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菌亚门之二aj.ppt_第1页
鞭毛菌亚门之二aj.ppt_第2页
鞭毛菌亚门之二aj.ppt_第3页
鞭毛菌亚门之二aj.ppt_第4页
鞭毛菌亚门之二aj.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孢子囊串生,卵周质明显,专性寄生菌- - - - - - - - - - Albuginaceae 白锈菌科 1.孢子囊单生,轮生或丛生: 2.孢子囊生于菌丝上或无限生长的孢囊梗上,卵周 质薄或无 - - - - - - - - - - - - - - - - - - - - - Pythiaceae腐霉科 2.孢子囊生于有限生长的孢囊梗上: 3. 卵周质明显,孢子囊由风传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eronosporaceae霜霉科 3. 卵周质不明显,孢子囊不能由风传播- - - - - - - - - - - - - - - - - - - - - - Peronophythoraceae霜疫霉科 (五)分类:根据孢囊梗、孢子囊的形成和形态,霜霉目 分科、16属,约300种。 、腐霉科Pythiaceae 孢囊梗分化不明显到与菌丝有显著区别。 水生、两栖和陆生,陆生种类引起植物危险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 )。腐生寄生。 为水霉目进化到高等霜霉目的过渡类型。 注意隔膜 有些种的孢子囊萌发产生泄管 顶端膨大成囊状称为泡囊 原孢子囊内原生质进入泡囊内割裂成 游动孢子。 高等的孢子囊可直接萌发生出芽管。 (一)形态特征 孢囊梗无限生长。孢子囊顶生或间生,丝状,囊瓣状或 球形,游动孢子在泡囊内形成,由于泡囊膜破裂而游散,有 的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 藏卵器球形或椭圆形,平滑或有各种突起,雄器多样, 每个藏卵器与1-多个雄器交配,产生卵孢子。 Pythium腐霉菌属 (二) 病理共性 1腐生或寄生,引起植物地下部分或与土面相接的器官 腐烂。主要造成死苗、根腐、茎腐。 2发病与寄主的生长状况关系较大, 低温而又潮湿的 天气发病较多。 3复合侵染而加重病害。 4防病药剂:铜制剂、敌克松、杀毒矾、瑞毒霉 (四)文献 余永年等 1988 中国真菌志: 霜霉目 油菜瓜果腐霉猝倒病 P.aphanidermatum (一) 形态 孢囊梗:无限生长,可分枝 孢子囊:卵形,倒梨形,合轴生 ,或内层出。顶部有或无乳突。 游动孢子:内生。 藏卵器:球形、近球形。 雄器:侧生或围生。 卵孢子:球形,薄壁或厚壁,满 器或不满器。 (二)习性腐生 寄生至近专性寄生,为害许多高 等植物,引起疫病。 Phytophthora 疫霉菌属 疫霉引起的重要病害: 1烟草疫病: P. nicotianae 2大豆疫病 P . megasperma 检疫对象。 3马铃薯疫病 P. infestans P. infestansP . megasperma PythiumPhytophthora 孢囊梗类似菌丝,分化不明显孢囊梗有分化,常为鞭状 孢子囊管状或膨大的管状及球 状,裂瓣状 梨形,卵形,有些种顶端具乳 突 萌发时产生泡囊 一般不产生,如有,游动孢子也 先在孢子囊内形成。有时直接生 芽管(高温) 雄器侧生,1-多个雄器侧生和穿雄生,仅1个 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及地面瓜果等 ,引起猝倒、根腐、茎腐、瓜果 的绵腐,一般不为害叶,低温为 害严重。 如: 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 狄巴里腐霉 P.debaryanum 为害地下、地面、叶也为害,低 温高温都分别有引起某些疫病严 重为害。 P.infestans马铃薯叶片、块茎 P.parasitica蔬菜其它作物根腐 1961年建属,此科是1978年由柯文雄建立的。只有1属1种 :Peronophythora litchii 为害荔枝叶、花,主要为害 果,也能侵染花序。 孢囊梗双分叉,锐角分 枝,未端尖,同步形成孢子 囊,多级有限分枝。 、霜疫霉科:Peronophythoraceae(以前腐霉科) 该属只有一种, 可人工培养 荔枝霜疫病 Albugo:专性寄生。 孢囊梗粗短,棍棒形,不 分枝,成排排列; 孢子囊串生,孢子囊间由 孢囊壁的外膜胶化连接起来 的,孢子囊成熟后,胶化的 膜溶解,孢子囊释放而随风 传播。 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也有人报道可产生芽管。 卵孢子的纹饰是分种依据 (网状突起,有瘤或有刺)。 、白锈菌科(Albuginaceae) 只有一属,约30种。 萝卜 白菜 A.candida危害十字花 科植物引起白锈病。 Albugo candida on a brassica leaf 4、霜霉科(Peronospraceae) (1)全是专性寄生,菌丝在寄主细胞间产生 吸器(圆形或线形)吸取营养。 (2)孢囊梗分化明显,形态不一,是分类的 主要依据。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芽 管(有时也形成游动孢子)。 (3)霜霉科分类依据: 1)孢囊梗的形态,2)孢子囊萌发方式, 3)孢子囊的形态、大小、无有乳头状突起 4)卵孢子的形态(满器与否)。 重要属分述: 1)Sclerospora 指梗霉属:孢囊梗粗大,顶端分支似手指 状。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系统侵染。 S.graminicola 粟白发病菌, 引起北方谷子白发病:使叶 肉的薄壁组织全部破坏,而剩下叶子的纤维成白发状。 孢囊梗、孢子囊和卵孢子 (2)Peronospora 霜霉属 A.形态特征:孢囊梗二叉对称锐 角分枝;小枝顶端尖。孢子囊直 接萌发产生芽管,无乳突。 B.症状:叶片先发病,还可侵染 花、果、果荚、茎、根;引起黄 化、退绿,形成褐色角形斑。 C.重要的种: P. parasitica 引起十字花科 蔬菜霜霉病。发生在下部叶片。 P. tabacina为害烟草,对外检 疫对象。通常取叶脉附近病组织 捣碎观察卵孢子。 blue mould of tobacco caused by Peronospora tabacina P. parasitica (3)Pseudoperonospora 假霜霉 属:假二叉单轴分枝,不对称, 顶端尖,与主轴成锐角,孢子囊 有乳状突起,可产生游动孢子。 P.cubensis 瓜类霜霉,黄褐色 斑,背面灰黑色的霜层。 Foliar symptoms begin with yellowish spotting, that eventually turns brown. A white to brown “fuzzy“ mat of fungal mycelia occurs on the underneath leaf surface beneath each of the spots. Severely infected plants eventually lose their leaves and die (4)Plasmopora单轴霉属: 梗单轴分支,小梗顶端平 钝,与纵轴近成直角,孢 子囊有乳状突起。 葡萄霜霉病叶茎果 葡萄单轴霉(P.viticola) 莴苣盘梗霉(B.lactucae) (5)Bremia 盘梗霉属:梗叉状分枝,上生小梗,顶端膨 大盘状,孢子直接萌发芽管。 技术 观察:孢子囊梗的形态是分类的主要标准之一。 制片方法: (1)撕表皮,取透明的、薄的部位制片。 (2)将透明胶按到病组织上,粘下孢囊梗。 (3)直接观察。 病理共性 1为害草本为主,以地上部叶、嫩茎为主。 2以温带多,热带、亚热带较少。 3可局部侵染或系统侵染,引起局部发病或系统发病。 4鉴定霜霉种类,必须注意寄主。 5发病早期叶片退绿,不可与病毒病混淆 。 6只在叶背长霉状物。 7远距离传播。 8孢子囊存活时间短,以卵孢子或菌丝潜伏在植物组织 中越冬。 9防治:最早的化防药剂波尔多液,防疫霉的药剂可 防霜霉。 鉴定霜霉病应注意: (1)并不限于植物的叶和茎,有的也为害花、果、荚。 萝卜块根,大豆种子。 (2)在叶片正面初期只是局部呈褪绿色,后形成褐色、 黄褐色,甚至是黑色病斑,多数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 (3)叶背长出霉层多为白色、灰色、灰黑色。镜检最好 采取撕表皮和透明胶纸粘贴。 专家及文献 1国内:白金凯、殷恭毅、余永年 2国外: Waterhourse G.M 、 Ainthworth 、习性:从水生两栖陆生 、营养体:单胞具须根状菌丝发达菌丝体,n2n 、无性生殖:游动孢子,双游单游不游(分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