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doc

C618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设计【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C618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设计【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rar
说明书 第一章.doc---(点击预览)
第四章.doc---(点击预览)
第六、七章.doc---(点击预览)
第八章.doc---(点击预览)
第五章.doc---(点击预览)
第二章.doc---(点击预览)
第九章.doc---(点击预览)
第九章.1.doc---(点击预览)
第三章.doc---(点击预览)
第一章.doc---(点击预览)
增加目录 C618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设计.doc---(点击预览)
插图
PWM变频器.dwg
主轴变频调速原理图.dwg
主轴的功率转矩特性.dwg
传动系统及功率特性.dwg
典型数控车床CNC装置图.dwg
变频器的基本构成.dwg
横向进给系统简图.dwg
电磁离合器变速的主传动系统图.dwg
纵向进给系统简图.dwg
C618车床数控改造后的传动系统图(A0).dwg
DemoCX2.CNC
数控改造的总体方案示意图(A1).dwg
横向进给机构(A0).dwg
电磁离合器变速的主传动系统图(A1)dwg.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358258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01-21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c618 车床 数控 改造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概论 2

1.1 数控系统发展简史 2

1.2 国内数控机床状况分析 2

1.3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2

1.4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3

第二章 普通车床的数控改和可行性论证 6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9

第四章  主传动部分改造与设计 10

第五章 伺服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与计算 25

5.1 伺服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要求 25

5.2 伺服进给机构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计算 27

第六章  自动转位刀架的选择设计 41

6.1 数控车床刀架的基本要求 41

6.2 自动转位刀架的选择 41

第七章  编码盘的安装设计 43

7.1 编码盘的工作原理 43

7.2 步进电机频率对编码盘的限制 43

7.3 编码盘的安装 43

第八章  数控系统的选择设计 44

8.1 典型机床数控装置的硬件组成 44

8.2 典型CNC系统(数控系统)技术性能 45

第九章 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设计 48

参考文献 53

致 谢 54


第一章  概论

1.1 数控系统发展简史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2 国内数控机床状况分析

(一)国内数控机床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控机床占有率逐年上升,在大中企业已有较多的使用,在中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中也普遍开始使用。在这些数控机床中,除少量机床以FMS模式集成使用外,大都处于单机运行状态,并且相当部分处于使用效率不高,管理方式落后的状态。 2001年,我国机床工业产值已进入世界第5名,机床消费额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3位,达47.3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53.67亿美元,消费额比上一年增长25%。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机床的进口额呈逐年上升态势,2001年进口机床跃升至世界第2位,达2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 近年来我国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成形折弯机、数控压铸机等,普通机床有钻床、锯床、插床、拉床、组合机床、液压压力机、木工机床等。出口的数控机床品种以中低档为主。 

(二)国内数控机床的特点 

  1、新产品开发有了很大突破,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2、数控机床产量大幅度增长,数控化率显著提高。 

    2001年国内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已达1.8万台,比上年增长28.5%。金切机床行业产值数控化率 从2000年的17.4%提高到2001年的22.7%。 

  3、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配套产品有了突破。  

1.3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1. 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基于PC所具有的开放性、低成本、高可靠性、软硬件资源丰富等特点,更多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会走上这条道路。至少采用PC机作为它的前端机,来处理人机界面、编程、联网通信等问题,由原有的系统承担数控的任务。PC机所具有的友好的人机界面,将普及到所有的数控系统。远程通讯,远程诊断和维修将更加普遍。

2. 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这是适应机床向高速和高精度方向发展的需要。

3.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1)应用自适应控制技术

  数控系统能检测过程中一些重要信息,并自动调整系统的有关参数,达到改进系统运行状态的目的。

(2)引入专家系统指导加工

  将熟练工人和专家的经验,加工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存入系统中,以工艺参数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具有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

(3)引入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4)智能化数字伺服驱动装置

  可以通过自动识别负载,而自动调整参数,使驱动系统获得最佳的运行。


内容简介:
第四章 主传动部分改造与设计在改造设计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控机床主传动与普通机床相比所具有的特点:1)采用调速电机驱动,以满足主轴根据数控指令进行自动变速的需要;2)传动路线短,从而简化了主传动系统机械结构;3)转速高、功率大;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除应满足普通机床传动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具有更大的调速范围,并实现无极调速。 数控机床就要为了保证加工时能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从而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必须有更高的转速和更多的调速范围。为了适应各种工序和各种加工材质的要求,主运动的调速范围还应进一步扩大。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刚度,传动平稳,噪声低。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与主传动系统的刚度密切相关。为此,应提高传动件的制造精度与刚度,齿轮齿面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增加耐磨性;最后一级采用斜齿轮传动,使传动平稳;采用高精度轴承及合理 的支承跨距等,以提高主轴件的刚性。具有良好的抗振性和热稳定性。 数控机床上一般既要进行粗加工,又要精加工;加工时可能由于断续切削、加工余量不均匀、运动部件不平衡以及切削过程中的自激振动等原因引起的冲击力或交变力的干扰,使主轴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严重时甚至破坏刀具和或零件,使加工无法进行。因此在主传动系统中的各主要零部件不但要求有一定的静刚度,而且要求具有足够的抑制各种干扰力引起振动的能力抗振性。抗震性用动刚度或动柔度来衡量。如果把主轴组件视为一个等效的单自由度系统,则动刚度与动力参数的关系为: = (4-1)式中: 机床主轴结构系统的静刚度();外加激振力的激振频率(Hz);主轴组件的固有频率(=,为当量质量,为当量静刚度);阻尼比(=,是阻尼系数,是临界阻尼系数,=)。由上式可见,为提高主轴组件的抗震性,须使值较大,为此应尽量使阻尼比、当量刚度值或固有频率的值较高。在设主传动系统时,要注意选择上述几个参数的合理关系。一、 主传动部分改造方案拟定和设计的内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变频调速、变极调速、辩转差调速三种。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为 ni= 从该公式中可以看出,若均匀地改变电源的频率f1,就可以连续地改变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这种调速方法称为变频调速,它完全不同于其它的调速方法。改变异步电动机的磁极对数调速的方法称为变极调速。改变电动机转差率的调速方法称为变转差率调速。 表4.1 异步电动机各种调速方法性能指标的比较项 目调 速 方 法变 频变 极变 转 差 率转子串电阻串极调速调压调速电磁调速电机是否改变同步转速变变不 变不 变不 变不 变调速指标静差率小(好)小(好)大(差)小(好)开环时大闭环时小开环时大闭环时小调速范围(D)较大(10以上)较小(24)小(2)较小(24)闭环时较大闭环时较大调速平滑性好(无级调速)差(有级调速)差(有级调速)好(无级调速)好(无级调速)好(无级调速)适应负载类型恒转矩恒功率恒转矩恒功率恒转矩恒转矩通风机恒转矩通风机恒转矩设备投资多少少较 多较 少较 少电能损耗较 小小大较 小大大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有调速范围广、平滑性较高、机械特性较好的优点,可以方便地实现恒功率或恒转矩变速,整个调速特性与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和弱磁调速十分相似,并可与直流调速相媲美。目前变频调速已成为异步电动机最主要的调速方法。通过上序的比较本课程设计中电动机的调速方法采用变频调速的方法。改换主轴电动机,换成调速电动机.通过对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控制再加以简单的齿轮调速来实现自动变速,齿轮调速部分用磁离合器控制齿轮啮合。数控机床主轴变速方式主要有无级调速、分段无级调速和内置电机变速等。在本设计中采用分段无级调速。无级变速能够选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可在运转中变速,操作方便,简化机械结构。无级变速主要是利用直流和交流调速电动机。但直流调速电动机恒功率调速范围很小,一般只有12,很少到34,且换向有限制,现大多采用交流变频主轴驱动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的性能与直流调速电动机类似,在额定转速以下为恒转矩区,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区域。一般主轴调速电动机的恒功率调速范围为34,对于恒功率变速范围大的主轴传动系统,需要增加变速齿轮,以保证主轴上较大的恒功率范围。考虑本设计机床要求采取交流变频电动机和有级变速箱配合的方案即分段无级变速,主轴的正反转和制动停止,由数控指令直接控制电动机来实现。利用车床的主轴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数控单元构成了变频调速系统。交流电动机的转速与频率,电动机的级对数及转差率之间的关系为=,由此可知,改变电源的频率,即可改变电动机转速,且转速与频率成正比。考虑本设计机床的要求,采取交流变频电动机和有级变速箱配合的方案,即分段无级变速。主轴的正、反转和制动停止由数控指令直接控制电动机实现。其主轴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如图4-1所示;图4 -1主轴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如图4-2所示是机床主轴要求的功率特性和转矩特性。这两条特性曲线是以计算转速nj为分界,从nj至最高转速nmax的区域为恒功率区,在该区域内,任意转速下主轴都可输出额定的功率,在该区域内,最大转矩则随主轴转速下降而上升。从最低转速nmin 至nj的区域为恒转矩区。在该区域内,最大转矩不再随转速下降而上升,任何转速下可能提供的转矩都不能超过计算转速下的转矩,这个转矩就是机床主轴的最大转矩Mmax。在区域内,主轴可能输出的最大功率Pmax,则随主轴转速的下降而下降。通常,恒功率区约占整个主轴变速范围的2/33/4;恒转矩区约占1/41/3。如图4-3所示是变速电动机的功率特性。从额定转速nd到最高转速nmaxde 区域为恒功率区;从最低转速nmin 至nd的区域为恒转矩区。直流电动机的额定转速常为1000 r/min1500 r/min。从nd至nmax用调节磁通的方法得到,称为调磁调速;从nmin至nd用调节电驱电压的办法得到,称为调压调速。交流调频电动机用调节电源频率来达到调速的目的。额定转速常为1500 r/min。这两种电动机的恒功率转速范围为24;恒转矩变速范围则可达100以上。 图4-2 主轴的功率转矩特性 图4-3 变速电动机的功率特性所谓分段无级变速就是在交流或直流电机无级调速的基础上配以齿轮变速。它能够实现中、高速段的恒功率传动,低速段的恒转矩传动。在该系统中,主轴的正、反转和制动停止,通过数控指令直接控制电机来实现。主轴的变速则有电动机的无级变速与齿轮的有机变速相配合来实现。二、主传动部分改造设计计算 主传动部分改造设计计算包括电动机的设计于选择, 主传动系统分段无级变速传动方案的确定与分析, 数控机床分级变速箱的设计,电磁离合器的设计计算,机床调速电机控制电路图的设计.(一)、电动机的选择根据原机床参数及要求初选改造后车床主轴变速范围Rn=100,nmax=3000r/min,nmin=30r/min;主传动机械总效率系数=0.9,最大切削功率为10kw,最小切削功率为3kw。则电机初选功率应为PD10vkw,根据电机规格,可选用11kw或者15kw的电机。表格 4。2电机选择两种方案对比交 流 主 轴 电 机主 轴 与 变 速 机 构型 号PD(kw)RDPNDsminRDTnjRnPRnTRFiYP160M2-41134503.383303.3101/18YP160L-41533354.511222.34.57.441/13.42、电机最小输出功率1)、计算主轴在最底转速达到最小功率是电机应输出的功率Pdsmin=3/0.9=3.3kw (4-2)2)、算电机实用的最底转速nDsmin(r/min)由式nDsmin= (4-3) 计算结果 : 11kw的电机为:nDsmin=450r/min (nd=1500r/min)15kw的电机为:nDsmin=333r/min (nd=1500r/min)式中:nd-电机的基本转速r/min;PD-电机额定功率kw。由此,设计者选用功率为11kw、型号为YP160M2-4的交流调频电机。(二)、主传动系统分段无级变速传动方案的确定与分析1、电机额定转速的计算电机的选择1)、电机额定转矩TDd(N/m)为TDd=70NM (4-4)2)、电机最小转矩Tdmin(NM)Tdmin= =23.2NM (4-5)其中电机最大转速ndmax=4500r/min3)、电机实用恒转矩区变速范围 RDT= =3.3 (4-6)4)、主轴恒转矩区变速范围RnT=RDT=3.3 (4-7)5)、电机恒功率区变速范围RdP= =3 (4-8)2、主轴参数计算1)、主轴计算转速nj nj= (4-9)=120r/min 2)、主轴恒功率变速范围RnP RnP= =25r/min (4-10)3)、分级变速机构的变速范围RFRF= =8.3 (4-11)其中:RnP-主轴恒功率区变速范围 RDP-电机恒功率区变速范围4)、主传动系统总降速比ii= =1/12.5 (4-12)(三)、数控机床分级变速箱的设计1、数控机床主轴转速自动变换过程 在数控机床上,特别是在自动换刀的数控机床上应根据刀具与工艺要求进行主轴转速的自动变速。在零件加工工程序中用S两位代码指定主轴转速的序号,或用四位代码指定主轴转速的没分钟转数,并且用M两位代码指定主轴的正、反向启动和停止。 采用直流或交流调速电动机的主运动无级变速系统中,主轴的正、反启动和停止制动是直接控制电动机来实现的,主轴转速的变换则由电动机转速的变换与齿轮有级变速机构的变换相配合来实现的。机床主运动变速系统中主轴的转速n是如何由电动机的转速、齿轮有级变速级数相配合来实现的,为了获得主轴的某一转速必须接通相应的有级变速级数和电动机的调压转速nY或调磁转速nC。理论上说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无级调速,但是,主轴转速S代码最多只有99种,即使是使用S四位代码直接指定主轴转速,也只能按一转递增,而且分级越多指令信号的个数越多,更难于实现。因此,实际上还是将主轴转速按等比数列分成若干级,根据主轴转速的S代码发出相应的有级级数与电机的调速信号来实现主轴的住动变速。电机的调压或调磁变速,由电动机的驱动电路根据转速指令电压信号来变换。齿轮有级变速则才用夜压或电磁离合器实现。2、分级变速箱的设计 数控机床的分级变速箱由于位于调速电机与主轴之间,因此,设计时除遵循一般有级变速箱设计原则外,必须处理好公比的选择.在设计数控机床分级变速箱时,公比的选取有以下三种情况: a、取变速箱的公比等于电机的恒功率调速范围RdP ,即= RdP 。b、如果为了简化变速箱的结构,希望变速级数少一些,则不得不取较大的公比。c、数控车床在切削阶梯轴、成行螺旋面或端面时,有时需要进行恒线速切削。经综合分析比较选有第a种情况的公比。 (1)、取变速箱的公比等于电机的恒功率调速范围RdP ,即= RdP .则机床主轴的恒功率变速范围为 RnP=Z-1RdP=Z (4-13)变速箱的变速级数 Z= = =2.93 (4-14)其中: RnP-主轴恒功率区变速范围 RnP=25 -变速箱的公比 = RdP=3Z必须是整数,可取变速箱的变速级数Z=3。其转速图如图4-4(a)所示。电动机经定比传动2:3,使变速箱的轴得到3000r/min1000r/min(恒功率)和1000 r/min-270 r/min(恒转矩)的转速。如果经-轴之间的两对1:1的齿轮传动,主轴能得到3000 r/min -1000 r/min恒功率转速范围。当主轴转速n降到1000 r/min时,电动机转速降到1500 r/min(额定转速)。如果电动机转速继续下降,则将进入恒转矩区,最大输出功率也将随之下降。表现在图4-4(b)的功率特性图上,主轴转速为3000 r/min-1000 r/min时,为ab段,是恒功率。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时,最大输出功率将沿bc段虚线下降。图4-4 传动系统及功率特性图当主轴转速降到1000 r/min时,变速箱变速,经(1/1)*(1/3)传动主轴。这时电动机转速自动地回到最高转速。当电动机又从4500 r/min降到1500 r/min时,主轴从1000 r/min降到333 r/min,还是为恒功率。在功率特性图上为bd段。当主轴转速降到333 r/min时,变速箱变速,经(1/3)*(1/3)=1/9转动主轴。电动机又回到最高转速。主轴从333 r/min降到111 r/min,在特性图上为df段。主轴111 r/min的转速已低于原要求的计算转速,以下进入恒转矩段。靠电动机继续降速得到,当电动机转速降到405 r/min时,主轴转速降到405*(2/3)*(1/9)=30 r/min,即为主轴的最低转速,这时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P2=Pd=0.27 Pd (4-15)即为额定功率Pd的27% 。在图4-4(b)中,abdf应为一条直线。为了清楚起见,把它画成三段,并略错开。可以看出,主轴恒功率变速范围af是由3段组成的,每段的变速范围为电动机的恒功率调速范围RdP=3。所以,变速箱的公比= RdP 。电动机的功率根据主轴的需要选择。主轴计算转速为f点的转速(111r/min)。表4.3为主轴转速与有级级数和电动机调压调磁转速的关系. 表4.3 主轴转速与有级级数和电动机调压调磁转速的关系n/rmin-1有级级数nY/rmin-130n111(2/3)(20/60)(20/60)405-1500111n333(2/3)(20/60)(20/60)1500-4500333n1000(2/3)(40/40)(20/60)1500-45001000n3000(2/3)(40/40)(40/40)1500-4500图4-4(c)为转矩特性。从a至f,转矩随转速下降而上升。至f点为主轴输出的最大转矩Mmax。f-g为转矩区。a至f也是由三段拼成的。3、分段有级变速传动方案确定(1) 、传动方案的设计计算 由前面计算得:=3,j=3 带传动的传动比i0=2/3 取 i1=1 i2=1/3 I3=1 i4=1/3故取:=40 =40=20 =60=40 =40=20 =60(2) 、齿轮的设计计算 大小齿轮都采用45号钢调质,选小齿轮硬度为260HB290HB,大齿轮硬度为220HB250HB,精度选用六级,模数m=2.5mm , 齿宽b=30mm, 螺旋角=所以: =mz1=2.540=100() (4-16) =2.540=100() =2.520=50() =2.560=150() =2.540=100() =2.540=100() =2.520=50() =2.560=150() 还应该校核齿轮表面接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强度。经校核均合格,其校核过程略。 (四) 、电磁离合器的设计计算有级变速的自动变换方法一般有液压或电磁离合器两种。液压变速机构是通过液压缸、活塞杆带动拔叉推动滑移齿轮移动来实现变速,双联滑移齿轮用一个液压缸,而三联滑移齿轮必须使用两个液压缸实现三位移位。电磁离合器是应用电磁效用接通或切断运动的元件,由于它便于实现自动操作,并有现成的系列产品可供选用,因而它已成为自动装置中常用的操作元件。电磁离合器用于数控机床的主转动时,能简化变速机构,操作方便,通过若干个安装在各转动轴上的离合器的吸合和分离的不同组合来改变齿轮的传动路线,实现主轴的变速。 经分析本设计选用电磁离合器来控制数控车床的有级自动变速。图4-5 电磁离合器变速的主传动系统图图4-5是采用电磁离合器变速的传动系统图,该传动系统由四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构成二级齿轮变速。每对相啮合的齿轮中有一个空套在传动轴上,并与电磁离合器的联接件联接,离合器与传动轴采用花键联接,空套齿轮与传动轴之间只有在电磁离合器吸合时才能传动。因此,通过各离合器的吸合和分离的不同组合可以改变运动的传动路线,实现主轴的变速。对4-5所示系统,四个离合器有4种可实现传动的组合,由于有两组齿轮的齿数一样,因而有4条不同的传动路线,可获得3档机械变速(表4.4)表4.4 电磁离合器动作与传动比电动机转速(rmin-1)主轴转速(rmin-1)传动比电磁离合器M1M2M3M4150045001000n3000i=(2:3)*(Z1/Z1)*(Z3/Z3)=2:3+-+-15004500333n1000i=(2:3)*(Z1/Z1)*(Z4/Z4)=1:3+-+i=(2:3)*(Z2/Z2)*(Z3/Z3)=1:3-+-15004500111n333i=(2:3)*(Z2/Z2)*(Z4/Z4)=1:9-+-+405150030n111i=(2:3)*(Z2/Z2)*(Z4/Z4)=1:9-+-+ 当从CNC装置中输出一主轴转速n主 时,此主轴转速n主经过一比较器进行比较:当30 rmin-1n主111 rmin-1 时电磁离合器M2和M4吸合,M1和M3分离,此时整个系统的转动比是2:27,交流电动机的进行恒转矩传动。其转速为n电=n主/I=405 rmin-11500 rmin-1 。当111 rmin-1n主333 rmin-1 时电磁离合器M2和M4吸合,M1和M3分离,此时整个系统的转动比是2:27,交流电动机的进行恒功率传动。其转速为n电=n主/I=1500 rmin-14500 rmin-1 。当333 rmin-1n主1000 rmin-1 时电磁离合器M1和M4吸合,M2和M3分离,此时整个系统的转动比是2:9,交流电动机的进行恒功率传动。其转速为n电=n主/I=1500 rmin-14500 rmin-1 。当1000 rmin-1n主3000 rmin-1 时电磁离合器M1和M3吸合,M2和M4分离,此时整个系统的转动比是2:3,交流电动机的进行恒功率传动。其转速为n电=n主/I=1500 rmin-14500 rmin-1 。三、机床调速电机控制电路图的设计在本课程设计中主轴电动机的调速是有变频器来实现的。(一)、变频器的简单原理在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诸多调速方法中,变频调速的性能最好。调速范围大,静态稳定性好,运行效率高。采用通用变频器对笼型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由于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并且经济效率显著,所以逐步得到推广。1、 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变频器分为交-交和交-直-交两种形式。交-交变频器可将工频交流直接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又称直接式变频器。而交-直-交变频器则是先把工频交流通过整流器变成直流,然后再把直流变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又称间接式变频器。在本课程设计中将采用交-直-交变频器来控制主轴电动机。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如图4-6所示,有主回路(包括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和控制回路组成,分析如下: 图4-6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1)、整流器 电网侧的交流器I是整流器,它的作用是把三相(也可以是单相)交流整流成直流。(2)、逆变器 负载侧的交流器II为逆变器。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利用六个半导体主开关器件组成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有规律的控制逆变器中的主开关的通与断,可以得到任意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3)、中间直流环节 由于逆变器的负载为异步电动机,属于感性负载。无任电动机处于电动或发电制动状态,其功率因数总不会等于1。因此,在中间直流环节和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这种无功功率的能量要靠中间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电容器或电抗器)来缓冲。所以又常称中间直流环节为中间储能环节。(4)、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常由运算电路、检测电路、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电路和驱动电路等构成。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对整流器的电压控制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等。控制方法可采用数字控制或模拟控制。高性能的变频器目前已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全数字控制,采用尽可能简单的硬件电路,主要靠软件来完成各种功能。由于软件的灵活性,数字控制方式常可以完成模拟控制方式难以完成的功能。(5)关于变频器名称的说明 对于交-直-交变频器,在不涉及能量传递方向的改变时,我们常简单的称变频器I为整流器,变频器II为逆变器,而把图中I、II、III总起来称为变频器。2、变频器类型的选择 这里将就交-直-交变频器按不同角度进行选择如下分类(1)、按直流电源的性质分类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618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设计【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358258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