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施工中及几个问题.doc_第1页
管桩施工中及几个问题.doc_第2页
管桩施工中及几个问题.doc_第3页
管桩施工中及几个问题.doc_第4页
管桩施工中及几个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胡 煜(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 518028 )摘要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经济、可靠的基础处理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锤击沉桩的桩锤选择方法、静压桩施工时静压力与单桩承载力的区别和联系、挤土效应及防治措施、时间效应及承载力检验的休止时间、基坑开挖等预应力管桩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预应力管桩;桩锤选择;挤土效应;时间效应预应力管桩的强度高、耐打性好、穿透力强、承载力高,是一种广泛被采用的桩型。韩金田等人在广东省桩基应用调查分析研究一文中指出:“预应力管桩由于其综合评价得分第一位,且其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得分均处于第一位,因此是最优先推广使用的桩型。”31沉桩方法的选择在深圳地区,预应力管桩的沉桩方法主要有锤击和静压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只要能采用锤击的,就不采用静压。同一场地、同一规格的桩,锤击的承载力相对来说更高。锤击沉桩就像用手锤将钉子打入木中一样,是一种碰撞现象,碰撞力非常巨大,作用时间极短(1/100001/1000秒)。如有一手锤质量,以速度V0=6m/s与钉帽接触,经历t=0.001秒后撞击结束,锤速降为V =1m/s,锤撞在钉上后,两者一起运动,为简化起见,把运动粗略地当作均减速的,即。根据动力第二基本定律,作用在锤上的力为: (1)由此可见, P。从碰撞理论上讲,锤重/桩重越大,沉桩的效率越高,在实践中选择桩锤的方法有两种,按桩重选择和按桩锤冲击力选择。1.1 选择桩锤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锤型和锤级(锤重)必须对桩的重量、入土深度、地层岩(土)分布、厚度作综合分析,再按照桩锤的特性进行选择,但无论如何都必须选用锤击能力大于沉桩阻力的桩锤,有时几种锤配合使用更有效,例如上海金荗大厦钢管桩(主楼914.420,设计桩长65m,送桩深度17.5m)基础施工时,先用日本神钢的KB-60锤施打第一节25m长桩打至第5层,接着23m长的第2节桩用荷兰IHC公司的SC-1500液压锤打入-2层约10m,再接17m的第3节桩用法国D-100锤打至第层,最后插18.5长的送桩,用英国BSP公司生产的HH-30液压锤将桩送至-78.5m。打桩阻力包括桩尖土体阻力、桩侧面动摩擦阻力和桩的弹性位移所产生的能量损失。锤重与桩重比必须相适应,一般情况下锤重与桩重比越大,打桩的效率也越高。如果锤重不足则沉桩困难,且易于引起桩头损坏。但当用大型锤打小断面的桩时,也会使桩产生纵向压曲或局部破坏。综上所述,选择桩锤的原则如下:(1)保证桩能穿过场地的各岩(土)层(包括硬夹层),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2)管桩的锤击压应力不宜超过桩身砼抗压强度的50%,锤击拉应力不宜超过桩身砼的抗拉强度和桩的有效预压应力之和,以防止桩身疲劳和破坏;(3)P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000,最后1m锤击数不宜超过250;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最后1m锤击数不宜超过300;有关资料表明,柴油锤与蒸汽锤的锤击波型不同,具有同级别的冲力时,蒸汽锤的冲击能量要比柴油锤高1.21.4倍,按沉桩总贯入阻力计算所需的冲击力来选择锤型时,应考虑桩锤能量相当这个因素。1.2 按桩重量选择桩倕锤重一般应大于桩重,落锤施工中锤重与桩重的比为1.52.5为佳,落锤高度通常为13m,对于柴油锤,锤重与桩重的比为11.5(丹麦规范中规定,最小锤重与桩重之比为0.8),以重锤低落距打桩为好。若用轻锤,即使落距再大,也难以将桩打入土体,且容易击碎桩头,根据碰撞理论可知: (1) (2)其中 T0 碰撞开始两物体动能之和; T 碰撞结束时两物体动能之和; m1、m2 分别为两物体的质量; v1、v2 分别为两物体碰撞前的速度; u1、u2 分别为两物体碰撞后的速度。(1)-(2)得: (3)改写(3)得: (4)由于 (5) (6)其中k为恢复因数;将(5)、(6)代入(4)得 (7)由于 (8)将(8)代入(7)得 (9)对于非弹性碰撞,k=0;对于打桩或锻造,则v2=0,则(9)变为: 即 (10)由式(10)可知,碰撞中动能损失是初始动能的一部分,损失的多少,取决于两碰撞物体(锤和桩)质量m1与m2的比值。当m2 m1时,初始的动能几乎完全消耗在碰撞中,这样对锻压金属最适合,动能损失大,一方面可使锻件变形大、效率高,另一方面使碰撞后的速度小,减弱了对厂房结构的振动。因此,在锻造金属时应该选用比锻锤重很多倍的砧座,一般砧座的重量为锻锤锤重的1520倍。当m277砂土一般进入深度(m)5.1%的桩有19根,最大垂直度偏差为11%。基坑开挖时,严禁边打桩边开挖,同时还应考虑时空效应,解决好开挖土方与支护结构施工的关系。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在文章中引用要有标志1桩基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 桩基工程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2张群贤. 打桩施工中的危害与防治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3韩金田,郭贱苟等. 广东桩基应用调查分析研究A. 广东省土力学与基础工程98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术委员会,1998.4林本海,王离等. 静压桩承载性能的分析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4.5 JGJ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6胡中雄. 土力学与环境土工学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7韩选江. 静压桩的压桩力和承载力的试验报告J.建筑结构学报,1996.需要卷号,期号,起止页码8李世华. 现代施工机械实用手册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9张明义,邓福安. 静力压入桩的荷载试验分析A. 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