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年论文学校代码 10126 学号 * 本科学年论文题 目 中国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研究学院、系 内 蒙 古 大 学 专业名称 旅 游 管 理 年 级 2 0 1 3 级 学生姓名 于 奕 勃 指导教师 苏 丹 2011年06月18 日 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 生姓 名于奕勃专 业班 级旅游管理学号2013级(论文)题目中国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研究指导教师苏丹教师职称学年论文评语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中国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研究姓名 于奕勃 专业 旅游管理 年级 2013级摘要:当今社会,旅游行业作为新时代的一股潜在的力量,已经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是其引以为豪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作为第三产业主力的旅游业也暴露出了它问题的一面:掠夺性开发,粗放式管理等。旅游业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让我们也注意到了其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开发的问题,将是我们当今时代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20世纪80年代,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兴盛起来,符合了时代保护环境的理念,又满足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要,生态旅游业如同一缕甘泉洒在了干涸了旅游业大地之上,为新时代的旅游业带来了希望的阳光。生态旅游业有着独特的经营理念与产业内涵,随着产业的不断完善逐步成为旅游业发展高品质享受旅游的目标。生态旅游,这一代名词最初是出现在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环保的力度日益加大,生态旅游又在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之上,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衍生而成如今的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由于是新生代名词,所以对其的具体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定向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认为旅游景点、景区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互相均衡,以达到理想状态。二、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主张进行最小化的生态开发,以达到最大化的生态旅游,将原始的生态环境作为旅游产品对外销售,减小对环境的破坏。三、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强调旅游者自身素质问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规范自我的行为,尊重当地习俗,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尽管各个概念界定的观点不一致,但一些基本点却能达成共识:弥补传统旅游业的不足,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减少对旅游地的能源消耗,达到可持续开发环境的目的,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力求构建合理共存的生态系统,达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下发展的状态。本文在解决国内省市的生态旅游发展问题中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当地产生的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矛盾和成因,并逐步推理出对策建议,为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参考。面对21世纪的竞争发展态势,我国在不断经济的提升的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各种机遇与挑战。在党的十七大中,生态文明被写入报告会。这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协调关系的科学认识的结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和调发展、科学发展、文明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共识。所以,要想快捷稳健的发展旅游经济,做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odays society, the tourism industry as a force for the potential of a new er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Sunrise industry and smokeless industry is synonymous with the proud.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s the third industry, the main bod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lso has exposed its side of the problem: predatory development, extensive management, etc. Tourism has brought great benefits to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we also noticed that cannot ignore its side effects.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ur era.In the 1980 s, the eco-tourism flourished in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idea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ccord with the era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to pursue high quality life, ecological tourism as a wisp of oasis in the dried up above the earth, tourism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new era sunshine of hope. Ecological tourism has a unique business philosoph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dustry,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gradually become high quality enjoy travel tourism development goals.Ecotourism, this generation term originally appeared in the green tourism and natural tourism,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strength of the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reasing, ecological tourism and green tourism and natural tourism, embodying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rived into todays ecologic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Because is the new generation of nouns, so the specific definition of its is also debated. But, to be sure, there are several views about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a, orient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concept. This view of tourist attractions, scenic area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alance each oth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deal state. Second, the orientation in the market and consumer behavior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The view of minimizing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maximization of ecotourism,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a tourism product sales,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Third, directed to conduct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wn quality problem, the view emphasizes tourists tourists in the tourism activities standard of self behavior, respect the local customs, build up correct environmental values. Although the definition of the view, but some basis points were able to agree on is that make up the shortage of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industry, build up correct environmental values,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tourist destination,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strive to build a reasonable coexistence of ecosystem, to achieve prot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This pap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rovinces and citie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act of local show a series of problems, conflicts and causes, and gradually reasoning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jec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Competi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21st century,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economic ascension will encounter all sorts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partys 17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included in the report. This is a party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ults, is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consensu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So, want to fast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s indispensable.Key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1章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41.2 问题研究目的.41.3 研究思路.51.4 研究内容与方法.51.5 创新与不足.5第2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理论2.1 生态文明在旅游中的发展 2.1.1 生态旅游概述.6 2.1.2 生态旅游在中国发展的过程.6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7 2.2.2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旅游产业中的必要性.72.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2.3.1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历程.8 2.3.2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8第3章 实例研究以青岛市为例3.1青岛市生态旅游的背景.93.2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3.2.1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9 3.2.2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劣势.10 3.2.3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10 3.2.4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威胁.11 3.2.5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总结.11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14第一章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当今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中脱颖而出。但在发展进程中暴露而出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由于快速发展而导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所以很多地区希望改变旅游方式来缓解环境破坏的压力,由此变出现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这一名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兹特于1965年提出,而对生态旅游做出最早定义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拉斯喀瑞,1983年他认为生态旅游是“游客位于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但是,在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二、环境污染严重,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三、生态旅游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四、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相对的宣传教育力量薄弱。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缺点和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本文将通过生态旅游理论、生态旅游消费观念以及生态旅游游客的自身行为等多种方面剖析研究,找到能够平衡生态旅游保护与发展的基础点,并借此做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1.2 问题研究目的旅游产业作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并且,在旅游产业中新兴诞生的生态旅游也是旅游产业的理想发展形式,映衬了时代环境保护的潮流。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生态旅游也作为一种宣传主题和产业品牌,日渐深入人心。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为中国旅游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硕果,但由于地方生态类型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差异等问题的出现,让中国旅游产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问题,如何应对不同的问题情况并作出决策,将会是我国旅游产业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会通过多种类型的旅游生态问题的分析,将生态旅游发展的目的与意义总结列举,并联系到生态学、环境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种依据,多种方式的结合,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矛盾出言献策,力求为地方政府、相关利益者提供参考,促进生态旅游更好的发展。1.3 研究思路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大的范围圈,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过度的不合理开发将会对自然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本文以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立足于生态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切实的分析生态旅游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并一一寻找解答对策。总体由理论依据上升至实际应用,以青岛市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为例,探讨生态与人为之间的发展关系,为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1.4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在旅游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介绍;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分析。在大量的理论解释之后以青岛市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例子,使用文献资料法多方面分析青岛市在生态旅游中获得的利弊。本文中参考了经济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资料,力求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全面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1.5 创新与不足生态旅游是一个大范围的旅游专题,如今结合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知识,变得设计内容更加广泛了,其中联系到了生态学、环境学、系统科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由于学识有限,笔者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化。另外,由于生态旅游属于近年来兴起的旅游产业,所以资料、数据的获取难度比较大,笔者只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读者描绘生态旅游的种种问题表现。本文在结构设计,思路安排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在逻辑性和系统化方面仍有缺陷和疏漏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做深入的研究。第2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理论2.1 生态文明在旅游中的发展2.1.1 生态旅游概述生态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目前可以查到的有关生态旅游的定义已多达上百种。澳大利亚在“国家旅游战略”中提到,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对自然界负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即在保护自然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我国的旅游学者也对生态旅游发表了自身的看法,较多人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吸引物,通过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益、积极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完整性的保护,以及通过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来促进整个旅游业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以上多种对生态旅游的分析,是从不同方面的解释,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我们不难看出生态旅游的特征。首先,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其次,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大的破坏。最后,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所以,当今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2.1.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要想做到资源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实行生态旅游是必行之路。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惊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以入境旅游为主的时期。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业以海外入境游为主导。其特点是,我国旅游业尚未被确定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接待工作的开展仍带有较多的政治色彩。(二)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也逐渐地开始选择旅游这种娱乐方式,旅游开始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为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并行发展。(三)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至今。1997年是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时期,我国旅游业业务经营基本格局再次出现新的变化,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业务的分工也做出了新的调整。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Bruntland)作为主席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中公布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这本书中涉及到了关于人类在环境中开发与保护的各种问题,同时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即:可持续发展就是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初步兴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只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却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维。所以更为适合我们当今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初步出现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其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着:第一,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可持续发展不能太过专注发展速度,单纯的追求一时的经济热潮只会“变成没有发展的增长”第二,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在最小化的资源消耗中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上。2.2.2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必要性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主要产业。但旅游产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弊端,如:旅游景观的破坏和消亡。一方面是由于旅游区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造成的,山体崩塌,瀑布断流等。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景区设计规划不得当,人为的修路开山导致的山体滑坡,地表塌陷等。多数资料调查,其中人为因素为主要环境破坏因素。因此,中国旅游业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2014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中提到关于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中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资源和环境经济是当今旅游发展的出发点。二、合理地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三、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五、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六、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总之,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城建、环保、交通、邮电、文化、宾馆、公共传播、艺术等方面,使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多层次的社会联系。因此,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当今时代是必不可少的选择。_节选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唐飞。2.3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2.3.1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历程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 “增长的极限”表明了社会发展不能脱离环境的大范围。1980年联合国对世界大众表明了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呼吁各国“确保地球的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危害子孙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最终,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国际大会上,明确的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的概念。1993年,可持续发展旅游在英国问世,标志着这项研究已在旅游理论界有了初步的理论发展。生态旅游在进几十年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到如今拥有了丰富的内涵:要求树立正确的旅游资源忧患意识,合理处理旅游活动中产生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湿度控制旅游量和发展规模,保持旅游容量的合理动态平衡,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开发科学旅游的旅游产品,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有效、平稳的发展。2.3.2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策旅游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想要较好的处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大力倡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保证旅游业很好的造福于人类。(一)强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管理新机制并加强旅游立法工作。体制的改革有利于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保障旅游效益的不断增长。对景区进行三权分离,即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使三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相互独立以建立现代旅游体制。而立法的不断完善将会很好地监督和管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使旅游市场规范化运作。(二)强化景点线状开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景点的线状开发就是要把旅游资源进行线性整合,把邻近的相似的或者互补的资源连接起来。此举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时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整合,进而提升旅游品位。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缓解过度开发资源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更加有利于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_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俱乐部的宗旨是研究未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阐明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引起政策制订者和舆论的注意。节选自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程与内涵。第三章 实例研究以青岛市为例3.1青岛市生态旅游的背景青岛市,简称青,别称胶,被誉为琴岛和岛城,青岛位于中国北方海岸线的中部,西接广阔腹地,近代因该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青岛因名牌企业众多,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成为奥运之城,被誉为“世界帆船之都”。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青岛市作为其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近年来,青岛市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生态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性,需引起我们的重视。旅游业的不正当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在如今暴露出了它负面的后果。所以说,如何使青岛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环境优势、经济优势,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3.2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SWOT分析方法是对区域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确定区域旅游业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首个英文字母缩写。青岛市生态旅游发展既有突出优势,又有着明显的劣势;既面临着大好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只有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才能实现青岛市生态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3.2.1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全市自然旅游资源单体1117个,占资源总数的30.88%,主要集中在青岛市市辖区、沿海海岸带和平度市北部等区域。特品级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南区、黄岛区、即墨市,优良级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南区、崂山区、即墨市、平度市。多数旅游资源属于开发条件与市场潜力较好的优势资源,尤其是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的开通与大沽河综合整治、轻轨建设的推进,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旅游开发条件成熟。青岛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海湾、沙滩、海岛、城市风貌、温泉、湿地、山岳、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旅游资源品级较高,层次感鲜明,组合优势明显,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人文资源,加上优质“3S”(阳光、海洋、沙滩)资源,非常适合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海洋旅游和文化旅游。3.2.2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劣势1、旅游文化未被充分开发利用。自从青岛旅游产业发展起来,青岛就是以娱乐、放松为主题的旅游,但青岛并不是只有吃喝玩乐的元素,青岛本身也有其独特的思想文化,如崂山的道家文化。但崂山位于远郊,空间距离较大,不利于结合热门的旅游路线,所以没有得到重点的旅游开发,文化资源优势未达到最大开发。2、 季节差异大,发展不平衡。青岛市每年有超过500万人次的国内游客,其中多数集中于7、8、9月三个月份,使得旺季的青岛处于基础设施超饱和状态。这个时候会出现交通拥挤,旅店住房紧张,景区爆满拥堵现象,导致旅游质量下降,更深则会延伸出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与其产生明显对比的是2、3、4月份,淡季的游客量相对较少,使得基础设施无法完全利用而导致浪费资源。由此发现青岛旅游的发展十分不平衡,淡旺季差距较大,市场不稳定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青岛旅游生态合理开发,科学管理,引导与调控市场,塑造良好的青岛旅游形象。3.2.3 青岛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青岛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资源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并且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对外开放程度高的青岛凭借着多种的优势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1、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拓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机遇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青岛在国家良好的政治氛围中稳中求进,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随着国家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游客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这样大量的游客将会拉动青岛的旅游消费,一方面带动了青岛的旅游产品的创新,另一方面有利于青岛旅游产业的扩大拓展。2、 政策支持带来开发机遇2003,青岛制定旅游业发展蓝图,“争创最佳旅游城市,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打造帆船之都。”等,成为规划鲜明的目标。2005年,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为青岛旅游业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文件明确了青岛旅游业的战略方向“由观光型向度假型,由数量向质量型,由国内向向国际标准 转变,使旅游业发展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三个转变”的思路使青岛旅游发展空间豁然开朗,青岛从此进入了生态旅游建设的高峰期。3、不断完善的城市规划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以老市区、黄岛、红岛三点为核心支点以胶州湾畔蜿蜒伸展的滨海公路为主要轴线。沿线串起琅琊、胶南、黄岛、红岛、老市区、鳌山、田横等七大组团。构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重点留意事项解析
- 2025餐饮公司劳动合同范本AA
- 2025精明租房合同签订策略
- 2025数据中心改造合同范本
- 三沙装饰物拆除施工方案
- 灯火通明施工方案设计
- 求大学足球考试题及答案
- 帮扶乡村振兴试题及答案
- 城区水泥配送方案范本
- 计生专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民间借贷抗诉申请书
-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
- 2025年B2B企业生成式引擎优化(GEO)实战指南
- 2025年宁波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考研护理综合全程真题及答案
- 电力市场风险管理办法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烟酒有危害》教学课件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测漏培训课件
- 2025年军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高职AIGC应用基础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