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ppt_第1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ppt_第2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ppt_第3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ppt_第4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及脑脊液循环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nervous system 1 脑和脊髓表面三层被膜(外内):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脊髓脑 硬膜硬脊膜硬脑膜 蛛网膜脊髓蛛网膜脑蛛网膜 软膜软脊膜软脑膜 2 一、硬膜(硬脊膜、硬脑膜) (一)硬脊膜:上起枕骨大孔,下包裹终丝,附于尾骨。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骨膜之间腔隙,内含静脉、 淋巴管、脂肪等,呈负压,有脊神经根通过。硬膜外麻 醉,药物注入阻滞神经传导。 3 (二)硬脑膜:内外两层膜紧密结合,外层即颅骨内面骨膜。 与颅盖结合疏松颅盖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 与颅底结合紧密颅底骨折脑脊液外漏 大脑镰:硬脑膜伸入半球之间的突起,矢状位,形似镰刀。 小脑幕:硬脑膜伸入大、小脑之间的突起,水平位,形似幕帐。 幕切迹:小脑幕前缘游离一切迹,其与颅底内面斜坡上缘之间有 中脑通过。 4 5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将颅腔不完全分为上部、下部。 上部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时,幕切迹上方的 海马旁回和钩挤入幕切迹内,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压迫 大脑脚和动眼神经,产生肢体瘫痪,瞳孔散大。 6 硬脑膜窦 硬脑膜在某些位置两层分开 , 形成腔道,含静脉血,此窦壁 不能收缩,易形成颅内血肿。 上矢 状窦 大脑镰上缘,后与 横窦在枕内隆凸汇 合,称窦汇。 横窦成对,在小脑幕后 缘。 乙状 窦 横窦的延续,在颈 静脉孔处移行为颈 内静脉。 海绵 窦 在垂体窝两侧。前 接受眼静脉,后注 入横窦或乙状窦 7 8 海绵窦及通行结构 颈内动脉 展神经 经过海绵窦内侧壁的结构: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经过海绵窦外侧壁的结构: 9 由于面静脉与眼静脉之间有交通,眼静脉通海 绵窦,故面部感染可引起海绵窦炎症和血栓形成 。 10 二、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空隙,充满脑脊液。 蛛网膜下池:某些地方蛛网膜下隙内小纤维束消失,空隙变大。 小脑延髓池:小脑和延髓之间,临床穿刺抽取脑脊液。 终池:脊髓下端与S2椎骨水平间,蛛网膜下隙扩大,含马尾、终丝 。 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在上矢状窦两旁形成许多小突起。 11 二、蛛网膜(脊髓蛛网膜、脑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空隙,充满脑脊液。 蛛网膜下池:某些地方蛛网膜下隙内小纤维束消失,空隙变大。 小脑延髓池:小脑和延髓之间,临床穿刺抽取脑脊液。 终池:脊髓下端与S2椎骨水平间,蛛网膜下隙扩大,含马尾、终丝 。 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在上矢状窦两旁形成许多小突起。 12 终池 13 三、软膜(软脊膜、软脑膜) 在脑室一定部位,软脑膜上的毛细血管形成血管丛, 与脑室壁上的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称为脉络丛,产 生脑脊液。 14 脑室和脑脊液 名 称 位置 侧 脑 室 左右大脑半球内 第 三 脑 室 间脑内,背侧丘脑与 下丘脑之间,外上方 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相 通,后下方借中脑导 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 第 四 脑 室 延髓、脑桥 和小脑之间 15 第四脑室 借正中孔、外侧孔与 蛛网膜下隙相通。 上通中脑导水管。 下通脊髓中央管。 16 脑脊液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 (室间孔) 第三脑室 17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正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大脑背面 硬脑膜窦(上矢状窦) 血液回流 18 19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血管 1、颈内动脉系 大脑半球前2/3 间脑前部 2、椎基动脉系 大脑半球后1/3 间脑后部 脑干 小脑 20 颈内动脉 椎基动脉 21 营养大脑半球的动脉分支分为: (1)皮质支:分布大脑皮质和深面的浅层髓质 (2)中央支:穿入实质,营养深部髓质,间脑 和基底核等。 22 皮质支 中央支 脑动脉分支类型 23 1、颈内动脉 (1)眼动脉 经视神经管入眼眶。 (2)大脑前动脉 (3)大脑中动脉 (4)后交通动脉 向后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24 (2)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发出后, 进入大脑纵裂内,沿 胼胝体背侧后行,双 侧借前交通动脉相连 。 皮质支:额顶叶内侧面 、 上外侧面边缘部 中央支: 尾状核、豆状核前部 25 26 (2)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直接延续 ,沿大脑外侧沟,分 布大脑半球上外侧面( 躯体运动、感觉、语言中 枢) 皮质支: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 中央支(细小垂直): 尾状核、豆状核及内囊 27 28 2、椎动脉 起于锁骨下动脉, 绕大脑脚向背侧,经 枕骨大孔入颅腔在脑 干腹侧,在脑桥下缘 形成1条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沿脑桥基 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 ,分为2条大脑后动脉 。 皮质支: 颞叶下面、枕叶内侧面 上外侧面边缘部 中央支: 背侧丘脑、内外膝状体 下丘脑 29 大脑动脉环 (willis环) 双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双侧颈内动脉末端 双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 前后交通动脉 30 大脑 浅、深静脉均进入附近的硬脑膜窦 31 脑的浅静脉 脑的深静脉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