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醉花阴声声慢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婚后不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籍中被罢官,他对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赵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难逃到建康。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着极大的痛苦敛葬丈夫,这时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将书册,金石送往洪州,准备去哪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战乱中丢失。 最后,在绍兴二年,从越州移居杭州,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返回临安。晚年,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关心国家大事。2、创作: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多描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如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3、词风:其词善用白描 ,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意蕴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诗有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散文代表作金石录后序,有文艺评论词论,后人辑录漱玉词。一、导入: 同学们,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但其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女性来表情达意,总是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一位重要的女词人,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就是要说自己的话。这是一个大胆的突破。那么,我们今天走进词中,体会词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情感。 二、整体感悟 醉花阴一、同学们多读,具体感受词人的情感,然后概括出来,大家一起来品味。教师明确:感情基调是忧郁,孤寂。这首词是此人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的是重阳佳节独守闺房的,思念丈夫的寂寞和孤寂的愁绪。二、引导:同学们从哪些句子或字词中获得的信息呢?赏析:例如:1、词的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笼罩了词人的心头。“愁永昼”-天为什么不黑呢?这都是因为心情的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过的漫长。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不知一切安好,愁不知何日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这孤苦伶仃、独守空房的日子。我们不难想象词人的形象。2、如“佳节又重阳”的“又”字,它有“再”的意思,本来一年一度的的重阳佳节都是全家人团聚,一起登高,赏菊的好日子,但在孤独的词人看来,这个重阳节无疑再一次的勾起了自己对远在他乡丈夫的思念,一个“又”字包含了词人无尽的伤感和惆怅之情。3、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本来赏菊喝酒是极为愉悦之事,可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这酒就成了消愁之酒,把酒消愁愁更愁,如何能消的了呢?4、这绵长的思念,词人会如何呢?到底这思念有多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全词的高潮,愁思本是看不到的,摸不着的,以帘外之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镜极美。同时作者用黄花的凋落,比喻女子容颜的老去,这都要归属于那绵绵无期的相思。看时写花,写人,却写的是佳节勾起来的独守闺房、思念丈夫的寂寞和愁绪。5、如下片,不着一个“菊”字,却整片在写菊花。菊花的艺术形象:孤傲,高洁,品性高远,超拔脱俗,以黄花自比。声声慢一、 介绍李清照后期的创作词人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念亡夫。声声慢便是此人后期作品的代表作。二、 内容赏析:1、 齐读,自由读,然后讨论词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是一种深深地愁思(可以从文中找出能够概括的词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凄凄惨惨戚戚”注: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寻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的生活的点滴,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是她孤单的身影。这是一种深深地愁思,复杂交融。)2、按照上节课学习的思路,我们来学习本词,那么,作者抒情的方法是什么?感受文句的意思,看看情感又寄托于那些意象之中?思路引导: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寄情于景。想想那深深地愁思会表现在那些意象之上?(时节、气候的变化、酒、风、黄花、雁、黄昏、梧桐。注:以意象入诗,有其特定的含义。)(1) 抒情手法: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 分析意象:移情于物1、 酒,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两种感情:一是欢庆,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是离别,古诗大多是这一种,表现离别的愁绪。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 风,春风往往表示一种快乐之情,如果与萧条环境相联系,则表现出昔胜今衰的感伤。秋风往往表现环境的凄冷和自己处境的悲凉。3、 黄花,即菊花,一是表现高洁的品格,二是秋季的体现,三是表现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四是以花写人,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4、 雁,是候鸟,春秋个迁徙一次,在秋天要到南方去,所以人们认为秋天大雁南飞是回故乡。因此在古诗词中往往体现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和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 黄昏,古诗中,因夜晚都要回家,所以黄昏多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 梧桐,因为叶子宽大,加之多种在院落,所以往往与雨相结合表现一种寂静,孤独的情感,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本词中则表达了孤夜难眠,孤独困苦的情怀。总结:词人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 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他们别具匠心的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三、 主旨句的理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篇末点出的“愁”字,这种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深广与厚重。无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