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7大手法培训.ppt_第1页
QC7大手法培训.ppt_第2页
QC7大手法培训.ppt_第3页
QC7大手法培训.ppt_第4页
QC7大手法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 查检表 特性要因图 柏拉图 层别法 散步图 直方图 管制图 什么是QC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 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统计分析表 调查表 定义: 利用表格或图示的方式,将数据收集的方法加以 规范和系统化,以获取对问题的明确认识 日期 1/52/53/54/55/56/5 计划数 生产数 不良数 累计生产数 不良率 备 注 生产计划与实际日报表 项目 记录栏目 统计栏目 特点 : a)规格统一,使用简单方便; b)可提高整理数据之效率; 适应范围: 各种需分类收集数据情况下 案例一:缺陷项目调查表 分析:事先已对不良项目有明确的划分,通过列表,让 现场操作员在工作进行之中,进行划记号(每一划代 表1PC不良品)来简单记录所发现的不良品数量。 缺 陷 频 数缺 陷 项目小计 砂 眼 成型不良 加工不良 变 形 其 它 合 计 表面发花 32 23 9 48 7 9 127 案例二:缺陷位置调查表 分析:不仅关注产品所发生的不良数量,同时关注不良 所处的位置而在产品示意图上,利用不同标识来记 录所发生数量和所处位置的记录方式。 色斑 尘埃 流漆 案例三:缺陷原因调查表 分析:将不良发生的相关方面给予不同的标识规定后,在相关的 表单上记录的方法,特点是可在问题提出后,直接确定主要 原因进行纠场操作员在工作进行之中进行纠正。 原 因 设 备工人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下午 日 期 项 目 代 号 名 称 10月6日10月7日10月8日 1号机 A B 01-007 轴孔斜度 轴 钻头 刀具 操作 案例四:特性检查表 分析:已将产品相关的项目和基准列出,使得记录的内容和 判定更加直观。此表很适用于IPQC的过程控制和产品 首件检验。 序号项 目标 准检查记录 1 2 3 4 外围长度2.442.47 印刷字体清晰可识别 配合间隙 0.320.35 2.46 合格 0.33 案例五:操作检查表 分析:此表是将相关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和具 体化的表现,具有点检表相似的功能。适用于新产 品首次生产、IPQC巡检和对新员工的操作考核之用 。 分类序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备注 电镀 前的 准备 工作 1 是否有本液 2 酸洗是否彻底 3 是否有杂物附着 4 锈是否除净 5 产品有无前处理 6 电镀夹具是否配套 已配好 PH值达到要求 无异物 已除净 无须处理 专用 案例六:工序分布检查表 分析:对于了解计量型产品特性的分布情况能一目了然,在 记录完成后能直接体现直方图同等效果。可利用坐标方 格纸直接使用。 规格要求500.06 0 20 25 30 35 40 5 10 15 50.0050.0649.9449.9850.0250.0449.9649.9250.08 1)根据记录需要确定记录 项目(必要时进行分层),并 制成表单形式; 参考步骤: 2)按表单项目记录 原始数据; 必要时,在表单相关项目进行统计计 算,或绘制相应的图形表示; “饼图”- 表示各项所占比例; “柱状图”- 表示各项之间的比较(高低). 排列图 ABC图 主次因素排列图图 l意大利经济学者V.Pareto(1848- 1923) 于1897年分析其社会经 济结构,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分集中于 少数人.于是将所得大小与拥有所得之 关系以一定方程式表示,称为柏拉法 则,即“关鍵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l由品管之创始人石川馨博士 介紹用到品管圈活动中,亦 属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一一. .柏拉柏拉图图的由來的由來: : 二二. .柏拉柏拉图图的的结构结构: : 5 4 3 2 1 1。项目轴X轴; 2。频数轴主Y轴; 5。累积不良率折线图形; 4。累积不良率轴次Y轴; 3。频数柱状图形; (最大值为所有频数之和 ) (从左至右频数从多至少,最后“其它”为几项之和) (最大值为100%) 三三. .柏拉柏拉图图的的作用作用: : 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A H C D F M 其它 A H C D F M 其它 此3项占整个 问题的80%左右 ,为主要控制对 象。 此4项以上只占 整个问题的20% 左右。 关鍵的少数 次要的多数 四四. .柏拉柏拉图图的的制作制作: : 1)对需分析的数据,按项目分别求和统计,从上至下按大小顺序填入 下表的“项目”和“频数”栏目,对于最后项目发生频数(次数)很少 的项目合并成“其它”项填入下表; 日期不良项目数量 07/03A50 C72 07/04A100 H32 B3 M5 07/05D23 H48 F20 E2 G3 某产品品检记录 项目频数 A150 H80 C72 D23 F20 M5 其它8 不良项目数量 A150 B3 C72 D23 E2 F5 G3 H80 M5 按项目分别求和 按频数排序 2)计算各项目的单项百分比例; 项目频数不良率累计不良率 A150 H80 C72 D23 F20 M5 其它8 合计358 用每项的频数 除以 总频数 ; 150 35841.9% 80 358 22.3% 72 358 20.1% 23 358 6.4% 20 358 5.6% 5 358 1.4% 8 358 2.2% 以此类推 求出总频数 3)依次求出各项目对应的累计百分比,最后一项应为 100%; 项目频数不良率累计不良率 A15041.9% H8022.3% C7220.1% D236.4% F205.6% M51.4% 其它82.2% 41. 9% 64. 2% 84. 4% 90. 8% 96. 4% 97. 8% 100. 0% 等于本项不良率 等于上项与本项不良率之和 等于上项累计不良率与本项不良率之和 等于100% 与此类推 4)绘画 画出项目X轴 画出频数主Y轴 对照主Y轴,将频数用柱形图表示; 画出累计不良率次Y轴,100%处与主Y轴频数总数位置相同; 对照次Y轴,将累计不良率描点后从左至右依次连成折线 ; 150 80 72 23 A H C D F M 其它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项目频数不良率累计不良率 A15041.9%41.9% H8022.3%64.2% C7220.1%84.4% D236.4%90.8% F205.6%96.4% M51.4%97.8% 其它82.2%100% 20 5 8 41.9% 64.2% 84.4% 90.8% 96.4% 97.8% 100% 五五. .柏拉柏拉图图图图的的分析分析 : : 1。从次Y轴80%(或 左右)刻度向内画一 水平线; A主要或关键问题累计在0%80%左右 B次要问题累计在80%95%左右 C更次要问题累计在95%100%左右 ABC3类分析方法 3。在垂直线左边的 项目, 则为主要项目 主要或关键问题之项 目。 2。从水平线与折线 相交点处,向下作垂 直线; 因果图 鱼骨图 定义:一种能一目了然的表示结果(特性)与(影响特性 的要因)原因之影响情形或两者间关系之图形. 结果 方面 主干 项目 原因展开 目的:通过图形的绘制来展开影响结果的各种原因,并 以此为基础寻求主要原因. 适应范围:品质纠正、预防和改善过程中均适应 过程管理 过程改进过程控制 过程分析 反馈循环 展开类型(1): 按五大要素 设备 环境操作员原材料 方法 冷却面积不够 硫化温度低 投料量大 季节变化 气温高 操作不熟甘油纯度低 操作马虎 HNO2含量高硫 化 系 数 为 何 高 ? 滴漏 时间长 展开类型(2): 按工序项目 钻孔 下料扩孔磨孔 铰孔 刀痕 刀具材料 刀具磨损 牌号 成份 乳化剂研磨剂 刀具刃度技术 孔 粗 糙 度 达 不 到 要 求 乳化剂 技术 车 走偏 展开类型(3): 按原因罗列 工具头 间隙大 铁屑清 除干净 油泵压力 不足 刀具 硬度低 比例界限 范围大 量具失检 控制治炼 阀芯磨损磨刀退火 油泵渗漏材料选用不当 孔 粗 糙 度 达 不 到 要 求 吃刀深度 不一致 工人技术 润滑油 配比不准 测量 误差大 机床振动 间隔过大 作图步骤: 2) 确定与问题相关的方面(人、机、料、 法、环)或过程或主要在原因; 3) 从问题这个结果出发,依靠与会人员集 思广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列明所 有可能的原因项目; 4) 根椐所列明的项目,加以比较讨论或以与 会人员投票方式,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 作适当标识)为止。 1) 明确问题的内容; 方法 环境 机器人员原物料 温度 湿度 文化程度 机台稳定性 料量 人工取活 水份含量 清洁度 送料 熟练程度 班別 放置手法 铜片不良 成型条件 模具精度 变形 ? 案例分析: 冲床 能力不足 杂事多作业不规范 如 何 提 高 换 线 调 整 效 率 ? 调整方法不统一 设备 老化 漏油 损坏 不规范 未保养 损坏 机器 其它方法 人 调整不当 偷懒 怕累 怕麻烦 凭经验 技术不足 意识差 新人 经验少 心情不好 冲床调度不够设备不足 架料机损坏 判断错误材质差材厚不一 用错 材料 送距 太长 太短 收料机 感应不灵 不通电 脱料 太迟 太早 时机不当 未教育 夹料 太松 无标准 太紧 5 6 4 3 2 1 7 1.结果的描述应是“为何”,而不应是“如何”; 2.主要因素应加框表示; 5.主观原因展开意义不大 ; 4.没有原因项目,何来展开; 6.此项应归属“机器”方面; 3.使用箭头符号; 7.此项与“机器”无包含关系; 9 8 8.选定项目应为最底层内容; 9.划水平线与60度斜线; 冲床 能力不足 杂事多 凭经验 为 何 换 线 调 整 效 率 低 ? 调整方法 不统一 X设备 老化 漏油损坏 不规范 未保养 损坏 机器 其它方法 人 调整不当 技术不足意识差 新人 经验少 冲床调度不够设备不足 架料机损坏 判断错误 材质差 材厚不一 用错 材料 送距 太长太短 收料机 感应不灵 不通电 脱料 太迟 太早 时机不当 未教育 夹料 太松 无标准太紧 工作 案例分析纠正结果: 分类法 定义:一种按性质、来源、影响等方面,按其分类列明 ,并将每类隶层关系逐项向下层展开的过程. 目的:为了把性质不同的数据 和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 分析清楚,找到问题症 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 。 适应范围:可按其性质、来源、 影响等进行分类的情 况下均适应 。 原则: A。分层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进行 , 目的不同,分层的方法和粗 细 程度不同。 B。分层要合理,要按相同的层次 进行组合分层,以便使问题暴 露的更清楚。 1) 明确主题 之方面 进行步骤: 2)确定相关项目的 内容与隶属关系; 。 机床 设备 机器 工夹刀具 车床 冲床 磨床 铣床 工具 夹具 刀具 。 。 。 资料: 操作人员: 按个人分,按现场分,按班次分,按 经验分; 其他: 按发生情况分,按发生位置分等。 材料: 按供应单位分,按品种分,按进厂批分 ; 加工方法: 按不同的加工、装配、测量、检验等 方法分, 按工作条件分; 时间: 按上、下午分,按年、月、日分,按季节分 ; 环境: 按气象情况分,按室内环境分,按电场、 磁场影响分; 机床设备: 按机器分,按工夹刀具分; 相关图 相关分析图 定义:一种通过采集两个变量相关一组原始数据后,在 坐标系描出点,并从点的分布趋势中进行线性分 析的图表.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能找到两 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为 分析品质问题提供便利 ,从而查出问题的本质 之所在。 适应范围:计量型数据分析 。 方法/步骤 : 确定两个变量 (X,Y) 在坐标系中描点 ; 根据所有点的分布趋 势确定回归直线 ; 依据回归直线的斜率( 相关系数r值)判定结果 ; 确立主变量(X)的取值 范围和档位值,并收集(或 试验)X值情况下的Y值 ; 温度(X)与压力(Y) 及相关关系表达主题 ; 案例 : 压力随温度变化的相关性 X Y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4 15 23 20 27 25 29 32 X(温度) Y(压力) 0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0 15 20 25 30 35 45lr1 X (温度)与Y (压 力)之间存在一 定线性关系 X与Y完全成线性相关 完全正相关 完全负相关 r1 r-1 X Y 45 X Y 45 等于45 X与Y之间存在一定线性关系 -lr1 X Y 不等于45 X Y X与Y没有线性关系(不相关) r0 (回归直线平行于x轴) X Y X Y 频数分布图 Histogram 定义:用横坐标标注质量特性的测量值的分组值,纵坐 标标注频数值,各组的频数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 这样就作出了直方图; 42.44542.265 长度 30 20 10 0 频数 目的: 显示数据的 波动状态; 适应范围: 一般用于: 数据整理; 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 情况的信息; 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 进行改进 . 研究质量分布; 调查工序能力。 分析用直方图进行步骤: (3)将取整值对照下表即可确定组数,这时取整值对应的测量单位倍 数的数值即为组距 数据数50以内50100100250250以上 组数576107151030 (1)从数据中选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这时应去掉相差悬殊的异常数据 (2)用测量单位的1、2、5倍除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 并将所有得值取整数. 例1:某零件的一个长度尺寸的测量值( mm)共100个,测量单位为0.01mm 数据为100,取组数为9是合理的,即组距为0.02 以上例子中,最大值为42.44,最小值为42.27 极差=42.44-42.27=0.17mm 为了求出组距,可用0.01mm的1、2、5的倍数除以极差0.17mm. 0.170.01=17 0.170.02=8.5(取整数为9) 0.170.05=3.4(取整数为3) (4)完成下列频数表 (4-1)计算平均数X p X p=42.355 (4-2)列出各组组中距 (4-3)列出各组组边界值 X p-h A=Xp-h/2 X p+ hX p A-hA-3hA-2hA+ hA+2hA+3hA+4h Xp+2hXp+4hXp+3hXp-3hXp-2hXp-4h 组号组边界值组中值频数符号频数 1 2 3 4 5 6 7 8 9 42.26542.285 42.28542.305 42.30542.325 42.32542.345 42.34542.365 42.36542.385 42.38542.405 42.40542.425 42.42542.445 42.275 42.295 42.315 42.335 42.355 42.375 42.395 42.415 42.435 合计100 (4-4)统计各组频数 42.44542.265 30 20 10 0 频数 长度 2 8 18 22 27 14 6 2 1 (5)在数轴上画出柱状图 2 8 18 22 27 14 6 2 1 控制用直方图进行步骤: (1)根椐取样数据对照下表确定组数(一般取奇数); (2) 以规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组数后取测量单位倍数为组距; 例2:某零件的一个长度尺寸的测量值( mm)共100个,测量单位为0.01mm 要求为42.350.08 数据为100,取组数为9 组距=0.169=0.0177 (取整数为0.02) 数据数50以内50100100250250以上 组数576107151030 (3)完成频数表 (4)在数轴上画出柱状图 与例1相同 与例1相同 长度 30 20 10 0 2 8 18 22 27 14 6 2 1 直方图结果判定 : 加工能力过高 加工能力尚高 加工能力高 加工能力一般 抽样数据在规格内 抽样数据在规格内 加工能力差 抽样数据大部分在规格外 抽样数据中有离散现象 趋势图 分析用控制图 日期/时间 20 10 0 频数 12345678 定义:一种随着时间的移动,将设定工作推动的项目, 结合设定的指标而将实绩在成果绘制在图上,以 观察实际的成果与设定指标的差距,以便采取调 整措施的一种图表; 目的: 改变了一般报表在文字上的体现,并且也弥补 了一般报表不容易查觉到随时间的变动所呈现 结果的变化起伏状况; 适应范围: 日常管理工作; 研究质量数据可控制幅度。 不良率推移图: (1)画出坐标系; 序日期检验数不良数不良率% 108/01100040.40 208/0295030.32 308/03105050.47 408/04121230.25 508/0585010.12 608/06105120.19 例1:某制程检验记录如下: 如果必要,可根据此6个数量 计算以后控制用的 “三线”: UCL= 0.68 CL=0.29 日期/时间 0.40 0.20 不良率% 08/0108/0208/0308/0408/0508/06 (2)描点连线 ; CL UCL 多项数据推移图: (1)画出多纵轴坐标系; 序日期检验数不良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