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hp15090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 2015 年年 9 月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 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 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 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 标、性质、规模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 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 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苏容联系人李松年 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 97 号首、二层 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10300 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 97 号首、二层 立项 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 -5、卫生站(所) 、血站、 急救中心等 建筑面积 (平方米) 652.8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0 总投资 (万元) 2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5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比例% 2.5 评价经费 (万元) 0.5 预期 投产日期 2015 年 9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广州市凯美达美容有限公司于广 州市海珠区南洲路 97 号首、二层建设经营一间美容中心广州市凯美达美容 有限公司。 本医院设有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 麻醉科;医学检验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不安装使用 x 光照射、 ct、 射线等辐射设备。 2 2、项目所在大楼的概况、项目所在大楼的概况 本项目所在大厦为 1 栋 9 层的商住楼(南洲名苑) ,本项目位于该商住楼首 层东南角,产权属于梁定文、劳宇辉、李伟强和苏启德所有,本项目向产权人 租赁上述该址经营美容中心 。大楼各层的使用功能如下表。 表 1 项目所在的商住楼各层使用功能 层数层数使用功能使用功能 1 层本项目大堂(东南角) 、其他商铺 2 层本项目美容中心、商铺 3 3-9 层住宅 3、建设项目规模、建设项目规模 本项目建筑面积为 652.84,其中首层为 150,二层为 502.84。据建 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统计,本项目不设床位,每天接待病人约 40 人次。 4、人员制度、人员制度 本项目现有 10 名医护人员,均不在项目内食宿。每天工作时间为 8:3012:00,14:00-18:30,每年工作 300 天。 5、主要设施、主要设施 (1)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医疗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 2 主要医疗设备表 名名称称型型号号数数量量 调 q1064 激光 t8 1 台 韩国调 q1064 激光 eraser-k2 1 台 韩国 2940 像素激光er:yag-29401 台 co2 激光2 台 光动力治疗仪2 台 射屏仪(大)rf1 台 射屏仪(小)rf1 台 德国美多星冰点脱毛1 台 韩国超声刀 double-s 1 台 韩国超声刀 smart 1 台 仿韩国超声刀1 台 韩国 a-one 皮肤检测仪1 台 vf-3000 皮肤检测仪 skinanalyzer 3 台 皮肤检测仪1 台 韩国皮脂膜修复仪 aquapeel 1 台 韩国电动微针2 台 水光仪社长2 台 4 冷导仪3 台 冰导入仪3 台 水光仪 vitalinjector 2 台 光谱面罩4 台 (2)供水 本项目由市政直接供水,不设水泵 。 (3)供电 本项目由市电网提供电力,不设备用发电机。 (4)供冷 本项目不设中央空调和冷却塔,设有 12 台分体及吸顶空调,空调主机安 装在项目南面外墙上。 6 6项目选址情况项目选址情况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 97 号首、二层,见附图 1。 本项目四至情况为:东面相距 2 米为怡乐街,南面相距 8 米为南洲路,西 面紧邻商铺,北面紧邻一办公室。详见附图 2。 本项目 南洲名苑 北北 南洲路 5 项目四至照片: 项目东面图 项目南面图 项目西面图 项目北面图 项目现状照片: 本项目外观图 医疗暂存间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 97 号首、二层,周围是商住混合区和城市 道路,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为南面南洲路及东面怡乐街的机动车行驶 噪声。 商铺 本项目 本项目本项目 怡乐街 南洲路 本项目 办公室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性等):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 97 号首、二层(见附图 3) ,东面相距 2 米为怡乐街,南面相距 8 米为南洲路,西面紧邻商铺,北面紧邻一办公室。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 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 47.35 公里,地理位置 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 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 溯至距今 2000 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 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 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 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 蕴。 2. 气象气候气象气候 海珠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四周环水,气候具有海洋性较强的特点。 大部分地区不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年平均气温 21,最热为 7 月,平均 气温 28.4,最冷月为 1 月,平均气温 13.3,年温差 15.1。全年无霜期 长达 338 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 1694.1 毫米,降雨量以夏季最多,大 733 毫米,占全年降雨量 43.3%;冬季最少,只有 116.1 毫米,站全年降雨量的 6.9%。一年中各月降雨量以 5 月最多,达 293.8 毫米,占全年的降雨量的 17.3%; 最少为 12 月,只有 24.7 毫米,仅占全年降雨量的 1.5%。冬、夏季风的交替是 区内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干燥寒冷,夏季吹偏南风,夏季风 转换乘冬季风一般在 9 月份,而冬季风转化为夏季风则在 4 月份。4-8 月是夏 季风盛行的季节,其中 4-7 月盛行东南风,各月东南风的频率几乎相等,均在 15%-16%,8 月受热带辐合带影响,风向转为东风,频率为 11%,前后历时 5 个 月。9 月至次年 3 月是冬季风盛行的季节,吹北风,频率从 9 月起逐渐增大, 最大频率出现在 11 月,达 32%,以后逐渐减弱,前后历时 7 个月。夏季常有台 风侵扰,风速可达 28 米/秒,绝对最大风速大 33.7 米/秒(1936 年 8 月 17 日) 。 7 3. 地貌类型地貌类型 海珠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部,西北部往东为一系列略有起伏的岗 峦,最高处的圣堂岗海拔 54.3 米。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低丘海 拔一般约 50 米;台地分二级:一级海拔约 40 米,主要分步在新村。台涌。石 榴岗、仑头一带;另一级海拔约 20 米,分布在南石头。沙溪、康乐、敦和、大 塘、赤岗一带。平原海拔 10 米以下,大片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区内土壤主要分 三个土类:赤红壤、潮沙泥土和菜园土。 4.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 受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环绕,东南部地区河网密布,主要水系有西 北部的海珠涌、东北部的黄埔涌、南部的赤沙窖石溪涌 3 个水网系统。受 潮汐影响,雨季容易受到来自北江、西江和流溪河洪水的袭击。珠江广州河段 受珠江口潮汐的影响,水流呈每日两涨两退的不规则半日潮,年平均高潮位为 0.77 米,平均低潮位为-0.61 米。广州后航道丰水期以径流控制为主,枯水期 以潮汐控制为主。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沥滘污水处理厂处理,最 后汇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 8 建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区区划分类表设项目环境功能区区划分类表 项目功能区类别 地面水环境 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属航运工农业景观用 水区,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gb3838-2002)类标准 大气环境 属二类功能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 属 2,4a 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4a 类标准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是否风景保护区、特殊保护区 否 是否水库库区 否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是,沥滘污水处理厂 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 是 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 是 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 第 24 条规定范围 - 9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社会经济结构 据初步核算,2013 年,海珠区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 1002.38 亿元, 比上年净增 128.7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2.0%,gdp 增速列广州 市六个中心城区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96 亿元,下降 8.3%;第二产 业增加值 162.26 亿元,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837.16 亿元,增长 13.5%。三次产业比重为 0.3:16.2:83.5,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为 91.6%,拉动我区经济增长 11.0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2013 年,全区税收总收入 131.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5%。 其中,国税收入 48.91 亿元,增长 8.6%,为区财政贡献收入 5.59 亿元;地税 收入 82.99 亿元,增长 8.4%,为区财政贡献收入 21.67 亿元。全区公共财政预 算收入 39.99 亿元,同比增长 12.5%。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80.53 亿元,增长 50.7%。 2. 文化教育、卫生 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本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 年前的汉代。二千多年来,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才俊和民族英贤,如岭南画 派奠基人居廉、居巢,民族英雄邓世昌,民国年间孙中山先后两次在海珠设立 大元帅府,领导北伐和国民革命。区内有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黄埔古港、岭南 画派发源地十香园、孙中山大元帅府、邓世昌纪念馆等。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顺利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提前实 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率 100%目标。 2013 年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新建 4 个社区文化广场,新增 3 家图书分馆和 2 个流动图书服务站,图书通借通还数居全市区级馆首位。举办“南粤幸福活 动周” 、首届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走进星海的故乡文化惠民合 唱进社区” 、第三届广东珠三角咸水歌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区图书馆总藏量 29.18 万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 9173 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 172163 册次; 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 200 余次,参加人数达 15000 人次。 2013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243 间,其中医院 21 间,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站)44 间,门诊部 39 间,卫生所、医务室 128 间,公共卫生机构 9 间, 10 其他卫生机构 2 间;拥有医疗床位 7954 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 11775 人,其中 执业(助理)医师 3943 人,注册护士 5148 人,药师(士)754 人。 3. 文物保护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 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 47.35 公里,地理位置优 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 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时,可追溯至距 今 2000 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 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岭南 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见证海珠 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11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处广州市海珠区,按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 (2012 修订) 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及标准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 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为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引用 2014 年 97 中学的常规 监测数据来评价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见表 2。 表表 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g/m3) 序号指标监测结果(年平均值)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年平均值) 达标情况 1so22860达标 2no23240达标 3pm106870达标 4pm2.53235达标 5o3每小时平均 13每小时平均200达标 从上表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可知,各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广州市的市政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水集中汇入沥滘污水处理厂进 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后航道。项目污水受纳水域水质情况引用 2014 年 6 月 14 日6 月 16 日长洲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根据粤环201114 号文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中的有关规定,按其水环境功能要求,长洲 断面的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类标准。 监测统计结果如表 3。 表表 3 长洲断面监测统计结果长洲断面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单位:mg/l(ph 除外)除外) 12 水质项目phcodmndonh3-n 2014.6.146.922.253.250.29 2014.6.156.852.312.580.36 2014.6.166.882.232.390.36 (gb3838-2002)类标准 6-91031.5 以上监测结果表明,长洲断面 ph、codmn、nh3-n 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do 略有超标,说明珠江后航道水质一般。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穗府199558 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规定,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属 2、4 类区,南边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a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昼间70db(a)、夜间 55db(a);其他各边界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声环境 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根据有关人员在现 场监测的数据,项目周围边界的噪声监测结果见下表,监测点位见建设项目四 至图(附图 2) 。 表 5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昼昼间间夜间夜间编编 号号监监测测地地点点测测值值环境噪声限值环境噪声限值测值测值环境噪声限值环境噪声限值 1 东边界 58.76046.550 2 北边界(办公室,室内测点) 47.150*-40* 3 南边界 68.87052.555 4 西边界(商铺,室内测点) 46.550*-40* 注: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 c,当监测点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 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全打开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测量,并采用较该噪声敏感建筑物所 在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环境噪声限值低 10db(a)为评价依据。 从上述监测数据可以得知,项目昼间各边界的噪声值介于 46.5-68.8db(a), 夜间各边界的噪声值介于 46.5-52.5db(a)。由于西、北边界的商铺和办公室夜 间不营业,因此没法采得夜间测值,其他各边界昼、夜噪声值符合声环境质 量标准(gb3096-2008)2、4a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的要求。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所在地属沥滘污水处理厂的集水范围。建设单位应采取适当的环保 措施,控制项目所排废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 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的要求排放,并确保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沥滘污水处理 厂进行综合处理。 2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是周围地区的大气环境在本项目运营期间不受明显影响, 保护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 准。 3 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 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其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 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4a 类标准即南边界执行 4 类标准昼间 70db(a)、夜间55db(a);其他各边界执行 2 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 50db(a)。 4 4、敏感点、敏感点 本项目周围的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下表。 表 6 建设项目附近主要保护敏感目标 序号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性质方位、距离影响因素 1 项目楼上的南洲名 苑的居民 商住混合区楼上 废水、固废、 噪声 14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执行二级标准; 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4a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 值。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 污污染染物物codcrbod5ss 粪粪大大肠肠杆杆菌菌群群数数 执行标准 (mg/l) 25010060 5000mpn/l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执行 2、4 类标准: 类类 别别昼间昼间夜间夜间 2 类标准db(a) 6050 4 类标准db(a) 7055 3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 年 6 月; 4 广东省 (1999 年) ; 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 年颁布) ; 6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 7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 ,2001 年 6 月。 总量控制指标 未分配总量控制指标。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施工期已过,本评价不再对施工期进行评价。 该诊所主要为居民提供一般简易美容门诊服务,流程如下: 病人求诊看诊 交费 检查 拿药治疗 拿药 离开 拿药离开 w1 医疗机构污水 s1 医疗垃圾n1 人为噪声 求诊病人进入本美容门诊内,由医生诊症,缴费后进行治疗,治疗后拿药 离开。病人求诊、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医疗污水、人为噪声、医疗垃圾等污染。 主要污染工序:主要污染工序: 1 1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主要进行简单医疗美容服务,不设食堂,不配备柴油发电机,没有 明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 2 2水污染源水污染源 本项目外排污水主要是各诊室、洗手间、茶水吧等处排放的医疗机构污水 *。 *注: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污水是指医疗 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 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 污水。 (1)理论计算 离开 16 本项目现有 10 名医护人员,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 (db 44/t 1461-2014) , 用水量按 0.18m3/人日计(以医生人数为基数,为综合定额) ,排水量按照用 水量的 90计,则社区门诊产生的医疗污水量为 486m3/a。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及类比同类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污水 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见表 7。 表 7 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 污染物名称污染物名称 codcrbod5ss氨氮氨氮 粪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 群数(个群数(个 /l) 产生浓度 mg/l 25010080301.6108 污水量 486m3/a产生量 t/a 0.122 0.049 0.039 0.015 - 3 3、噪声污染源、噪声污染源 本项目不设高噪声设备,主要的噪声源为求诊病人的人员噪声,以及空调 室外机的运行噪声。根据现场的噪声监测结果,该项目各噪声源的噪声值如下 表。 表 8 本项目各噪声值 序号设备名称噪声值 db(a)位置 1人为噪声60-65项目范围内 2空调室外机噪声62-65项目墙体 4 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医疗性固体废 物等。 (1) 生活垃圾 医护人员和顾客每日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如纸屑、塑料及瓶罐等。 产生情况见下表。 表 9 生活垃圾产生量计算表 固体废物 类型污染源点规 模系数 日产生量 (kg/d) 年产生 量 (t/a) 17 顾客40 人次/日0.1kg/人日生活垃圾 医护人员10人0.2kg/人日 61.8 (2) 医疗性固体废物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主要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五类。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四.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 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五.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检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针对本项目,产生的医疗性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药物空瓶、纱布、棉球、针 18 头针管等一次性医疗用品,过期药物,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 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化粪池污泥和污水处理设施的隔渣等,均属于国家危险 废物名录hw01 的医疗废物。 根据建设单位目前的情况,本项目的医疗性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为 2.5kg/d,即 0.75t/a。医疗性固体废物由广东医疗废物处理站汽车班运往广东 医疗废物处理站进行高温焚烧处理。 1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类型类型 排放源排放源 (编号)(编号) 污染物名污染物名 称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及产生量(单位) 处理后排放浓度处理后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单位)及排放量(单位) 大气大气 污染物污染物 - 污水量 486(m3/a) 486(m3/a) codcr 250(mg/l) 0.122(t/a) 220(mg/l) 0.107(t/a) bod5 100(mg/l) 0.049(t/a) 80(mg/l) 0.039(t/a) ss 80(mg/l) 0.039(t/a) 60(mg/l) 0.029(t/a) 氨氮 30(mg/l) 0.015(t/a) 25(mg/l) 0.012(t/a) 水污水污 染物染物 医疗污水 (w1) 粪大肠杆 菌群数 1.6108(个/l) 5000(个/l) 医疗垃圾(s1)0.75(t/a) 0固体固体 废物废物 生活垃圾(s2)1.8(t/a) 0 噪声噪声人员噪声(n1):60-65db(a);空调室外机噪声(n2):62-65 db(a)。 其他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为现成建筑,没有新增土建工程,在建设期间没有破坏项目所在地 的植被和生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本项目规模较小,产生的污染较少,项目继续运营后所产生的污水、噪声、 固体废物等经治理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周围以城市生态景观为主, 生态环境良好。 20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为建成建筑,施工期主要为装修期,没有新增的土建工程。在装修 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装修粉尘、油漆废气,电锯、冲击钻、锤敲打的 噪声,其噪声值在 80105db(a)左右,另外,装修施工的建筑材料废弃物若乱 堆放,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为避免建设项目在装修期间发生污染环境的现象,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建议采纳如下污染防范措施: 1合理安排好分期、分时段施工,做好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衔接,减少影响 范围与时间。必须将各时间、范围安排协调好,防止施工作业与社会正常生活 运转冲突,禁止在晚上 22:00次日早上 6:00、中午 12:0014:00 施工。 2文明施工,利用合适的材料,减轻对周围的影响。 3对建设产生的废弃材料,应尽可能利用或及时运走。 总之,在项目装修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该尽可 能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是为附近居民提供美容服务,不设食堂,不配备柴油发电机, 没有明显的大气污染物。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外排污水主要是各门诊诊室、洗手间等处排放的医疗机构污水,排 放量为 486m3/a。 医疗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 21 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若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于自然水体或市政管网,容 易造成细菌、病毒的扩散,必须对其进行消毒。医疗污水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 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 、氧化及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 、辐 射消毒(如紫外线)等。根据项目污水特点和场地特点,建设单位现自建污水 处理设施对医疗污水进行预处理,污水处理流程如下: 医疗污水 格栅 调节池 消毒池 排放 二氧化氯发生器 图 1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医疗污水一起经污水总管汇总后流到格栅井, 污水经格栅去除粗大颗粒杂质后进入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中均匀水质水量后 自流入接触消毒池,在消毒池内投加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处理。 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隔渣+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外排浓度可达到医 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 (codcr250mg/l、bod5100 mg/l、ss60 mg/l、粪大肠杆菌群数 5000mpn/l) ,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市政管道,汇入沥滘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处 理后排入珠江后航道,不会对珠江后航道造成明显影响。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三、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高噪声设备,主要的噪声源为求诊病人的人员噪声,以及空调 室外机的运行噪声。 (1)人为噪声 加强管理,对求诊病人、陪同人员和医护人员等进行正确的督导,禁止大 声喧哗嘈闹。 (2)空调室外机的运行噪声 空调室外机现安装在项目南面外墙上,已安装了减振支架,在空调室外机 化粪池 粪便污水 22 周围采用隔声材料或消声百叶进行隔声、消声,每天下午 18:30 后不运行。 在落实如上防治措施后,项目边界噪声值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4 类标准(南边界执行 4 类标准昼间70db(a)、 夜间55db(a);其他边界执行 2 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不会 对周围的声环境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生活垃圾 本项目产生生活垃圾 1.8t/a。废纸等可回收垃圾则由回收站回收处理, 不可回收垃圾则由清洁工人清理堆在统一的堆放点,每天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处置。 (2)医疗性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性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药物空瓶、纱布、棉球、针头针管 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废血液、血清,过期药物,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 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化粪池污泥和污水处理设施的隔渣等,产生量为 0.75t/a,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1 的医疗废物。 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收集、运送、贮存和处置, 对医疗固废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每天收集后,再统一 集中由广东医疗废物处理站汽车班运往广东省医疗废物处理站进行高温焚烧处 理。具体要求为: 1)应及时收集产生的医疗废物,含重金属、氰、镉、汞、六价铬等的废液, 酸性废液,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等应根据其化学性质单独收 集,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2)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3)应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 废物暂时贮存不得超过 1 天。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 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和防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4)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5)应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 时间、线路,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到暂时贮存地点。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 23 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 6)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 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7)本项目医疗垃圾每日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广东省医疗废物处理 站用专车上门收集处理。 经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 五、对敏感点影响 本项目产生的影响主要为医疗污水和医疗性固体废物等。建设单位对此应 给予充分的重视,切实做好各类污染防治措施:医疗污水经隔渣和二氧化氯消 毒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医疗性固体废物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及 时收集,每日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广东省医疗废物处理站用专车上门 收集处理。在切实落实上述环保措施后,可有效减少医疗污水和医疗性固体废 物对项目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六、医疗事故影响分析 1、医疗污水 医院污水沾染病人的血、尿、便,或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 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含有酸、碱、悬浮固 体、bod 和 cod 等有毒、有害物质和多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它们在环 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较长,危害性较大,部分具有 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 有效处理会成为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并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 有长远影响,排放的废水将会导致环境污染事故。 医疗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操作不当或处理设施失 灵,废水不能达标而直接排放。二是虽然废水水质处理达标,但未能较好的控 制水量,使大肠杆菌排放水体,影响附近的水环境质量。 针对医疗废水事故排放所产生的风险,建议本项目实行自动管理与监测, 严格规章制度,采用在线连续监测,发现超标,及时解决。 2、医疗垃圾 24 鉴于医疗废物的极大危害性,该项目在收集、贮存、运送医疗废物的过程 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保证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得到有效处置,使其风险减 少到最小程度,而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具体采取如下的措施进行 防范: (1)应对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收集 科学的分类是消除污染、无害化处置的保证,要采用专用容器,明确各类 废弃物标识,分类包装,分类堆放,并本着及时、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 进行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 是不能混合收集;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 废物不得取出。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有 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对于盛装医疗废物的塑 料包装袋应当符合下列规格: 黄色700550mm 塑料袋:感染性废物; 红色700550mm 塑料袋:传染性废物; 绿色400300mm 塑料袋:损伤性废物; 红色400300mm 塑料袋:传染性损伤性废物。 而盛装医疗废物的外包装纸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印有红色“传染性废物”600400500mm 纸箱; 印有绿色“损伤性废物”400200300mm 纸箱; 印有红色“传染性损伤性废物”600400500mm 纸箱。 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 险废物,由检验科、病理科等产生单位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 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 废消毒剂应当由药剂科交由专门机构处置;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 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由设备科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对感染性废物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经济的隔离和处理方法。操作感染性 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医 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感染性废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还必须由 专业人员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开后,感染性废物必须加以 25 隔离。根据有关规定,所有收集感染性废物的容器都应有 “生物危害”标志。 有液体的感染性废料时,应确保容器无泄漏。 所有锐利物都必须单独存放,并统一按医学废物处理。收集锐利物日包装 容器必须使用硬质、防漏、防刺破材料。针或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 防刺破的容器内。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 另外,有害化学废物不能与一般废物、无害化学废物或感染性废物相混合。 稀释通常不能使有害化学废物的毒性减低。有害化学废物在产生后应分别收集、 运输、贮存和处理;必需混合时,应注意不兼容性。为保证有害废料在产生、 堆集和保存期间不发生意外、泄漏、破损等,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通 风措施、相对封闭及隔离系统、安全措施、防火措施和安全通道。在化学废料 的产生、处理、堆集和保存期间,对其包装及标签要求如下:根据废物种类使 用废物容器、使用“有害废物”的标签或标记、在任何时候都确保废物容器的 密闭性。 2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类型类型 排放源排放源 (编号)(编号)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预期预期 治理效果治理效果 大大 气气 污污 染染 物物 - - - 水水 污污 染染 物物 医疗污水 (w1) codcr bod5 ss 氨氮 粪大肠杆菌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 理,与医疗污水一起 经隔渣和二氧化氯消 毒处理后排入市政管 网。 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 的预处理标准。 医疗垃圾(s1) 集中运往广东省医疗 废物处理站进行高温 焚烧处置。 固体固体 废物废物 生活垃圾(s2) 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集 中处置。 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噪声噪声 人为噪声(n1):加强管理,正确督导求诊病人。 空调室外机(n2):安装减振支架,在空调室外机周围采用隔声材料或消声百 叶进行隔声、消声,每天下午 18:30 后不运行。 其它其它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为现成建筑,没有新增土建工程,在建设和运营期间没有破坏项目所 在地的植被和生态,且本项目的规模较小,产生的污染较少,在建设单位做好 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27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一、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大气环境 从上表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可知,各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水环境 监测结果表明,长洲断面 ph、codmn、nh3-n 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do 略有超标,说明珠江后航道水质一般。 3声环境 从上述监测数据可以得知,项目昼间各边界的噪声值介于 46.5-68.8db(a), 夜间各边界的噪声值介于 46.5-52.5db(a)。由于西、北边界的商铺和办公室夜 间不营业,因此没法采得夜间测值,其他各边界昼、夜噪声值符合声环境质 量标准(gb3096-2008)2、4a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的要求。 二、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利用原有建筑物装修而成,装修期间噪声和建筑固废等会对 周围 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