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形考任务.docx_第1页
电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形考任务.docx_第2页
电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形考任务.docx_第3页
电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形考任务.docx_第4页
电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形考任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2任务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1. 缺氧是由于( )。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2.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3.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4. 血液性缺氧时( )。 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 D.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E.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5.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6.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7.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8. 属于发热的是( )。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9. 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 A. 产EP细胞 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 骨骼肌 D. 皮肤血管 E. 汗腺10.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11.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12.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 A. 干扰素 B. PGE C. cAmp D. 脂皮质蛋白-1 E. 精氨酸加压素13.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 A.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B.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C. 巨噬细胞增生 D. 缺损周围收缩 E. 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14.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A. 变性,坏死,增生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 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15.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 A. 白细胞渗出 B. 分解代谢亢进 C. 局部酸中毒 D. 分子浓度增高 E. 炎症介质形成16.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胸膜炎 B. 见于细菌性痢疾 C. 见于绒毛心 D. 见于病毒性肝炎 E. 见于白喉17. 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 A.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 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C.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D. 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 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18.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A. 浆液性炎 B. 假膜性炎 C. 出血性炎 D. 蜂窝织炎 E. 脓肿19.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A. 生物性因子 B. 免疫反应 C. 物理性因子 D. 化学性因子 E. 机械性因子20. 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细胞的是( )。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嗜碱粒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21. 下列不属于浆液性炎病变的是( )。 A. 胸膜炎积液 B. 感冒引起的鼻黏膜炎 C. 肾盂积水 D. 昆虫毒素引起的皮肤水肿 E. 皮肤烧伤引起的水疱22. 炎性水肿渗出液位于( )。 A. 关节腔 B. 胸膜腔 C. 腹膜腔 D. 组织间隙 E. 心包腔23.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24.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25. 男,36岁,尸检见在脑沟及脑表面,蛛网膜下腔有一层灰黄色渗出物附着,此病变是( )。 A. 脓肿 B. 纤维素性炎 C. 蜂窝织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表面化脓26.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27. 细菌入血,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患者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急性感染28.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心输出量降低 B. 动脉血压降低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 外周阻力升高 E. 外周阻力降低29.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 儿茶酚胺 B. 心肌抑制因子 C. 血栓素A2 D. 内皮素 E. 血管紧张素30.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少流 B. 多灌少流 C. 不灌不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31. “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增多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32.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33.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多灌少流 B. 不灌不流 C. 少灌少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34. 良、恶性肿瘤区别要点不包括( )。 A. 肿瘤的组织分化 B. 生长方式 C. 复发与转移 D. 压迫与阻塞 E. 生长速度35. 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 A. 肿瘤体积的大小 B. 肿瘤发生的部位 C. 肿瘤的生长速度 D.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E. 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36. 不属于细胞异型性的是( )。 A. 核数目不一 B. 核肿胀,核膜不清 C. 核染色质分布不均 D. 核大小不等,核畸形 E. 病理性核分裂37. 与高分化恶性肿瘤不符的是( )。 A. 异型性较小 B. 常见于老年人 C. 侵袭性较小 D. 不发生转移 E. 肿瘤体积较小38. 不属于肿瘤的是( )。 A. 霍奇金淋巴瘤 B. 白血病 C. 血管瘤 D. 动脉瘤 E. 色素痣39. 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易经血道转移至( )。 A. 肺 B. 淋巴结 C. 肝 D. 骨 E. 脑40. 不发生转移的肿瘤是( )。 A. 高分化癌 B. 原位癌 C. 早期浸润癌 D. 微小癌 E. 霍奇金淋巴瘤41. 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细胞分化程度 B. 生长速度 C. 有无包膜 D. 有无继发改变 E. 对机体影响大小42. 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 A. 十二指肠溃疡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乳腺纤维腺瘤 D. 肠结核 E. 肝血管瘤43. 决定肿瘤性质的主要依据是( )。 A. 肉眼改变 B. 生长速度 C. 临床表现 D. 发病年龄 E. 镜下组织结构44. 女,28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灰白色,有包膜。大体见肿物5cm6cm7cm,切面囊性多房,囊内填充黏液。镜下见囊壁衬以单层高柱状上皮。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卵巢黏液瘤 B. 卵泡膜细胞瘤 C. 卵巢颗粒细胞瘤 D.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E.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5. 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乳腺腺瘤 B. 乳腺纤维腺瘤 C. 乳腺病 D. 乳腺肉瘤 E. 乳腺纤维瘤46. 女,57岁,胃肿物切除术,手术时可见肿物呈球形、界清,活动度好,表面胃黏膜完整。大体见肿物直径3cm,有包膜,表面光滑。镜下见大量梭形细胞,胞浆丰富,红染,细胞核细长杆状,纤维呈编织样排列。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纤维瘤 B.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 C. 平滑肌瘤 D. 平滑肌肉瘤 E. 纤维肉瘤47. 女,20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界限清楚,囊性。大体见肿物切面为多形性,有毛发,牙齿,皮脂样物。镜下囊壁可见皮肤鳞状上皮,皮下组织含毛囊和皮脂腺,另外还可见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恶性畸胎瘤 B. 错构瘤 C. 良性畸胎瘤 D. 脂肪瘤 E. 毛囊瘤48.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 A. 未分化癌 B. 纤维肉瘤 C. 横纹肌肉瘤 D. 纤维瘤 E. 平滑肌肉瘤49.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50. 休克时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机制无关( )。 A. 冠脉血流量减少 B. 心肌耗氧量增加 C. 前负荷增加 D. 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 E. 多种毒性因子抑制心肌02任务题库二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1.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2.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3. 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血液H+浓度升高 B. 血液CO2分压升高 C. 血液温度升高 D. 红细胞内2,3-DPG增加 E. 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4.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 煤气中毒 C. 支气管痉挛 D. 严重贫血 E. 亚硝酸盐中毒5. 关于发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 B. 发绀不一定是缺氧 C. 动脉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即可引起发绀 D. 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一般较明显 E. 循环性缺氧可出现发绀6. 诊断组织性缺氧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 A.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B. 动脉血氧含量增高 C. 动脉血氧容量下降 D.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E.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7.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8.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 A. 干扰素 B. PGE C. cAmp D. 脂皮质蛋白-1 E. 精氨酸加压素9.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0. 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1. 决定热型的因素是( )。 A. 体温的高低 B. 体温的上升速度 C. 体温的持续时间 D. 体温的曲线形态 E. 体温的波动幅度12. 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 )。 A.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B.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C.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D.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E.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13. 关于纤维素性炎症,正确的叙述是( )。 A. 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的黏连 B. 好发部位是浆膜、黏膜和肺 C. 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 假膜常与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E. 假膜由纤维素、间皮细胞和白细胞组成14. 假膜性炎是指( )。 A. 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B. 皮肤的化脓性炎 C.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 D. 浆膜的化脓性炎 E. 黏膜的纤维素性炎15. 假膜性炎是指( )。 A. 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B. 皮肤的化脓性炎 C.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 D. 浆膜的化脓性炎 E. 黏膜的纤维素性炎16. 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 溶血性链球菌 B. 绿脓杆菌 C. 白色葡萄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17. 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 形成浆细胞 C. 释放血管活性胺 D.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E. 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18. 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细胞是( )。 A. 淋巴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浆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19. 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 A. 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 B.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C. 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 D.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E. 细胞酶系统障碍20. 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 )。 A. 已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B. 发炎时形成的巨噬细胞 C. 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 发炎部位坏死的组织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21. 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 A. 皮肤的急性炎症 B. 皮肤的慢性炎症 C. 黏膜的渗出性炎症 D. 黏膜的变质性炎症 E. 黏膜的慢性炎症22. 持续高热易发生变性的脏器主要是( )。 A. 心、肝、胃 B. 心、脾、胃 C. 胃、肝、脾 D. 肝、脾、心 E. 心、肝、肾23.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24.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25. 男,36岁,尸检见在脑沟及脑表面,蛛网膜下腔有一层灰黄色渗出物附着,此病变是( )。 A. 脓肿 B. 纤维素性炎 C. 蜂窝织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表面化脓26.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27. 细菌入血,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患者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急性感染28.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少流 B. 多灌少流 C. 不灌不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29. “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增多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30.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31.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多灌少流 B. 不灌不流 C. 少灌少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32.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33. 休克时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机制无关( )。 A. 冠脉血流量减少 B. 心肌耗氧量增加 C. 前负荷增加 D. 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 E. 多种毒性因子抑制心肌34.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A. 失多少,补多少 B. 需多少,补多少 C. 宁多勿少 D. 宁少勿多 E. 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35. MODS是指( )。 A. 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 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D. 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 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36. 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点是( )。 A. 发病年龄 B. 细胞异型性 C. 实质与间质排列 D. 恶性程度 E. 转移途径37. 癌前期病变是指( )。 A. 最终发展成癌的良性病变 B. 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C. 原位癌 D. 溃疡病 E. 早期浸润性癌38. 原位癌与浸润癌的主要区别是( )。 A. 肿瘤大小 B. 基底膜是否完整 C. 边界是否清楚 D. 有无血管侵润 E. 有无淋巴管浸润39. 交界性肿瘤是指( )。 A. 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B. 癌变前的肿瘤 C. 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 D. 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瘤 E. 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的肿瘤40. 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 A. 肝癌 B. 肺癌 C. 鼻咽癌 D. 乳腺癌 E. 子宫颈癌41. 肉瘤容易发生血道转移的原因是( )。 A. 间质中血管较多 B. 实质与间质界限不清 C. 生长速度较快 D. 多发生于青年人 E. 肉眼灰红色似鱼肉样42. 与遗传关系密切的肿瘤是( )。 A. 胃癌 B. 肺癌 C. 肾癌 D. 视网膜母细胞瘤 E. 黑色素瘤43. 确认局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应根据( )。 A. 淋巴结肿大 B. 淋巴结变硬 C. 淋巴结与周围组织黏连 D. 淋巴结颜色的改变 E. 淋巴结的镜下检查44. 发生肿瘤但不能称为癌的组织是( )。 A. 肠上皮 B. 血管内皮 C. 甲状腺腺上皮 D. 乳腺导管上皮 E. 肝细胞45. 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 A. 软骨 B. 横纹肌 C. 脂肪 D. 血管 E. 胆管上皮46. 女,28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灰白色,有包膜。大体见肿物5cm6cm7cm,切面囊性多房,囊内填充黏液。镜下见囊壁衬以单层高柱状上皮。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卵巢黏液瘤 B. 卵泡膜细胞瘤 C. 卵巢颗粒细胞瘤 D.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E.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7. 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乳腺腺瘤 B. 乳腺纤维腺瘤 C. 乳腺病 D. 乳腺肉瘤 E. 乳腺纤维瘤48. 女,57岁,胃肿物切除术,手术时可见肿物呈球形、界清,活动度好,表面胃黏膜完整。大体见肿物直径3cm,有包膜,表面光滑。镜下见大量梭形细胞,胞浆丰富,红染,细胞核细长杆状,纤维呈编织样排列。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纤维瘤 B.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 C. 平滑肌瘤 D. 平滑肌肉瘤 E. 纤维肉瘤49. 女,20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界限清楚,囊性。大体见肿物切面为多形性,有毛发,牙齿,皮脂样物。镜下囊壁可见皮肤鳞状上皮,皮下组织含毛囊和皮脂腺,另外还可见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恶性畸胎瘤 B. 错构瘤 C. 良性畸胎瘤 D. 脂肪瘤 E. 毛囊瘤50.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 A. 未分化癌 B. 纤维肉瘤 C. 横纹肌肉瘤 D. 纤维瘤 E. 平滑肌肉瘤02任务题库三00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1. 缺氧是由于( )。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2.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3.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4.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5. 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血液H+浓度升高 B. 血液CO2分压升高 C. 血液温度升高 D. 红细胞内2,3-DPG增加 E. 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6. 关于发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 B. 发绀不一定是缺氧 C. 动脉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即可引起发绀 D. 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一般较明显 E. 循环性缺氧可出现发绀7.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8. 属于发热的是( )。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9. 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 A. 产EP细胞 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 骨骼肌 D. 皮肤血管 E. 汗腺10.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11.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2. 决定热型的因素是( )。 A. 体温的高低 B. 体温的上升速度 C. 体温的持续时间 D. 体温的曲线形态 E. 体温的波动幅度13.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 A.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B.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C. 巨噬细胞增生 D. 缺损周围收缩 E. 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14.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 A. 白细胞渗出 B. 分解代谢亢进 C. 局部酸中毒 D. 分子浓度增高 E. 炎症介质形成15. 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 A.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 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C.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D. 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 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16.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A. 生物性因子 B. 免疫反应 C. 物理性因子 D. 化学性因子 E. 机械性因子17. 下列不属于浆液性炎病变的是( )。 A. 胸膜炎积液 B. 感冒引起的鼻黏膜炎 C. 肾盂积水 D. 昆虫毒素引起的皮肤水肿 E. 皮肤烧伤引起的水疱18. 关于纤维素性炎症,正确的叙述是( )。 A. 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的黏连 B. 好发部位是浆膜、黏膜和肺 C. 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 假膜常与黏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E. 假膜由纤维素、间皮细胞和白细胞组成19. 假膜性炎是指( )。 A. 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B. 皮肤的化脓性炎 C.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 D. 浆膜的化脓性炎 E. 黏膜的纤维素性炎20. 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 形成浆细胞 C. 释放血管活性胺 D.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E. 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21. 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 A. 皮肤的急性炎症 B. 皮肤的慢性炎症 C. 黏膜的渗出性炎症 D. 黏膜的变质性炎症 E. 黏膜的慢性炎症22. 肉芽肿性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 A. 泡沫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郎罕巨细胞 E. 浆细胞23.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24.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25. 男,36岁,尸检见在脑沟及脑表面,蛛网膜下腔有一层灰黄色渗出物附着,此病变是( )。 A. 脓肿 B. 纤维素性炎 C. 蜂窝织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表面化脓26.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27. 细菌入血,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患者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急性感染28.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心输出量降低 B. 动脉血压降低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 外周阻力升高 E. 外周阻力降低29.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 儿茶酚胺 B. 心肌抑制因子 C. 血栓素A2 D. 内皮素 E. 血管紧张素30.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少流 B. 多灌少流 C. 不灌不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31.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32.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多灌少流 B. 不灌不流 C. 少灌少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33.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34.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A. 失多少,补多少 B. 需多少,补多少 C. 宁多勿少 D. 宁少勿多 E. 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35. MODS是指( )。 A. 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 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D. 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 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36. 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是( )。 A. 淋巴管瘤 B. 血管瘤 C. 乳头状瘤 D. 神经细胞瘤 E. 黑色素瘤37. 肺转移性肝癌是指( )。 A. 肺癌转移至肝 B. 肝癌转移至肺 C. 肝癌和肺癌同时转移至它处 D. 它处的癌转移至肺和 E. 肝癌的肺癌互相转移38. 不属于致癌因素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射线 E. 放射性同位素39. 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有诊断意义的肿瘤是( )。 A. 肺癌 B. 大肠癌 C. 肝转移性癌 D. 胆管癌 E. 肝细胞癌40. 肿瘤异型性是指( )。 A. 肿瘤肉眼形态的差异 B. 肿瘤间质的多样性 C. 肿瘤实质的多样性 D. 肿瘤实质与其来源组织的差异 E. 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性41.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 A. 肿瘤生长的时间 B. 肿瘤体积的大小 C. 肿瘤的组织来源 D. 肿瘤发生的部位 E. 肿瘤的质地42. 肿瘤组织的继发性病变不包括( )。 A. 钙化 B. 坏死 C. 囊性变 D. 恶性变 E. 出血43. 发生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细胞首先出现在( )。 A. 淋巴结门部 B. 中央窦 C. 淋巴滤泡生发中心 D. 边缘窦 E. 被膜44. 肿瘤发生血道转移的依据是( )。 A. 肿瘤细胞进入静脉 B. 肿瘤细胞进入动脉 C. 血液中发现有肿瘤细胞 D. 远处器官形成同一类肿瘤 E. 血管中发现有肿瘤栓子45. 最符合畸胎瘤特性的是( )。 A. 良性肿瘤 B. 发生于卵巢或睾丸 C. 由三个胚叶组成 D. 不发生转移 E. 有囊腔形成46. 女,28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灰白色,有包膜。大体见肿物5cm6cm7cm,切面囊性多房,囊内填充黏液。镜下见囊壁衬以单层高柱状上皮。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卵巢黏液瘤 B. 卵泡膜细胞瘤 C. 卵巢颗粒细胞瘤 D.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E.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7. 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乳腺腺瘤 B. 乳腺纤维腺瘤 C. 乳腺病 D. 乳腺肉瘤 E. 乳腺纤维瘤48. 女,57岁,胃肿物切除术,手术时可见肿物呈球形、界清,活动度好,表面胃黏膜完整。大体见肿物直径3cm,有包膜,表面光滑。镜下见大量梭形细胞,胞浆丰富,红染,细胞核细长杆状,纤维呈编织样排列。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纤维瘤 B.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 C. 平滑肌瘤 D. 平滑肌肉瘤 E. 纤维肉瘤49. 女,20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界限清楚,囊性。大体见肿物切面为多形性,有毛发,牙齿,皮脂样物。镜下囊壁可见皮肤鳞状上皮,皮下组织含毛囊和皮脂腺,另外还可见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恶性畸胎瘤 B. 错构瘤 C. 良性畸胎瘤 D. 脂肪瘤 E. 毛囊瘤50.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 A. 未分化癌 B. 纤维肉瘤 C. 横纹肌肉瘤 D. 纤维瘤 E. 平滑肌肉瘤02任务题库四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1.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2. 血液性缺氧时( )。 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 D.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E.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3.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4.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5.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 煤气中毒 C. 支气管痉挛 D. 严重贫血 E. 亚硝酸盐中毒6. 诊断组织性缺氧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 A.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B. 动脉血氧含量增高 C. 动脉血氧容量下降 D.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E.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7. 属于发热的是( )。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8.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9.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 A. 干扰素 B. PGE C. cAmp D. 脂皮质蛋白-1 E. 精氨酸加压素10. 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1. 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 )。 A.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B.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C.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D.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 E. 糖原分解,糖异生,血糖,乳酸12.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A. 变性,坏死,增生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 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13.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胸膜炎 B. 见于细菌性痢疾 C. 见于绒毛心 D. 见于病毒性肝炎 E. 见于白喉14.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A. 浆液性炎 B. 假膜性炎 C. 出血性炎 D. 蜂窝织炎 E. 脓肿15. 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细胞的是( )。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嗜碱粒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16. 炎性水肿渗出液位于( )。 A. 关节腔 B. 胸膜腔 C. 腹膜腔 D. 组织间隙 E. 心包腔17. 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细胞是( )。 A. 淋巴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浆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18. 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 )。 A. 已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B. 发炎时形成的巨噬细胞 C. 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 发炎部位坏死的组织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19. 持续高热易发生变性的脏器主要是( )。 A. 心、肝、胃 B. 心、脾、胃 C. 胃、肝、脾 D. 肝、脾、心 E. 心、肝、肾20. 肉芽肿性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 A. 泡沫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郎罕巨细胞 E. 浆细胞21.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22.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23. 男,36岁,尸检见在脑沟及脑表面,蛛网膜下腔有一层灰黄色渗出物附着,此病变是( )。 A. 脓肿 B. 纤维素性炎 C. 蜂窝织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表面化脓24.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25. 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 A. 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 B.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C. 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 D.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E. 细胞酶系统障碍26. 细菌入血,并生长繁殖,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