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孔雀城A1#楼电气设计 ——毕业论文_第1页
沈阳孔雀城A1#楼电气设计 ——毕业论文_第2页
沈阳孔雀城A1#楼电气设计 ——毕业论文_第3页
沈阳孔雀城A1#楼电气设计 ——毕业论文_第4页
沈阳孔雀城A1#楼电气设计 ——毕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 业 设 计 题 目 沈阳孔雀城 A1#楼电气设计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性别 指 导 教 师 职称 年 月 日 I 摘要摘要 本次设计的项目名称是沈阳孔雀城 A1#楼电气设计。本工程为六层住宅,其中一层 为车库,属于三类建筑,供电无特殊要求。 本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强电、弱电二部分。强电部分包括: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照 明系统设计、插座系统设计、防雷系统设计、接地系统设计;弱电部分包括:有线电 视系统设计、电话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可视对讲系统设计。照明系统的设计包 括灯具的型号、数量、布置及开关的选型、布置,采用单位容量法计算灯具的数量再 用利用系数法进行校验。插座系统设计包括各个回路设计,单个回路总功率不超过 2 KW,计算整定电流,确定断路器的型号,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横截面积及其敷设方 式。本建筑按三类防雷设计,在建筑物的顶层和不同标高设避雷带,接地系统采 TN-C- S,建筑物内设置等电位端子箱。本工程重复接地,防雷接地装置与设备接地等共用接 地装置,综合接地电阻 R1 欧姆。 本次设计中,一共包含十六张设计图纸,其中配电系统图为手绘的,其余均采用 Auto CAD 辅助制图。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照明、插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II Abstract The name of the project was the electrical design of Shen yang peafowl city. There were 6 layers including one garage, belonging to the three type of building. Th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includes two parts that strong current part and weak current part. The strong current part involves the design of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socket system,lighting protection system and grounding system. The weak current part involves the design of CATV system, telephone system, network system, Video intercom system. Illumination system designing includes choosing lamps and switches by the method of unit capacity. Check the result by the demand coefficient method. In socket system designing, power of each loop is less than 2 kw, ensure the type of circuit breaker and traverse by calculating setting current. This building is design follow three-level lighting protection, The project designs circular belt on the roof and on the different height and circular belt to prevent building from direct attack from lighting. Grounding system adopts TN-C-S system, set equal potential terminal box inside buildings. This project is repeated grounding, lighting protection and equipment grounding share device, integrated grounding resistance is less than 1 ohm. In this design, it contained 16 drawings. One of the first distribution system graph was hand-painted and the others all used Auto CAD auxiliary. Key words: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Illumination and socket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 III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 1 1.1 建筑电气设计概述.1 1.2 设计题目及工程概况.1 第二章第二章 照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 2 2 2.1 照明设计概述.2 2.2 照明设计原则.2 2.2.1 照明设计内容.2 2.2.2 照明设计要求.2 2.2.3 照明方式.3 2.3 照明种类.3 2.4 照度标准.4 2.5 灯具的选择.5 2.6 照度计算.6 2.6.1 单位容量法.6 2.6.2 利用系数法.7 2.6.3 本次设计的照度计算.9 2.7 本章小结 .17 第三章第三章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818 3.1 低压配电系统概述 .18 3.2 用户供配电原则 .18 3.2.1 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18 3.2.2 供电系统的负荷分级 .19 3.3 负荷计算20 3.3.1 负荷计算的方法20 3.3.2 负荷计算的原则 .20 3.3.3 本工程负荷计算 .21 3.4 本章小结 .31 第四章第四章 插座、开关设计插座、开关设计 3232 4.1 插座的设计及要求 32 4.1.1 设计原则及要求 32 4.1.2 插座的接线方式 33 4.1.3 本工程的插座选型 33 4.2 本工程开关的选型 34 4.3 本章小结 .34 第五章第五章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3535 5.1 防雷系统概述 .35 5.2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35 5.2.1 防雷等级标准35 5.2.2 本工程防雷等级计算36 5.3 本工程防雷设计 .37 IV 5.4 接地系统概述 .38 5.5 接地系统的分类 .38 5.6 本工程接地设计 .40 5.7 本章小结 .40 第六章第六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4141 6.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41 6.1.1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 .41 6.1.2 设计原则与要求 .41 6.2 本工程有线电视用户电平计算 .43 6.3 本章小结 .45 第七章第七章 电话系统设计电话系统设计 4646 7.1 电话系统概述 .46 7.2 电话系统的设计原则 .46 7.3 电话线路的敷设 .46 7.4 本工程电缆的选择 .47 7.5 本工程电话设备选择 .47 7.6 本章小结 .47 第八章第八章 对讲系统设计对讲系统设计 4848 8.1 可视对讲系统概述48 8.2 设计原则 .48 8.3 本工程设备组成48 8.4 本工程安装方法 .48 8.5 本工程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49 8.6 本章小结 .49 第九章第九章 网络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 5050 9.1 网络系统概述50 9.2 设计原则 .50 9.3 本工程设备组成50 9.4 本工程设备选择 .51 9.5 本章小结 .51 第十章第十章 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 525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结论结论 535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5454 谢辞谢辞 5555 附录一:中文翻译附录一:中文翻译 附录二:外文原文附录二:外文原文 附录三:图纸附录三:图纸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1 沈阳孔雀城沈阳孔雀城 A1#A1#楼电气设计楼电气设计 第第 1 1 章章 前言前言 1.11.1 建筑电气设计概述建筑电气设计概述 在建筑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含电力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 能化技术等),创造一个人性化生活环境的电气系统,统称范围建筑电气。服务于建 筑内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安全,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考虑实际经济 效益并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1.21.2 设计题目及工程概况设计题目及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沈阳孔雀城 A1#楼电气设计。本工程为六层住宅,其中一层为库, 共三个单元,建筑面积 5121.8 M2,属于三类防雷建筑,供电采用三级负荷。配电系统 在电源引入进线柜前采用三相四线制(T-N-C),之后则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电 压 380/220 伏。本工程重复接地,防雷接地装置与设备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综合接地 电阻 R1 欧姆。在建筑物外墙的四边处装设接地电阻测试箱,箱底距室外地面 1.8 米。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强电和弱电两个部分,强电部分包括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照明系统设计,插座系统设计,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弱电部分包括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网络、电话系统设计和可视对讲系统设计以及消防系统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2 第第 2 2 章章 照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 2.12.1 照明设计概述照明设计概述 电气照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以光学、电学、建筑学、生理学等多方面的 知识作为基础。电气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照明电光源(例如灯泡、灯管)、照明灯具和 照明线路三部分。其中,照明电光源和灯具的组合,称作电照明器。照明电光源即人 工照明使用的以电为能源的发光体。按其发光的原理可以分为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 光源和半导体光源三大类(见照明光源)。 照明线路和供电方式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电压稳定。由于电气照明线路与 人们接触的机会较多,所以电气照明设备外露的、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都须绝缘或接 地。重要场合的照明和事故照明,要有两个电源供电,确保供电可靠。照明线路最好 专用,以免受其他负荷引起的大电压波动,影响电光源的寿命和照明质量。 2.22.2 照明设计原则照明设计原则 2.2.12.2.1 照明设计内容照明设计内容 本次照明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确定灯具的数量、型号、安装位置并适应房间特殊 需求。选择照明系统配电方式,线路敷设方式等。主要内容包括: 确定照明方式,照度要求标准,照明种类。 确定灯具类型、灯具数量、布置方式及位置。 进行照度计算,并检验合格性。 确定供电方式,供电电压。 确定配电网络布置方式。 确定导线横截面积及敷设方式。 确定照明系统配电箱的布置。 利用 Auto CAD 绘制照明系统平面图。 2.2.22.2.2 照明设计要求照明设计要求 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及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照度,采用适当的亮度分布 及照度的均匀性,减少不必要的阴影使视觉空间清晰;正确选用灯具,限制眩光,用 以减少烦躁和不安;合理选用灯源,以减少灯热和紫外线照射对人和物体产生不利影 响;处理好光色与显色指数的选择,以及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使其协调和谐。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3 以创造使人工作感到轻松、生活感到舒适、活动感到自由的光环境。 按建筑形式确定照明方案时,应处理好照明及自然采光的关系,合理选择照明 方式,能采用自然光的部位,正确选用灯光控制方案,以减少电能损耗,达到经济和 节能目的。 光源和灯具的选择上,除满足上述要求以外,应尽量选用发光率较高的气体放 电灯,减少系数小的新型轻巧的灯具,使其与建筑造型相协调,以达到美观、实用又 节能的原则。 2.2.32.2.3 照明方式照明方式 照明装置按照其分布特点分为三种照明方式: 一般照明 在整个房间内普遍地产生规定的视觉条件的一种照明方式,其中,在整个房间的 被照面上产生同样照度的称为均匀一般照明;在房间的不同被照面上产生不同照度的, 称为分区一般照明。一般照明的照明器在被照面空间均匀布置,适用于对光照方向无 特殊要求的场所。 局部照明 局限于工作部位的固定的或移动的照明,是为了提高房间内某一工作地点的照度 而装设的照明系统。 混合照明 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对于工作位置需要较高照度并对照射方向 有特殊要求的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采用混合照明。此时,一般照明照度宜按不低于混 合照明总照度的 510选取,且不低于 20 勒克斯。 2.32.3 照明种类照明种类 照明种类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景观照明、障碍照明和标志 照明。其中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 正常照明 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所需要的永久性人工照明。它必须满足正常活动时视觉所需 要的必要照明条件,而且应有利于身心健康。 应急照明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 当工作照明因故障全部熄灭后,供暂时继续工作或供人员疏散用的照明称为应急 照明。主要包括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 值班照明 在重要的车间和场所和有重要关键设备的厂房、重要的仓库等处设置作为值班时 一般观察用的照明称为值班照明。值班照明宜利用正常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一部分, 或者利用应急照明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警卫照明 用于警卫地区周界附近的照明。是否设置警卫照明,应根据单位的重要性和当地 保安部门的要求来决定。警卫照明应尽量与室内或厂区的照明结合。 景观照明 包括建筑物装饰照明、外观照明、庭院照明、建筑小区照明、喷泉照明、节日照 明等。主要用于烘托气氛、美化环境。 障碍照明 装设在高层建筑物尖顶上作为飞行障碍标志用的或者有船舶通行的两侧建筑物上 作为障碍标志的照明称为障碍照明。障碍照明应按民航和交通部门有关规定装设。障 碍照明应采取能透雾的红光灯具。 标志照明 作用在于借助于照明,以图文形式向人们提供关于通道、位置或场所与设施功能 的信息。1 2.42.4 照度标准照度标准 所谓照度标准,是关于照明数量和质量的规定。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是照明的数 量,即工作面上的照度。因此在照度标准中主要是规定工作面的照度。 在选择照度时,应符合下列分级 0.1、0.2、0.5、1、2、3、5、10、15、20、30、50、75、100、150、200、300、500、7 50、1000、1500、2001x。 民用建筑照度标准所规定的照度,系指工作面上的平均维护照度。若设计未加指明 时,以距地 0.75m 的参考水平面作为工作面。 用于备用照明,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应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 10,当仅作为事故情 况下短时使用时可为 5。用于疏散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 0.51x, 工作场所内安全照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5 明的照度不宜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的 5。 视觉工作对应的照度分级范围,见表 2-1。 表 2-1 视觉工作对照分级范围 视觉工作 照度分级范围 (lx) 照明方式适当场所示例 简单视觉工作 的照明 第 2-05,06 页,避雷针顶端高出建筑物最高点 5 米。 (5)防雷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内对角两根大于16 主筋通长焊接连通.不同标高 的避雷带竖向连接均采用镀锌-25x4 扁钢沿侧墙暗敷设(引下线除外)。 (6)航空障碍灯采用 ITL 高空障碍灯,在屋顶安装一盏 L-864 闪光障碍灯,在建筑物 四角各安装一盏 L-810 障碍标识灯,电源及控制电缆从电梯机房层引来.航空障碍灯与 避雷带可靠焊接,做法见 99D501-1.第 2-36,37 页。 (7)防雷击电磁脉冲:本工程在电源进线处设置 B 类防雷击电磁脉冲 SPD,在电梯控 制柜设置 D 类浪涌保护,配往室外风机,及航空障碍灯配电箱设置防直击雷浪涌保护,详 见相关配电系统图。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39 (8)防雷电感应措施:建筑物内设备,管道,构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至防直击雷接 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 净距小于 0.1 米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 30 米,交叉净距小于 0.1 米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各层金属物与防雷的接地装置及引下线之间可靠连接,直接埋 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 通路.距地 30m 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设备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竖向敷设的 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相连.为防侧击雷,从首层起每三层利用结 构圈梁水平钢筋与引下线焊接成均压环。5 5.45.4 接地系统概接地系统概述述 接地顾名思义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 接地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接地装置将电工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上可 能产生的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 火灾、爆炸等事故。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不管哪类建筑物,在供电设计中总包含有接地系 统设计。而且,随着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 5.55.5 接地系统的分类接地系统的分类 接地系统分为 IT、TT 、TN 三种,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S、TN-C-S、TN-C。6 TN 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 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 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 5.3 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 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 S 等两种。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0 TN-C 方式供电系统,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 。 TN-S 方式供电系统,把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 作 TN-S 供电系统, TN-S 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 上,安 全可靠。 (2)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专用保护线 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 (4)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 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 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TN-S 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在 建筑工程工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须采用 TN-S 方式 供电系统)。 TN-C-S 方式供电系统 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 TN-C 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 场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 PE 线, TN-C-S 系统的特点如下。 (1)工作零线 N 与专用保护线 PE 相联通,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 且在 PE 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PE 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 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3)对 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 N 线相接以外,其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 N 线 和 PE 线相联, PE 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 通过上述分析, TN-C-S 供电系统是在 TN-C 系统上临时变通的作法。当三相电 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 TN-C-S 系统在施工用电实践中 效果还是可行的。但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建筑施工工地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时, 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5.65.6 本工程接地设计本工程接地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1 (1) 本工程重复接地,防雷接地装置与设备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 综合接地电阻 R1 欧姆。 (2) 利用建筑物基础梁内水平配筋(主筋)构成基础接地网,间隔焊接或绑扎.结构 外圈钢筋可靠焊接并与防雷引下线焊接,构成等电位联结.基础接地网与防雷引下线可 靠焊接连通。 (3) 引下线利用柱中主筋16 不少于两根,或 16 10 主筋 4 根与基础接地 网及各层结构外圈梁内钢筋可靠焊接。 (4) 接地板为 100X100X10 的镀锌钢板,墙上安装,底边距地 0.5 米。 (5) 本建筑在室外地坪下 1.0 米外引接地干线,采用 40X4 镀锌扁钢,作散流及补 打人工接地极用.室外距外墙皮距离不小于 1m.若基础接地网能满足要求时可不打人工 接地极.室外接地极.接地装置采用热镀锌等防腐措施。 (6) 在建筑物外墙的四边处装设接地电阻测试箱,箱底距室外地面 1.8 米。 5.75.7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防雷系统的基本组成,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及相关计算,防雷系统 的设计原则,防雷系统的设计标准规范及本工程的防雷系统设计。介绍了接地系统的 组成,接地系统的分类,其中 TN 系统包括 TN-C、TN-S、TN-C-S 接地系统。本工程采 用 TN-C-S 接地系统,在电源柜进线前 N 线与 PE 线合一,之后分开使用。 第第 6 6 章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6.16.1 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概述概述 有线电视 cable television (CATV)是一种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介质直接传送电视、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2 调频广播节目到用户电视的一种系统。 6.1.16.1.1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有线电视系统组成 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系统一般都是由信号源和机房设备、前端设备、传输网络、 分配网络、用户终端五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 信号源和机房设备。有线电视节目来源包括卫星地面站接收的模拟和数字电视 信号,本地微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本地电视台发射的电视信号等。为实现信号源的 播放,机房内应有卫星接收机、模拟和数字播放机、多功能控制台、摄像机、特技图 文处理设备、编辑设备、视频服务器,用户管理控制设备等。 前端设备。前端设备是接在信号源与干线传输网络之间的设备。它把接收来的 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后,再把全部电视信号经混合器混合,然后送入干线传输网络,以 实现多信号的单路传输。前端设备输出信号频率范围可在 5MHz1GHz 之间。前端输 出可接电缆干线,也可接光缆和微波干线。 传输网络。传输网络处于前端设备和用户分配网络之间,其作用是将前端输出 的各种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传输给用户分配部分。传输媒介可以是射频同轴电缆、 光缆、微波或它们的组合,当前使用最多的是光缆和同轴电缆混合(HFC)传输。 分配网络。有线电视的分配网络都是采用电缆传输,其作用是将放大器输出信 号按一定电平分配给楼栋单元和用户。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是接到千家万户的用户端口,用户端口与电视机相连。目 前,用户端口普遍采用单口用户盒或双口用户盒,或串接一分支。未来用户终端包括 机顶盒、电缆调制解调器、解扰器等。7 6.1.26.1.2 设计原则与要求设计原则与要求 (1)干线部分 干线传输部分是把前端接收的电视信号传输给用户分配系统的一系列传输设备。 为了向各地点传输符合要求的信号,传输网络的结构可以是星形、树形或是星-树 形,在某些场合也可以采用网形或环形结构。 自前端至各建筑物的传输部分为干线传输部分,干线传输电缆采用SYKV-75-9/12 或SYV-75-9/12同轴电缆。若干线距离较长,为了保证末端信号有足够高的电平,需要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3 加入干线放大器以补偿电缆的衰减。电缆对信号的衰减基本上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根成 正比,故有时需要加入均衡器以补偿干线部分的频谱特性,保证干线末端的各频道信 号电平基本相同。 (2)电缆分配网络 有线电视前端信号经放大器进入分配网络,前端信号进入一层的分配器,再由分 支干线(SYV-75-9视频线)引至各楼层的分支器,再通过用户线(SYV-75-5视频线) 到各个终端的有线电视插座。 进线口的设置 a)多层式住宅楼及板式高层住宅楼,可根据线路设计要求按一处以上进线组织暗 管系统。 b)楼外应设手孔,由手孔引至住宅建筑内放大箱的管道,孔径应不小于40mm,数 量应不少于2条。 电缆分配网络的结构 a)分配器-分配器 b)分支器-分支器 c)分配器-分支器 d)分配器-串接单元 以上几种网络结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个具体的住宅电缆分配网中,往往是 几种结构的组合。 分配网络采用分配分支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放射信号,另一方面由于终 端是和分配分支独立连接的,终端与终端之间不互相影响,便于维护和以后的收费管 理。 设计中所选分支分配器均为双向的,整个系统具有双向传输功能。为使系统耐老 化,电缆采用物理发泡同轴电缆。 (3)分配器、分支器的设计 信号主轴线的末端不得使用分配器; 分支器的串联不得超过 6 个; 分配器到每户的终端盒应采用单独的暗管设置,不得与其他住户终端盒相串接; 一户内多终端口的设置方式可采用户内分配方式。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4 分配器的输出端不能开路,否则会造成输入端的严重失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 输出端。在系统中当分配器有输出端空余时,必须接 75 负载电阻 (4)用户终端的设计 应同时具备 TV 输出口和 FM 输出口; 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防潮防腐性能; 应符合国标规定的安全要求; 用户终端电平要求满足(684)dB; 每套住宅应最少设计一个终端,高标准住宅可按实际需求对终端数进行设计安 排,并应设置在每套住宅的起居室或卧室内。 用户盒暗敷距地 0.3 米。 (5)同轴电缆选择及穿管管径 用户分配网中使用的同轴电缆均采用物理发泡电缆; 分配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的分配器的分路电缆距离较长,宜采用-75-9、-75-7 的 电缆;分支器、分配器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宜采用-75-7 的电缆; 楼内暗管系统应全部采用钢管; 只敷设一条-75-9 型电缆时,应采用内径25mm 的钢管; 敷设其他型号电缆或两条以上电缆时,管孔截面积的利用率应不大于 40%; 外线电缆采用稳定聚乙烯护套,室内电缆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护套。8 6.26.2 本工程有线电视用户电平计算本工程有线电视用户电平计算 本次设计分配系统,由前端进三分配器,引线出来分别进入三个单元,每个单元 再使用一个二分配器,引线出来 1,2 支路分管 1 到 3 层和 4 到 6 层(见系统图),因 为每层两户人家,所以使用二分支器。系统采用 750MHz 邻频传输,引入电缆采用 SYKV759 电缆,干线电缆采用 SYKV757 电缆,用户电缆采用 SYKV755 电缆。 一层入口电平为 100104 dB V。 用户段电平要求达到:684dBV。 三分配器的插入损耗是 6dB, 六分支器的插入损耗低频 1.3dB;高频 1.8dB,分支损耗选用 20dB。 线缆损耗参考以下数据表格: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5 表 6-2 高频电缆厂物理发泡同轴电缆衰减特性 电缆型号 48.5MHz750MHz SYKV-75-92.88.0 SYKV-75-73.49.76 SYKV-75-55.014.22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一单元: 一层入口电平: 低频:100-4-6-300.028=89.16 dB 高频:104-4-6-300.08=91.6 dB 一层至三层采用 2876N 六分支器,则用户电平为: 一层低频:89.16-20-100.05=68.66 dB 高频:91.6-20-100.1422=70.18 dB 二层低频:89.16-20-150.05=68.41 dB 高频:91.6-20-150.1422=69.47 dB 三层低频:89.16-20-200.05=68.16 dB 高频:91.6-20-200.1422=68.76 dB 四层入口电平: 低频:100-1.3-4-6-500.028=87.3 dB 高频:104-1.8-4-6-500.08=88.2 dB 四层至六层采用 2876N 六分支器,则用户电平为: 四层低频:87.3-20-100.05=66.8 dB 高频:88.2-20-100.1422=66.78 dB 五层低频:87.3-20-150.05=66.55 dB 高频:88.2-20-150.1422=66.08 dB 六层低频:87.3-20-200.05=66.3 dB 高频:88.2-20-200.1422=65.36 dB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6 由于本工程三个单元楼层结构和布线方式相同,所以三个单元对应有线电视用户端 电平相同,不再重复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可知其用户电平达到 64-72dBuV 标准。 6.36.3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弱电信号的传输,分支器和分配器的结构, 分配损耗,分支损耗,插入损耗以及不同型号线缆的损耗标准和适用范围。本工程信 号由室外放大器经三分配器传输至三个单元,通过每层设置的二分支器将信号输送至 每户。用户电平均达到 68dB。4 第七章第七章 电话系统设计电话系统设计 7.17.1 电话系统概述电话系统概述 电话通讯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电话交换设备、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7 (1)电话交接设备主要是电话交换机,是接通电话用户之间通信线路的专用设备。 (2)传输系统按传输媒介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3)用户终端设备是指电话机。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已增至传真机、计算机 等终端设备。 7.27.2 电话系统的设计原则电话系统的设计原则 (1)对于宾馆、饭店,由于业务功能的需要,需要设置程控用户交换机; (2)一般的用户,可根据公用电话网的情况和用户需求量的大小,采用远端模块局或虚 拟用户交换机,也可根据用户功能的需求功能设置程控用户交换机。 (3)住宅用户的电话业务直接由市话局提供 (4)用户程控小交换机的容量应按当前的用户数量与 3-5 年的近期发展容量之和再加 10%的 备用量来确定。 (5)交换机中继线的安装量一般按交换设备容量的 8%-10%考虑,集体数量应予当地电话 局商定。 (6)直通市话网的进户电话电缆容量一般按初装电话机容量的 1.3-1.6 倍考虑。 (7)对于公用建筑,当需要设置计算机网络的时候一般要将建筑物电话网络系统纳入综 合布线系统。 7.37.3 电话线路的敷设电话线路的敷设 住宅楼电话配线的要求主要是对电话电缆引入住宅楼及住宅楼电话暗配线方面的 要求。电话暗配线系统是由弱电竖井,电话电缆暗敷设管道,电话线暗敷设管道,电 话分线箱,过路箱,过路盒和电话插座组成。在建筑配管中,管材可分为:钢管、硬 聚氯乙烯管、陶瓷管等。现广泛采用钢管及硬聚氯乙烯管。电缆交接间的要求主要是 对位置、面积、通风、配电、接地等方面的要求。 电话线缆一定要引入楼内的地下电支线管道,电话支线管必须与小区电话主干道 连通;当由电话支线管道直接引入住宅楼综合布线箱时,常在住宅楼处设置入孔;电 话支线管道的管孔数量应满足其相应服务内终期电话线对数的需求,且管孔数量不得 少于 2 孔。由住宅楼内电缆交接间或分线箱引至住宅楼外入孔的电话支线管道必须采 用镀锌钢管,镀锌钢管内径不应小于 80mm,壁厚为 4mm。支线管道的埋深不小于 0.8m。 7.47.4 本工程电缆的选择本工程电缆的选择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8 (1)电话电缆采用型号为 HYA 型(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挡潮层聚乙烯护套 市内通信 电缆)。从会所电讯机房引来电缆型号为 HYAT 型(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填充式挡潮 层聚乙烯护套 市内通信电缆 )线径 0.5mm 的电缆,电缆的终期电缆芯数利用率小于 或等于 80%。 (2)电话线采用 HYA-50X2X0.5 电线。由电话分线箱至电话插座间暗敷电话线的保护管, 可采用钢管(SC 或 RC)或电线管(TC),硬质聚氯乙烯(PC)管。在弱电竖井内可再 线槽内敷设。 (3)有特殊屏蔽要求的电话电缆,应采用钢管作为保护管,且应将钢管接地。 注:H:表示室内通信电缆 Y:表示心线的绝缘形式实心聚烯乙烯绝缘 A:表示电缆的屏蔽形式涂塑铝带 7.57.5 本工程电话设备选择本工程电话设备选择 本工程采用 HYA 1000 型号的电话交换机。此交换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话机分 配,包括数字话机,模拟话机,话机的数量,根据不同的指令进行话机的功能选择, 而电话机要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选取。具体设备由当地电话局自行安装,本设计仅给 出示例和建议。 7.67.6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话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电话交换设备、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 设备。电话系统的设计原则,电话系统的线路敷设规范。最后给出了本工程电话系统 的电缆选择及设备选择。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49 第八章第八章 对讲系统设计对讲系统设计 8.18.1 可视对讲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概述概述 可视对讲系统是现代化智能小区及必要的安防场所、别墅小区入口处的一套安全 装置,配合防盗门,可达到可视对讲、遥控开锁、接驳管理中心,连接防盗的红外探 头、窗磁、门磁、瓦斯泄漏等报警性能,为住户提供方便与安全的生活,减少住户不 情愿被打扰的烦恼,也是住宅小区档次及住户身份的体现。 8.28.2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采用先进、成熟的实用技术。 (2)系统应具集中统一的管理能力,为物业管理提供方便。 (3)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应标准化、规范化。 (4)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可扩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5)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 8.38.3 本工程设备组成本工程设备组成 (1)室内住户对讲分机,用于住户与来访者或管理中心人员的通话联系。 (2)室内住户可视对讲分机,用于住户与来访者或管理中心人员的通话并观看来访者的 影像。 (3)对讲/可视门口主机 (4)译码分配器,用于语音编码信号和影像编码信号解码,然后送到对应的住户分机, 在系统中串行连接使用,一进一出,五分配。每个译码分配器可供四个住户使用。译 码分配器采用 15-18V 直流电,由本系统电源设备供电。该设备安装在楼内的弱电竖井 内11。 (5)电源供应器,是系统的供电设备。采用 220V 交流供电,18V/2A 直流输出。安装在 楼内的弱电竖井内。 (6)电锁,安装在单元楼门上的电控锁。受控于住户和物业管理保安值班人员。 (7)管理中心主机,它是住宅小区保安系统的核心设备,可协调、督察该系统的工作。 8.48.4 本工程安装方法本工程安装方法 (1)主机安装 主机安装在防盗门不常开的部分,开一个宽 115 毫米,高 169 毫米的方孔,离地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50 高 1.5 米,把主机从门外镶嵌入方孔内,用配件固定在门上。 (2)分机的安装 分机常安装在室内主要进出的门旁,离地高 1.5 米,先把分机的安装底板固定在墙 上,在把分机挂上。 (3)分机电源安装 在离分机一米以内设 220V 电源插座,把分机电源输入插头插入电源插座,输出线 头插入可视分机底部的插座上。 8.58.5 本工程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本工程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本次设计中选用环宇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 C11 型门口主机,MY-635 型室内机。 门口机电源引自公共配电箱,使用 BV-32.5 电缆。干线使用 RVP-60.4+SYKV-75- 5。 本设计仅给出示例,具体安装设备及导线由专业分包公司确定。 8.68.6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可视对讲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原则,包括先进性、开放性、可 扩性、兼容性、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以及产品和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最后给出了本工程可视对讲系统设计,设备组成和安装方法。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51 第九章第九章 网络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 9.19.1 网络系统概述网络系统概述 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作为工具,它一定会越来越好用,功能也 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 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 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 9.29.2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从 RJ45 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使用双绞线,一般不超过 5m。 RJ45 信息插座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地面 30cm 以上。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 长度不超过 90m 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布内布线 更具建筑结构、布局和用途,确定水平布线方案和线缆走向 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 I/O 位置 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通常可按 9m2 来估算信息插座的数量 垂直子系统的设计: 光缆的选择要点是,连接室外远距离的光缆选用单模的,室内可以选多模。 垂直干线光缆的拐弯处不要直角拐弯,应有相当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 确定每层干线的实际要求。 需要考虑整个大楼布线的防雷击施9 9.39.3 本工程设备组成本工程设备组成 网络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 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五部分组成。 工作区子系统又称服务区子系统或用户端子,是整个布线系统最接近用户的端口。 工作区子系统用于将用户设备连接到布线系统中。主要包括各种信息插座及相关配件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52 和把用户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各种跳线等。 水平干线子系统又称水平子系统或平面楼层子系统,它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 到连接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插座,一般为星型拓扑结构。它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 在于:水平干线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且与信息插座和管理间连接。如果水平干 线子系统与设备间处在同一楼层,水平干线子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设备间。 垂直干线子系统包括从设备间子系统经垂直竖井到各楼层管理间子系统的缆线。 设备间子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垂直干线子系统连接各管理间子系统,然后再将所 有的水平干线子系统连接在一起,满足所有工作区子系统所连接的所有结点设备之间 相互通信的要求。 建筑群主干线布线子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群体内的主干传输线路,也是综合布线的 骨干部分。 9.49.4 本工程设备选择本工程设备选择 目前最常用的信息插座有匹配双绞线的 RJ-45 插座和连接电话的 RJ-11 插座等。 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面型和桌上型等。对地面型要避免安放在人们经常走动或易被 损坏的地方,以免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线路损坏。 考虑到工作区子系统所连设备的多样性,水平干线子系统的通信介质也是多种多 样的。主要有超五类或六类双绞线,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屏蔽双绞线和光纤。 本设计线缆使用超五类线,UTP-CAT5-4P,信息插座使用通用型。具体情况由网络 提供商来确定。 9.59.5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络系统的概念,网络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网络系统的设备组成, 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 筑群子系统。最后给出了本工程的设备选择。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53 第十章第十章 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 沈阳孔雀城 A1#楼属于三类民用住宅。在设计中,通过调研、实习对本工程的技术 可行性,设备的可靠性,经济和设备的合理性,及优越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1)可靠性:本工程通过计算选用了可靠的断路器,接触器,隔离开关,在系统故障 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 充分体现了本工程的可靠性。 (2)合理性: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级,接地形式采用了 TN-C-S 系统,在进户处设重 复接地,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 电源进线采用 YJV22 BV-500 铠装电缆直埋引入,埋地深度 0.8 米。 (3)优越性:本工程主要选用 48W 节能灯,厨房、卫生间采用了防潮防水灯,在走廊 设有感应灯。在灯具的选用上充分发挥了本工程在经济上的优越性。 (4)适用性: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住宅小区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设计选 用的系统和新产品都应能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需 要。在多种实现途径中,选择最经济可行的途径。 (5)可行性:以现有成熟的系统和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