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doc_第1页
食用菌产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doc_第2页
食用菌产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doc_第3页
食用菌产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doc_第4页
食用菌产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一二年二月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广元市荣山镇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1.1.2建设性质新建、扩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广元市鱼洞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1.1.4法人代表严莉1.1.5所有制形式农业专业合作社1.1.6建设期限二年,第一期即2012年5月-2014年5月1.1.7建设地点利州区荣山镇渔龙村、大地村 红旗村1.1.8建设规模拟在2年内在荣山镇规划建设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基地300亩,食用菌大棚60座,年产食用菌150万袋(椴)。其中:香菇50万袋、平菇30万袋亩、鸡腿菇20万袋、木耳50万椴。配套建设年产20万瓶(袋)的标准化菌种场,新建建设保鲜库1座,年生产150吨的食用菌加热烘干生产线一条。1.1.9远期发展目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因地制宜,加快荣山食用菌产业化基地建设,并以广元市鱼洞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产业发展核心,产生引导和示范作用。在5年内内规划建设荣山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基地500亩,食用菌大棚150座,年产食用菌300万袋(椴)的总目标,达到荣山食用菌“一品一村”的规模化产业格局,形成基示范性种植、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200农户500亩以上食用菌栽培面积,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1.1.10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828.67万元,其中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0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23.67万元。项目投资由业主自筹428.67万元, 申请国家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申请银行长期贷款200万元。11.1.11投资方式 独立投资、合资1.2项目编制依据1.2.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和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摘要;1.2.2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件);1.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文件);1.2.4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1.2.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81号)1.2.6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川委发200131号);1.2.7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071号文件);1.2.8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规划;1.2.9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1.2.1广元市、利州区“十二五”农业发展相关规划;关于农业产业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指导意见。1.3项目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建设面积亩3002总建筑面积m2188003产品及产量3.1香菇万袋503.2平菇万袋303.3鸡腿菇万袋203.4木耳万袋504总投资万元828.674.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054.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23.675资金来源万元5.1申请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资金万元2005.2银行贷款万元2005.3企业自筹万元428.676建设期2年2012.5-2014.57年销售收入万元12658年净利润万元159.639盈亏平衡点%47.0310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4.70含建设期二年11投资利润率%31.3912投资利税率%78.4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1项目建设背景2.1.1政策背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连续七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这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这些文件的出台有力促进了农业工作开展,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食用菌是指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之外的第三类食物菌类食物,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食用菌种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其生产原料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副产品是有机肥料、畜禽饲料和沼气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纳入利州区“十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当前,荣山镇党委政府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研究,专门部署,根据区域布局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这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2.1产业背景我国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但真正成为独立的优势产业,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形成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对23个省(区、市)统计,2009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990万吨,总产值达900多亿元、出口创汇14.2亿美元,食用菌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较2000年增长121,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种植生产存在食用菌品种单一、常规品种生产比重大、珍稀食用菌开发少、常规食用菌的高中低温型品种结构不合理、出菇时间集中、增产不增收等突出问题,食用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项目所采用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实行产业集约化栽培食用菌,其特点为规模化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标准化,产品质量有机化。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实行工厂化生产栽培,将改变目前季节生产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食用菌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实现食用菌产业结构升级。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出路在深加工。目前,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地区间和季节间形成的价格差异较悬殊,食用菌保鲜期短,一些主产地所产鲜菇因销路阻滞或加工、保鲜问题不能解决,给菇农造成重大损失的例子屡见不鲜。为此,本项目在规模化发展食用菌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开展食用菌的深加工,不仅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有助于形成食用菌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从根本上解除广大菇农的后顾之忧。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中,首先要扩大优质农产品,二是积极发展畜牧业,包括开发优质饲料,三是调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转化增值,努力开发新产品,加强专用原料品种的开发,向基地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本项目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及牛粪便进行食用菌种植,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的产业特点,是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农业转变为高效、生态农业的新兴产业。通过食用菌的生产、加工,能有效地利用农业、林业、畜牧业的秸秆、枝条木屑、畜禽粪便等“垃圾”。并将这些“垃圾”按照科学的配方组合起来,经过一系列的生物作用,利用其中的碳、氮、有机酸、矿物质生产出集“美味、营养、保健、绿色”于一体的食用菌产品,使高蛋白有机物进入新的食物链,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另外,从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产环境建设的观点看,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食用菌生产,既可改变我市农村通过焚烧利用秸杆的原始方式,减少了大气污染,还可以获得食用菌、菌糠饲料,沼气、肥料,一举四得。2.2.2是推动荣山镇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菌类在自然界属于还原者,在生产者(绿色植物)和消费者(人类、动物)之间搭建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纽带。同样在大农业生态体系中,食用菌生产以作物生产副产物(秸秆、木屑等)或动物生产副产物(畜粪等)作原料,将其转化为可被人类利用的菌体蛋白和生产废弃物菌糠;菌糠又可开发作为动物生产系统的饲料和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通过动物体转化为可食用的肉类蛋白,实现物能转化和多重经济转化,并形成食用菌生态子系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生产特性,赋予了食用菌产业在由林业、种植业及养殖业组成的大农业生态体系中“还原者”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农业循环经济中实现原料和能量循环的枢纽。这种新型生态农业体系既大大减少农业污染排放,有效降低化肥使用,减少农村污染源,创造农村优质生态环境;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绿色的农业循环经济。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形成和规模逐渐扩大,必将引导资源消耗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为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2.3是构造合理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区食用菌发展较快,并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总产值已近亿元。按照广元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发展效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收、农民增效、财力增强为目标,积极调整结构,狠抓市场开拓和资源转化。食用菌栽培作为一种原料来源广、消费市场大、投资少、增收快的新型产业,已被广大农民认可。但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因产、供、销链条未形成,有些地方盲目发动农民种蘑菇,就会出现“要想富种蘑菇,蘑菇多了无销路”菇贱伤农的恶性循环现象,反而会严重阻碍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食用菌营养价值高,水份大,易腐坏变质,子实体内的酶活动又会使菇体改变颜色,降低商品价值,所以难以长期保存。因此,本项目是从保护菇农利益和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项目建设,形成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加工转化的产业链条,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2.2.4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多渠道、全方位地建立农业发展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种植业是利州区食用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项目建设对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2.5是落实中央精神,带动农民增收的需要。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食用菌和加工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突出品种优势、产业化经营、绿色特色品牌和可持续发展,走布局区域化、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加工系列化和品质标准化之路。我区是传统有农业地区,近几年,全区发展种植业已初见成效,香菇业已成为我区农民脱贫、增收的突破口,努力加快建设加工主导产业的进程,将带动曾都区经济整体走强。合作社食用菌香菇种植进行“绿色无公害”优质香菇推广项目,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实现可观的规模效益,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可促进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对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预计本项目的实施启动后,可直接带动项目区300户农民共同致富,促进当地农村繁荣昌盛,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项目区基本情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区所在地为广元市利州区,利州区位于东经10527至10604, 北纬3219至3237之间,东邻旺苍县,南连剑阁、元坝区,西接利州区,北界朝天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处于广元市腹心,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川的咽喉重地,自古以来都是川陕甘三省六地(市)十八县(区)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全区幅员1538.5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3万亩,有水域面积10万亩。现辖3个乡、7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9188人,其中农业人口215067人,非农业人口284121人。全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生长期平均310天,无霜期共263天,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光热资源丰富,热量集中在4至9月,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80毫米,年内降雨量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荣山镇位于广元市利州区东北部,距市城区16公里,地处东经10527至10604,北纬3219至3217。东靠旺苍县福庆、燕子、麻英三乡镇,北界朝天区麻柳、汪家两乡,西连利州区大石镇,南接元坝区元坝镇。荣山镇是一个以农业和煤炭开采业为主的新建制镇,以荣山寺而得名,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荣山村七组。1998年荣山镇被列为广元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元市综合实力十强乡镇。2010年顺利通过市级场镇环境优美示范工程。3.1.2自然资源状况荣山镇属中、高山区,东北高、西南低,峰峦重叠,沟深谷窄,除西南沿河有少量平坝,其余均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寒夏凉,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适宜多种作物生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7101250毫米之间境内矿藏资源丰富,种类较多。有煤炭、铁矿、方解石、石灰石、石膏矿、石板材等。煤的储量尤为丰富,可达3000万吨,煤层稳定,现已远销省内、外各地。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地形高差大,雨水较多,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设施;粮食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豌豆、胡豆、薯类及一些稀有品种黄豆、小豆、花芸豆、荞麦等。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油橄榄、向日葵等,局部高山主产魔芋、大蒜等。全镇林地面积26余万亩,森林21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6左右,木材以松柏硬杂木为主。经济林主要有核桃、木耳、生漆、油桐、竹子、蚕桑、水果等。荒山草坡面积大,草质好,适宜发展生猪、牛、羊、鸡、鸭、兔等畜牧业。3.3.3社会经济状况全镇幅员面积247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个社区,164个村民小组,广元监狱驻地于此,全镇有8523户,36155人 , 其中农业人口23287 人,非农业人口12868人 全镇有耕地面积16651 亩,其中田 4704 亩,地11947亩。2010年全镇粮食生产35000亩,产量11800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50亩,产量310吨。五年来,新发展核桃经果林7200亩,丰产措施5800亩,油橄榄新种植1000余亩,集体林权流转11470亩,实施了鱼河片区万亩核桃基地、二重岩千亩核桃基地建设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建立森林土鸡和生猪养殖基地,畜牧业产值达3159万元,落实中口村蔬菜栽种270亩,柴胡种植120亩,大山村反季节蔬菜种植200亩;推进山葵、大鲵等特色产业发展。建沼气池1200口,完善配套渠系建设7.3千米。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3.2.1优势方面3.2.1.1政策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至2010年的1号文件均对我国“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新农村建设作了重大部署,强调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政府在“十一五”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任务,其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本项目建设的实施地属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基础差,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经济发展缓慢,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四川省、广元市各级政府对当地经济的恢复重建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该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广元利州区农业资源优势,优化产业格局并实现产业升级,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3.2.1.2资源优势荣山镇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区内盛产以青冈为主的硬杂木,栎木种类众多,为发展食用菌种植提供充足的原料资源。在资源利用上,可以为发展木耳提供十分标准的椴料,椴料两端余料可以再次利用,粉碎成木屑作为发展香菇生产的主要基料 。 二是秸杆类作物的种植。该区域属中、高山区,东北高、西南低,峰峦重叠,沟深谷窄,除沿河有少量平坝,其余均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5.8%,土壤大部分是四纪红壤、石灰岩、砂岩发育而成的成土母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食用菌原料秸杆类作物的种植,目前大量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主要以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木屑、玉米秆、玉米芯、麦秆等;三是气候条件好,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15以上,全年中低温期长、昼夜温差大,极适应于食用菌生长,尤其是发展反季节食用菌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出菇最快、菇蕾多,出菇整齐产出的产品不仅个大肉厚,品质上乘高、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都能种植。四是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地形高差大,雨水较多,水质量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且水质优良,周围无任何污染源,金属矿物质不超标。因此,是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最佳用水源地和生产地全镇按照“林、菌、禽、板、肥”的生态特色产业模式。确立了依托渔洞河流域及周边乡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即:即规划打造渔龙、大地、红旗村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同时辐射周边乡村,带动农户发展。3.2.1.3劳动力及人才优势全镇现有农业人口2万余人,随着金融危机导致的沿海务工人员返乡,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赋闲在家,为项目提供了潜在的大量劳动力资源。在人才利用上,荣山镇三名大学生村官投身食用菌培育基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为发展我镇的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大学生实现稳定就业或创业提供了示范带头作用,起到了积极效果。3.2.1.4市场优势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食用菌已成为排在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业。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已达14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产值600多亿元。食用菌栽培所需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稻草、油饼等农业副产品,成本低、收益高。一亩食用菌1年投人约2000-3000元,而收益在1万元左右。食用菌节水节地,一亩食用菌耗水量仅相当于小麦的1/5到1/10;棚室规模可大可小,大的可达几亩,小的可小到0.2-0.3亩,既可以规模化发展,也便于充分利用农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空闲土地。食用菌作为新兴产业可以有效替代那些资源消耗高的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应当看到,国际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量大,全世界每年的需求量在1700万吨以上,且80%靠中国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欧盟、日本、荷兰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的国内外市场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荷兰等国家市场缺口非常大。每公斤价格相当于国内市场的10倍以上,发达国家多以进口为主。荣山镇土地资源、林木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具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资源要素。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食用菌发展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朝阳产业。3.2.2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短期资金短缺。项目的建设和技术引进资金需求量较大,仅靠投资方自筹资金难以实施,减少投资规模达不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要求。本项目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效益项目,符合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为农民增收增效的特色项目,必须通过争取农业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资金努力争取国家、省扶持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1基本情况广元市鱼洞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48万元,法人代表严莉,董事长严洁。合作社在严洁同志带领下,坚持以“发展食用菌,服务三农”为办社宗旨,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克服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为广大社员和菇农提供食用菌种植技术支持,利用自身信息平台优势开拓销售渠道,帮助社员实现增产增收,并组织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市场情况介绍,通过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打造龙头企业,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广元市鱼洞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有入社会员30名,其中企业法人会员2名,农民会员28名,拥食用菌种植养殖基地50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年产食用菌30万袋。2 0 11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利润总额42万元,经过近两年发展壮大,带动当地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实现周边菇农30多户增产增收。通过合作化生产、经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上。当前,利州区委、区政府把发展食用菌作为优先扶持的产业,在用地、税收、贷款、人力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条件,外部投资环境良好,为合作社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食用菌生产上,采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合股生产,技术合作,产销合作等途径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政府则投入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及协调产业发展贷款,并对部分贷款贴息和进行菌棒补助。综上所述,发展香菇生产,技术成熟、项目适宜、效益可观,可以作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不倒翁”“永久牌”项目大力发展。广元市鱼洞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方面给予当地农户在种植技术、培训服务等方面大力支持,使食用菌在荣山镇形成支柱产业,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5.1市场分析5.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香菇的营养价值高,特别是香菇的肉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4.5%,而脂肪含量仅为0.73%。相比之下,香菇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产品,能满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人们对食品营养的需求;而且香菇质鲜嫩、味道鲜美,早就被人们视为上等佳肴。香菇还具有大补和养血的功效,早在400年前,香菇主要原料之一。对于产妇、手术患者、久病贫血及营养不良的儿童来讲,用香菇与当归、党参等中药蒸服,能调心、养血、补气,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常食香菇可增进食欲,防止神经衰弱和健记,防止衰老,预防和治疗动脉血管硬化及高血压症。种植简单,成本低,见效快。香菇以栎树,杂树,我国农村林业有丰富原料来源,而且香菇的食量很小,比香菇用。从食用菌转化率来看,且食用菌的植物性蛋白,即可上市出售。香菇适合于集约化种植,且占地面积小,比较简单,再加上香菇的抗病力比其它强,容易种植和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量迅速增长,因此食用菌前业前景十分广阔。5.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本项目实施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依据充分。项目设施方案合理,建设规模适度,技术工艺线可行,本项目实施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健康种植,促进劳动力转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高,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早就被人们视为上等佳肴,食用菌也具有大补和养血的功效,能调心、养血、补气,具有增进食欲,防止神经衰弱和健忘,防止衰老,预防和治疗动脉血管硬化及高血压症。食用菌种植简单,成本低,见效快,容易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前,食用菌已为人们接受,并开始受到重视,需求量迅速增长,发展潜力很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项目以繁育和推广“绿色无公害”食用菌产品为目标,以当地广大养殖户为依托,通过规范化的养殖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企业“绿色无公害”食用菌养殖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广大农户的标准化及规模化养殖,创造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项目直接带动了食用菌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粮食和农副产品的转化,可以将人类不能利用的农副产品转化为食用菌类产品,节约了大量的林业资源。5.2、营销策略方案5.2.1销策略:本项目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通过组建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市场销售队伍,建立香菇市场销售网络,采用“外销与内售”相结合的营销策略,产品销售以广元市区位核心,辐射周边成都、绵阳、汉中宝鸡、西安等城市,并结合本地市场情况降低销售成本就地销售。5.2.2营销方案:一是实行基地+农户模式;二是对出菇鲜菇冷冻,与广元及周边城市食品加工企业长期合作,提供货源;三是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开拓外销市场。二是开辟本地市场。本地市场业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周边的几个城市如汉中、宝鸡、西安、成都等城市对食用菌都有一定的认识和青睐,积极开展营销,市场潜力很大。三是新辟网上销售业务。网上销售是个新的销售手段,既可以吸收更多的需货客户,又可以降低销售成本,一举多得。将在公司网站上广泛宣传,建立电子平台。5.2.3营销进度:目前食用菌去向主要是鲜活和干货销售、食品加工。食用菌的消费主要在上海、南京、杭州、温州、广东、福建等地。深加工后的即食香菇销售也比较乐观,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等大中城市。从目前情况看,不管是鲜活香菇和干货,产品均供不应求。 5.3市场风险分析5.3.1 市场风险:主要是原材料价格变动导致香菇市场波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5.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加强市场调查,随时了解市场行情,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扩大成口香菇的销量;通过规模化种植,节约成本,降低费用,推行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6.1总体目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因地制宜,通过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形成集食用菌原料的规模化生产及示范性种植、食用菌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生产经营上实现设施栽培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6.2选址基本要求食用菌生产基地应远离有大量工业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点,已经受到环境污染而很难恢复的地区以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不适宜发展无公害食用菌生产。选择食用菌基地时,要求基地周边2000米以内无污染源;基地距高速公路、国道1000米以上,地方主干道500米以上;距医院、城市生活污染源2000米以上;化工企业2000米以上,窑厂2000米以上。基地的大气、灌溉水和土壤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即符合农业标准化环境质量标准(db32/t343.1- 1999)。栽培场所选择应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清洁水源。水质的优劣, 关系到食用菌污染率的高低及质量的优劣。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优良, 远离村舍、畜禽场所以及产生有毒物质的工厂等地, 以免周围地下水和河流水污染。交通便利。由于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大量原材料进入生产基地; 同样, 基地生产的食用菌也需要及时的运往销售市场。因此, 在选择栽培场所时要考虑到交通是否便利, 是否能够满足一定型号的货车进出需要。此外, 也不能选择与高速公路相临的区域, 由于高速公路路面过往车辆众多,在局部区域产生过高的汽车尾气排放, 造成局部的产地环境污染, 可能影响到食用菌产品品质。充足的电力。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 这些设备要有充足的电力供应作为保证。栽培地形的选择。应该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 同时, 栽培区要排水良好。6.3、建设地点选择对照以上选址条件,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利州区荣山镇的渔龙村、大地村、红旗村建立300亩食用菌产业示范栽培基地。该区域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水质清新,无工业、重金属污染,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基础配套设施条件较好,距广元城区16公里,水、电、气供应有保障;当地食用菌种植面积较广,原材料充足,发展食用菌产业,农业循环经济的理想之地。6.4建设规模与内容本项目拟在利州区荣山镇渔龙村、大地村 红旗村3乡村建立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基地300亩及食用菌大棚60座,年产食用菌150万袋(段)。其中:香菇50万袋、平菇30万袋亩、鸡腿菇20万袋、木耳50万椴。配套建设年产20万瓶(袋)的标准化菌种场,建设保鲜库1座,年生产150吨的食用菌加热烘干生产线一条。具体建设内容为:6.4.1基地建设:(1)在利州区荣山镇选择条件适宜的渔龙村、大地村 红旗村3乡村乡村,建立食用菌产业示范种植基地;(2)每个产业示范基地建100亩左右,建立食用菌菇棚20座,共计60座,以钢架结构为主,竹木结构为辅(竹木+薄膜+遮阳覆盖)完善现有菇棚供水系统,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搭建菇棚(8米宽,高3米左右,长48米)。(3)每个产业示范基地配套食用菌生产中所必需用的如粉碎机、制棒机等专用设备和建配套建设、木屑堆场;简易粉碎车间。每个产业示范基地建简易接种、拌料灭菌车间、购置接种等辅助设备。6.4.2菌种场建设:培养室、接种室400平方米,配备相应菌种培育设备;菌种原料仓库、灭菌间100平方米,配备相应设备。食用菌菌种场图6.4.3保鲜库建设:新建一栋保鲜库1座300平方米,配备通风降温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6.4.4食用菌加车间:新建食用菌加工车间600平方米,购置一条年生产150吨的食用菌加热烘干生产线。6.5技术方案6.5.1方案确定的原则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基地建设以国家、行业相关标准为主, 完善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产地环境无污染, 生产过程标准化, 严格规范对生产投入品的使用行为, 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激素以及未经登记的有毒化学肥料等投入品。建立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档案,同时, 做好生产基地的环境卫生, 及时处理污染菌棒、栽培废弃物, 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保证食用菌产地环境卫生, 促进食用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6.5.2食用菌产业发展基本工艺流程6.5.2.1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基质原料准备 培养基灭菌 接种 发菌 催蕾 长菇 采收 流程简述(以香菇菇为例)基质发酵:根据原料的实际情况,确定培养基配方,要求培养基主料无结块、无霉变。玉米秸秆使用前暴晒23天,粉碎,过筛(直径0.60.8cm),玉米芯等其它主料使用前要用3石灰水浸泡1012小时。将处理好的培养基主料,充分混合,加水拌匀。当料充分湿润后,堆成宽1.21.5m,高1.01.2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料堆,用草帘或塑料薄膜将料堆盖严,进行发酵。当温度升到65左右时,保持12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后再堆成原来的形状。料温再升到65时,进行第二次翻堆。以后每天翻一次,共需翻34次,当培养料呈棕褐色,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富有弹性,有浓香酒糟味,料内有一定量白色的放线菌时,说明料已发酵成功,即散堆降温,调节料含水量至60%左右。装袋与灭菌:将发酵好的基质进行装袋,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料,规格为直径1820cm,厚0.04cm,截成长40cm左右。袋要薄厚、宽窄均匀一致,直接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调节料的含水量和ph值)装入袋中,松紧度适中,避免刺破菌袋引起杂菌污染。装完立即上锅灭菌,防止培养料温度过高,产生酸败。灭菌时料袋要采用顺码式堆放,以利通气。灭菌时力争使灶内温度在34小时内达到100,维持1618小时,当达到灭菌要求后,立即停火、停汽,使灶内袋温降到60左右时出锅,运到经消毒的冷却室冷却。接种技术:灭好菌的袋子置冷却室降温,当袋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进行接种。采用接种箱接种,接种箱在接种前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接种工具必须用75%酒精擦拭和火焰灭菌。菌种瓶及封口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接种时菌种瓶口和菌袋接种口要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以防杂菌污染。采用两头接种方式,接种量每瓶菌种接815袋,每吨料用菌种150瓶。接完后,及时运往发菌场所堆放,并将接种箱清理干净后灭菌。菌丝培养:先期做好发菌室的消毒杀菌工作。根据季节和室(棚)内温度决定摆放层数。一般摆放46层,气温高时层与层之间要放两根细竹竿,以利通风降温,菌袋放入发菌场所后,要用气雾消毒盒进行空气消毒,以后每10天消毒一次。接种后10天左右要进行一次翻堆,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并借翻堆互相倒换菌袋位置。发菌期要注意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四大因素。温度在2227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光发菌。一般经35天左右,菌丝方可长满菌袋。后熟管理 :香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须在温度2025、湿度7075%的环境下再培养3040天,进行后熟管理,使菌丝浓白、菌袋坚实、从而贮藏足够养分、达到生理成熟。后熟培养期间,注意培养基含水量,保持水分不要打开袋口,后期培养要有一定光照刺激,促进菌丝扭结。出菇管理:对长满菌丝的袋子,要分批进行出菇管理。30平方米的出菇场所放1200个左右菌袋(干料1吨),在菇房内采用层架栽培出菇。出菇要经历催蕾和育菇两个过程。温度控制在820,拉开温差,晚上揭掉薄膜和草帘给以低温刺激,白天给以散射光刺激,促其现蕾(催蕾)。当发现袋内香菇原基达到黄豆大小时去扎绳,解袋口,到蚕豆大小时进行放口,长至乒乓球大小时进行挽口。适时疏蕾,当菌袋一端同时出现2个以上菇蕾时,用小刀除去多余菇蕾,留下1个健壮的进行育菇。育菇期间,温度保持在12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要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促进菇蕾发育成商品菇。 采收:一般香菇从现蕾到采收需要25天左右,当菌盖长至8cm10cm,菌盖完全开展时应及时采收。一茬采后,停止喷水,及时清理袋口四周和环境,让菌丝恢复生长,15天后继续喷水、控温。一般能采收12茬菇,生物转化率在50%左右。6.5.2.2食用菌烘干加工工艺采摘 摊晾 整形分级 烘房干燥 温度控制 出库 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1)、严把采摘关掌握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香菇孢子没有散发,干制后香味浓、质量好。采时禁止喷水,采下的鲜菇放在竹篮内,不可用布袋、尼龙袋装运,防止挤压、破损、变质。(2)、及时摊晾所采鲜菇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以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切不可将鲜菇放在潮湿的地面,以防褐变,影响干菇色泽。摊晾后的鲜菇,根据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全剪三种方式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捡除木屑等杂物及碎菇。 (3)、整理装机烘烤要求当日采收,当日烘烤。将鲜菇按大小、厚薄、朵形等整理分级,菇柄朝上均匀排放于上层烘帘,质量差的排放于下层。为防止在烘烤过程中香菇细胞新陈代谢加剧,造成菇盖伸展开伞,色泽变白,降低品质,在鲜菇进机前可将空机增温到38至40,再拌菇上架。(4)、掌握火候,低温干燥香菇含水量高达90,切不可高温急烘。开机操作务求规范:在点火升温的同时,启动排风扇,使热源均匀输入烘房。待温度升到35至38时,将摆好鲜菇的烘帘分层放入烘房,促使菇体收缩,增加卷边程度及菇肉厚度,提高干菇品质。烘房温度控制:1至4小时保持38至40,4至8小时保持40至45,8至12小时保持45至50,12至16小时保持50至53,17小时保持55,18小时至烘干保持60。 (5)、注意排湿通风随着菇体内部水分的蒸发,烘房内通风不畅会造成其色泽灰褐,品质下降。操作要求:1至8小时全部打开排湿窗,8至12小时通风量保持50左右,10至15小时通风量保持30,16小时后,菇体已基本干燥,可长闭排湿窗。用指甲顶压菇盖感觉坚硬并稍有指甲痕迹、翻动哗哗有声时,表明香菇干度已够,可出房冷却包装。烘干工艺设备配置图,以太阳能烘干机工程设备为例6.5.3各种原辅材料消耗6.5.3.1菌种(1)原种:(以1000瓶袋为单位)小麦粒(玉米粒)400千克、石膏粉4千克、石灰粉 4千克、磷酸二氢钾2千克、菌种瓶1000个;(2)栽培种:(以1000瓶袋为单位)棉籽壳500千克、麸皮100千克、石灰粉6千克、石膏粉6千克、磷酸二氢钾3千克、菌种瓶1000个;6.5.3.2食用菌(1)每亩香菇(杏鲍菇)消耗棉籽壳6000千克、玉米芯3000千克锯末1500千克、麸皮2000千克、玉米面600千克(2)每亩鸡腿菇消耗秸秆13250千克、牛粪1200千克(3)每亩木耳消耗秸秆2500千克、棉籽壳3500千克、玉米芯2000千克、麸皮750千克、锯末750千克6.6主要设备选择6.6.1设备选型原则(1)生产性原则。选择设备时,要注重设备的自动化,以提高设备的生产率。 (2)可靠性原则。是指安全可靠性,零件的耐用性等。要求设备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或完成高质量的工程。还要求设备减少故障,提高准确性。(3)维修性原则。选择可修性、易修性好的设备。维修性好的设备,一般指设备结构简单,零部件组合合理,维修时零部件易于接近,可迅速拆卸,易于检查,可实现通用化和标准化。 (4)节能性原则。即选择的设备要节约能源消耗。一般以机器设备单位开动时间的能源消耗量来表示。 (5)环保性原则。所选设备的噪音和排放的有害物应达到国家环境保护的限制指标的要求。(6)灵活性原则。尽可能做到设备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操作使用灵活方便。(7)经济性原则。即投资少、效益高的原则。要尽可能做到“货比三家”,选择质量最好的设备。 (8)国产化原则。此次技术改造新增设备全部采用国产设备。节约外汇,支持我国民族工业发展。6.6.2设备选择本工程主要设备为秸秆粉碎加工、食用菌栽培及食用菌加工设备,目前,国内设备成熟,技术水平较为先进,本项目所需设备均在国内采购。6.7建筑设计方案6.7.1建筑设计原则(1)应满足工艺生产要求,平面紧凑,布局合理,便于安装,检修、生产操作与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2)建筑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3)厂区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整个厂区基本统一。(4)根据基地及加工区生产的特点,遵照国家规范,妥善处理好防火、防瀑、防潮、防噪声、防尘、防电问题。(5)工程设计均遵照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现行的规范,规定和法定计量单位及部颁标准。(6)根据需要与可能,合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6.7.2结构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确保质量。(2)从工程实际出发,考虑当地的建筑材料供应条件和施工队伍的生产能力,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构造措施,以满足生产、使用和检修要求。(3)防爆和防腐以治本为主,重点设防。(4)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有关部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5)优先选用定型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所采用的标准图以国标和部标为主。6.7.3保鲜库设计:占地面积20*15米,单层,轻钢结构。(1)氨压缩机房、变配电室和控制室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火灾危险性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氨压缩机房净高应根据设备高度和采暖通风的要求确定,不宜高于6m。氨压缩机房的屋面应设通风间层及隔热层。氨压缩机房的自动控制室或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密封观察窗。机器间内的墙裙、地面和设备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变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毗连时,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只允许穿过与配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其孔洞周围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堵塞。氨压缩机房和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启,并采用手开门。配电室如通过走廊或套间与氨压缩机房相通时,走廊或套间门的材料应为难燃烧体,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共用的隔墙上不宜开窗,如必须开窗时,应用难燃烧的密封固定窗。(2)结构a、保鲜库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当小型保鲜库如采用砖混结构应采取措施防止因冻融循环而损害结构。b、单层及多层冷库柱网尺寸不宜小于6m6m。c、库房结构应考虑温度变化作用产生的变形及内力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作用对结构引起的破坏。 d、库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温度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50m,如有充分依据或可靠措施,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加。e、库房顶层为阁楼时,阁楼屋面宜采用装配式结构。f、当库房阁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且相对边柱中心线距离等于或大于30m时,边柱柱顶与屋面梁宜采用铰接。g、库房外墙与库内承重结构之间每层均应设置锚系梁,锚系梁间距可为6m。墙角处不宜设置,墙角至第一个锚系梁的距离不宜小于6m。墙角砖砌体应适当配筋。h、当库房底层为架空地面时,其地面结构宜采用预制梁板。i、冷间钢筋混凝土板每个方向全截面最小温度配筋率不应小于0.3%。零度以下低温库房承重墙、柱基础最小埋置深度自库房室外地坪向下不宜少于1.5m。j、软土地基应考虑库房地面大面积堆载所产生的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墙柱基础、库房地面及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k、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6度以上地震区保鲜库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的要求。6.7.4食用菌加工车间设计占地面积30*20米,单层,轻钢结构,共三栋。根据食品加工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