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英德市一中).doc_第1页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英德市一中).doc_第2页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英德市一中).doc_第3页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英德市一中).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龙宗明课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0分钟)课标要求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自然界的水循环何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升华,与生活紧密相连,是高考的常考点,特别是综合题方面。学情分析由于这是必修1第三章的最后的内容,经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对知识的总结和理解有了一定能力。本节内容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课本和生活中探究出主要知识点。因而,在上课期间,教师应多让学生参与探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2.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3.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4.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了解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2.案例分析法; 3.合作探究教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辨证看待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2.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难点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集成的相关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清远日报的新闻英德市推进水利建设发展,从中大家可以知道英德市将投资8.63亿元来建设水利设施,使受益良田达到33.82万亩,改造29.84万亩,新增3.98万亩。并提出问题:英德作为广东的县级市,降水丰富,为什么花8.63亿大修水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引出今天的新课内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看新闻图片,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利用家乡新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示三维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2.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3.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意义。4.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了解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2.案例分析法;3.合作探究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辨证看待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2.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教学难点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学生看课件,从整体上了解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自主学习】(4)【课件展示】学生自主学生四分钟,完成自学提纲上的问题。1、水资源的概念(广义和狭义),类型2、世界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丰歉衡量标准3、我国水资源基本国情4、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的影响5、缺水的原因(自然和社会),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总结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并完成全优课堂P63的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1、培养学生看书和知识总结能力【教师点拨】(3)自主学习后,填好下列空白。1.水资源定义:a.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体总量b.狭义:陆地上目前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c.人类容易利用: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世界水资源的分布:七大洲: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国家:巴西第一,俄罗斯其次、中国居第六位划出书本主要内容【针对性限时练】(40秒)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B 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直接利用的极少,不属于水资源C 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D 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如新过渡:世界各地水资源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那我国了? 自然过渡【自主探究】(5)结合PPT展示的三幅图,思考:1、 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有什么特点2、 我说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3、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教师点拨,归纳学生答案并用课件展示参考答案:学生自主探究并回答1、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课件展示】从下列三幅图中,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国家径流量占世界总量()人均径流量巴西519121143700俄罗斯400008.527000加拿大342206.7129600美国297026.312920印度尼西亚28113619000中国271155.82632印度178003.72450世界46870010010340学生自主探究并回答2、展示参考答案,规范学生答题学生自主探究并回答学生阅读教材把握基础知识,突破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教师总结(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2、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学生写好相应笔记展示参考答案,规范学生答题过渡水是生命的源泉,提出问题:结合生活和书本知识说说水资源和人类的关系自然过渡教师点拨(2)展示PPT,让学生明白,(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生产效益学生看图总结教师点拨(2)根据图表和书本内容,总结出: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影响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不同。 2、近现代,人们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人水矛盾问题?修建水库,缓解水资源 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 分布不均。典型例子:我国“南水北调”、“引黄济青”,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等学生做好相应笔记过渡水资源的作用很大,我国又是缺水国家,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合理利用好水资源了?自然过渡重点突破,自主探究(3分)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人为原因:(1)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2)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 ,可用的水资源。自然原因: 水资源总量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缺水类型:资源型缺水:华北 西北 水质型缺水:南方地区加强学生互助讨论能力,结合生活实际找出答案小组探究,重点内容重点突破【针对性限时练】(2)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回答24题。2、地球上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C )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A B C D3、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 D )A降水稀少 B远离海洋C淡水资源匮乏 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重点突破,自主探究(7分)小组探究结合我们的生活说说,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方面)1、 农业方面:完成书本P63活动题,找出农业用水的开源节流方式2、 工业方面:展示工业废水污染水资源图,找出防治水污染方法生活用水方面,展示生活中常见几种水资源不当利用图,总结生活中,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加强学生互助讨论能力,结合生活实际找出答案教师点拨(2)教师点拨,归纳学生所回答的答案,并用课件展示参考答案:总结: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重点内容):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节流:节约用水,推广节水灌溉;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展示参考答案,规范学生答题。【针对性限时练】(3)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修建水库控制城市规模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优先发展工业A B C D5、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 大面积排干沼泽地,既可开垦耕地又能获得水资源 在城市,积极开展水的循环利用 在缺水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A B C D(2012安徽卷文综28)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5.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D. 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2)第二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的概念: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主要是指陆地淡水资源。2、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标志:多年平均径流量3、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1)大洲:最多亚洲,其次南美洲;最少大洋洲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