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doc_第1页
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doc_第2页
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doc_第3页
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doc_第4页
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情绪对课堂效果的影响王子仪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对待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称为教学情绪人的情感和情绪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形成感染源被感染者往往是因为仿效、移情、参与心理和空间共存等原因而与之在情感上发生共鸣有时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掌握调适与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佳状态,并有助于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关键词】教师;情绪;课堂效果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在讲台上的情绪表现作为一种精神因素和人格品质,也是对学生的认识活动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方面。在课堂上,教师或喜或怒,或热情或冷漠,或神采飞扬或萎靡不振,这些都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不同的情绪体验会形成不同的认识氛围,而不同的认识氛围则必然作用于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1情绪的概述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倾向性主观心理体验与相应的行为反应。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如果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产生肯定性质的情绪体验,如喜爱、愉快、满意、振奋等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产生否定性质的体验,如忧虑、悲伤、惊恐、愤怒、痛苦等消极的情绪。1.1情绪对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影响情绪对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影响,主要通过情绪的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起作用。情绪的动机性功能是指情绪能激发人的认知和行动的动机。人的认知过程需要动机,动机的强弱又与内驱力信息的大小相关,而情绪使得内驱力信号得以放大、提高和补充,因为情绪体验总是附加到内驱力之上,两者合并之后,使人处于唤醒和激活状态,以备认知。1.2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师生各自的认知过程与相互之间的认知过程,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教学信息或信号是中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活动是情绪认知活动,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的表情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获得反馈信号,从而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有必要从教师的表情去了解教师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认可程度。情绪的感染性功能是指人们之间感情的沟通需要情绪的感染,而人接受客观事物所带来的刺激而引发的情绪体验也具有渲染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2教师的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2.1教学情绪对师生认知活动的影响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教学情绪对师生认知活动的影响,首先是情绪对认知变量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心境对认知的影响上心境对认知的影响是弥散性的好的心境导致积极的记忆和联想,不良的心境则会导致消极的认知(Bafuc仕Santrock,1977;Clank M SWaddell,1983;WrightMischel。1982)认知心理学家鲍尔(Bower G H1981)运用心境的不同操作方式研究相对更详细的加工模型,他发现,与心境和谐一致的刺激在编码中更为突出,并在编码中得到更好的组织而且心境可作为回忆的线索,当特定的心境在回忆中重复出现,材料在这种心境中更容易回忆这些研究都表明,人们一般作出与心境和谐一致的判断并记住与心境和谐一致的材料,最后以与心境相一致的方式采取行动其次,情绪可能干扰任何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即情绪导致了干扰这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很为平常2.2情绪对重要目标的影响西象(Simon,1967,1982)认为,人们的情绪使他们对重要的目标更警觉;情绪是报警信号,它使人们放弃对某一当前目标的追求,而去追求另一更为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当偶然事件介人时,有机体要打乱当前正在实麓的目标顺序,而优先完成紧急目标例如,当情绪上具有突出性的材料出现在人的意识范围之内时,能够很快地影响人的注意(elesenSamson,1981),充满情绪色彩的事件很容易记忆(BrownKutik,1977)而且大量地占据人们的习惯思维(Klinger等1980)2.3教师与学生的感染作用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情境中的交际的两极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会相互影响但总的说来,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手段进行的,对信息的认知解释、评价。形成了其情绪的基础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正是由于共同的或辐合程度较高的目标把他们联结在一起不管是调和的关系还是亲密的关系,只要意识到干扰,就会导致唤醒和认知解释解释的性质决定了情绪的性质,而干扰和其后唤醒的程度决定了情绪的强度教室中师生行为的相互影响的明显例证是感染的作用这种感染是以作为者的强加性和介入者的自愿性为特征的(教师和学生既可以是作为者也可以是介入者)人的情感和情绪在通常情况下是自然流露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有控制流露的情绪,这些都形成感染源被感染者往往是因为仿效、移情、参与心理和空间共存等原因而与之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这些现象在教室中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3影响因素3.l 教学效能感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与他们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定义为教师的效能感(theSODSe ofefficacy)3.2归因归因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已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的过程教师对行为和事件结果的不同归因,导致其对此行为或他人(如学生)作出不同的判断、评价,形成不同的态度认知,同时也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和意向大量的研究表明(Weiner等,1978;Weiner,russell&lerman,1979),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决定着人对行为结果的情绪反应;归因影响着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情绪归因理论也被用于理解A们对于主要的生活结果的情绪反应(Smith E Rl(1mgtl,1982)3.3情境从活动的形式上看。课堂教学是4人情境互动的典型模式从广义上讲情境包括客观情境和心理情境情境的心理意义对教师有决定作用,如决定该情境下的情绪和行为不仅如此,情境对有目的的行为是一个必要条件,如要达到教学的目标必须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情境有能动作用,如个人对情境的选择与改变等。人情境互动的重要前提是人与情境的和谐共存,换句话说,人的情绪状态与当前情境要相符合否则,当人面对当前情境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3.4人际偏好人际偏好指师生彼此之间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带有个性特点的情感信好倾向,即态度结构的认知情感与意向因素,它决定着现实师生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特定的人际模式影响着课堂中的师生交往如果上述的条件不符合要求,人际关系便建立在疏远的基础上这种现象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教师往往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或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学生;学生往往佩服有才干或在某方面吸引自已的教师这些人际偏好经常被带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情绪、行为产生影响3.5突发事件课堂环境具有不可预定的特性,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教学正常进行教师需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突如其来的事件课堂教学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师的教学通常受到突然的干扰甚至中断。这些对教师的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3.6团体气氛团体的心理氛围影响着团体中的个人健康的、积极的、生气勃勃的团体心理气氛,使团体中的人心情愉快、充满活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团体的一部分,与学生班级体存在一种共融感,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团体气氛的优劣,直接决定课堂气氛。并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此外教师的个性和其它因素对教师情绪的影响,有时也会被带进课堂,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4教师情绪的调整教师掌握调适与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佳状态,并有助于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要保持教师授课时始终有良好的情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4.1心理匹配所谓心理匹配策略,是从情感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情绪与教学内容、课堂情境与教学行为相匹配,并使学生主观上感到教学能满足需要,从而达到有效调节教师教学情绪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教学效果 4.2归因控制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相信行为在个人控制之下时,才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符合个性倾向的归因;个人作出归因分析是为了对环境有一种预见感和控制感心理控制在压抑和困境中显得特别重要,控制感可以降低压抑的体验,帮助教师对付不可逃避的不愉快事件 4.3自我暗示臭尔波特指出。暗示能够产生强大的功效,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语言控制的自动性和无意识性二是身体变化的普遍性和完全性暗示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受提示的方向的影响暗示可以发挥调节情绪的功效如教师在处于焦虑,困惑、不知所措以及极度兴奋或愤怒等心理状态中极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情绪调节中,主要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自己对自己发出的暗示,它有有意和无意之分有意的自我暗示一般具有积极的倾向,它是克服怯懦、自卑、冲动等不良心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自我修养方法,对于教学效能感弱的教师是有效的方法.4.4规避规避即暂时地回避,转移、冷淡、再择机而发当教师对课堂的某一方面把握不好或不能把握时,出于教学的有效性考虑,教师可想方设法暂时避重就轻,或转移刭其它方蕊,或延时处理,对于突发事件,利用灵活的教育机智加以解决其目的是避免教师教学上的尴尬,以免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4.5加强锻炼,强身健体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具备良好情绪的前提。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虚弱多病的身体不仅会使自己的情绪不佳,而且还会对干任何工作都感到力不从心。4.6修心养性,泰然处事要做到性格开朗,泰然处事,决非二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凡事都能想开一点,我们就一定可以做到乐观向上,泰然处事。4.7发现问题,适时调整如课前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可以采用静静地坐一会儿,想想一些开心的事等方式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课堂上由于偶发事件使自己情绪不佳时,要暗示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稍稍加以停顿,既可稳定情绪又可稳定课堂气氛。另外还可采用精心设计一堂课、应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以热烈、欢快的课堂气氛来烘托自己的情绪等。4.8运用情绪控制技术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八大技术有利于不良情绪的控制:制怒术愉悦术幽默术助人术宣泄术代偿转移术升华术放松术。参考文献1. 贾志荣. 教师良好情绪的课堂效应J-卫生职业教育 2006(18)2. 李森,钟巧平. 教师教学情绪与课堂有效性J-当代教师教育 2011(4)3. 杜红霞. 教师情绪与课堂教学效果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7)4. 金玉霞. 浅谈课堂教学的情绪调控J-绥化师专学报2001(21)5. 卢家楣,刘伟,贺雯,卢盛华. 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34)6. 孔冬梅. 德育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11)7. 孙泽军,何乔. 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8. 俞国良. 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 - 心理学报 1995(05)9. 卢家楣. 教学心理学情感维度上的一种教材:处理策略 - 心理匹配 1998(06)10. 郑国凤,郑国桂. 从情绪的交互感染性看教师课堂情绪的调控艺术J-科教文汇 2010(20)11. 朱平原,徐嘉骏. 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J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13)The teachers emotion influences the classroom effect【Abstract】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educate with teaching behavior and teaching content, education object, education mode, education teaching effects of attitude experience, called teaching mood. The feelings of person and mood in particular cases will form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The infected is often because, empathetic, participate in follow psychological and space and the reason such as the coexistence in emotional resonance. Sometimes is cruci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