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ppt_第1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ppt_第2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ppt_第3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ppt_第4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莎士比亚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 二、人文主义 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人文主义文学在各国 时间:十四世纪十六世纪 社会形态:封建主义 过渡 资本主义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 文艺复兴:14至16世纪在欧洲各国兴起 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文化中反 映现实、肯定人生的文艺、朴素的唯物 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方式对 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进行的斗争。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心理背景: A、资产阶级的扩大 财富 改变着社会心态 欲望 乐观、进取 B、1453,东罗马帝国灭亡,引起古典文化热; 3、自然科学的蓬勃兴起。 二、人文主义( humanism) 特指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 建、反教会的思想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主 张一切以人为中心,而反对以神为中心的思 想和学说。 神 人,标志着中世纪文化的终结, 和近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开端。 二、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用人性反对神权。(我是一个凡人,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天堂就 在今天,幸福就在人间) (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知识就是力 量,知识就是快乐的源泉) (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大 卫 上帝创造亚当 创 世 纪 局 部 摩 西 像 最后的晚餐 蒙 娜 丽 莎 达芬奇自画像 西 斯 廷 圣 母 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思想方面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主题; 创作方法写实; 特殊的民族风格民族语言; 新的文学体裁。 四、人文主义文学在各国 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 二、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三、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 四、英国人文主义文学 意大利 一、意大利文学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出现 1、彼特拉克与十四行诗 “第一个近代人” 诗人 追求诗人的荣誉 世俗的人 对劳拉的爱情 世俗的欢乐 基督教徒:奥古斯丁的影响 宗教思想 “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求 凡人的幸福。” 1、彼特拉克与十四行诗 代表作:歌集 形式:用意大利语写成,以“十 四行诗”为主; 十四行诗商籁体,欧洲抒情 诗的主要形式。 彼式:446 莎式:4442 歌集 展示世俗生活欢乐和痛苦(“我同时 爱她的肉体和灵魂”)。 “我忍心的美人啊,/你说吧,/为什 么总不肯揭开你的面纱?” “我那爱挑衅的心上人儿,/我千百 次恳求你别闪动美丽的眼睛。/我已 把心奉献给你,可你竟不动情。 /这种痛彻肺腑的爱情,/使我 每天死亡一千次,/也诞生一千次。 ” 2、薄伽丘与短篇小说集 十日谈 A、内容:向禁欲主义的挑战。 玩世不恭的口吻 泼皮般的流氓精神 B、形式:大故事套小故事。 100=10*10 C、艺术手法:辛辣而幽默的嘲 讽 。 D、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 义作品。 法国 二、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1、蒙田与散文 随笔集 语言:亲切、流畅、 自然。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 们到底知道些什么?” 2、拉伯雷与巨人传 长篇小说巨人传 巨人国王: 父 卡冈都亚 随从 若望 子 庞大固埃 随从 巴汝奇 巨人传 巨人传的人文主义特色 展示了理想的人和人的理想 表达了乐观主义精神 植根于民间文学 西班牙 三、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 流浪汉小说 A、 16世纪中叶、西班牙 城市、城市平民、流浪汉 讽刺,暴露 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B、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自传体、所见所闻 车 厢式结构 C、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 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维 迦 15621635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主要代 表。 代表作羊泉村。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15471616 ),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 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代表作堂吉诃德,标志 着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新的发展阶 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 塞万提斯故居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堂 吉 诃 德 的 幻 想 世 界 店主封堂吉诃德为骑士 堂吉诃德大战酒囊 堂 吉 诃 德 见 义 勇 为 与 大 风 车 的 战 斗 堂 吉 诃 德 勇 斗 绵 羊 木 笼 里 的 思 考 堂吉诃德 成为家宴和舞 会中心人物 安详的死亡 奇情异想的绅士 堂吉诃德台拉曼却 第一次出游: 乡村客店受封 帮助牧羊孩子 商队 第二次出游: 风车凶恶的敌人 乘车的妇女陷入魔掌的公主 羊群交锋的军队 乡村客栈城堡、酒囊恶魔 猛狮决斗的对象 罪犯受迫害的骑士 第三次出游: 公爵府被捉弄 银月骑士之战 堂吉诃德的意义 1、戏拟骑士小说,在笑声 中摧毁骑士文学; 2、 巧妙地把人物荒诞离 奇的游侠经历与西班牙社 会现实结合起来; 3、塑造了堂吉诃德和桑丘 潘沙两个典型人物。 堂吉诃德的形象 可敬:对理想的忠诚,不恤自我牺牲,百 折不挠 可爱:心地诚朴,正直慷慨 可笑:脱离实际,错把幻想当作现实 可悲:情愿牺牲自己,一心要求实现现实 世界不能实现的理想 喜剧的外表,悲剧的内涵 耽于幻想 高度的道德原则 疯狂而可笑 无畏的精神 英雄的行为 对正义的坚信 对爱的忠贞 可笑的傻瓜 理想主义的化身 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现实的矛盾 ,也反映了新旧信仰交替时期人们普遍存在 的矛盾心态。 堂吉诃德的形象 桑丘的形象分析 16世纪西班牙农民的典型形象 1、机智、 善良和乐观 精神。 2、 眼光短 浅,狭隘自 私,实用主 义。 艺术特色 情节 人物形象的塑造 ,标志着欧洲长 篇小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A、外形、语言、行动的生动刻画。 B、夸张和反复 C、对比(外形、语言、内心世界) 人物的塑造 1 艺术特色 戏拟与讽刺 2 对流浪汉小说的借鉴 3 独特的语言风格 3 英国 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的背景 A、战乱不休:英法百年战争、玫瑰战 争; B、最初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圈地运 动、海外殖民开拓; C、宗教改革:亨利八世、清教运动; D、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 乔 叟 1、Geoffrey Chaucer英国人文主 义文学最早的代表; 代表作:诗体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 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插图 坎特伯雷故事集与 十日谈 相似:讲故事的框架结构 不同:A、讲故事的人 前者 身份各异 后者 贵族少年 B、讲故事者与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者 紧密,所讲故事与身份、地位相符 后者 无联系 斯宾塞 2、Edmund Spenser, “诗人的诗人” 代表作:长诗仙后 斯宾塞诗节 培 根 3、(Francis Bacon), 论说文集,语言紧 凑、凝练,句与句之间 少转折和连接词,大都 单独成句。 4、“大学才子派”与戏 剧 英国16世纪文学中成就最大的是戏剧。 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伦敦建立了正式 的剧院。80年代开始,英国戏剧进入繁荣 时期。 此与伊丽莎白女王的喜好有直接关系。 “大学才子派” 中产阶级出身 青年剧作家 受教育水平较高 热爱戏剧创作 影响了莎士比亚 共同铸就了英国戏剧的辉煌 代表人物:基德 、马洛 莎士比亚 第二节 莎 士比亚 一、莎士比亚生平 二、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 三、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15641616 出生、结婚、死亡 伦敦:看马、打扫卫生、跑龙套、剧作家 、剧院股东 莎士比亚 ? 莎士比亚 受过很好教育、与宫廷关系密切的贵族 一、莎士比亚生平 演 出 场 地 莎士比亚的创作 (一)无韵体诗剧37部、长诗2首、14行诗154首. 二、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 1 早期(15901600),历史剧、 喜剧时期。主要风格:浪漫、激情 、乐观; 2 2 中期(16011607),悲剧 时期。主要风格:现实、忧郁 、悲愤; 3 3 后期(16081612),传奇剧 时期。主要风格:悠远、虚无、 宗教。 创作思想变化: 根据历史发展和剧作家 1、历史剧、喜剧时期 内容和主题:歌颂生活的欢乐 和对幸福的追求;拥护王权 ,反对分裂。 爱情、 婚姻、友谊; 爱可以征服一切。 2、悲剧时期 (1601-1607) 主要创作:悲剧7部、 喜剧4部: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理想现实 矛盾 失败 四大悲剧之 奥赛罗(1604) 中年的悲剧 奥赛罗 苔丝狄蒙娜 伊阿古 凯西奥 主题:轻信的悲剧。 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的人文主义原 则 矛盾 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 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的钟情 幸福的婚姻 不幸的死亡 四大悲剧之 李尔王(1605) 1、李尔王(君):刚愎的老王 高纳里尔、吕甘、考狄丽娅(真诚的女儿) 2、葛罗斯特(臣):轻信的父亲 爱德伽(忠厚的兄长)、爱德蒙(私生子) 两条线索平行展开,在彼此的 对比和映照中,突出黑暗的严酷 性,展示罪恶的广泛性。 暴风雨中的荒野 李尔与女儿 李尔的发疯与死亡 3、传奇剧时期(1608-1612 ) 传奇剧:暴风雨、 辛白林等; 暴风雨: 普罗斯彼罗(旧米兰贵族) 安东尼奥(普罗斯彼罗之弟) 阿隆佐(那不勒斯王) 腓迪南(那不勒斯王子) 米兰达(普罗斯彼罗之女) 爱丽尔(飘渺的精灵) 宗教的宽恕、和解 The Tempest Ariel 三、莎士比亚戏剧 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 为“莎士比亚化”。 (1)社会背景的深度与广度(个别人物、时代) (2) 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多条线索、戏剧性、 行动与心理、悲喜剧) (3)多姿多彩的个性化人物(个性鲜明、复杂、内外 矛盾中刻画) (4)生动有力的形象化语言(丰富、诗意、个性化) 历史剧代表作亨利四世( 上下) A、亨利潘西家族 宫廷 紧张、 高雅 B、哈尔亲王福斯塔夫 野猪头酒店 轻松、 粗犷 1、社会背景的广度与深度 福斯塔夫式背景 A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代表作亨利四世中的人物。 B、英国: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过渡时期 旧时代: 寄生性 的特殊产物 新时代 :乐观、纵欲 C、代表一定 圈地运动中失地的农民 阶级力量 教会解雇的仆役 被遣散的骑士 D、为剧中主要人物提供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背景。 2、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 性 威尼斯商人 三条线索:A、安东尼奥夏洛克 借债割肉 B、巴萨尼奥鲍西娅 三匣选亲 C、杰西卡罗伦佐 卷款私奔 “一磅肉契约” 哈姆雷特 三条复仇线索 哈姆雷特为父复仇 主线 雷欧提斯为父复仇 副 挪威王福丁布拉斯的复仇 线 复仇、爱情、友谊、背叛、亲情; (2)情节发展与人物内心世界的结合; (3) 悲、 喜剧因素的结合。 题材来源 A、 丹麦史 B、基德的同名剧作 改编与创造:复仇剧 时代剧 情 节 丹麦王宫:哈姆雷特(王子) 克劳狄斯(叔父) 乔特鲁德(王后) 波洛涅斯(大臣) 奥菲利娅(大臣之女 、王子的情人 ) 雷欧提斯(大臣之子) 罗森格兰兹(王子的同学) 吉尔登斯吞(王子的同学) The ghost and Hamlet on the battlement. 奥菲莉娅被利用试探哈姆莱特 巧设戏中戏 克劳狄斯的祈祷,哈姆莱特的延宕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 Hamlet and Gertrude. Hamlet and the body of Polonius. 克劳狄斯一技不成又生一技 Hamlet and Horatio with the gravediggers. Hamlet and Laertes fight in the grave. The death of Hamlet. 肯定并赞美以友谊、爱情为重 的人文主义思想; 否定并谴责惟利是图的生活态 度。 夏洛克 剥削者:贪婪、残忍 鲜明生动 犹太人:屈辱、反抗 复杂矛盾 3、多姿多彩的个性化人物 A、人物个性鲜明 B、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C、内外矛盾中刻画 哈姆雷特性格特征 忧郁忧郁王子,没有了王子的忧郁 ,也就没有了王子本人。 忧郁的原因:残酷现实 势单力薄 宗教观念 过强的理性 (个人-社会 理想-现实) 哈姆雷特 的四个生命阶段 复仇的王子 延宕的王子 忧郁的王子 快乐的王子 快乐的王子 大幕拉开之前的王子德国威登堡大学 时期: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对“人”抱有美好 的看法“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 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 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 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忧郁的王子 父死 母嫁 理想 现实 罪恶的发现 为父王报仇 个人 改造社会 社会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 来是多么可厌、陈腐 、乏味而无聊! 。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 的时代,唉,倒楣 的我却要负起重整 乾坤的责任!”。 延宕的王子 对手强大而阴险 需要时间发现真相 小心行事 对敌人的担心和提防 身处逆境 宗教原因 他现在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 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 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要考虑一下 :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 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 ,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他用卑鄙的 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 的时候乘其不备把他杀死;虽然谁也 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生前的善恶如 何相抵,可是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 的罪孽多半是很重的。 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 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 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 着的,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 !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 更残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 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 伦纵欲的时候,或赌博、咒骂 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 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 让他在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 魂永坠地狱。 复仇的王子 装疯; 设置“戏中戏”; 谴责母亲; 误杀波罗涅斯; 破坏叔父“借刀杀人”的诡计; 决斗中杀死了弑君篡位的叔父。 哈姆雷特形象的演变 王子 高贵的出身 良好的教育 政治家 富有责任感 思想家 社会的先知先觉者 自我怀疑的宿命论者 战士 坚强果敢的行动者 难于重振乾坤的失败者 A、主观上: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B、客观上: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哈姆雷特悲剧的成因 总 结 从戏剧形象上看 哈姆雷特的忧郁 实际上是文艺复 兴末期人文主义 理想与社会现实 所发生的心理冲 突。 从戏剧中心情节上看 哈姆雷特把为 父复仇和改造 社会联系起来 ,是人文主义 的观念。 从戏剧结局上看 哈姆雷特的悲剧 是文艺复兴一代 人文主义者的悲 剧,是时代的悲 剧。 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 四大悲剧之麦克白(1606 ) 麦克白(苏格兰军中大将) 麦克白夫人 邓肯(苏格兰国王) 班柯(苏格兰军中大将) 麦克德夫(苏格兰贵族) 主题:“野心”(野心战胜了善良的天性) 。 以心理刻画著称。 麦克白的内心世界 权力的诱惑做了国王可以更好地做一 个人; 以罪恶开始的事情只有用罪恶来巩固; 善、良心恶、不义; 矛盾、痛苦、挣扎; 丧失了人生全部的意义。 三个女巫 (1)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 性格。 (2)利用“内心独白”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 活动。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 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 箭,或是挺身反抗人生的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 ,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 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 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 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 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 ;嗯,障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 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