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常见的表达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复习(二)高考古诗鉴赏复习(二) 1 古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l表达方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 与色,白描) l表现手法:用典、对比、类比、象征、渲染、烘托、 反衬、比兴等 l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设问、反问、反复、 双关、借代、对偶、互文、通感等 l构思技巧:伏笔、照应、铺垫、线索、想象联想、以 小见大、先抑后扬、承上启下、卒章显 志等 l炼字:诗眼、叠词、动词、数量词、色彩词等 2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l直接抒情 l也叫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物、事件 等表示态度、宣泄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如“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 吟留别)直抒作者蔑视权贵的反抗之情。 l间接抒情 l借物咏怀、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l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l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 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 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 简要说明。 (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 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 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 (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 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 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4 诗歌中的景与情 l触景生情 l寓情于景 l以景衬情 l以景结情 5 (1)触景生情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 辽阔的江天,哀鸣的清猿,栖止不定的飞鸟,滚滚的 长江,萧萧的落木(前两联内容),苍凉的景色触动 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 、国难家愁俱涌心头(后两联内容)。 6 (2)寓情于景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寓情于景重在写景,写景中含有情感。这首诗句句写 景,然而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 深沉感伤。 7 (2009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 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8 (2009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 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看是写眼前景,其中却透出无限 的辛酸与凄凉,尽显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荒村独居,家徒四壁, 孤独沉沦的悲凉。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 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9 (3)以景衬情 正衬。如:以哀景写哀情 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诗句以天地愁惨之状,衬托壮士赴死如归的诀 别之情。 反衬。如:以乐景写哀情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 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融融怡人的春光越 发衬出诗人归心的殷切。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10 (4)以景结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 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 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 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 是立功边塞的雄心?是对于现实的忧怨?是对于祖国 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诗人将不尽之情以不尽尽之, 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绝处生姿”。 11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 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 志,放情诗酒。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曹瞒:即曹操。 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 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三国英雄今安在,苏子泛舟何处寻。面对荒矶鸥鸟、衰草寒烟 ,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更兼仕途失意,命运多舛,一腔 忧思愁绪向谁说,以景结情,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 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 空虚感相交织的凄怆意绪。 12 诗歌中的景与情 l触景生情 l寓情于景 l以景衬情 l以景结情 l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 ,妙合无垠。”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诗歌追求的境界 ,以上所列种种情景方式只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特 征而分列,实际上一首诗往往兼用几种方式,触景 生情,融情于景,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成 融合无间的状态,创造出诗歌美妙的意境。 13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与色,白描 ) l虚与实 l虚实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在古诗中常表现为 眼前之景为实,设想、回忆之景为虚;客观 有据的为实,主观假托的为虚。虚实相生,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柳永雨霖 铃(寒蝉凄切)这首词,上片除 “念去 去” 两句外,写的全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 情;下片对别后情景的设想,属虚写;虚实 相生,把惜别的离愁别绪抒写得淋漓尽致。 14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与色,白描 ) l虚与实 l此外,对面落笔,往往也是虚写。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 自己 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 而曲折达意, 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的月 夜运用的正是这一技巧。 安史之乱,杜甫妻离子散, 自己身在长安,妻子却远处鄜州,两地阻隔,生死莫测, 牵肠挂肚,何时相逢,诗人的内心情感激 荡,如波汹涛 卷;但在表达这种情感时,他却从对面落笔:“今夜 鄜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 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的 构思,正应了前 人的评论“忌直贵曲”。 15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与色,白描 ) l虚与实 l2005年全国卷二 l 邯郸冬至夜思家 l 白居易 l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l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l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l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 ,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象1分,画面描绘2 分)诗的语言朴实无华。(1分) 16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与色,白描 ) l白描 l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琢,不加 烘托,不着一句议论、抒情地刻画形象,抓 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勾勒出人物、事件 、景物的情态面貌。 17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与色,白描 ) l白描 l 田 家 l 聂夷中 l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l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l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 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l提示: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全部是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丝毫不 带有作者的观点态度,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充满在字里行间,显示 了高超的表现艺术。回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 “没有一句议论和抒 情的句子”的提示语,自然会联想到白描的手法 l参考答案: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 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 主题。 18 古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l表达方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 与色,白描) l表现手法:用典、对比、类比、象征、渲染、烘托、 反衬、比兴等 l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设问、反问、反复、 双关、借代、对偶、互文、通感等 l构思技巧:伏笔、照应、铺垫、线索、想象联想、以 小见大、先抑后扬、承上启下、卒章显 志等 l炼字:诗眼、叠词、动词、数量词、色彩词等 19 l用典 l即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它可收到言简 意赅、生动含蓄的效果。如辛弃疾永 遇乐(千古江山)中连用孙权、刘裕 、刘义隆、佛狸、廉颇五个典故,熔铸 史事,抒写抱负。 20 l(200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l 日暮倚杖水边 l (金)王寂 l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l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l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l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l【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l此诗颔联以 屈原 和 白居易 两位被贬异 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21 l象征 l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 品质或抽象事理。 22 l(2008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l 临 江 仙 l 宋侯 蒙 l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 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l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 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l【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 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 ,官至宰相。 l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 简析。(4分) l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 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 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 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23 l(2008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l 临 江 仙 宋侯 蒙 l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 举入高空。 l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 我碧宵中。 l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l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 的嘲讽。 l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 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l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 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l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 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 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 比较。 l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l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24 古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l表达方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 与色,白描) l表现手法:用典、对比、类比、象征、渲染、烘托、 反衬、比兴等 l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设问、反问、反复、 双关、借代、对偶、互文、通感等 l构思技巧:伏笔、照应、铺垫、线索、想象联想、以 小见大、先抑后扬、承上启下、卒章显 志等 l炼字:诗眼、叠词、动词、数量词、色彩词等 25 【2008年江苏卷】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 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 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 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 兴废的感慨。 比喻 26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 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 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 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 2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代指富豪之家。古代富豪之家的大门常为红 色,显示府宅的华贵,身份的显赫。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飞将”指飞将军李广,汉代名将,这里实指唐朝威 震边塞的名将。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 说是“汉家”“汉将”,实指唐朝与契丹的战争。“烟尘” ,烽烟和尘土,代指战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绿”和“红”分别代指叶和花。 借代是古典诗歌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封号、做官的地方等来代称;称 物时可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或相关联的另类事物代称。 28 另外,诗人们还世代沿袭,用一些相同的事物来表 达特定的情感。我们不妨把这些固定的代称看作是广义 的“借代”。 A、战争:烽火、狼烟、干戈、天狼 B、书信:鸿、雁、鲤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 尺牍 C、船:兰舟、扁舟、画舫、樯、帆、棹、橹、楫 D、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 E、太阳:羲和、东羲、金乌、金盆 F、月亮:蟾、蟾宫、玉兔、素娥、嫦娥、婵娟、银盆、 玉轮、冰轮、玉环、清辉、桂树(花) 29 双关 古典诗歌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运用也较多。 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莲子”是谐音双关。“莲”本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 可解为“怜”或“恋”,有爱慕之意;“子”,第二人“你”。 所以“莲子”即爱慕心上人之意。 “丝”即“思”,是谐音双关。“泪”是语意双关,表面上 指烛泪,暗指相思之泪。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0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是巴渝民歌的一种,刘禹锡依调填词,写了这 首诗。民间情歌往往用谐音双关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这一表现方式。 【答题要点】 “晴”“情”谐音,以天气的“无晴”“有晴”,谐人物的 “无情”“有情”。 女主人公在春天听到心上人的唱歌声,却猜不透 歌中的心意。“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表现了女 主人公时而惊喜,时而疑虑,既充满希望,又忐 忑不安的微妙复杂的心理。 谐音双关的运用使全诗显得情思宛转,余味无穷。 31 鉴赏表达技巧的一般答题步骤 l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何种表达 技巧; l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技巧在 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l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表达技巧的艺术 效果,即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 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32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 (第一步)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 ,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第二步)诗 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 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第三步) 3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 叶 李 靓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注】 上阳:唐宫宫名。玄宗时杨时杨 妃专宠专宠 ,貌美宫宫人多被 遣居于 此。天宝中有宫宫人在叶上题诗题诗 ,宣宗时宫时宫 人韩韩氏也 有题红题红 叶诗诗。 取次:意为为随便、草草、等闲闲。 34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 这这是一首咏物诗诗,通篇运用拟拟人手法,(第一步)赋赋予残叶、 日月、泥尘以感知,感情真挚,(第二步)表达了对残叶命运的 同情与关切。(第三步) 本诗还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第一步)第三、四句把残叶现 今的凄苦情状与往昔盛时的温馨可人进行对比,第五、六 句 把残叶未落时日月有情与残叶经霜委地后泥尘污染的无礼进 行对比,(第二步)从而揭示了残叶的命运,寄寓了深沉的感慨 。 (第三步) 残 叶 李 靓靓 一树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栏边为 汝最伤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鸣夜,曾抱花枝暖过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红无礼是泥尘尘。 上阳宫宫女多诗诗思,莫寄人间间取次人。 35 古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l表达方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描写(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声 与色,白描) l表现手法:用典、对比、类比、象征、渲染、烘托、 反衬、比兴等 l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设问、反问、反复、 双关、借代、对偶、互文、通感等 l构思技巧:伏笔、照应、铺垫、线索、想象联想、以 小见大、先抑后扬、承上启下、卒章显 志等 l炼字:诗眼、叠词、动词、数量词、色彩词等 36 (20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 练传神的一个字,后来也指全诗中最精彩关键的一句。你认为 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 “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与“冷”。第三联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 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披洒在青松 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咽”“冷”二字 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再从全 诗看,诗人说起初“不知”有山寺,等到深入人迹罕至之处,听到 一阵阵暮钟声,才知寺之所在。前面几句的描写其实也都勾画了香 积寺外山中的幽微僻静。这里“咽”“冷”二字更加烘托出了全诗 所表现的孤寂之境。 37 (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 效果。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 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 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 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 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38 (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结果的孤寂、惆怅怅,增 添了全词词的“愁”味,使主题题更加鲜鲜明。 39 阅读阅读 下面的诗诗,回答问题问题 。(5分) 山 居 即 事 王 维维 寂寞掩柴扉,苍苍茫对对落晖晖。鹤鹤巢松树树遍,人访荜门访荜门 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红莲 落故衣。渡头头烟火起,处处处处 采菱归归。 简简析“遍”字在颔联颔联 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现松茂鹤鹤多,“稀”字表现现来访访者少, 两者对对照写出山居环环境的幽静。 (2008年天津卷) 40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 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 赏识。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 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 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 ,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 ”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 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 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叠词的作用 41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 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诗十 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 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品质耐腐蚀编织袋出口业务框架合同
- 2025年金融科技产品全国代理销售及市场拓展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社区共享单车购买及运维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节能建材采购及绿色建筑一体化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租赁服务及配套政策扶持执行合同
- 农产品市场洞察解读
- 农业新纪元:安全与可持续
- (人教版A版2017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及答案01
- 减排知识培训课件
- 新入职护士带教课件
- 《圆的周长》说课ppt
- GIS产品维护检修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题库及答案
- GSP兽药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 试模报告单模板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 公司介绍-校园招聘-北汽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活着》读书分享优秀课件
- 微型桩施工方案
- 《一站到底》答题库大全之一(共8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