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细胞试卷Ⅱ.doc_第1页
分子与细胞试卷Ⅱ.doc_第2页
分子与细胞试卷Ⅱ.doc_第3页
分子与细胞试卷Ⅱ.doc_第4页
分子与细胞试卷Ⅱ.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学校高中部20072008学年度暑期练习分子与细胞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人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2人们采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若每吨玉米可转化为m吨葡萄糖,现有生产46吨酒精,理论上需要玉米(原子量:C12,H1,O-16) A吨 B吨 C吨 D90m吨3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4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5.6 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A5.6106、5.6106和2.8106 ug B5.6106、0和2.8106 ugC2.8106、5.6106和5.6106 ug D11.2106、0和5.6106 ug 5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6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一一一一一 B一一一一一C一一一一一 D一一一一一7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种皮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幼苗A与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8下列哪一细胞能完成最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 A变形虫 B人的成熟红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根毛细胞9下列各组生物中,都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组是 A沙眼衣原体和噬菌体 B肝炎病毒和噬菌体C大肠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 D肺炎双球菌和流感病毒10SARS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独立生活和复制 BDNA和RNA同时存在 C能在寄主细胞内合成多种蛋白质 D含有简单的细胞器11关于蓝藻和蛔虫结构及代谢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蛔虫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蓝藻有叶绿体,蛔虫没有叶绿体 C蓝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蛔虫是化能自养型生物 D蓝藻可以吸收利用CO2,蛔虫不能吸收利用CO212、小明正在那儿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A神经细胞 B血液 C大脑 D神经系统13、下列哪组物质的本质相同 A性激素和胰岛素 B载体和抗体 C 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D维生素D和抗体14、香烟中含有大量有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它们会造成吸烟者肺部细胞的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属于 A生理性死亡 B正常性死亡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1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16、下列叙述中能高度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是哪一项 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 C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D收缩、运动、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17、动物在饥饿的情况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 A糖原B氨基酸C血糖D脂肪18、细胞膜在功能上的特性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磷脂双分子层B载体蛋白质C糖蛋白 D糖基团19、某细胞从环境中吸收物质M,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哪些实验可以说明M的吸收不是以扩散为主的 当溶液中M物质的浓度低于细胞中的浓度时,也会发生M的吸收只有在有氧时,才发生M的吸收物质M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而且有一最适温度只有只有 20、将晡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abc Bacb Cabc Dacb21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22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红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23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D不含等位基因24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25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A1/4B1/8C1/16D1/3226,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其溶剂二甘醇进入人体后导致急性肾衰竭,临床上用血液透析治疗。血透机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用的透析管膜应具有的特点是A全透性 B半透性C膜上有载体D允许蛋白质通过 27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28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AN BOCP DS29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构成的碱基相同30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A蔗糖 B核糖C糖原 D淀粉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31能在生物膜系统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A肌细胞无氧呼吸 B蛋白质的加工包装 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D胰岛素的分泌32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下列生物化学反应不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色盲基因的转录 C水的光解 D消化酶的合成33下列物质中具有识别作用的是 A糖蛋白 B抗体 CRNA聚合酶 D限制性内切酶3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B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35RNA的功能是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第二卷一、 非选择题:(共30分)36(5分)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ABCDE来源猪血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水溶性+-+-+灰分+-+-染色反应甲基绿溶液-+-斐林试剂-苏丹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注: +:有(溶解); -: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 B、 ; C、 ; D、 ; E、 。37(20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处理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甘薯还原糖含量(mg/g)22.123.325.837.640.547.454.768.945.328.61 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2 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3 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4实验原理:_; _。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第四步:_.实验结果:_(4) 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听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 _。38(5分)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答案1-5 BBDBD 6-10 DAABC 11-15 BABCB 16-20 CCBCD 21-25 ACCCB 26-30 BBDBB31 BCD 32 BCD 33 ABCD 34 BCD 35 ACD【答案】36.(5分) A、血红蛋白; 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37【答案】(20分) (1)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 (2)不含淀粉酶3 实验原理:4 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5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6 实验步骤:7 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8 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9 第四步:沸水浴加热煮沸1-2min10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