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设计 国内外发展现状 专用机床是一种专门适用于特定零件和特定工序加工的机床, 而且往往是组 成自动生产线式生产制造系统中,不可缺的机床品种。组合机床是专用机床的一 种,它以标准化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的专用部件组成。而目前一些机床厂对其 生产的通用机床若作改动时,也习惯用专用机床来取代。比如数控车床由于盘改 为专用设计的,这台数控车床则不用原机床型号,而采取编专用机床号的办法。 由于专用机床是一种量体裁衣产品,具有高效自动化的优点,是大批量生产 企业的理想装备。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数控技术的普及,专用机床的数控化发 展也很快, 专用机床在生产实践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据有关资料介绍, 日本 2001 年专用机床产值占机床产值的比达到 8.8%; 我国台湾省这一数字达到 6.9%;而我 国仅为 0.67%。所以,在当前产品结构调整中,发展专用机床是行业发展中的一 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专用机床及其自动化生产线的制造,与大量生产汽车等性质不一样,也与 普通机床的制造性质不一样,它具有两个极其鲜明的特征:一是集成性。用户订 购专用机床都是要求交钥匙工程,它集加工工艺(含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机 床、夹具、工具(包含辅助)的开发设计与选择,检验测量(包括进入机床前的 毛坯检验、加工中及成品的检验测量)物流的输送,切屑和冷却液的防护与处理 等于一体。它不仅仅解决其中的某一问题,而是要解决好涉及较宽的技术领域可 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二是单一性。专用机床几乎都是单台性生产,要根据用户 提出的要求,进行一次性开发,一次性制造,而且还要保证一次性成功。 根据长期有关从事专用机床及其自动生产线开发制造的人员的体会, 将专用 机床制造业的工作归纳为以下八个特点: a.技术难度大。由于它是集加工工艺、机床、夹具、辅具、刀具、检验测量、 物流等于一体, 实现交钥匙工程, 从而涉及技术领域宽且复杂, 又是一次性制造, 2 要保证一次成功,所以技术难度大。 b.是经营风险率高。专用机床(或自动线)根据用户订单“量体裁衣”制 造的,不可能有试制探索过程,要确保一次成功,有相当大的技术风险。由于技 术方案不当,造成局部或整体报废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一次性制造,在制造调 试过程中难保不出现问题,解决这些总是需要时间,从而按期交货也有一定的风 险;由于装备是专门为某一用户订做的,当该用户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期付款、甚 至无力付款时,势必造成制造企业的损失;在现行的金融制度还无法约束对方, 产品无法转让他人的情况下,经营显而易见。 c.是协作困难大。由于是一次性制造,它不像汽车零部件那样大量生产,也 不像通用设备那样批量生产,找协作厂家很困难。条件一般的企业,很难保证一 次性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条件好的企业, 又不愿当配角, 对这种委托协作看不上。 d.是技术依赖性强。专用机床及其自动线从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制造到装 配调试的全过程,都需要一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e.是利润空间小。在国外不同的生产模式的企业(指大量生产、批量生产或 单件小批生产) ,其生产产品的效益相差不会太大,但国内这几种生产模式的企 业效益却相差悬殊。如果做一比较,就很能说明问题,假如国外的某种产品价格 为 1,相对国内轿车价格则为 1.15-1.25,对通用机床国内的价格为 0.7 左右, 而国内专用机床的价格仅为 0.3-0.4。 由于国情或用户对专用机床制造业不够理解等原因, 专用机床的销售价格总 体偏低。近几年,国内市场专用机床的单台平均售价呈下降趋势,以组合机床为 例,其单台平均售价从 1996 年的 31 万多元下降到 2000 年的 23 万多元,降幅达 25%。在国外购买一台标准的加工中心的费用和为其配全成加工某种零件所需的 夹具、刀具及相关辅具的费用之比,一般是 100:60 左右,之所以后者占有如此 高的比例,是因为除了考虑硬件的消耗外,更多是考虑技术的投入和由此而带来 的风险。而国内这一比值一般用户仅能接受 100:25 左右。如果在考虑 5%的质量 保证金要在一年后才能拿到,这种种原因把产品的利润压缩到极小的空间。 f.是技术成长期长。专用机床的设计制造涉及专业面广,要具备较丰富的工 艺知识,要比较熟悉用户的制造工艺,要保证一次成功,培养一名熟练的主管设 计师, 要花几年时间, 才能做出好的产品设计、 好的制造工艺, 生产出好的产品, 技术成长期要长。 g.是人员流动困难。由于订单不均衡,会引起生产的不均衡,国外除了零部 件外协条优越外,还有成熟的技术劳动力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订单情况输出或吸 收有关劳动力,使这与企业生产相适应。国内则无法做到这一点,有时可以招些 临时工,但多数只能承担一些辅助性工作,熟练技工则难以寻求。 h.是技术引进困难,与国外合作难。由于专用机床是一次性设计制造,引进 技术若仅供一次使用,则成本太高,很难实现。到目前为止,我国专用机床制造 业没有一家谈成合资,虽有接触,但都仅限于具体项目的合作。 八个特点,八种原因,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性,但确实是影响我国专用机 3 床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今天,我们要调整机床工业的产业结构,发展专用机 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此,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 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国外利用数字计算机进行控制加工,是从 40 年代开始的,当时计算机用于 对机机翼加工路径进行数据处理。1952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台立式铣床上 装了一套试验性的数控系统,成功地实现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它成了世界上第 一台数控机床。此后,从 60 年代开始,其他一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等陆续 地开发生产及使用数控机床。1974 年微处理机直接用于数控机床,进一步促进 了数控机床的普及应用和大力发展。从此,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担当了十分重要 的角色。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 1958 年开始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至 80 年 代后引进了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数控伺服及伺服系统技术后,我国的数控技 术才有质的飞跃,应用面逐渐铺开,数控技术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目前,我国 铣床的加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 发展,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已经成为我国制造加工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总体方案总体方案 由于该设计是专用机床设计,所以在考虑具体方案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要求切削的工作效率高,机床的控制 可靠,工作运行平稳,应用范围广。 工作台的设计工作台的设计 由于机床采用了专门的控制软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走刀的路径。 以直线路径 替代加工轮廓的各种曲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将工作台设计成圆形工作 台,使工作台仅作平稳,快速的圆周运动。 工作台传动机构的设计工作台传动机构的设计 由于工作台要求是快速,平稳,所以采用二级传动,以减轻步进电机对工作 台的冲击。由步进电机带动蜗杆传动,再由蜗杆带动蜗轮轴,在通过一对斜齿带 动工作台作圆周运动,电机放在工作台与机床主轴箱之间。 数控部分设计数控部分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本微机数控系统采用连续控制系统。 采用以步进电机驱动的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多用于负载变化不大或要求不高 的经济型数控设备中。因为开环控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容易、控制精度较 好、容易调试、价格便宜、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 4 机械部分设计机械部分设计 传动部分的说明 本次设计的牛皮切边专用机床是双工位机床, 即由一独立步进电机带动滚轴 丝杠,使得走刀路径走直线运动,在由步进电机带动二个工作台作圆周运动,完 成加工任务。走刀路径为 x 轴,二个工作台分别为 y 轴和 z 轴。 总体设计如图 3-1 所示: 工作台 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 图 3-1 机床尺寸联系图俯视图 蜗轮的设计 采用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其特点是: a.齿廓凸凹齿合的形式,而共轭曲面的当量曲率半径达。单位齿面压力小。 因而接触强度得到提高。 5 b.瞬时接触线方向与相对滑动速度方向的夹角比较大, 有利于形成和保持共 轭齿面间的动压油膜。能够减小磨损,提高传动效率及可高性 c.基本齿廓为圆弧齿形,只要齿形参数选择合适,就能增大齿跟厚度,提高 齿的弯曲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d.设计方便,工艺简单。制造加工无需特殊专用机床。 e.采用蜗轮正变位, 变位系数一般在 0.5 以上齿合性能好, 能保证传动质量, 当然也应该注意防止大变位引起的理论齿合区减少,蜗轮齿面边切区扩大。以至 齿顶尖等现象。 总之它具有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重量轻,结构紧凑等优 点。如图 3-2 所示: 图 3-2 圆弧圆柱蜗杆 蜗轮的参数计算蜗轮的参数计算 a.模数 m 和压力角 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中间平面。在中间平面上,蜗杆与蜗轮 的啮合相当于齿条和齿轮啮合。阿基米德蜗杆传动中间平面上的齿廓为直线, 夹角为 2=40蜗轮在中间平面上齿廓为渐开线,压力角等于 20。显然,蜗 杆轴向齿距 1x p (相当于螺纹螺距)应等于蜗轮端面齿距 2t p ,因而蜗杆轴向模 数 1t m 必等于蜗轮端面模数 2t m ;蜗杆轴向压力角 1x 必等于蜗轮端面压力角 2t ,即 1t m = 2t m =m, 1x = 2t =。标准规定压力角 =20。 b.蜗杆标准直径 1 d 为了保证蜗杆与蜗轮正确啮合, 蜗轮通常用与蜗杆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 滚刀加工。区别在于蜗轮滚刀有刃槽,且外径比蜗杆稍大,以便切出蜗杆传动的 顶隙。也就是 说,切削蜗轮的滚刀不仅与蜗杆模数和压力角一样,而且其头数 和分度圆直径还必须与蜗杆的头数和分度圆直径一样。 即同一模数蜗轮将需要有 6 许多把直径和头数不同滚刀。为了限制滚刀数目和有利于滚刀标准化,以降低成 本,特制定了蜗杆分度圆直径系列国家标准,即蜗杆分度圆直径 1 d 与模数 m 有 一定的搭配关系,由此可见,同一模数只有有限几种蜗杆直径 1 d 。将蜗杆的分度 圆柱展开,如右图所示。蜗杆同螺旋一样如果旋转一周的周长为 1 d 其螺旋升角 为 ,则沿轴线移动距离为 1 z 1 p (p 为蜗杆轴向齿距)则可得: q z d mz d mz d pz x1 1 1 1 1 1 11 tan= (3-1) tan 11 z m d q= (3-2) 式中 q 为蜗杆分度圆直径与模数的比值,称为蜗杆直径系数,由上 式可知,q 值越小,即蜗杆直径 1 d 越小,则升高越大,传动效率越高, 但直径 1 d 变小会导致蜗杆的刚度和强度削弱,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一般 转速高的蜗杆可取较小 q 值,蜗轮齿数 2 z 较多时可取较大 q 值。 c.蜗杆螺旋升角 与蜗轮螺旋角 一对蜗杆蜗轮啮合时, 蜗轮螺旋角 与蜗杆螺旋升角 大小相等, 且旋向相同,才能吻合一致,即 =。 d.蜗杆头数 1 z 和蜗轮齿数 2 z 蜗杆头数愈多, 角愈大,传动效率高;蜗杆头数少,升角 也小, 则传动效率低, 自锁性好。 一般自锁蜗杆头数取 1 z =1。 常用蜗杆头数 1 z =1、 2、4, 1 z 过多,制造高精度蜗杆和蜗轮滚刀有困难。蜗轮齿数 2 z =i 1 z 。 和 2 z 推荐值。为了避免根切, 2 z 不应少于 26,但也不宜大于 60-80。 2 z 过 多时,会使结构尺寸过大,蜗杆支承跨距加大,刚度下降,影响啮合精 度。 e.传动比 i 和中心距 a 对于减速蜗杆传动 tan 1 2 1 2 2 1 d d z z n n i= (3-3) 式中:和分别为蜗杆和蜗轮的转速 r/min。对于单级动力蜗杆传动, i=580,常用 1550。普通圆柱蜗杆减速装置传动比 i 的公称值,推荐 按下列数值送取:5;7.5;10;12.5;15;20;25;30;40;50;60; 70;80,其中 10;20;40 和 80 为基本传动比,应优先采用。非变位的 标准蜗杆传动的中心距为 )( 2 )( 2 1 221 zq m dda+=+= (3-4) 式中, 2 d 为蜗轮分度圆直径, 2 d = 2 z m 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心距标准系列 值:40506380100125160(180)200250. (280). 315. 355. 400. 450. 500 另外,为了配凑中心距,蜗杆传动常需要变位。 7 所以取中心距 a=100mm 蜗杆头数 z1=3 蜗轮齿数 z2=31 变位系数 x2=0.5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与斜齿轮传动相似。通常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蜗杆传动时,齿面间相互作用的法向力 n f 可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切向力 t f ,径向力 fr和轴向力 x f 。蜗杆,蜗轮所受各分力大小和相互关 系如下: tan 2 2 212 1 2 12 1 1 21 trr xt xt fff d t ff d t ff = = = (3-5) 式中: 1x f 、 1t f 、 1r f 分别为蜗杆所受的切向力,轴向力,径向力; 2x f 、 2r f 、 2t f 分别为蜗轮的切向力,轴向力,径向力; 1 d 、 2 d 、分别为蜗杆,蜗轮的分度圆 直径; 为压力角,t1、t2分别为蜗杆和蜗轮的转矩,itt 12 =,i 为传动比, 为 蜗杆传动的总效率。 蜗杆,蜗轮上各分力方向的判定方法如下:切向力方向对主动件蜗杆,与其 运动方向相反; 对从动件蜗轮, 与其受力点运动方向相同。 径向力各自指向轮心。 而蜗杆轴向力的方向则与蜗杆转向和螺旋线旋向有关。用左(右)手定则来判定 比较方便:右旋蜗杆用右手,左旋蜗杆用左手,四指顺着蜗杆转动方向,四指伸 直所指方向即为蜗杆轴向力 1x f 的方向。蜗杆轴向力 1x f 的反方向即蜗轮的切向力 2t f 的方向。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主要是为了防止 齿面产生点蚀。 钢蜗杆与青铜或灰铸铁蜗轮配对时,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公式如下: 校核公式 )(500 2 2 21 2 mpa dgd kt hh = (3-6) 设计公式 )( 500 3 2 22 2 1 2 mm zg kt dm h (3-7) 式中, k 为载荷系数, 用以考虑载荷集中和动载荷的影响。 一般 k=1.11.5。 当载荷平稳、蜗轮圆周速度3m/s 和 7 级以上精度时,取较小值,否则取较 大值;为蜗轮许用接触应力(mpa) ,g 为承载能力提高系数,对于普通圆 柱蜗杆传动,g=1;对于圆弧圆柱蜗杆传动,g=1.10-3.9。当中心距 a 和蜗轮齿 数较小时,g 取较大值;其他符号意义和单位同前。2蜗轮轮齿弯曲疲劳强 度计算对于闭式蜗杆传动,轮齿弯曲折断的情况较少出现,通常仅在蜗轮齿数较 8 多(80100)时才进行轮齿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对于开式传动,则按蜗轮轮齿 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a.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a.选 1 z , 2 z 取 1 z=3,则 31 1 2 1 2 =z n n z。 b.蜗轮转矩 2 t mmni n p itt=1609001055 . 9 1 1 16 112 c.载荷系数 k k=1.1 d.材料系数 e z mpaze155= e. 1 2d m 322 2 21 2 ) 40178 15525 . 3 (0016091 . 1) 25 . 3 (mm z z ktdm h e = 3 5 . 878 mm f.初选 m, 1 d m=4.8 , 1 d =46.4mm q=13 此时 1 2d m=1069.056 3 mm g.导成角 0.2307 13 3 tan 1 = q z =161307arctan0.23 o h.许用接触应力 h mpaz oh nh 22081 . 0 =178mpa 其中 mpa oh 220= b计算传动效率 a.齿合效率 1 = v 611o 9 = + = + = )1611613tan( 1613tan )tan( tan v 1 o 0.91 (3-8) b.传动效率 89 . 0 98 . 0 191 . 0 321 = (轴承效率 2 =1,润滑效率 3 =0.98) c.检验 1 2d m值 mmnitt=89 . 0 10 1460 3 1055 . 9 6 112 (3-9) =160900mmn 2 2 21 2 ) 25. 3 ( z z ktdm h e 3 5 . 878 mm1069 3 mm 原选参数强度足够 c确定传动的主要尺寸 m=4.8mm, 1 d =46.4mm, 1 z =3, 31 2 =z 中心距 a=100mm a.蜗杆尺寸 分度圆直径 d 1 d =46.4mm 齿顶圆半径 mmhdd aa 56)8 . 42 4 . 46(2 111 =+=+= 齿根圆半径 mmhdd ff 88.34)8 . 42 . 12 4 . 46(2 11 = 导程角 =1613 o 右旋 轴向齿距mmmpx072.158 . 4 1 = 轮齿部分长度 mmmmzmb08.82)311 . 014(8 . 4)08 . 0 11( 21 =+=+ 取 1 b =85mm b.蜗轮尺寸 分度圆直径 d mmd 8 . 148 2 = 齿顶圆半径 2a d mmhdd aa 4 . 158)8 . 42 8 . 148(2 22 =+=+= 齿根圆半径 2f d mmhdd ff 28.137)8 . 42 . 12 8 . 148(2 22 = 10 外圆半径 2e d mmmdd ae 2 . 151)8 . 45 . 1 4 . 158(5 . 1 22 =+=+= 蜗轮轮齿宽度 2 b mmdb a 425675 . 0 75 . 0 12 = 螺旋角 2 =1613 2 o 齿宽角 905 . 0 4 . 46 42 2 sin 1 2 = d b o 130= 咽喉母圆半径 2g r mmmmdar ag 9 . 20)2/ 2 . 158100(2/ 22 = 齿轮的设计 压力角的选择压力角的选择 增大压力角 ,齿轮的齿厚及节点处的齿廓曲率半径亦皆随之增加,有利 于提高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 我国对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规定的压力 角为 =20 o。为增强航空有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我国航空齿轮传动 标准还规定了 =25 o的标准压力角。 但增大压力角并不一定都对传动有利。 对重 合度接近 2 的高速齿轮传动,推荐采用齿顶高系数为 11.2,压力角为 16 o 18 o 的齿轮,这样做可增加齿轮的柔性,降低噪声和动载荷。 小齿轮齿数小齿轮齿数 z1的选择的选择 若保持齿轮传动的中心距 不变,增加齿数,除能增大重合度、改善传动 的平稳性外,还可减小模数,降低齿高,因而减少金属切削量,节省制造费用。 另外, 降低齿高还能减小滑动速度, 减少磨损及减小胶合的可能性。 但模数小了, 齿厚随之减薄,则要降低齿轮的弯曲强度。不过在一定的齿数范围内,尤其是当 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齿面接触强度时,以齿数多一些为好。 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 数多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 z1=20 40。开式(半开式) 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 多的齿数,一般可取 z1=1720。 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 =20 o的标准支持 圆柱齿轮,应取 z117。z2=uz1。 齿宽系数齿宽系数 a 的选择的选择 )1 (5 . 0 / 1 ud b ab a + = (3-10) 由齿轮的强度公式可知,轮齿越宽,承载能力也愈高,因而轮齿不宜过窄;但增 大齿宽又会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更趋不均匀,故齿宽系数应取得适合。圆柱齿轮 齿宽系数的荐用值列于下表。对于标准圆柱齿轮减速器,齿宽系数取为 11 ad u d b )1 (5 . 0 1 += (3-11) 所以对于外捏合齿轮传动 a 的值规定为 0.2,0.25,0.30,0.40,0.50,0.60, 0.80,1.0,1.2。运用设计计算公式时,对于标准减速器,可先选定再用上式计 算出相应的 d 值 表 3-1 圆柱齿轮的齿宽系数 d 装置状况 两支撑相对小齿轮作对 称布置 两支撑相对小齿轮作不对 称布置 小齿轮作悬臂布 置 d 0.91.4(1.21.9) 0.71.15(1.11.65) 0.40.6 注:a.大、小齿轮皆为硬齿面时 d 应取表中偏下限的数值;若皆为软齿面 或仅大齿轮为 软齿面时 d 可取表中偏上限的数值; b.括号内的数值用于人字齿轮,此时 b 为人字齿轮的总宽度; c.金属切削机床的齿轮传动,若传递的功率不大时, d 可小到 0.2; d.非金属齿轮可取 d 0.51.2。 对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由于点蚀破坏发生后只引起噪声、振动增大, 并不立即导致不能继续工作的后果,故可取 s= n s =1。但是,如果一旦发生断 齿,就会引起严重的事故,因此在进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时 s= n s =1.25 1.5. 齿轮精度选择齿轮精度选择 齿轮精度选择各类机器所用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范围,列于下表中,按载荷 及速度推荐的齿轮传动精度等级如下图所示。 表 3-2 各类机器所用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范围 机器名称 精度等级 机器名称 精度等级 汽轮机 36 拖拉机 68 金属切削机床 38 通用减速机 68 航空发动机 48 锻压机床 69 轻型汽车 58 起重机 710 载重汽车 79 农用机器 811 注:主传动齿轮或重要的齿轮传动,精度等级偏上限选择;辅助传动的齿轮或一 般齿轮传 动,精度等级居中或偏下限选择。 12 图 3-3 齿轮传动的精度选择圆柱齿轮传动 轴的结构设计 轴主要有轴颈、轴头、轴身三部份组成。 轴的结构设计的主要要求是: a.装在轴上的零件有确定的位置。且布置合理。 b.轴受力合理,能可靠的传递力和转距,有利于提高强度和刚度 c.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d.便于装配和调整。 e.节省材料,减轻质量 13 花键 图 3-4 矩形花键的形状 a.矩形花键 矩形花键的齿廓如图所示可用磨削方法获得较高的精度,应用广泛。 矩形花键按齿数和齿高的不同,在标准中规定了两个尺寸系列:轻系列和中 系列。轻系列用于载荷较轻的静连接,中系列用于中等载荷。 矩形花键链接的定心方式为小径定心,故对轴和孔德小径都进行磨削加工。 尽管加工复杂。但定心精度高 b.渐开线花键 渐开线花键的齿廓为渐开线,标准压力角有 30 度和 45 度两种。与矩形花键 相比,齿根较厚,应力集中较小,强化高。花键轴可用加工齿轮的方法加工,工 艺性好,但加工内花键的渐开线花键拉刀制造成本高,故常用于载荷大、定心要 求高,且尺寸较大的连接。 渐开线花键链接的定心方式为渐开线齿形定心。具有自动定心作用,各齿承 载均匀。 花键轴和花键孔通常用强度不低于 600mpa 的钢制造。 在载荷作用下频繁移 动的花齿要经过热处理,以获得足够的表面硬度。 工作台的设计图 如图 3- 5 所示: 14 a a 1:8 图 3-5 工作台上半部分 如图 3-5 所示,工作台采用圆形,以减少转动惯量和工作台的重量,还可以 减少转动时的阻力。 工作台的加工示意如图 3- 6 所示: 步进电机 刀具的旋转运动 离 合 器 步进电机 工作台作圆周 运动 刀台的直线运动 图 3-6 工作台的工作示意图 15 数控系统的设计数控系统的设计 概述概述 本设计的任务是利用微机对牛皮切边机的刀具路径进行控制设计。 运用微机 对专用机床刀具的横向和竖直方向进给系统进行数字控制,并要达到设计要求, 刀架要设计成自动控制的自动转位刀架。 微机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微机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任何一个数控系统都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数控系统的基础,其 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有了硬件,软件才能有效的运行。机 床数控系统硬件电路概括起来由 cpu、总线、存储器以及 i/o 接口四部分组成。 其硬件结构框图如图所示。其中 cpu 是数控系统的核心,作用是进行数据运算处 理和控制各部分电路协调工作。存储器用于存放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运行中所 需要的各种数据。i/o 接口是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总线则是 cpu 与 存储器、接口以及其它转换电路联接的纽带,是 cpu 与部分电路进行信息交换和 通讯的必由之路。 设计的内容: a.按照总体方案及机械结构的控制要求,确定硬件电路的的方案,并绘制微 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b.选择微机或 cpu 的类型。 c.根据数控系统的具体要求设计存贮器扩展电路。 d.根据被控对象和系统工作要求,设计扩展 i/o 接口电路、转换电路及驱动 电路。 e.选择控制电路中各器件及电器元件的参数及型号,绘制电气原理图。 图 4-1 数控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存储器 ram/rom cpu i/o 接口 光电隔离 功率放大 控制对象 (步进电机) 外设、键盘 显示器等 16 单片机的选择单片机的选择 根据总体方案的确定,微机已采用 mcs-51 系列单片机。51 系列相对 48 系 列单片机指令更丰富,相对 96 系列价格更便宜。51 系列有三种型号:8031 是无 rom 的 8051;8751 是用 eprom 代替 rom 的 8051。目前,工控机中应用最多的是 8031 单片机。本设计就采用 8031 单片机。 8031 单片机是美国 intel 公司的产品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一个型号,是 目前性能较高的 8 位单片微型计算机。8031 单片机内部包含一个 8 位 cpu,128 字节的 ram,两个 16 位定时器,四个八位并行口,一个全功能串行口,可扩展 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容量个 64k 字节, 具有 5 个中断源并配有两个 优先级,还有 21 个特殊功能寄存器。 从上述特性可以看出,一块 8031 单片机的功能几乎相当于一块 z80cpu,一 块 ram,一块 z80ctc,两快 z80pio 和一块 z80sio 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所以 8031 单片机是一种理想的 8 位微型计算机,在各种数控系统中的到广泛的应用。 8031 单片机是一个有 40 根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器件。其引脚功能说明如下: vcc:编程和正常操作的电源电压端,电压为+5v; vss:地电平; p0 口:8 位双向 i/o 口,既是数据线,又是低 8 位地址线,分时使用; p1 口:8 位双向 i/o 口,可供用户使用的接口; p2 口:8 位双向 i/o 口,系统外部存储器扩展时,作高 8 位地址线使用,系 统不需要扩展时,也可以供用户使用; p3 口:8 位双向 i/o 口,是一个双功能口。第一功能和 p1 口一样可以作为 通用 i/o 口,工作于第二功能时,各端口的定义如下: p3.0rxd,串行输入; p3.1txd,串行输出; p3.2int0,外部中断输入; p3.3int1,外部中断输入; p3.4t0,定时器 0 外输入端; p3.5t1,定时器 1 外输入端; p3.6wr,写信号; p3.7rd,读信号。 ale/prog:访问外部存储器时,用于锁存地址线低 8 位字节的地址锁存允许 输出。ale 提供一个定时信号,在与外部存储器存取数据时把 p0 口的低位地址 字节锁存到外接的锁存器中。这个引脚也是 eprom 编程时的编程脉冲输入端 (prog) 。 psen:程序存储器允许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ea/vdd:ea 为高电平时,cpu 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ea 为低电平时 cpu 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指令。使用 8031 单片机时,ea 必须接地。 xtal1: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入,使用外部振荡器时必须接地; 17 xtal2: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出,使用外部振荡器时,接受外部振荡信号; rst/vpd:复位控制,在振荡器运行时,使 rst 引脚至少保持两个机器周期 为高电平时,可实现复位操作。vpd 引脚是掉电保护电路输入口。 存储器扩展存储器扩展 8031 单片机内只有 128 字节的 ram,没有 rom。机床数控系统需要的程序存 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容量都较大,必须外接程序存储器(eprom)和数据存储器 (ram)芯片。 a.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扩展 rom 常用的 eprom 存储器有 2716,2732,2764,27128,27256 等,容量分别为 2k、4k、8k、16k,32k。 a.27128eprom 芯片 8031 无内部 rom,必须扩展外部 rom。由于车床数控系统包括系统控制程序 和加工程序, 采用 16kb8 的 27128 芯片, 可与单片机所选的 12mhz 时钟相匹配。 27128eprom 芯片是一个有 28 根引脚的双列直插式集成元件。 该芯片共有 14 根地址线 a0a13,8 根数据线 d0d7,其余的为控制线,定义分别是: ce片选信号端; oe取指允许端; pgm编程控制端; vpp编程电压端(21v 或 12.5v) ; vcc+5v 电源; vss地电平。 rom 的寻址范围为 0000h3fffh,并且采用译码器,使地址范围无重叠区。 b.地址锁存器 74ls373 单片机规定 p0 口提供低 8 位地址线,同时又要作为数据线,所以 p0 是一个 分时输出低 8 位地址和数据的通道口。为了把地址信息分离出来保存,提供外接 存储器的低 8 位地址信息,通常采用 74ls373 作为地址锁存器。74ls373 作为地 址锁存器。d1d8 是输入端,q1q8 是输出端,ce 是片选端,片选端 g 与 8031 单片机的地址锁存信号 ale 连接。当片选端 g=1 时,74ls373 的输出端与输入端 相通, 当 g 端从高电平返回低电平 (下降沿) 时, 输入的地址信息就被锁入 q1q8 中。 b.数据存储器扩展,扩展 ram 8031 片内仅有 ram128 字节,需扩展,采用 8kb8 的 62256 芯片。其地址 范围为 6000h7fffh,也采用译码器,使其无重叠区的地址范围。 a.地址译码器 74ls138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所有外部芯片都通过总线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数据 总线分时地与各个外部芯片进行数据传送,故需进行片选控制。若芯片内有多个 地址单元时,还要进行片内地址选择。803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地址译码规定, 外部扩展芯片与数据存储器统一编址, 所以外部芯片不仅占用数据存储器一定数 18 量的地址单元,而且要使用读/写信号与读/写指令完成数据传送。 经济型数控硬件结构中采用全地址译码方式。所谓全地址译码是:低位地址 作为片内地址,高位地址用译码器译码,译码器输出的地址选择信号作为片选线 连至每个外部芯片的片选端。 地址译码常用 74ls138 译码器,g1、g2a 和 g2b 是赋能端,a、b、c 是选择 端,y0y7 是输出端。 74ls138 地址译码电路输入端占用了 8031 单片机的 p2.5p2.7 三根高位地 址线,剩余的 13 根地址线用作数据存储器的内地址线。74ls138 译码器每一个 输出端可接一个外部芯片的片选端实现分时片选控制,因此,一个 74ls138 译码 器的 8 根输出端可以连接 8 个 8k 字节地址空间。 单片机的读/写信号经过与门后 控制译码器的赋能端 g2a、g2b,这就保证只有在读/写状态时译码器输出端才会 输出片选信号。 i/o 接口的扩展接口的扩展 8031 只有 p1 口可作为普通 i/o 口用,所以需扩展,采用 8255a 芯片进行扩 展,8255a 有 a、b、c 三个可编程的 8 位 i/o 接口,有 40 个引脚,各引脚的功 能说明如下: 8255a 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 数据总线缓冲器 是一个 8 位的双向三态驱动器, 用于与单片机的数据总线 相连。 a.读/写控制逻辑 根据单片机的地址信息(a1、a0)与控制信息(rd、wr、re、set) ,控制片 内数据、cpu 控制字、外设状态信息的传送。 b.控制电路 根据 cpu 送来的控制字使所管 i/o 接口按一定工作方式工作。 对 c 口甚至可 按位实现“置位”或“复位” 。有 a、b 两组控制电路。a 组控制电路控制 a 口及 c 口的高四位 (pc7pc4) , b 组控制电路控制 b 口及 c 口的低 4 位 (pc3pc0) 。 c.并行 i/o 接口 有 a、b、c 三个端口。 a 口:可编程为 8 位输入,或 8 位输出,或双向传送。 b 口:可编程为 8 位输入,或 8 位输出,按不能双向传送。 c 口:可分为两个 4 位口,用于输入或输出;也可用作 a 口、b 口的状态控 制信号。 键盘接口设计键盘接口设计 采用 8279 芯片是比较好的, 因为 8279 芯片是专用的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 还可以编程。采用一片 8279 芯片和一片 8255a 即可。 8279 芯片具有消颤(去抖动) 、双键同时按下保护功能。显示控制亦按扫描 方式工作,可以显示 8 或 16 个数码(字符) 。led 的个数应满足显示值(如加工 范围)的要求和便于显示。 19 数码管显示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 数码显示器是单片机应用产品中的廉价输出设备。 它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 成的。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一个点或一个笔画发亮。控制不同组合的二 极管导通,就能显示出各种字符。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 器,阴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阴极显示器。这种笔画式的七段显示器,能显示的字 符数量较少,但控制简单,使用方便。 动态显示是一位一位地轮流点亮各位显示器(扫描) 。对于每一位显示器来 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显示器的亮度既与导通电流有关,也和点亮时间与 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调整电流和时间参数,可实现亮度较高较稳定的显示。若 显示的为数不大于 8 位,则控制显示器公共极电位只需一个 8 位并行口(称为扫 描口) 。控制各个显示器所显示的字形也需一个公用的 8 位口(称为数据口) 。 在 8031ram 中设置 6 个显示缓冲单元 79h7eh,分别存放 6 位显示器的显 示数据。8255 的 a 口扫描总是一位为高电平,即 6 位显示器中仅有一位公共阴 极为低电平,其它为高电平。8255 的 b 口输出相应位(阴极为低)显示数据的 数据段, 使某一位显示出一个字符, 其它位为暗。 依次地改变 a 口输出为高的位, b 口输出对应的段数据,6 位显示器就显示出缓冲器显示数据所确定的字符。 软件设计 cnc 系统软件任务的分解: 图 4-2 cnc 系统软件任务 数控系统 加工程序 管理与操作模块 插 补 功 能 间 隙 补 偿 步 进 电 机 控 制 速 度 控 制 环 行 分 配 管理模块 程序设计 自动换刀 程序设计 键 盘 程 序 显 示 程 序 键 盘 诊 断 中 断 功 能 诊 断 20 步进电机的环行分配步进电机的环行分配 步进电机在一个脉冲的作用下,转过一个相应的步矩角,因而只要控制一 定的脉冲数,即可精确控制步进电机转过的相应角度。但步进电机的各绕组必须 按一定的顺序通电才能正确工作, 这种使电机绕组的通电顺序按输入脉冲的控制 而循环变化的装置称为脉冲分配器,又称环行分配器。 步进电机在运行中的通电顺序称为一个拍,若干个拍组成一个循环,但是即 使是同一种步进电机也能有不同的通电规律。 图 4-3 环行分配过程流程图 圆弧插补原理及其程序设计圆弧插补原理及其程序设计 本设计采用逐点比较法进行圆弧插补。 逐点比较法又称为代数运算法或醉步 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数控装置在控制刀具按要求的轨迹移动过程中,不断比较 刀具与给定轮廓的误差,由误差决定下一步刀具的移动方向,使刀具向减少误差 x 分配 取当前序号 取转向符号 正转 序号减 1 序号加 1 序号=0 序号=9 序号=8 序号=1 保存新序号 建立新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机械工程师职称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汽车修理工(装调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
- 2025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康复医学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急救设备操作试题(附答案)及设备相关应急预案考试题(附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常德市医疗三严三基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护理资格知识:膀胱肿瘤术后化疗灌注常用药物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标准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标准圆柱齿轮参数课件
- 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课件
- 2024年09月2024中国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无人机应聘面试简历
- 船厂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智慧能源与运维云平台解决方案
- 专题08 任务型阅读-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真题
- 金融企业理财师培训手册
- 旅游景区维稳应急预案
- 交通运输行业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2024年基金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 DB15T3644-2024 国有企业阳光采购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