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ppt_第1页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ppt_第2页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ppt_第3页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ppt_第4页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 写作 2005-2006学年 1 第一章:绪论 课程目的 通过介绍经济学方法论基本知识,提高对已有 研究做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论证自己见解的能力 ; 掌握在实践中如何遵循严谨的研究方法; 了解学位论文研究的特点、基本要求和过程, 为开展论文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课程主要内容 经济研究的方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步骤; 经济学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研究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 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研究项目报告 调研工作报告 学术专著 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 3 学位论文研究的特殊性 学位论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的用途是向评审者证明,自 己已经达到了相应学位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首要读者是评审者,可以 假定其具有本领域的丰富知识; 评审者对学位论文有一个预期的规范 模式。 4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对拟研究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 在没有明确研究目标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 未能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不善于对前人的成果做出批判性思考,文献 综述缺乏条理性; 缺乏形成研究所依据的概念框架的能力; 不善于选择和判断适用于自己研究的方法; 论文中使用不严谨的概念; 5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分析过程缺乏严谨的逻辑性; 将其他人的见解用作自己分析的论据; 盲目接受社会上流行的说法,缺乏自己依据 经验事实进行的论证; 将研究方法与目的相混淆; 所做结论与自己的研究发现相脱节; 不善于表述研究结果; 存在过多的技术性错误(论文结构、格式、 图表和文字表述)。 6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主要内容 讨论研究工作作为一种有秩序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这一 性质。 讨论在经济研究中如何形成待检验假说和如何对其进行 检验。 介绍规范的研究方案设计,指出准备研究方案时需要考 虑的主要问题。 介绍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 讨论在经济研究中经常利用的数据类型、分析方法及处 理数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介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调查表设计,讨论在实际调 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介绍规范的学术论文框架结构和格式要求。 介绍如何准备答辩和可以利用的报告方法。 7 本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 涉及到科学哲学,但是仅从方法论的 哲学基础角度进行讨论; 涉及到逻辑推理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 的应用,但是并不系统地介绍逻辑推理 知识; 涉及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是 并不介绍研究中可能利用到的具体分析 技术。 8 主要参考文献 FT.埃思里奇著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朱刚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F劳伦斯 A. 博兰著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 ,王铁生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 F马克 布劳格等著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F托马斯 A. 博伊兰、帕斯卡尔 F.奥格尔曼著 经济学方法论新论,夏业良主译.北京, 经济出版社,2002。 9 指定阅读材料 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一章 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经济研 究创刊四十周年 第六章* 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 和来自中国的证据 Allan Schmid and Paul B. Thompson, 1999. Against Mechanism: Methodology for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0 教学计划 经济学方法论基本知识(8学时) 经济学应用研究过程(16学时) 问题分析(6学时) 有价值的参考 突出的问题 考核 按自己选择的学位论文题目完成研究设 计 考试? 11 第二章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12 讨论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介绍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介绍主流学派的研究方法; 介绍重要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介绍研究中使用的逻辑推理知识; 介绍有关假说和假设检验的概念。 本章的目的 13 什么是研究? 研究不是偶然发现,但 偶然发现可能导致有成 效的研究; 研究并非是汇集数据和 以某种形式表示出数据 (有效性、条理性、论 证性); 研究不是概括总结已有 的成果。 研究是寻找对所研究问 题的解释、确定因果关 系的过程,其目的是揭 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过程生成新知识并 检验其有效性; 研究活动的成果可以用 作决策依据。 研究是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过程,需要有条理地组 织执行,以便能够对所获得知识的可靠性进行严谨的 检验。 14 科学研究方法 按照普遍性程度的不同,科学方法可以由低到高大 体分为三个层次: 具体研究方法(如投入产出表、统计抽样、计量经 济学等),它们属于各门科学本身的研究对象。 一般性研究方法(数学、逻辑学),适用于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 哲学方法(认识论、辩证法),适用于所有学科。 方法学研究的是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体系和基本 推理规则,即应用于该学科的科学哲学。 有没有充实完善的方法论不仅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 的标志,而且是其能否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 件。 15 研究过程 问题 一般目标和 具体目标 研究计 划设计 产生研 究结果 专业训练 生产者 消费者 政府 解释结果 提出结论 16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一) 目的 识别与我们从现实中观察到的事实相一致的实 证性陈述并将其加以归类,这些陈述帮助我们理 解现实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研究步骤 观察和测度事实 建立模型 检验模型 做出结论 17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二)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性; 在经济学研究中不可能采取象物理学、化学 等自然学科中广泛采用的有控制实验方法; 经济学家通常依赖统计归纳和抽象演绎等逻 辑推理方法进行研究; 因而经济学研究中包括价值判断、思维规范 选择等主观因素; 由于经济学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价值标 准和思维方式不同,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有多种答案的情况。 18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三) 有必要将研究活动区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 究两类 实证研究(Positive study)试图解释说明事物 是怎么样的一回事(What it is) 可以验证陈述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可以通过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比较来检验理论 规范研究(Normative study)试图论证如何做 是最好的(What should be) 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 无法检验对错 规范研究需要以实证研究作为基础 19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四) 经济学的性质: 经济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历史学科,它以历史 上经常变化的社会经济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 因而,经济学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必然受到当前社会政治状况的影响; 经济学方法论就是对不断演化的经济理论研究 方法和论述体系的理论概括; 经济学研究方法既涉及到哲学问题,同时也涉 及到具体应用的经济学科方法。 20 经济学方法论涉及的基本问题 是否存在所谓的经济“规律”? 这些规律是否能够为人们所认识,从 而可以根据这种知识指导实践工作? 是否存在有助于准确认识这些规律的 科学方法? 21 经济学研究中面临的障碍和陷阱 错误识别因果关系 其它条件不变(Ceteris Paribus)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适用于部分个体的结论肯定适用于总体 ,或适用于总体的结论适用于所有个体。 时间顺序谬误(Post Hoc Fallacy) 先发生的事件是因,后发生的事件是果 。 22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情况 现实中很少有人专门研究经济学方法 论,但是主流经济学家各有其偏爱的方 法论。 从事方法论研究的主要有: 研究经济学说史的学者 研究经济哲学的学者 研究传统经济学方法论的学者 23 一般性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区分 理论研究以实证性内容为主,试图说明事物之 间的因果关系,具有“社会启蒙”作用。 应用研究含有较多规范性内容,即完成“社会设 计”。 根据研究对象的时间性质区分 逻辑方法是指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按照经济范 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范畴入 手,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经济关系和范畴 ,从而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进程 。 历史方法是指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 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进程来揭示其规律性。 24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史(一) 早期(古典经济学形成前) 以对实际经验的理论归纳为主(历史描述法) 古典经济学创立时期 早期形成过程主要受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理性主义 影响 英国的配第将培根的归纳逻辑引进经济学; 法国的重农主义者在推崇理性分析的同时,还吸取了 笛卡尔的演绎法。 亚当.斯密开始将经验归纳法和抽象演绎法相结合 明确追求由抽象推理得出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普遍经济规 律 受牛顿力学的启发,坚信社会经济运行也应象机械力学 那样具有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找出这种 能够提供确定性完备知识的普遍规律。 25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史(二) 新古典学派 以“心理原则”为基础的新古典学派将先验的假 说作为演绎的起点,引入古典经济学的数学函数 表达形式,采用公理化表述方法,完全放弃了历 史和现实经验对于理论形成的推动作用。 典型代表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与马歇尔的 局部均衡论,突出地体现了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对 社会和谐与稳定机制及存在具有同一性的永恒世 界的追求。 26 新古典学派的分析方法 经济学分析的起点是关于现实经济活 动的一些最基本的公理; 这些公理由若干不言自明的命题构成 ; 在此基础上,对实际经济情况的描述 都被纳入补充命题; 将基本命题与补充命题结合起来形成 不同的应用性理论; 根据这些理论做出推断或预测。 27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 公理性 假定 (不可检验 ) 行为的环 境条件 (可以改变) 行为 模式 (改变) 行为 推断 (改变 ) 28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 与实际对照 不一致 修改行为 模式理论 接受现有理论 政策建议 行为环境假定 对行为的推断 现有理论 行为模式假说 一致 解释政策含义 29 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案例(一) 厂商理论 公理:利润最大化行为 补充命题: 技术和资源约束 信息的完备程度 市场竞争环境 应用性理论 完善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不完善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政策含义 是否有必要管制厂商行为 哪些政策措施产生较好的效果(规范评价实证 评价) 30 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案例(二) 消费行为理论 公理:效用最大化行为 补充命题: 支出预算约束 市场环境约束 信息的完备程度 应用性理论 消费者对价格、收入等经济因素的反应 政策含义 如何调节消费活动 不同调节措施产生的影响 31 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用对人与物或物与物的关系分析代替 人与人的关系(或社会关系)分析; 非历史地说明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 将怎样配置资源和生产产品; 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借以进行 的生产关系排除在研究对象以外。 32 归纳法和证实主义 归纳法和证实主义(verificationist) 观察大量的经验事实,然后通过深入分析找出 其间的共性,最后经过抽象思维得出理论解释。 证实主义重视对事物的解释说明,强调前提的 真实性,不赞成以推断能力为标准来来检验理论 ,认定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理论解释总是成立的 。 对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要通过对其经验效果与 所观察事实推进行比较来加以检验。 33 归纳法案例 F我在世界各地观察了100次天鹅,每次都发 现天鹅的颜色是白的,因而世界上所有天鹅 都是白颜色的。 F美国、欧盟、日本都是发达国家,它们都 采取了保护农业的政策,因而所有发达国家 都实行保护农业的政策。 F日本、韩国、台湾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在政策上都由剥夺农业转变为扶持农 业,因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业政策的取向 。 34 假说-演绎法和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者(Falsificationist)认为,利用归纳法得 出理论时需要有一个不符合逻辑的思想飞跃,其理由 是从有限的观察无法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无 法保证从真实前提一定得出真实结论,只要有一个反 证案例,即可推翻过去所有观察得出的结果。 演绎法可以保证从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即具有 逻辑上的可靠性。 其核心命题是科学解释和科学推断之间具有对称性 。 反对者认为,推断仅依赖于相关性,而解释则需要 更为全面的内容。推断成立并不能证实结论,而推断 不成立则一定能证伪。 35 演绎法(一) 演绎法的三段论结构 三段论的论证过程是一个整体; 三段论含有三个命题; 在论证过程中,三个项每个都要用到两次,而 两次使用时每个项都必须保持相同的含义。 36 演绎法(二) 演绎法的两种表述形式 37 演绎推理案例 大前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国的政策方向出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 农业的转变; 小前提: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 水平出现明显提高; 结论:中国的政策方向会(应)出现 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的转变。 38 演绎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一) 科学阐述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它们至少包 含一条普遍定律和一项关于初始条件的说明 ,两者一同构成用演绎逻辑规则推演出被解 释对象行为的前提。 行为规则(理论假说)+前提条件=逻辑推论 行为规则不可以观察,行为后果则可以观察 ,因而可以根据结果来检验假说是否成立。 在三段论结构中,大前提并不一定要由对实 际个例的归纳得出,它可以是假设,也可以 是经验感觉。 39 演绎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二) 例1:消费者行为 大前提:价格下降后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小前提:价格下降了: 结论: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商品。 需要的条件:正常商品、完善信息、其它因素 不变 例2:布朗对中国粮食市场发展前景的分析 大前提:日本、韩国、台湾等新兴经济在工业 化过程中都出现了工业与农业竞争资源,从而造 成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下降的局面; 小前提:中国与这些新兴经济具有相同的性质 ,采取了相同的发展模式; 结论:中国也将出现粮食生产下降的局面。 40 分析的逻辑正确性与现实正确性 实际观察到的情况与理论推断一致 该理论成立(肯定后件错误) 该理论未被否定 实际观察到的情况与理论推断相反 适用范围不当(假定不符合实际,例如收入增 长) 小前提错误(观察误差) 大前提错误(理论不符合现实) 41 理论推断与实际矛盾的案例 农民“卖落不卖涨” 依据厂商理论,当产品价格上升时,市场供给数量会增加; 在我国实践中则可以观察到,农民在粮食下降时抢着出售,而 在价格上涨时表现出惜售倾向。 问题:中国粮食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对待问题的方式: 就中国农村情况而言,厂商理论是错误的; 经验观察有误,厂商理论仍适用于中国农村情况; 用厂商理论解释中国农村情况量需要使假定前提符合实际: 先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技术进步,自然灾害,投入价格变 化 然后考虑修正对行为模式的解释:引入预期因素后,对农民 行为仍然可以用厂商理论解释,即符合利润最大化规则。 含义:选择不同的思路时,需要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相应改变, 因而体现出研究人员自身的某种认识或偏见,并影响到所产生 的结果。 42 社会经济研究的过程 个 例 观 察 归 纳 概 括 理 论 假 说 演 绎 推 断 检 验 未证伪 证伪 纠错 修正 创新 对策实践 43 计量经济学模型假说演绎法? 模型设定形成理论假说 提出假定设定推理的前提条件 取得数据获得经验事实个案 估计模型获得对经验事实的统计反 映 检验模型检验假说 模型预测提出政策含义 44 知识增长理论 对理论、范式、研究纲领或传统的评 价是相对的,这种评价应该在对比的框 架中进行,只有当存在真正的替代物并 可以进行比较时,才能对不同理论进行 评价。 进行比较性评价要求人们使用对方的 术语,并愿意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 45 不同理论的比较 对两种理论(A和B)进行比较可能有 以下情况: A在所有各方面均正确,B在所有各方面 均错误。因而否定B。 A在某些方面正确,但在其它方面错误 ;B的情况亦相同。可能的解释有: 理论随实际情况而异(实用主义); 两种理论均是错误的; 两种理论均含有正确成分,可以在此基 础上发展统一的理论。 46 对理论的检验 检验一种理论可以: 考察其所做的预测是否与实际一致; 考察其做预测时依赖的基本假定是否符合实际。 需要注意: 准确预测不是对一项理论是否有效的重要检验手段,如 果以此作为唯一的手段,则不可能区分理论真伪; 有关假定的直接证据并不一定比检验预测的资料更难于 取得,或者说,由直接检验假定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比由检 验预测结果得出的结论更含糊; 检验假定可能产生重要的洞察力,帮助我们理解和说明 对预测检验的结果; 如果对显然以与事实相反的假定条件为基础的理论进行 预测检验,那么首先要对理论进行严格的审查。 47 对理论的检验 通过说明某可观察现象与理论推断相一致从而证实 该理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即使是荒谬的理论,也 很容易通过特殊的观察事实而证实。 只有当科学家详细说明证伪一项科学理论需要的所 有观察条件时,才能够对该理论进行真实性检验。 如果某理论的预测是有条件,但是在观测时又不可 能实现所有必需的条件,那么无论观察到的结果如何 ,都不可能否认该理论。 如果某理论能够反复地经受人们对其进行的证伪检 验,同时还能够成功地预测到竞争理论未能预测的事 实,那么该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得到高度证实的理论。 或者说,理论得到确认不在于它是否与许多事实相 符合,而在于无法发现任何能够驳倒它的事实。 48 供参考的理论检验方法学规则 一个理论的科学性取决于在对其存在的谬误进行校 正后是否仍具有解释能力; 如何一种理论已经为经验事实所拒绝,那么没有必 要通过修补来挽救它; 一种能够被接受的新理论必须要能够解释由它取代 的旧理论所成功解释的问题; 对理论应该进行尽可能全面和认真的检验; 不应接受缺乏一致性的理论; 在分析中要注意避免使用“不言自明”的公理; 对任何一种新理论都应该独立地进行验证。 49 发生两种错误的概率 在假说为真的情况下错误地加以拒绝,即弃真错误 ; 在假说为假的情况下错误地加以接受,即取伪错误 。 统计学中,可以通过选择显著性标准来控制两类错 误 对一项假说的任何统计检验均需要以一定方式依赖于加 以比较的另一个假说(如虚假设H0和备择假设Ha) 设为允许出现H0实际正确但否定H0这一错误的概率; 设为允许出现H0实际不正确但接受H0这一错误的概率 。 一般说来,对于一定样本容量n,不可能使出现两种错 误的概率同时减小。当选取较小的值时,出现第二类错误 的概率相应增大。在理论推断具有概率性质时,评价论据必 定要援引规范性方法论原则,如习惯的显著性标准。 50 发生两种错误的概率 类似情况:对待罪犯的两种态度: 在确认犯罪事实前相信嫌疑人是清白的; 在嫌疑人能够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之前相信其犯 有罪行。 在科学研究中,学者们一般更担心接受错误 的理论主张,而不大担心未能承认其正确性 的理论主张,即主张持有科学的怀疑主义态 度。 51 逻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逻辑学涉及正确进行思维的规律。 逻辑学提供了检验思维一致性的准则 。 归纳法规则有助于防止处理经验事实 时出现错误。 演绎法规则有助于防止在从接受的前 提出发进行推理时出现错误。 52 逻辑学中的基本概念 命题是用文字表示的判断,是逻辑推 理的基本单元。 判断是对现实的一种认识。 当我们用语言表示肯定或否定某件事 物时,我们就提出了命题。 53 逻辑推理谬误 正确的推理 大前提:若A是真实的,则B是真实的; 小前提:A是真实的; 结论:因此B是真实的。 大前提:若A是真实的,则B是真实的; 小前提:B不是真实的; 结论:因此A不是真实的。 错误的推理(肯定后件错误) 大前提:若A是真实的,则B是真实的; 小前提:B是真实的; 结论:所以A是真实的。 例:农民“卖落不卖涨” 54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 形式。 如果某个现象存在必然引起另一现象 发生,这两个现象间就具有因果关系, 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因果联系应该具有普遍性,并且是一 种必然联系。 55 因果关系的时间特点 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先后相继,因先于果。 需要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可能是双向的,并 且先出现的情况并不一定总是原因。仅依据 时间先后来推出因果联系的结论,犯了“以先 后为因果”的逻辑错误。 因果关系是相对的。某现象对于A现象可以 为因,而对于B现象则为果。 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可能出现一因多果和多 因一果等情况。 56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求同法 如果被观察现象a出现在两个或更多的场合,而这些 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A就 可能是现象a的原因或结果。 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先行情况,小写字母a,b ,c表示被观察现象,求同法的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 : ABCa ADEa AF a 所以Aa 求同法的结论是或然的,观察的场合越多,结论的 可靠程度越高。 57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求异法 如果被考察现象a在一个场合出现而在其它场合未出现, 在这些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因素A是相异的,那 么A就可能是现象a出现或不出现的原因或结果,或原因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求异法的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 ABCa BC 非a 所以Aa 求异法的结论也是或然的。应用求异法要求两个场合只 有一个相异因素,若有未发现的因素,则推论不可靠。另 外,要注意A是被考察现象的唯一原因还是部分原因。如 果产生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是复合的,每个部分原因都是现 象a的必要条件,那么任一个部分原因消失都会导致现象a 不发生。 58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剩余法 如果从每个被观察现象中消除通过以前的归 纳得知为某些前件结果的部分,剩余部分就 是剩下的前件的结果。 59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共变法 在若干个场合中,如果每当先行情况中因素A发生某些变化时 ,被考察现象a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其它情况不变, 那么这个共变因素A就可能是现象a的原因或结果,或者通过与 其它共同因素的因果关系而形成联系。求异法的推理形式为: A1BCa1 A2BCa2 A3BCa3 所以Aa 共变法从数量上识别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共变法的结论也是或 然的,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到,只有当因素A是唯一的与被考察现 象a发生共变现象的因素时,才能做出上面的结论。此外,共变 是有条件的,仅存在于一定限度之内。 60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案例( 一) 求同法 美国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美国扶持农业; 日本是农业资源稀缺的发达国家,日本扶持农业; 匈牙利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达国家,匈牙利扶持农业 ; 结论:所有发达国家都实行扶持农业的政策。 求异法: 美国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美国扶持农业; 阿根廷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阿根廷没有扶持 农业; 日本是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日本扶持农业; 印度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没有扶持农业; 结论:所有发达国家都扶持农业,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不 扶持农业。 61 寻找因果关系的或然性推理案例( 二) 剩余法: 日本的资源最不丰富,对农业的扶持水平也最高; 美国的资源最丰富,对农业的扶持水平相对较低; 欧盟的农业资源丰富程度和对农业的扶持程度介于日本和美国 之间; 结论:除经济发展水平外,农业资源状况也是农业扶持水平的 决定因素。 共变法: 韩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政策方向由剥夺农业向扶 持农业的转变; 日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政府政策方向由剥夺农业向 扶持农业的转变; 结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国的政策方向呈现由剥夺 农业向扶持农业的转变。 62 形式逻辑对论据的基本要求 同一律:不同的陈述不能采用同一词语的不同 定义; 排中律:陈述要么是真实的,要么是不真实的 ,要么是别的什么,不可能什么都不是; 矛盾律:不能允许一个陈述既是真实的,又是 不真实的。 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据均不能够成 为逻辑论据。 63 经济数据和信息 数据只反映原始事实和情况。 信息指具有意义并且能够改变信息接受者对事物理 解的数据,需要经过对原始事实和情况进行加工并转 化成决策者可以使用的形式。 信息质量是数据反映现实的准确程度。高质量信息 必须具有及时性、完整性和对于决策者的适用性。 及时性指在事件发生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得到有关信 息。 完整性指信息包含相关事实/数据的程度。 适用性指信息与管理者解决所面临问题、做出决策和完 成预定任务的要求相符的程度。 64 经济数据存在的测度误差 信息含量的完整程度 较早发表的统计数据常常未能包括最终 的信息 代表性误差 选择的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 65 经济研究中理论概念与数据的关系 理论概念:常常是不可以直接观察的,例如 财富/知识和素质等。 理论概念的替代变量(Proxy):必须是可 以观察的变量,但是与前者之间存在代表性 偏差,例如家庭拥有资产价值(原值)、存 款额、教育程度等。 进行研究时实际取得的替代变量值:可能含 有测度误差。 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实际使用的数值:可能在 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误差。 66 对经济研究成果的验证方法 可以在原数据和方法基础上重新进行分析,看是否 得到相同的结果; 可以将原模型用于新获得的数据,检验结果是否敏 感; 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看得到的解释是否相 容。 上述做法较适合于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研究 ,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 在应用工作中,分析者通常从若干不同的估计结果中选 择出一个最终模型,但并不会在论文中清晰的说明这一过程 ; 不同的分析者常常用不同的模型解释同一内生变量,模 型的拟合优度相似,但在经济意义上却可能存在重大差别。 67 案例:农产品市场模型比较 静态均衡模型 供给方程 需求方程 市场出清条件 蛛网模型(动态均衡模型) 供给方程 需求方程 市场出清条件 68 案例:农产品市场模型比较 两个模型具有完全相同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函数形式, 仅在变量滞后影响的设定方面有所不同。然而就模型所代表的 市场运行动态变化过程而言,两者有重大的差别。 P Q D S Qe Pe P Q D S Q1 P0 P1 Q2 P2 Q3 P3 69 计量经济学与假设检验 “让数据说话” 数据能否自己说话? “数据中淘金”(Data-mining)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 ”(Garbage in,garbage out) 70 本章的思考题 讨论农民“卖落不卖涨”行为 如何将这一认识转变为可检验的假说? 对这一假说进行检验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 如何利用实际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估计生产者的供给曲线? 举例说明不可检验的假说。 71 第三章 经济学研究过程 72 本章的目的 介绍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讨论每个步骤在研究活动中所起的作 用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介绍如何选择确定研究题目; 介绍如何设计研究计划。 73 经济学研究的过程 研究工作没有一个必须遵守的步骤清 单,但存在一些经过实践检验因而具有 参考价值的准则与方法。 74 经济学研究活动的要素 有关所研究问题的陈述,即提供为什么需要 研究的背景信息。 提出拟实现的目标。 列出待检验的假说。 确定适用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确定研究需要的数据和取得数据的方法。 制定详细的研究工作计划,包括时间进度要 求。 明确研究结果向谁报告、如何报告。 确定所需要的资源(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 。 75 选择研究题目 选题即是识别和确定拟研究的问题,这是研 究工作中最重要和最有创造性的方面。 确定研究题目的前提是识别出有待研究的问 题并了解面临的限制条件。 在研究设计中应该说明所选择研究问题的合 理性,即就为什么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做出清晰的解释。 对于什么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共同接受 的标准,通常要由研究者个人做出判断。 76 拟研究的问题 拟研究的问题(researchable problem)首 先应具有必要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必要性的 总是都可以成为拟研究的问题。 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是由于通过研究所收集 的信息和获得的知识有助于或导致问题得到 解决。 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作用是表明自己具有与 学位相适应的研究能力,因而需要选择自己 有能力和条件处理的问题。 77 选题前的准备工作 阅读与拟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 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选择研究的突破口和思 路。 有条件时对有关现象进行实地观察 在存在问题的地方直接进行观察,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 问题的感性知识,了解问题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发生, 另一方面可以确定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来源。 认真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机制 对所关心现象进行深入思考的目的是确定这一现象与其 它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如何对其作出解释。这包括有哪些变量 可以解释所关心现象的发生过程、这些变量的重要性、解释 所关心现象时需要利用到哪些概念等。 因而在选题时,你应该已经占有足够的知识,知道 该如何组织和联系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现象。 78 确定拟研究的问题 开始发现现象组织现象 1.阅读有关研究材 料 2.对实际情况进行 观察 3.思考并将研究问 题具体化 1.形成对变量间关系 的认识 2.汇集有关的各种论 据和解释 3.确定其中与所研究 问题有密切关系的 论据和解释 79 选题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拟议中的问题可能是当前的热点,但今后一 个时期内是否仍会为热点? 完成拟议中的研究工作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别 人的支持和合作(调查访问的难易程度/利用 别人数据文件的可能性/所涉及问题的政治和 社会敏感性)? 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是否丰富?能否及 时和方便得到(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限制) ? 这项研究是否符合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 研究活动能否得到必要的支持? 80 形成研究假说 假说(hypothesis)为数据收集工作和 分析工作提供指导。 假说的形成应该先于数据收集工作。 假说可以根据现有的理论形成,也可 以根据经验观察形成。 即将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认识视作一 种假说。 81 理论假说需要具有的性质 假说必须具有“如果,那么”这样的形式。 不论就依据的理论而言还是就其中所包含的变量而言, 假说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 在资源允许的范围之内应该能够对假说进行检验,以确 定其真伪。 假说必须能够为研究活动提供指导,即指出需要收集哪 些数据,采用何种分析技术处理收集的数据并对假说进行 检验。 假说可以分为若干层次。 假说可以是肯定性陈述,也可以是否定性陈述。 假说应该与拟研究问题有内在联系,就对策性研究而言 ,假说应该与拟考虑采取的政策措施保持必要的联系。 82 假说的表达形式 文字表述(林毅夫,第五章P137) 假说1:政府收购价格上升与市场价的 上升对农业供给有同样的正向影响; 数学函数表述 面积(或单产)=f(政府价格+,市场价格+ ,其它变量) 83 可检验的假说与不可检验的假说 例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将市场调 节与政府调控结合在一起,从而更有利 于经济发展。 例2: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按价值量相 等原则进行的交换(等价交换)。 例3:在完善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要素 价格由其边际产出价值所决定。 84 假说检验 进行假说检验的目的是通过严谨的方 法获得新知识。 进行假说检验需要得到完整和可靠的 数据,并采用合适的技术,因而这项工 作受到时间和资源限制。 85 假定 假定(Assumption)确定出推理的适 用范围:作为分析工作前提的条件,可 以是与实际一致的,也可以是一种为方 便分析工作而做的简化抽象。假定的质 量高低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一 项分析工作可以具有逻辑正确性,但却 与实际不尽一致。 86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确定通过研究活动要实现什么。 学位论文研究 研究目标确定出研究的范围、研究所需要的 手段、预期的研究结果及其用途。 研究目标建立起隐含在假说内的理论关系与 研究所用分析方法选择的关系。 研究目标的确定必须针对所研究的问题 通过研究活动有助于解决问题 研究目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活动规模必须是在资源允许的范围之内。 87 表述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包括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前者说 明研究活动的总体目的,后者说明在与研究 问题有关的各主要方面拟实现的目的。具体 目标一般不宜超过三项。 对每个具体目标需要提供下列信息(不同性质 研究可能不同) 列出待检验的具体假说,或准备回答的具体问 题; 说明拟分析的因素,解释其间的相互关系; 介绍计划的数据来源、收集方法和步骤; 陈述准备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拟采用的 技术方法和手段。 88 确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叙述研究设计的细节,即回 答研究总目标和每个具体目标如何实现 这一问题。考虑按以下形式进行检查: 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 需要执行的研究 活动 1. 方法1活动1 2. 方法2活动2 89 研究立项书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 问题定义 确定目标 形成概念 框架 文献综述 与评论 研究方法 和程序 90 研究设计流程图 开 始 确定数 据来源 识别确 定所研 究问题 及变量 收集阅 读文献 解释经 验关系 关系的 比较 解释文 献中反 映的因 果关系 形成解 释性的 问题表 述 形成指 导操作 的问题 表述 因果关系说明 中的前提和假 定,提出具有 系统性的论证 数据来 源笔记 文献阅 读笔记 根据操作性表述 确定的方法 研究主 题、设 计和数 据分析 研究程 序步骤 假说检 验方法 研究手 段的有 效性和 可靠性 确定研 究范围 确定所研究问题 文字表述 研究问题 文字表述 如何研究 文字表述研究 的前提和假定 91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拟研究的问题:入世后农民的农业收 入会下降,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假说: 农民的农业收入下降是由于农产品价格 下降引起的; 削减关税是引起价格下降的基本原因; 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支持有助于防止农民 收入下降。 92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备择假说: 国内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价格低迷, 削减关税不会引起农产品价格下降; 农民的农业收入下降是由于农产品 需求减少引起的; 提高技术效率后供给增加可能导致 价格进一步下降,因而无助于解决农 民收入问题。 93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总目的:找出解决入世后提高农民收 入的途径。 具体目的: 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测定履行入世承诺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确定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产品供给和 竞争力的影响。 94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一) 适用理论和研究方法; 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形成理论(局部均衡与全 面均衡): 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分析方法(比较优势测定 、政策效果分析); 农业技术理论(生产函数模型)。 所需要数据 贸易数据 行为参数 技术试验应用数据 95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拟研究的问题:某地区粮食产量低,农民处 于贫困状态; 假说: 如果该地区农民增加现代投入使用,那么粮食 产量可以提高,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隐含粮食 价格不变的假定)。 农民未能多使用现代投入是由于该地区缺少供 应(经济/技术因素,投入的合理经济界限)。 改善运输设施可增加当地市场上现代投入的供 应。 隐含的假定:资源条件、市场发育程度、能 力等不变; 96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总目的:确定增加现代投入对解决当地农民 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 具体目的: 测定现代投入使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 测定粮食生产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贡献,特别是 增加现代投入导致的增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确定当地市场现代投入供应是否充足,即在目 前的价格下农民是否愿意增加投入,或价格下降 后对需求有多大刺激作用; 改善运输是否能够导致供给增加或成本下降, 即对改善运输设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97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适用理论和分析方法: 有关粮食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属于农业技术学科 ,可以利用估计生产函数的方法、统计分组方法或实 验资料来确定。 农民生产决策则属于生产经济学内容,可以通过分 析农民的决策模式来判断投入供应和价格变化产生的 影响,这需要利用对农民决策行为的调查资料来分析 ,如农民的投入意向。 当地粮食市场变化则需要利用市场学知识,判断增 产是否一定能够增收,为此需要调查和分析当地市场 粮食需求(这一点也可以用假定将其排除在研究内容 之外)。 对改善基础设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则需要利用投资理 论及长期市场前景分析。 98 研究计划构思的案例(二) 数据收集:上述研究需要利用农户信 息和地区性市场信息。 农户信息可以采用如直接观察、访问和 利用农户经营记录等形式。需要调查的资 料有农户资源数量(记录)、资源利用状 况(动态观察)、农作制度、投入产出系 数(记录或调查)、投入和产出价格、态 度和意向等。 市场信息则涉及投入供给和产品需求。 99 编制研究工作计划 研究工作计划包括各项工作的内容和 时间安排。在收集数据前考虑如何分析 数据有这样一些理由:这有助于事先明 确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从而防止遗漏或 收集不必要的数据;有助于保证所收集 的数据能够经得起分析检验。 100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研究问题陈述 研究的意义 本领域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本项研究的目的 分析的理论框架 分析方法 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和取得方法 预期成果和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101 项目建议书应该回答的问题 什么是准备研究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什么具有社会或科学 上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 研究项目准备怎么样执行? 从研究活动预期得到哪些成果? 谁是这一研究活动的主要受益者? 项目需要多大的预算? 102 研究项目设计书的结构 标题(副标题) 第一章前言 拟研究的问题 与该问题有关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论框架) 选题依据 第二章 所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 用统计数据反映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以前的研究/文献综述(理论/方法) 第三章 研究目标 一般目标(拟通过研究实现什么目标) 具体目标(分解后的各项任务) 103 研究项目设计书的结构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选择及其依据 一般性假说(理论依据/经验工作基础) 准备检验的假说(包括虚假设和备择假设) 需要的假定前提条件 说明如何对假说进行检验 数据资料要求 所需要的数据(定义/性质) 已知的数据来源和取得方法 预期结果 结论的价值(理论应用) 认识到的局限性(影响结论可靠性的因素/结论的适用 范围/假定前提的现实性) 实现研究目标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 104 研究项目设计书的结构 第五章 研究工作的参加人员和时间安排 第六章 项目经费预算 附录 参考文献 调查方案 调查表 其它有关的背景资料 有关研究背景情况的图表 数学模型推导过程 105 本校开题报告要求的内容 一、选题依据 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要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写作提纲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说明 进展安排 三、研究基础 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成绩 论文开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说明106 写作研究问题及其背景(一) 简要地简明什么是拟研究的问题 背景情况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国家、地区和当地背 景情况,包括政府政策和发展的优先选择 ,该研究项目是否与政府目标相一致; 本单位及其它单位是否进行过与该题目 相联系的研究; 有助于理解问题的统计资料及其它信息 ; 简短的文献综述。 107 写作研究问题及其背景(二) 问题陈述 问题的历史演变、性质和程度; 哪些人受到影响和影响的严重性; 通过研究所产生的解决方案如何能够帮助他们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陈述数量化)。 具体地说,这一部分需要提供: 拟研究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地区、与研究有关的 发展问题; 该研究问题具有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即对该 问题的研究是否有助于解决发展问题; 陈述该研究工作如何有助于解决所识别的问题。 108 说明研究项目的必要性(一) 理论必要性 验证已经被证明的理论。为了检验和说明已经 经过验证的理论的正确性(相对于所分析的具体 对象),重新按照原先的研究设计进行研究。 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选择新的角度或新的 方法,重新验证该理论的正确性。 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范围。证明这一理论 扩展到其它领域的适用性。 对原有理论产生怀疑,准备全面或部分否定该 理论。 随着新情况的出现,需要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109 说明研究项目的必要性(二) 实际应用需要 掌握信息,了解工作和事物发展的实际 情况,求得对事物基本状况或发展变化的 了解; 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考核和和总结 ; 制定规划和计划,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趋势; 制定、修改或执行政策; 解决某些特殊问题。 110 形成研究建议 用清晰的语句表达出拟研究的问题和拟实现的目标 指出研究拟涉及到的有限的一组现象 描述研究问题陈述中所提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针对问题提出一种可能的原因解释或假设的解决办法 限定研究范围(一般为一个具体问题) 形成待检验假说 在写研究建议前,应该尝试将问题表述成假说形式,对这些假 说可以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由于研究问题陈述限定了研究工作的范围,因而一项研究工作 应该只有一个焦点,或一组相互联系但又各自独立的一组待检验假 说。 假说必须是明确的,从而可以肯定或否定。含糊的假说不能构 成研究工作的良好基础,仅在最初的思考阶段可以接受。 若经过思考后仍旧不能形成任何假说,这意味着所选择的研究 问题尚未达到可以进行研究的地步,在此情况下应该缩小研究问题 。 确定对假说进行检验的方法 111 检查研究问题陈述 写作研究问题陈述有助于使学生对心目中的研究问 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亦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内 容。应检查的问题有: 所用的语句是否能够明确地陈述拟研究的问题? 陈述中是否指出了与问题有关的全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