题,也并 非信息一致。 u问题与预设 概念:预设系由德国学者弗雷格在1892年提出。预 设指的是一个或一组陈述,是人 们说话时的假设,是人们为保证 说话的句子、段落合适性的前提。 预设陈述是否为真,是使得任何 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为真的前提。 对于预设陈述为假者,寻找直接 而真实的答案是徒劳无益的。 如问题“中国的总统是谁?”,其 预设是中国是总统制国家。这是 一个假陈述,其预设有问题。其他例证可见下表。 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 德国逻辑学家,1848-1925 问题与预设例证表 问题预设 翠花说啥时 上酸菜?预设 1:餐馆里有一个人叫 翠花。 预设 2:翠花说过 在某个时 候上酸菜。 哪款轿车开得比高铁还快 ? 存在开得比高铁还快的轿 车。 有独角兽吗?不存在预设 谁是江西财经大学批判 思维课的老师? 江西财经大学开了批判 思维这门课 。 误导性问题与修正性回答 误导性问题所基于的预设是假的,或者是有争 议的,容易引起信息混淆问题。 当遇到误导性问题时,一般宜采用针对问题预 设进行修正性回答。 误导性问题在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幽默、 侦查、新闻采访中经常出现。 l预设类型之一:逻辑预设 逻辑预设,也叫存在预设,主要分析预设命 题对于客观事物的指称,有关专名的意谓的深入 探讨有助于哲学的意义理论发展。逻辑预设强调 分析断言、蕴涵、命题等是否为真值,其核心问 题是预设命题的真值讨论。逻辑预设在数理逻辑 中运用得非常广泛。 例证之一:开普勒死于贫困。 分析:“开普勒”作为一个名词,用于指称某 物或某人。如果不存在开普勒这个人或物,或者 说开普勒不存在在“死者”范围之内,则这一判断 为假。 例证之二:参加晚会的人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科研秘书,要安排出席学术会议 的有关人员参加晚会。你得到的信息是,出席 学术讨论会的有三个足球爱好者,四个亚洲人 ,两个日本人,五个商人。以上叙述涉及了所 有晚会参加者,其中日本人不经商。那么参加 晚会的人数是: A.最多14人,最少5人; B.最多14人,最少7人; C.最多12人,最少7人; D.最多12人,最少5人; E.最多12人,最少8人。 l类型二:语义预设 语义预设主要分析预设命题在句子形式结构 中的表达,有关预设触发语及预设-焦点的研究 有助于语言学的结构意义研究。 语义预设从词义、句义结构分析句子与句子 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它继承了逻辑预设真值前 提观点及否定不可去的性质,但是它更关注句子 形式如何表达预设命题。如“阿Q买书了”和“阿Q 没买书”,都预设“存在阿Q”这个命题。再如,“ 毛泽东是湖南人”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语义表达: A.我认为毛泽东是湖南人。B.没错,毛泽东是湖 南人。C.毛泽东是湖南人,这还用说。 小知识:预设触发语与预设-焦点 预设触发语是指可以引发预设命题某些词汇 和句法结构,包括确指描述语、叙实谓词、蕴涵 谓词、状态改变谓词、分裂结构、反复词、判断 动词、比较句、时间从句、非限定从句等。 预设-焦点是指预设和焦点形成对立面,依 据焦点可以判断预设。这种焦点对立关系可以是 有标记的、无标记的,可以是新、旧对立关系, 也可以是前台与后台的调整关系。 视频欣赏:简爱精彩对白( /programs/view/PIgkqzbJ 4sE) 类型之三: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主要分析预设命题在语句使用中的表达,语 境因素和交际者因素影响语用预设的分析。语用预设的 最主要特征是动态性,包括形式语用、规则语用、认知 语用、文化语用四种类型。 形式语用强调对话主体的公共背景之下使用形式差异 。 规则语用强调命题讨论时对话双方受合作性原则、语 用规则的约束,强调对话双方的相似性,甚至等同。 认知语用强调说话人对公共背景和公共信念的坚持与 否。 文化语用强调命题受社会文化规约,强调语境分析。 案例: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中的语用冲突 /v_show/id_XNzMxODE0OT Y=.html 概括:三种不同预设的研究重点 l逻辑预设分析命题真值对于客观事物的指称; l语义预设分析命题真值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形 式表达; l语用预设分析命题真值在语境集(语言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或是在交际者(尤其是说话人 信念)那里的理解。 注意:务必小心陷入别人的预设陷井 你是否停止偷税漏税了 是的没有 所以,你承认你 曾经偷税漏税 所以,你还在 偷税漏税 是的 没有 没有是的 所以,你承认了你是偷税漏税 u问题的类型 轻松一刻:小猪父女对话中的问题类型( /u/vw/4634303) 分类之一:单一问题与多重问题 l单一问题包括是非型问题、选择型问题、特指型 问题;其中,特指型问题有包括需要因果性解释 (why)的问题和需要说明性解释(how)的问 题。直接回答选择型问题必须是题设所呈现的可 选择对象;直接回答特指型问题必须符合题设所 描述的对。 l多重问题要关注给定问题、假设型问题和条件型 问题; 分类之二:描述性问题与规范性问题 l 描述性问题征询的是什么、世界是怎样的问题,答案是 对世界怎样和世界是什么的描述。描述性问题的思维特 征包括:是一个由已知求未知的思考过程;在解决这一 类问题中,分析方法和确证结论的证明方法起着关键作 用;确证的结论应具有无可争议性质。 l 规范性问题征询的是世界应该如何的问题,涉及的是人 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选择问题,它们征询的是何为正确 ,何为错误;何者当立,何者当废;何者为好,何者为 坏。答案应是规范性的回答。规范性问题的思维特征包 括:具有较大争议性;其说理方式以辩护性解释和说服 性论证为主;思考的终极目标是为了鉴别或选择一个最 佳的价值观念或行动准则,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 明确争论的前提与理由。 分类之三: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这种分类经常出现在问卷设计当中。 l开放式问题就是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 ,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问题。 l封闭式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 若干个备选答案,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 况从中选择一项或多项来做回答的问题。 在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问题往往会出现不 一致现象。 l问卷设计中的不一致现象 多重问题的不一致现象 例证:该问卷设计题存在什么错误? 您认为您的计算机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否满足你上 批判性思维课程的需要? A.能满足;B.不能满足;C.不知道。 问题与答案之间不一致 例证:您是否每周去逛一次大型商场? A.每周一次;B.每天一次;C.每周两次;D.基本不逛。 同一问题在不同层次上的回答不能出现在同一组答案选择 当中。 例证:您认为以下哪些是一个合格大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A.业务能力强;B.口才好;C.仪态贤淑;D.综合分析能力强; E.创新能力强;F.理论水平高。 u几种回避问题的方式 熏鲱(red herring) l猎人为了引开 猎犬,往往会使 用熏过的鲱鱼 在讨论中,引入一个 不相干的问题来转 移注意力,这种转 移论题的方式被称为 l熏鲱 熏鲱成功原因:不相干的 论题和原来论题有相似性; 不相干的论题也应是一个合 理且具有吸引力(如有趣、 新奇等)的问题; l熏鲱为什么能够成功? 案例: 老张:老王,你能不能到外面而不是办公室抽烟? 二手烟更害人。 老王:吸二手烟没那没大的危害。每天骑自行车上 班,吸那么多尾气才糟糕。以前骑自行车是锻炼身体, 现在会减少寿命。听说有个小伙子,烟酒不沾,却得肺 癌了,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多可惜! 扎稻草人 竞选者A:我们曾经多次提醒贵党要关心那些在底 层工作的人,他们需要你们提出有效的政策来改变他们 自己、他们的家庭生存状态。 竞选者B: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改变着我们生存的这 片土地,关注着底层工作的苍生, 我努力经济增长维持在5%以上。 而在A看来,我就没有做对的地 方,难道过去的五年,我们真的 没有任何改变吗? 问题:竞选者B扎了一个稻草人来让对方攻 击,你能找出来吗?提醒:注意扎稻草人的策略 。 l扎稻草人的策略 在论证中,通过歪曲对方主张来削弱对方观点的错 误,犹如树立一个容易被击倒的稻草人,然后通过攻击 稻草人来替代论敌反驳,使得争论失去焦点。一般来说 ,歪曲的手法包括: 限制(见例证)。 概括。 简化。 夸张。 虚构。 断章取义。 例证:创作的基础 是生活经验,生活经验 包括所做、所遇、所见、所闻。作者 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 不必亲历过,但最好是经历过。有人 对此责难说:“难道写杀人还得 去杀人,写妓女还得去 卖淫不成?” 乌贼战术 乌贼战术奉行的是我错了,你也是( tuquoque)的原则,即以对方也有类似,甚 至更为严重的过错为理由,来转移人们的 注意力,以期逃避对方的批评(见例证)。 理解是深入骨髓的认知, 理由是断定陈述为真, 支持某一主张的基石。 n理由的定义与辨识的困难 理解的快乐在 于找到一个或 一组支持某一 主张的强有力 的理由。 u辨识的困难 困难之一 l参与活动:下面段落是否存在结论性主张? “网络钓鱼”是指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 件和伪造的网站进行诈骗活动。“网络钓鱼”比较 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发送垃圾邮件,来诱骗用户访 问一个伪造的钓鱼网站,这种网站做的与电子银 行或电子商务的网站几乎一模一样,某些粗心的 用户不辨真假,下载木马程序或者填写个人的登 录账号和密码,从而导致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失 窃。 l提炼论证理由的困难之一 在日常的阅读理解中,辨识理由的困难 之一是论证中的理由是通常与定义、说明 、解释、背景知识介绍等交织在一起。 上述段落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事“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如何进行诈骗 活动的? 此一片段是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一 种定义和程序性解释,不是论证的理由。 理由应该是对主张提供证据性支持。 困难之二 l 讨论:是否所有因果关系中都存在有效理由? l 例证:为何我的仙人掌萎焉了?因为该给它浇水了。 例证中的推理模式如下: 我的仙人掌萎焉了(观察到的事实) 植物缺乏水分通常会萎焉(被省略的因果律) 所以缺乏水分导致仙人掌萎焉(因果解释) 注意:因果关系必须在证实和排除其他解释后对观察到的 事实所作出的最佳分析,才是有效理由。 困难之三 l辨识理由的第三个困难在于要揭示出藏而不露的 理由。 l从表达方式来看,论证的理由包括两种:一种是 明确表达出来的理由,称之为前提;另一种是未 明确表达出来的理由,称之为假设。 l假设是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它 是真的,或者大家都相信它是真的 n辨识不正当的理由 u不正当理由的表现之一:诉诸情感 论证会利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功能,进而激起人 们在心理上的强烈情绪。但 是,单纯依靠情感力量来支 持自己问题中的主张,就会 犯诉诸情感的错误。 诉诸情感的错误通常包括人身攻击、诉诸恐惧、 诉诸怜悯、诉诸公众等方式。 诉诸情感的错误理由人身攻击 l 人身攻击主要包括两种:人格人身攻击、处境人身攻击 。 例证之一:牛津大主教威尔勃福斯批评赫胥黎 赫胥黎教授就坐在我旁边,他是想等我一坐下来就 把我撕成碎片,因为照他 的信仰,他本来就是猴子 变的嘛!不过,我倒要问 问这个猴子子孙的资格, 到底是从祖父那里得来的, 还是从祖母那里得来的。 例证之二:美国会议员对寂静的春天作者卡逊的攻击 卡逊是“喜欢有斑点的猫头鹰,胜于喜欢靠木材业工 作生活的家庭,是神经质的空想家!” 诉诸情感的错误理由强制与恐惧 l诉诸恐惧指的是通过激起人们的恐惧心理来迫使 人们接受某种主张,或采取某种行动,而不考虑 对方是否存在选择余地,是否存在其他选择可能 。 l诉诸恐惧既包括武力与强权,也包括良心谴责、 上帝惩罚、经济损失、心理禁忌、健康威胁、降 低优势、制造灾难等。 l例证:如此介绍螨虫危害 网站介绍螨虫危害和清 螨措施时的配置照片。 诉诸情感的错误理由诉诸怜悯 l 诉诸怜悯不是依赖于逻辑力量,而是依赖同情与负罪感 。并非所有诉诸怜悯都是错误的,慈善团体等社会组织 往往要借助此一手段。但是,诉诸怜悯不能滥用,否则 就容易违背社会规范,甚至是违法。 l 例证: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 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 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 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 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 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 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见世说新语) “20年的专业品质,2000万 妈妈的营养选择。三鹿幼儿 奶粉,更多三鹿,更多营养”。 诉诸情感的错误理由诉诸大众 l 诉诸公众的论证模式是:大多数人的信念是正确,因此 只要大多数人相信,这个信念就是真的。但是,这一论 证模式,有时是对的,有时是错误的。当错误时,其危 害往往涉及面甚广。对此,韩非子有清醒的评判: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l 例证:三鹿奶粉广告 u不正当的理由表现之二诉诸权威 幽默中的权威考量 拿破仑:朱塞佩,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个士兵?他说的一切 都是错误的。 朱塞佩:阁下,让他当将军,他说的一切就都是正确的了 。 权威的定义:权威指的是 在某个领域中的某个方面成 为结论性陈述或证明来源的 个人或组织及其重大事件。 和诉诸权威相关的不正当 理由有:滥用权威、迷信权威、 诉诸传统、诉诸起源。滥用权威 是因为人们迷信权威、迷恋传统、信奉起源。 诉诸权威的错误理由滥用权威 l 表现之一:个体或组织滥用权威的身份和言论。 l 表现之二:权威自身滥用其身份、地位、资格和工作业 绩等来为错误观点进行辩护。 l 表现之三:通过媒体,制造出媒体权威,进而滥用伪权 威;或利用权威事件牟利( /zt2011/spacetech/bak.htm)。 l 案例:“神医”张悟本在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中的表述:1981年,北京医科大 学临床医学系;2000年,北京师范 大学中医药专业;2004年,国家卫 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同时书中 称,张悟本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任 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 中心研究员、首席健康推广专家。 其父张宝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 健医生。 诉诸权威的错误理由迷信权威 l 诉诸权威(ad verecundiam)的极端形式是迷信权威。 l 迷信权威者的表现往往把权威的言论作为绝对化证据加 以使用,甚至将权威加以神秘化,或赋以过高地位。如 下述报道: “有数千科技界人士及学术泰斗与会的中国科协学 术年会,堪称中国科技界的一次学术奥运。11月20 日至23日,第6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风光旖旎的海南博鳌 召开。 ” ( /show.asp?ResName=newsd*or der=2871) l 走出迷信权威的主要途径是要始终认识到权威言论作为 理由对结论的支持是有限的。 诉诸权威的错误理由诉诸传统 l 传统是人类过去经验的积累。我们国家有尊敬传统、敬 仰传统的谦卑精神。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别墅土建合同:高品质别墅景观绿化工程
- 2025版汽车维修保养连锁经营合作协议
- 2025版燃油行业人才培养及交流合同
- 2025版水电安装与设备更换合同
- 2025年度厂房出售及配套设施购置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展览中心场地租赁合同终止及展览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用水泵采购及安装合同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房地产销售大数据分析服务购销合同
- 咯血(课件幻灯)
- 部门会签单模板
- 2023版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化学)
- 上海市环卫作业养护预算定额经费
- 宫颈环扎术护理常规
- 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填报说明
- 县城市管理领域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工作衔接规范(试行)
- 九年级初三英语七选五专练1(10篇带答案)-
- 委托加工协议(简易版)
- 铁路站前工程架空顶进框架涵线路架空图示及检算
-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