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doc_第1页
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doc_第2页
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doc_第3页
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doc_第4页
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物农药高科技项目投资建议书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筹)2009-4-6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中超过70%都是农村人口,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全部集中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是一切重中之重,任何忽视三农现状和利益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在中国都是站不住脚的。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开始的,由于实行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经济由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正是有了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才使得后来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为中心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但过分倚重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由于对三农问题重视不够,使得城乡发展失衡,农民逐渐依附于中心城市,成为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知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这是继2004年之后中央又一次把支持三农作为一号文件的主体,反映出中国政府在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方面的重大变化,即从农业中提取积累转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从具体措施上看,中国政府将从四个方面支持三农:(1)推进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各项改革,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这是最受农民欢迎的五项政策。(2)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国债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重点支持农田水利、生态建设等方面,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增加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3)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此方面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今后各级财政新增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低于70%。(4)推进以村民自治、村级直接选举和村务公开、县乡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文件特别指出,废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受中央政策的引导,一个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关注“三农”的现象越来越强烈,就连一些国内顶级的经济学大家,也将其研究的领域从企业改制和证券市场这些传统的热点问题集体转向了“三农”。不难看出,随着中央“三农”政策措施的不断推出和贯彻执行,一个政府极力诱导,政策重点倾斜,全社会重视农业,各方面资金不断流向农业,农业投资利润率大幅度提高的新经济格局将会很快形成。尤其是遭遇本轮世界性的金融和经济大危机后,在全球范围内,农业所受的冲击最小!正是基于这样的大环境,我们决定投资建设湖南秀美山川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第二节 项目公司以生物农药作为投资农业的切入点农业领域是资金洼地,也是技术洼地,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尤其如此。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原始落后,靠天吃饭。投资农业,点多面广,其中的许多领域不适合公司化运作,也不可能做大做强。从资本运作层面上讲,农业是社会资金较少关注的领域,而其中尤以农业高新技术为甚。为贯彻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十一五”期间,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将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高技术的重大需求,以加快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高技术,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力争在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动植物分子育种、数字农业、农业智能化装备、现代食品生物工程、农业生物药物、海水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业资源高效转化利用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高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高技术保障。国家的这种政策导向,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生物农药由于其广谱、高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必将成为21世纪农药发展的主导趋势。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高效、高毒的有机磷农药的使用在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高效、低毒、低残留是农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两大类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治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物质,它们大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生物除草剂和转基因植物等。近30年来,世界生物农药有了很大发展,但全球农药市场中微生物农药即生物农药只占销售额的1,2004年世界微生物农药的销售额约为16亿多美元。不过世界农药的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化学农药以每年2左右的比例下降,而生物农药却以20的速度递增,生物农药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专家称,我国对化学农药造成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重视,为生物农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当前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细菌杀虫制剂、昆虫病毒杀虫剂和真菌杀虫剂。2007年1月1日我国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未来三至五年内,高毒农药的退出将给国内农药市场留下100亿元的缺口。如果这部分缺口短期内能被生物农药全部替代,可以想见生物农药企业将获益匪浅!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入世后我国传统的农药、兽药行业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绿色环保标准限制。在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以及不断扩大对农业生产投入的背景下,无毒副作用的农药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而根据我国农药行业确定的“十一五”规划,我国农药工业将继续深化高毒农药的替代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高毒农药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20%降低到5%左右。来自工信部的消息,目前我国农药原药生产核准鼓励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今后不批准或谨慎批准新增生产企业,而且必须进园区。农业部也规定自2009年8月1日起,不再颁发农药乳油产品批准证书。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企业将减少到300家,国家将重点培育50家大型生产企业,使这50家大型企业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50%以上,并大幅度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水平,力争实现农药企业排污完全达标。近半个世纪以来,农药的发明与应用对提高农林果蔬产品的产量起着重要作用,但那种“有虫治虫,无虫防虫”的误导,致使盲目滥施农药问题愈演愈烈。由此引出全球性“农药三r”现象,即残毒(residue)、抗性(resisfance)和再猖獗(resurgence),造成危害人体健康与破坏生态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药,尤其是高毒农药的残留可随渠河湖海散播,或经食物链浓缩而导致长期危害。(2)自1946年瑞士首次发现家蝇抗药性以来,20世纪50年代初有抗药性的害虫不到10种,而到90年代则剧增为520种。同时,还有50多种农作物和113种杂草也对农药产生抗药性。(3)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引起害虫再猖獗或次要害虫大发生,也是化学农药使用的一大忧虑。如人们用农药防治柑橘害虫,在1年或数年后,施药区比对照区害虫密度增加361250倍之多。因此,人们不得不加大农药用量和施用范围,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化学农药中毒,其中约有4万人死亡。我国每年有10多万人农药中毒,其中死亡者愈万,还有不少人因中毒而致残。专家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药生产量列世界第二位,占世界农药产量的16,从2006年和2007年起则跃居世界第一位。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占世界322的耕地上,生产并喷洒世界农药的17,比世界平均用量高5倍。同时高效低毒的新药筛选成功率越来越低,对新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化学农药的筛选越来越困难。与开发费用高涨不对称的是,当前农业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越来越强。害虫产生抗性的频率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短。目前害虫对新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周期只有23年时间,企业开发新的化学农药的成本越来越高。在长期的研究和应用中发现,生物农药与化学合成农药相比有显著的特点和优点:(1)对有害生物高效,且专一性强,作用机理独特;(2)多为、等元素组成,在环境中易分解;(3)对人、畜、天敌、有益生物及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4)开发利用途径多。这些特点符合人们对“理想的农药”的追求,也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人类越来越关注环境质量的今天,发展和应用生物农药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生物农药均为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物质,在长期的进化中已形成了稳定的产生和消解规律,会自然地参与物质和能量循环,不会形成生物富集。开发利用生物农药取自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完全符合保持生物平衡的要求。因此,生物农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农药具有化学农药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市场发展推广进度缓慢。这主要是因为:(1)生物农药杀虫剂专一杀虫谱窄,(2)生物农药作用效果相对较慢,(3)生物农药单位成本较化学农药高,农民一时难以接受。当前,国际上生物农药占全部农药的市场份额仅2.5左右,其中仅bt杀虫剂就占了90。在我国,bt杀虫剂只占市场的2,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占02,农用抗生素占9,植物源农药占05。根据国内外专家较为一致的看法,今后10年内,生物农药将取代20以上的化学农药。因此,未来生物农药发展潜力巨大。专家分析认为,相对化学农药,我国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普遍小,一旦大企业崛起就会迅速占领市场,推动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但是我国尚未形成在生物农药领域研究开发能力特别强的高科技公司。在国外,生物农药也主要靠某种有商业潜力的新技术起步的中小型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多半与科研院所有联系,靠的是新技术驱动,而不是市场需求和机会驱动。由于开拓市场、营销、分配的困难,以及不了解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因此企业风险非常大。但较大的农药公司已经度过了艰难的起步期,通过兼并合并以及经济回报获得了壮大,目前跨国农药公司很少有自己的生物农药部,大多收回了在生物农药方面的投资,主要依靠科研院所来获得技术和工艺上的支持。因此,实现大企业和大院校大科研机构联合创新,是我国生物农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第三节 我国生物农药的生产经营现状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回顾生物农药的发展历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仿制国外成果或直接引进,开发成功了一批生物农药品种我国于1959年从前苏联引进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剂,简称bt杀虫剂,1965年在武汉建成国内第一家bt杀虫剂工厂,开始生产bt杀虫剂,代号叫“青虫菌”;随后我国自己筛选并生产的bt菌株,代号为“7216”。农用抗生素方面参照日本的研究成果灭瘟素s(blasticidin s)、春日霉素(kasugamycin)、多氧霉素(polyoxins)和有效霉素(validamycin),先后筛选获得灭瘟素(1959)、春雷霉素(1964)、多抗霉素(1967)、井冈霉素 (1973)的产生菌,并投厂生产出农用抗生素产品,为我国农用抗生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0年,国务院发布文件要求“积极推广微生物农药”,生物农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春天。我国研制成功的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公主岭霉素(gongzhulingmycin)和多效霉素(povamycin m)等3个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于70年代末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特别是井冈霉素杀菌剂的研制成功,开辟了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的第一个里程碑。(二)从80年初到90年代中期,生物农药发展进入一个相对规范、平稳的发展阶段,成为无公害农药制剂中的一支生力军1984年国家恢复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对生物农药进行了重新登记注册,正式登记的生物农药品种有9个,到1995年底又临时登记了10个品种,规范了生物农药的生产、布点和应用。正式登记品种中有井冈霉素、农抗120(agricultural antibiotic 120)、多抗霉素、灭瘟素、春雷霉素、硫酸链霉素(streptomycin)、公主岭霉素、赤霉素(gibberemycin)和苏云金杆菌,临时登记品种中增加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浏阳霉素(polynactin)、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苦参碱(matrine)、印楝素(azadirachtin)等生物农药,使生物农药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同时国家也开始重视生物农药的研究,将生物防治的研发列为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为后来诸多生物农药新品种的研发成功和商品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个阶段特别要指出的是19921994年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棉铃虫大发生,以从美国引进的bt库斯塔克亚种(b.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ai)hd-1为主的苏云金杆菌制剂在防治该害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年产bt制剂量由1991年的3500吨,发展到1994年的3万吨,使bt成为活体微生物农药的最大品种;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研制成功阿维菌素品种,成为农药杀虫剂的最好品种之一,继井冈霉素之后开创了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的第二个里程碑。(三)从1996至今,生物农药进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阶段1994年我国将生物农药研制和环境保护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农业部专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从政府角度规范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标准,促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同时科技部将生物农药列入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和863计划中,并提出了产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生物农药商品化的步伐。至本世纪初,形成40余家研究机构、600余人的专业研发队伍和约200家的生产企业;累计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品种达到了80个,占我国农药总有效成分品种的13.9;产品696个,占注册登记农药产品的7.3;年产11多万吨制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11%;年产值约18亿元人民币,占农药总产值的8-9;使用面积4-5亿亩次,约占农药总应用面积的9-10;农用抗生素和bt的整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少数品种已大批量出口到东南亚和美国,迎来了生物农药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同时为我国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预计2009年我国生物农药行业将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4.9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8%和30.3%;2010、2011年的产品销售收入增速也将保持在28%以上;预计2010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2%,2011年同比增长28.4%。我国生物农药总的生产规模较小,产量不足化学农药的10。整个农药产业的现状是: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分散,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老化,新品种少;科研经费不足。生物农药产业的情况也基本如此,甚至更严重。生物农药产业的基本情况是:1规模小,生产能力分散,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低。生物农药在农药大家族中产量少,地位较低,国家不太注视,企业以民营为主,单个企业的生产能力普遍较小,产业集中度较低。国内最大的生物农药企业钱江生化,2007年主要产品井岗霉素产量1500吨(纯),赤霉素27吨,总销售收入不足4亿多元;而国内最大的化学农药生产企业沙隆达2007年生产农药原药2.7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大型生物农药企业的实力与大型化学农药企业相差甚远。因此,生物农药行业的投资壁垒较低,专业研究单位在优势企业的支持下比较容易进入生物农药行业,并可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例如东湖高新。而且,生物农药基本都是民营企业,企业破产、倒闭对社会影响不大,所以行业退出壁垒也较低。2产品结构落后,重复建设严重。国内生物农药上市公司生产的生物农药品种比较类似,开发时间早,缺乏专利保护,主要有bt农药、井岗霉素、赤霉素、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虽然是八十年代开发成功的,但生产技术已为大多数企业掌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生物农药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扩产,五家生物农药上市公司中有四家正在投资增加阿、伊维菌素的生产规模,企业重复建设的情况比较严重。3产研分离。生物农药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是科研人员,创立企业后就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主,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工艺的改进,没有精力和资金从事基础性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也造成了产品结构的老化。另一方面,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与市场脱节,即使研究成功,也由于缺乏资金、管理和营销人才,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很低。生物农药产业产、研分离的情况比较突出。目前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研单位面临着生存危机,迫使二者走向联合。4生物农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工艺水平的高低和新产品开发实力的强弱。缺乏专利保护的生物农药产品因技术壁垒不强,产品利润率必然走向平均化,生产能力向工艺水平高、成本低的企业集中。生物农药企业未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新产品尤其是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1999年全球农药销售额较上年下降了3.1,而除草剂和抗虫转基因作物的市场却增长了44.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产业化过程中,科研院所是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场所,生物农药企业的作用在于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因此生物农药企业只有与科研院所建立紧密、排他性的合作关系,才能从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目前我国生物类农药的主要品种是井冈霉素和阿维菌素,生产量可占整个生物农药产量的80%以上。井冈霉素年产量为1350吨(折百),若按1%制剂计算,则制剂年产量达到13.5万吨。原药生产企业分布在浙江海宁和湖北武汉,使用地区则主要为全国水稻种植区。阿维菌素年产量为300吨(折百)左右,若按2%制剂计算,则制剂年产量达到1.5万吨。生产企业分布在河北、浙江、江苏,使用范围广泛。目前国内的生物农药品牌产品应该首推bt杀虫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和有益生物、不影响农作物品质等特点。近年来高含量的bt杀虫剂粉剂已出口到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我国目前已登记的bt杀虫剂粉剂有16种、液剂12种,生产企业50多家,年产量约2万吨。但bt、井冈霉素和阿维霉素为主的各类生物农药施用面积仅占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15%左右,销售收入所占的市场份额更为有限。如将防治面积提高到40%左右,销售额可达20亿元。第四节 国外生物农药最新发展趋势一、研发方面目前国外生物农药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一是以基因重组为核心的战略高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关键技术创新显著加快,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生物农药研究开发中去,转基因生物农药新品种不断涌现;二是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向更安全和更环保的方向发展,这是新型生物农药比起传统化学农药更具优势的方面;三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生物农药产业已成为涉农工业最具前景的发展领域。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先于抗病虫遗传工程植物进入了实用化阶段。生物技术广泛用于生防微生物遗传改良显示出巨大潜力,并为新一代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蛋白质农药成为新型生物农药发展中的一大新亮点,有关激发植物免疫抗病和促生增产作用的蛋白激活剂的研究,已引起国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00年由美国eden公司从细菌源过敏蛋白中开发出的康壮素农药产品,在美国获得登记,被 epa(美国环保署)列为免检残留的农药产品,准许在所有作物上使用。现已在美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国的烟草、蔬菜和水果上广泛应用。康壮素在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上应用效果明显,防病虫效果达5080,增产效果1020,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2004年,康壮素经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icama)审定通过取得了农药临时登记证,首批推荐在番茄、辣椒、烟草和油菜上使用。真菌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最安全、效果最佳的生物农药,将成为生物农药中的“朝阳产业”。但受技术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海外生物农药公司难以真正实现真菌生物农药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其他生物农药相比,真菌农药具有其他生物农药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病虫对真菌生物农药不容易产生抗性。苏云金杆菌(bt)是当前生物农药主要品种,与化学农药相比,病虫对苏云金杆菌(bt)的抗性产生较慢,但同样也存在抗性问题。研究发现,烟草夜蛾对转bt杀虫基因的假单细胞杆菌产生了20倍抗药性,对纯bt杀虫剂某些产品产生了6倍抗药性。这主要是由于bt对病虫的作用机理单一。可是与化学农药及细菌等生物农药比较,真菌农药的杀虫杀菌机理复杂,对病虫的杀伤作用不仅有机械损伤、营养消耗,还包括酶的降解和毒素的产生等。真菌农药的多种杀虫杀菌机理使得病虫对其产生抗药性的机率几乎为零。其次,真菌生物农药效果范围比其他生物农药更广泛。与细菌农药相比,真菌农药具有较强的垂直与水平扩散能力和较广的杀虫杀菌谱。由于真菌农药在病虫上发生效果而产生新的真菌可进一步扩散,因此真菌农药的垂直与水平扩散能力强,有助于病虫的持续控制与病虫流行病的发生,有时甚至会达到一劳永逸的结果。另外,真菌生物农药对刺吸式口器病虫的有效控制是细菌和病毒农药根本就不具备的,真菌农药能够直接从病虫体壁入侵,而细菌和病毒农药则必须通过消化道入侵。同时,真菌生物农药对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没有危险,也不伤害病虫的天敌。真菌生物农药的以上独特优点,造就了它在生物农药产业的良好前景,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在生物除草剂方面,一反以往生物除草剂研究多以控制生长中的杂草为目标的研究思路,而是直接利用可以杀灭土壤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子的微生物,研制土壤处理生物除草剂品种。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克服茎叶处理时,对环境条件苛刻的需求;此外,这种处理还能有持续效应,甚至于维持到若干生长季节。最早报道的研究是1984年利用土壤真菌瓜类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spcucurbitae)控制杂草德克萨斯葫芦。但是,由于供试土壤真菌能引起广泛种类的植物病害,所以这项研究一段时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理论上对利用土壤微生物控制杂草进行了探讨,kremer(1993)尝试用微生物来控制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别是近年来,澳大利亚开展了利用pyrenophora semeniperda(变态drechslera campanulata)控制一系列的一年生禾本科土壤杂草种子的前期研究,其中包括该真菌的生长和孢子形成生物学、侵染叶和种子的过程,植物毒素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大田除草试验以及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和对杀菌剂包衣的反应研究内容等,都显示出非常乐观的前景,推向实用化的研究也将在近期启动。此外,利用燕麦叶枯菌除了被研究作为防治野燕麦及黑麦草的茎叶处理生物除草剂外,还考虑被用作土壤处理,控制野燕麦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种子。在加拿大,旨在寻找根际微生物控制加拿大蓟和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的研究,也获得了数个良好控制效果的菌株,其中3个菌株已被重点研究。美国亦正在开展根际微生物对杂草防治的研究。总之,这可能会成为生物除草剂在广泛范围内实用化的最有希望的选择之一。二、技术方面近10年来,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大批引人瞩目的重大成果。由于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又为生物农药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以生物信息学和化学基因学为基础的靶标发现和分子设计成为生物农药创制的前沿技术,并逐渐成为各国竞争激烈的热点。生物农药的分子靶标发现、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定向化学合成、离体筛选等技术,比传统的化学合成和随机筛选法更具目的性,开发成功机会更高、更省时节耗。以基因重组为核心的生物高技术发展迅速,关键技术日益更新,已有 conder、mvp等10余种bt工程菌制剂投入了商业应用。这些最新理论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生物药物研发,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成果集中反应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前沿,产品更新换代显著加快。基因资源的发掘更加受到重视,生物农药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应用rnai等的基因控制表达研究将一直是竞争的重点。此外,纳米技术等前沿制剂和高效剂型的涌现,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和代谢工程技术将进一步受到重视,生物农药的绿色制备技术和产业化,将极大地促进生物农药的发展。三、产业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均把生物农药作为现代农业的朝阳产业重点扶持。统计资料表明,仅在2003年美国环保署(epa)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和产品分别达256和912种。化学农药近年来在全球销售量长期处于徘徊、低迷状态,而生物农药却一直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2008年生物农药产品销售额超过57亿美元。为了促进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商品化生产,美国epa采取和调整了相应的管理策略,给生物农药的商品注册简化手续,大开绿灯,在登记的时间、费用方面分别仅为化学农药品种的l/3和1/30。针对中国人世,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进口的技术门槛,农产品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我国仅农副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遭国外“绿色壁垒”封杀的损失每年就高达70亿美元以上。无公害生物农药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发展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将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极大地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生物农药将有效地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生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扩大我国农副产品外销市场,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这些均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第五节 项目公司生物农药项目选择的几项原则(一)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原创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产品性能和创制工艺双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产品标准的制定者,从而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二)必须是代表国家一级的最前沿的科技水平,是聚集多学科专家(植物品种分子设计专家、优异性状多基因聚合专家、土壤微生物专家、发酵及后处理专家、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专家、精细化工专家等组成顶级研发团队)共同研发的突破性核心技术。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的项目承担单位,同时又是863计划重大产业化推广项目。(三)产品应该具备多用途性、通用性和广谱性,如既具有防治农林果蔬作物病虫草害,又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的功能,既可用于旱田又可用于水田,既是生物农药又具备化学农药的某些优势,既能防杀虫菌又能除杀杂草,既适用于南方红壤土质,又适用于北方石灰性土壤和东北草甸性土壤等等。总之,项目公司的产品应该具备结束目前生物农药领域零敲碎打、诸侯割据的纷争局面,而能达到一统天下之潜质。(四)与研发机构的合作必须是永久的、动态的、排他的,而非一次买断的、静态的、非排他的,以保证新公司持续的技术主导型。通过设立国家级生物农药重点实验室,以一流的实验室装备、充足的研发经费,以及项目公司得天独厚的部级科研成果评定和转化机制,吸引国内外资深科研人才,成为实验室的专职或客座研发人员。(五)以原药生产为主,不断提高纯度,发展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延伸到制剂生产。在制剂方面,重点发展水分散粒剂、微乳剂以及具有缓释控释功能的微囊剂。(六)研发工作至少处于中试和大田试验阶段,具备申请农药登记或临时登记的基本条件。以便在新公司项目竣工时,能及时申领到“三证”。(七)产品度要足够宽范,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转基因植物尽可能同时涉猎,细菌、昆虫病毒、真菌、植物源、抗生素等几种生物源尽量齐头并进。(八)技术指标要求:(1)总收率达8590%以上;(2)防治效果达到90-95%以上;(3)作物增产20-30%以上;(4)化学农药或化肥使用量减少60-70%以上;(5)保水率达到80%以上;(6)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九)也可考虑对目前市场高度认可的高效低毒的化学合成农药,如草甘膦、草安瞵、精喹禾灵等,经过研发,破解其工艺和配方,然后注入某种生物技术,重新投放市场,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十)项目公司中期目标:取得省部级高新技术企业、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生物农药重点实验室等资质;实验室和主要生产线通过gpm认证,整个公司通过iso9001和iso14002认证。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注入24个项目专题,拟占地30亩,总投资30005000万元,取得农药三证后,吸收清华系风险投资及其他战略投资者进行二期建设;二期注入58个项目专题,拟占地50亩,注入生物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转基因分子育种、土壤生物修复技术项目,并开发利用发酵剩料生产具有固氮、溶磷、解钾、抗病功能的高效生物复合肥料,累计投资不少于2亿元;三期冲刺创业板,通过投资新建或收购兼并的方式,针对我国畜牧业集约化养殖抗生素使用超标、药物残留严重的问题,以大幅度减少和完全取代畜禽产品中抗生素和药物残留为目标,研发生产安全高效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包括新型饲用酶、益生素、抗菌肽等,三期拟占地50亩,累计投资不少于3亿元。项目公司选址: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分别取得开发区立项批复和省级发改委立项批复。项目公司长远目标:致力于用世界尖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惠农助农,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成为中国的孟山都!第六节 项目公司一期建设备选项目项目公司设立国家级生物农药重点实验室,并通过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等行业技术平台,召集和吸引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引进他们成熟的、先进的研发成果,使项目公司的产品永续处于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一期投资项目分别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南京农大展开合作。一、多功能木霉菌生物农药创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一)承担单位承担单位拥有充足的多功能木霉菌资源、遗传改良技术和一定规模的生防菌剂创制基地;已拥有性能稳定的可兼治主要玉米和蔬菜病虫害和修复土壤环境的木霉菌生物农药或已经获得相应生物农药药证;多功能木霉菌生物农药已在全国主要玉米和蔬菜产区有多年的推广面积。(二)研究示范内容选用厚垣孢子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现代组合技术,进一步提高复合型木霉菌生物农药的组成菌株及其组合在防治玉米土传病害、叶部病害、地下害虫和蔬菜土传病害的效果及清除土壤重金属(cd、cu、zn)、降解土壤有机磷农药残留、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减少土壤盐渍化的水平。创制复合型多功能生物防治农药,并在东北玉米产区及南方蔬菜产区大面积推广示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同时改良或修复农田土壤环境。(三)目标创制功能组合的生物农药3种(其中拌种剂1种,土壤处理剂1种,叶面剂1种),两年分别在东北玉米产区(辽宁、吉林)和南方蔬菜产区(浙江、江苏)组建示范基点4-5个,分别累积示范20万亩和10万亩,辐射100万亩。示范区目标病虫害(玉米茎腐病、纹枯病、叶斑病、蛴螬或蝼蛄、蔬菜枯萎病、灰霉病等)平均防效达到90%以上,化学农药或化肥使用减少60-70%,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产量增加20%以上。二、防治复合型土传病害的生物农药bbs研制和开发(一)承担单位具备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的研究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较完善的生物制剂产品开发室内条件和田间试验体系。(二)研究示范内容1bbs合剂(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m21菌株、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ar156菌株和气味沙雷氏菌serratia odorifera xy21菌株分别发酵后混合配制成的三菌合剂)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及中试产品田间试验,获得与小试产品相同的防病增产效果;2产品质量检验及质量控制(三个单菌浓度分别达到108 cfu/ml,三菌总浓度达到109 cfu/ml);3临时登记:进入新农药临时登记渠道,完成毒力测定、急性毒性报告及致病性检测等;4两年八地的临时登记田间试验。5在全国各地进行中试产品的免费使用和示范推广,并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三)目标1获得产品临时登记证书;2田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3产品质量要求:对番茄、辣椒、黄瓜等经济作物青枯病、疫病、根结线虫病等复合型土传病害防治效果达90%,病田增产40%以上,在无病田亦能取得1030%左右的增产效果。100减少对土壤的化学杀菌剂使用量,100%替代高毒农药,节约农本2050%;瓜果蔬菜产品符合aa绿色食品要求,产品质量和风味得到改善。4产品稳定生产后年利润达5000万元。三、蛋白质生物农药的规模化生产与示范推广(一)承担单位承担单位拥有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具有蛋白质农药研究相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坚实基础和相应的技术体系,已对蛋白质农药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可转化利用的蛋白质农药产品。(二)研究示范内容1蛋白质农药生产工艺的产业化研究。在现有中试发酵和后处理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参数,建立切实可行的40吨规模化蛋白质农药生产工艺。2蛋白质农药规模化生产技术。建成40吨发酵罐及其相应的细胞破碎、浓缩和喷雾干燥等后处理系统,形成年产500吨蛋白质农药的生产能力。3建立蛋白质农药示范与应用技术体系。在全国应用示范面积50万亩次,建立示范基地23个,形成以蛋白质农药为核心技术的植物病毒病害的防控体系。(三)目标针对生产上发生严重、缺乏有效药剂控制的农作物病毒病,通过蛋白质农药发酵工程技术和制剂加工工艺研究,提高蛋白产率和生物活性,推进产品的实用化和规模化。利用蛋白质农药控制植物病毒病效果达90%以上,提高产量1020%;建立示范应用基地23个,推广应用面积50万亩次。第七节 一期项目简要可研报告一、木霉菌生物农药可研报告(一)菌种选育木霉菌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丝状真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最有经济价值的生防因子。据统计,在全世界25个国家的生物防治课题中,大约三分之一是有关木霉的研究,可见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上具有独特优势和研究价值。它的特点是对于生长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研究探明木霉菌至少对18属29种病原菌在体外或在活体上具有拮抗作用,其拮抗作用机制有多种,包括抗生、寄生、溶菌、竞争和诱导抗性等。同时某些木霉菌能通过促进作物的细胞分裂,增强植物对土壤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植物营养器官中生物合成相关酶类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但将木霉作为生物农药直接用于生产,菌剂的保质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生物制剂要求有一定的保质期,而影响菌剂保质期的主要因素是菌体类型。木霉制剂有两种类型,一种利用分生孢子,另一种利用厚垣孢子。分生孢子产量大,但存活期短,而厚垣孢子存活时间长,保质期长,因此厚垣孢子制剂有其独特的优势。厚垣孢子是木霉抵抗逆境条件而产生的,人工发酵培养要求条件非常苛刻。但厚垣孢子具有耐干燥、耐低温、对土壤抑菌作用不敏感及存活期长等优点,可使孢子易于加工和贮存,有利于在土壤中存活。因此,寻找适宜的发酵培养基条件以求得到高生物量的厚垣孢子,是这一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随着现代基因工程的日臻完善,我们利用现代遗传工程技术寻找木霉厚垣孢子产生机制及基因表达系统,构建了新型高产厚垣孢子的工程菌株,它能够在各种不同的营养环境条件产生厚垣孢子。合理开发木霉厚垣孢子制剂是木霉制剂开发的另一热点,其原因是:(1)厚垣孢子是木霉在逆境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休眠孢子,将其加工成制剂可保持较长的货架期,至少能存活20个月;(2)我们研究发现干燥后的厚垣孢子萌发速率较分生孢子快;(3)试验表明厚垣孢子与分生孢子在防治鹰嘴豆根腐病方面具有同样的效果;(4)土壤对厚垣孢子的抑制作用较小。(二)发酵工艺木霉菌发酵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是本研发团队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目前已通过了答辩和评审,顺利滚动进入下一阶段。自行研发的生产设备,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其清洁工艺水平领先世界,项目公司生产线建成后,拟申请通过iso14oo2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本研发团队积极参加国家863生物农药研制,作为主要研制人员研制和开发了生物农药中生菌素和农抗120,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集合了本领域最资深最尖端的科学家。本研发团队拥有木霉菌液体深层发酵产厚垣孢子发酵新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能够大规模生产(10吨以上发酵罐生产)的发酵新工艺及发酵后处理工艺。拟在项目公司建立规模化发酵生产线条,年产木霉菌原药1000吨。发酵成本较传统的液固两相发酵工艺降低30,厚垣孢子制剂货架期达到20个月以上,较分生孢子制剂货架期延长个月以上,发酵水平厚垣孢子可达1109cfu/ml。完成木霉菌微生物制剂的毒理学试验和环境生态安全性评价,申请并完成登记用的制剂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开发木霉菌生防制剂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在作物白腐病、枯黄萎病、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猝倒病和疫病等土居真菌病害控制中发挥更大作用。(三)制剂工艺已有的木霉制剂中均是孢子粉剂,用的载孢材料是硅藻土,对孢子保护性较差不耐存贮,亦无法控制其萌发。本项目拟采用聚合物纳米粒子载药体系。这是由于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具有其他药物载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聚合物纳米粒子大小通常为101000nm,药物被分散、包封、吸附于聚合物粒子上,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制成纳米粒、纳米囊等。这些纳米药物载体具有以下优势:(1)分散于纳米基质中的孢子可随基质的逐渐降解而逐渐被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控释的目的。(2)纳米基质的比表面积大,具有亲水和疏水两重活性,可以在施药后逐渐地吸水,有效地控制孢子萌发所需的水分达到控释的目的。(3)纳米基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利于孢子生防制剂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本研发团队的纳米级生物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设计以及胶束化载药研究已获得阶段性成果,所设计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可降解性,是理想的药效成分载体,其生产工艺正在申报专利。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高密度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为核心的木霉生防菌厚垣孢子生产工艺和以生物相容性纳米聚合物载孢材料为核心的生防制剂控释生产工艺,形成配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霉菌生防制剂生产和施用技术成果。(四)市场前景本产品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农药多菌灵、托布津,接近进口化学农药瑞毒霉,高效广谱,是无公害、无残留、无抗药性的绿色环保真菌源杀菌剂,可广泛用于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并可清除土壤重金属(cd、cu、zn),降解土壤有机磷农药残留,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减少土壤盐渍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五)投资估算1厂房、仓库、实验、办公及辅用房15000平米,1200万元;2设备及安装(含生产、检验、供汽、供电)1600万元;3流动资金1200万元;4示范推广150万元;5登记、认证(含测试、安全性评价等)50万元;6土地使用费500万元;7环保投资,本项目废液及废渣的处理依托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只需铺设管道,废水、废气为本项目自行处理,本项目总的环保投资为300万元;8合计5000万元。(六)效益分析第一年为建设期,第二年达产50%,第三年达产100%。按年产1000吨计,销价按瑞毒霉6.20万元/吨的80%,100%,120%计,则第三年起效益如下:1年总销售额4960万元,6200万元,7440万元;2年总成本2100.0万元;3年销售成本按售价的25%计,分别为1240万元,1550万元,1860万元;4年税金185.00万元,360万元,540万元;5年利润1435万元,2190万元,2940万元。二、三菌合剂bbs简要可研报告(一)菌种选育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以周生鞭毛运动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作为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防病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和诱导植物抗病性。竞争作用是指生物夺氧与竞争性排斥;生物拮抗是通过产生细菌素、有机酸、多肽等杀死抑制病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能是指激活植物的一系列抗病防卫反应的内源信号分子。枯草芽孢杆菌为细菌性杀真菌剂,它通过竞争性生长繁殖而占居生存空间的方式来阻止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能在植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高密保护膜,使植物病原菌得不到生存空间,从而保护了农作物免受病原菌为害。枯草芽孢杆菌sm21菌株是本研发团队运用遗传工程和基因技术选育得到的活性菌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胶质芽孢杆菌又叫硅酸盐菌剂,它是利用从作物根部筛选出来的解钾能力很强的硅酸盐细菌,采用特定的培养基,经工业发酵研制而成。在土壤中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有较强的增产效果,是目前增产效果最显著、获得广泛认可的微生物菌剂。故而将其列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机理为:(1)分泌生长素物质和赤霉素物质等,增根壮苗,直接增强植株抗旱能力。(2)分解土壤里硅元素供植物利用,使得植物的蜡质层增厚,提高植物保水能力。胶质芽孢杆菌通过菌体细胞在种子或作物根系周围生长繁殖,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酶,使土壤中难溶的硅铝酸盐等矿物分解,k、p、si、mg、zn等以离子形式释放出来,供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硅酸盐菌在土壤中生长、繁殖,分解土壤中偏硅酸盐等不溶性矿物质,使得植物能够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从而使得植物的蜡质层增厚,提高植物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保水能力。蜡质芽孢杆菌ar156是本研发团队主持的国家“863”计划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8项发明专利。主要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害。对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