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与合理使用利尿剂PPT课件.ppt_第1页
心力衰竭与合理使用利尿剂PPT课件.ppt_第2页
心力衰竭与合理使用利尿剂PPT课件.ppt_第3页
心力衰竭与合理使用利尿剂PPT课件.ppt_第4页
心力衰竭与合理使用利尿剂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力衰竭与合理使用利尿剂 1 定 义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心 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 恶性肿瘤相仿 心力衰竭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 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和心室充盈 压升高,还导致肾脏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 反应,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 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症 2 基 本 病 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 死 心肌炎和心肌病: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 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 3 基 本 病 因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 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 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 4 诱 因 感染 心律失常 血容量增加 劳力过度或情绪激动:妊娠和分娩 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5 病 理 生 理 四个方面 代偿机制 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关于舒张功能不全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6 代 偿 机 制 Frank- Starling 机制: 前负荷增加 回心血量增加 心室舒张 末期容量增加 心排量增加 心室扩张、舒张末压力增高 心房压、静脉 压增高 肺或腔静脉系统充血 当心室扩张、舒张末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心 肌收缩力下降,心排量下降 7 代 偿 机 制 心肌肥厚: 压力负荷(后负荷)致心肌肥厚 心肌细胞数不增多,心肌纤维增多,导致 能 量不足、心肌细胞死亡 心肌肥厚,心肌顺应性差、舒张功能降低、左 室舒张末压升高,客观上已存在心功能障碍 8 代 偿 机 制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当心脏排血量不足,心腔压力升高时,机体全 面启动神经体液机制进行代偿,包括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 9 体 液 因 子 心钠肽和脑钠肽 正常情况下,ANP主要储存于心房,心室肌内 也有少量表达。当心房压力增高,房壁受牵引 时,ANP分泌增加,其生理作用为扩张血管, 增加排钠,对抗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等的水、钠潴留效应。正常人BNP主要储存于 心室肌内,其分泌量亦随心室充盈压的高低变 化,BNP的生理作用与ANP相似。 10 体 液 因 子 精氨酸加压素AVP 由垂体分泌,具有抗利尿和周围血管收缩的生 理作用。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关键作用。心力 衰竭时心房牵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使AVP的 释放不能受到相应的抑制,而使血浆AVP水平 升高;对于心衰早期,AVP的效应有一定的代 偿作用,而长期的AVP增加,其负面效应将使 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 内皮素 是由血管内皮释放的肽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收 缩血管的作用,内皮素还可导致细胞肥大增生 ,参与心脏重塑的病理过程。 11 舒张功能不全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机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原因多为Ca2+不能及时地被肌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 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 见于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时,这一类 病变将明显影响心室的充盈压,当左室舒张末压过 高时,肺循环出现高压和淤血,此时心肌的收缩功 能较好,心排血量无明显降低 12 心 室 重 塑 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心脏功能受 损,导致心室扩大或心室肥厚等各种代偿性变 化。在心腔扩大、心室肥厚的过程中,心肌细 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变化, 也就是心室重塑过程 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 本机制是心室重塑 13 心力衰竭的类型 左心衰:肺循环淤血 右心衰:体循环淤血 全心衰 :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14 心力衰竭的类型 急性心衰 急性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表现为急 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慢性心衰 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 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 15 心力衰竭的类型 收缩性心衰 舒张性(舒张期)心衰 16 心功能分级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方案 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根制,平时 一般活动不引起 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 乏、心悸、呼吸困难成心绞痛 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 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 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7 心功能分级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 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B级:客观检查显示有轻度心血管疾病 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18 心功能分级 KILLIP分级 I级:代偿阶段,无心衰征象,肺部无啰音 II级:肺部啰音范围小于肺野50 III级:急性肺水肿,肺部啰音范围大于肺 野50 IV级:心源性休克 19 慢性心力衰竭 20 流 行 病 学 AHA2001年的统计报告 全美有500万心衰患者。心衰的年增长数为50万 ,死亡数为30万 构成比: 发达国家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 我国过去以心瓣膜病为主,但近年来其所占比 例已趋下降,而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明显上 升 21 临 床 表 现 左心衰竭症状: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夜间阵发性 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 咳嗽、咳痰、咯血 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2 临 床 表 现 体征 肺部湿性啰音 心脏扩大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舒张期奔马律 23 临 床 表 现 右心衰竭:症状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消化道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 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 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或肺 部疾患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4 临 床 表 现 体征 水肿:身体最低垂的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 胸腔积液:以双侧多见,如为单侧则以右侧更为多见 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 征阳性 肝脏肿大:常伴压痛,心源性肝硬化,黄疽、肝功能受损 及大量腹水 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相应体征之外,出现三尖瓣关 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25 临 床 表 现 全心衰竭 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 衰出现之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 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 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 ,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 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26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 心影大小及外形、肺淤血、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估计心功能:射血分数EF50% 舒张功能:E峰A峰,E/A不小于1.2 放射性核素检查:心室腔大小、EF值、舒张功能 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计算心脏指数(C1)及肺小动脉楔压(PCWP),直接 反映左心功能 27 诊 断 心力衰竭的诊断是综合病因、病史、症状、体 征及客观检查而作出 首先应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 心衰的症状体征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 左心衰竭的肺淤血引起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右心衰竭的体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 肿大、水肿等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 28 鉴 别 诊 断 支气管哮喘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肿 29 治 疗 病因的治疗 基本病因的治疗 消除诱因 一般治疗 休息 控制钠盐摄人 30 利尿剂 (Diuretic) 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排 钠排水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对缓解淤血症状, 减轻水肿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对慢性心衰患者原 则上利尿剂应长期维持,水肿消失后,应以小剂 量无限期使用。但是不能将利尿剂作单一治疗 31 利 尿 剂 噻嗪类利尿剂: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为代表,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抑制钠的再吸收。由于钠 钾交换机制也使钾的吸收降低。噻嗪类为中效利 尿剂 轻度心力衰竭可首选此药,25mg每周2次或隔日1 次。这种用法不必加用钾盐 对较重的病人用量可增至每日75lOOmg分23次 服用,同时补充钾盐 噻嗪类利尿剂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高尿酸血 症,长期大剂量应用还可干扰糖及胆固醇代谢, 应注意监测 32 利 尿 剂 袢利尿剂:以呋塞米(速尿)为代表,作用于 Henle袢的升支,在排钠的同时也排钾,为强效 利尿剂。口服用20mg,24小时达高峰 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者用量可增至lOOmg每日2 次 效果仍不佳者可用静脉注射,每次用量2Omg, 每日2次。低血钾是这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 必须注意补钾 33 利 尿 剂 保钾利尿剂 螺内酯(安体舒通):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干扰醛 固酮的作用,使钾离子吸收增加,同时排钠利尿 ,但利尿效果不强。在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 时能加强利尿并减少钾的丢失,一般用20mg,tid 氨苯蝶啶:直接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排钠保钾, 利尿作用不强。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起到保钾 作用,一般50lOOmg,每日2次 阿米洛利: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 保钾利尿剂可能产生高钾血症 34 利 尿 剂 副作用 高血钾或低血钾 干扰血脂糖代谢 血钠过低 血液稀释-稀释性低钠:难治性水肿(refractory edema) ,糖皮质激素治疗 体内钠不足:补充高渗盐水 35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肯定为标为标 准治疗疗的药药物 利尿剂剂 ACEARB -受体阻滞剂剂 洋地黄制剂剂(重要辅辅助) 36 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 的基础地位 利尿剂更快地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利尿剂是唯一能够最充分控制心 力衰竭液体潴留的药物 单一利尿剂不能保持长期临床稳定 37 作用机制 增加尿钠排泄、减轻液体潴留 降低颈静脉压、肺淤血、腹水、 外周水肿和体重 改善心功能、症状和运动耐量 38 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氯的重 吸收,遏制心衰时的钠潴留,减少静脉回流 和降低前负荷,从而减轻肺淤血,提告运动 耐量。 39 至今尚无利尿剂剂治疗疗心衰的长长期临临床试验试验 , 不过过多数心衰干预试验预试验 的患者均同时时服用利 尿剂剂 试图试图 用ACEI替代利尿剂剂的试验试验 皆导导致肺和外 周淤血 40 适应证 所有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 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剂,且应在出 现水钠潴留的早期应用。 阶段B的患者,从无钠水潴留,不需应用利尿 剂。 41 尽早应用 利尿剂必需最早应用。因利尿剂缓解症状 最迅速,数小时或数天内即可发挥作用,而 ACEI、 受体阻滞剂需数周或数月。 利尿剂应与ACEI和受体阻滞剂联合应 用(类,C级) 42 药物选择 襻利尿剂应作为首选 噻嗪类仅适用于轻度液体潴留、伴高血 压和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类,B 级) 43 利尿剂的选择 轻轻度液体潴留而肾肾 功能正常 伴有高血压压者 明显显液体潴留 伴有肾肾功能受损损 噻嗪类噻嗪类 (100mg达最大效应应 ) 襻利尿剂剂 (剂剂量与效应应呈线线形关系 ) 44 药物剂量 利尿剂通常从小剂量开始(氢氯噻嗪25 mg/d,呋塞米20 mg/d,或托拉噻米 10 mg/d)逐渐加量 氢氯噻嗪100 mg/d已达最大效应,呋 塞米剂量不受限制(类,B级) 45 长期维持, 监测体重 一旦病情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水肿消退、体 重稳定), 即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 在长期维持期间,仍应根据液体潴留情况随时 调整剂量(类,B级) 每日体重的变化是最可靠的检测利尿剂效果和 调整利尿剂剂量的指标(类,C级)。 46 临床应用 利尿剂剂的起始和维维持: 通常从小剂剂量开始 47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力衰竭 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用量不足 液体潴留,降低ACE反应应; 增加使用-受体阻滞剂剂的危险险 不恰当的大剂剂量 血容量不足 低血压压 肾肾功能不全 48 利尿剂不良作用 电电解质丢质丢 失 神经经内分泌激活 低血压压和氮质质血症 49 长期服用利尿剂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出 现如电解质紊乱、症状性低血压,以及肾 功能不全,特别在服用剂量大和联合用药 时(类,B级)。 50 非甾体类抗炎剂吲哚美辛能抑制多数利尿 剂的利钠作用,特别是襻利尿剂,并促进 利尿剂的致氮质血症倾向,应避免使用。 51 电解质丢失 利尿剂可引起低钾、低镁血症,而诱发心律紊乱 ,当RAAS高度激活时尤易发生 并用ACEI,或给予保钾利尿剂特别是醛固酮受 体拮抗剂螺内酯常能预防钾盐、镁盐的丢失 RALES试验表明,小剂量螺内酯(25 mg/d )与ACEI以及襻利尿剂合用是安全的 52 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利尿剂的使用可激活内源性神经内分泌系统 ,特别是RAAS 长期激活会促进疾病的发展,除非患者同时 接受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治疗。因而,利尿 剂应与ACEI以及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53 出现低钠血症时 缺钠性低钠血症发生于大量利尿后,属容量 减少性低钠血症,患者可有体位性低血压, 尿少而比重高,治疗应予补充钠盐。 稀释性低钠血症又称难治性水肿,见于心衰 进行性恶化者,此时钠、水有潴留,而水潴 留多于钠潴留,故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 者尿少而比重低,治疗应严格限制入水量, 并按利尿剂抵抗处理。 54 出现低血压时 无液体潴留,且有氮质血症(利尿剂过量、 血容量减少)-应减少利尿剂剂量 有持续液体潴留 (心衰恶化:终末器官灌注 不足)-应继续利尿,并可短期使用能 增加肾灌注的药物如多巴胺 (类,C级) 55 对利尿剂的反应 取决于药物浓度和进入尿液的时间 轻度心衰对小剂量利尿剂即可反应好,因其从 肠道吸收快,到达肾小管的速度也快 随心衰加重(肠管水肿/小肠低灌注),药物吸收 延迟,且肾血流和肾功减低,药物转运受损- 需加大利尿剂剂量 最终出现利尿剂抵抗 56 利尿剂抵抗时 常伴有心衰症状恶化 对策为: 呋塞米静脉注射40 mg,继以持续 静脉滴注(1040 mg/h) 2种或2种以上利尿剂联合使用 或短期应用小剂量的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如多 巴胺100250g/min 57 监测体重 每日测定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留 如在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