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_第1页
##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_第2页
##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_第3页
##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_第4页
##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 #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县位于 #省东南部,辖 #镇 #个村,农业人口 #万。近年来,我们发挥口岸、资源、产业等优势,做大特色劳务经济,不仅向国内外输出劳务,也成为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吸纳县。截止年 7 月,已累计输出、中转和吸纳县内外劳务人员 #万人, #万名县域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创业, #万名县内非农人口及外埠从业者借此走上兴业致富之路, #逐步成为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中转吸纳综合基地。 一、廓清发展思路,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 1990 年 #口岸的开通,给县 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使 #由封闭落后的农业县一举跃升为边贸大县。长期以来,我县经济外向化虽大幅提升,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年,一产占县域经济的比重不足 1/5,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亩,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 %,增收步伐缓慢。经深入调研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象 #这样县型小、农业弱的边境口岸县份,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走出农业抓农业,面向境外谋发展”,将劳动力转移做成产业、创出特色,进而拉动普遍就业、全民创业,同时, #壮大劳务经济也独具“三大优势”:一是口岸带动力强,居于我国东北振兴和俄远东开 发的结合部,毗邻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边贸发展活跃,人员往来便捷,是国内劳动力赴俄务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 创业的适宜桥梁和最佳“跳板”;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初露端倪,域内有着发展黑木耳等“小品种”特色产业的特殊资源条件,进出口加工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一批吸纳性、拓展性较强的产业加快兴起,劳务承载能力与日俱增;三是外埠用工需求增大,俄远东人口继续下跌,劳动力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空闲岗位已达 50 万个,俄官方已明确表示中国建设者不可或缺,加之,境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和国内大中城市岗位增多,赴外打工大有市场。综合以上优势,我们顺应域内 外劳务需求和百姓致富愿望,集思广益,结合实际,确立了“立足振兴产业、广拓市场、富裕农民,发挥龙头地位和前沿优势,促进跨国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组合,内外互促,协作联合,着力打造一批连接中俄、外向度高、关联度大、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优势企业,聚集辐射,有序引带,加快建成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中转吸纳综合基地”的思路,为特色劳务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释放前沿优势,对外规模输出中转劳务 我们注重扬己所长,深度发掘口岸带动功能和现实潜力,突出境外市场信息与地产农产品、域外资本与地利条件、国外丰富土地资源与 县内富余劳动力三项优势整合,促进劳动力成规模、跨区域流动就业,做大了对外输出中转劳务这块“蛋糕”。一是繁荣边贸经济。抓牢口岸这一稀缺资源,引导带动 #万余人赴俄发“洋财”。壮大边境贸易,有 2 万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 多 #人常年在俄从事经营活动。拓展境外市场,先后在俄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地建成 #处以轻工产品、果菜、粮食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有 1700 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此从事境外营销,人均年收入 1 万多元。发挥亲缘、人缘优势,抢占境外劳务市场。 #镇 4 个朝鲜族村 60%的劳动力长期在俄、韩、日从事跨国劳务,去年该镇又通过边贸公司向俄输出劳 动力#余人,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依托能人带动向韩、日输出劳动力 #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 5 15 万元。二是做大跨国投资。引导边贸企业联合南方资金、技术和品牌,共同“走出去”创办实业,目前,全县已在俄境兴建各类实体 #家,投资额达 #多万美元,涉及轻工产品、木材加工及金属冶炼、海洋捕捞、房产开发等领域,承载劳动力近千人。 #集团分别与温州达芙妮、盛宏达、伊斯利鞋业合作投资亿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兴建 15 条鞋业生产线,日产皮鞋、旅游鞋 #万双,仅此吸纳温州籍农民工 #人,月收入均在 以上,创建的以境内生产半成品 、境外组装销售为特征的“ #模式”得到全省认可和推广。三是扩大对俄农业科技合作。 #县政府在俄租赁土地 #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在远东地区创办 #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劳务人员 #多人,收入近 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十月区等地兴建劳务点#多个,耕作面积达万亩,长期雇工 4000 余人,其中外地民工达 2500 多人,年人均纯收入 1 2 万元。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 三、产业联动发展,广辟劳务就业吸纳渠道 通过产业间角色互换实现就地转移,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实践中,我们积极“农里拓展、农外 延伸”,兴业强工活商,打造了吸纳县内外务工人员充分就业的平台。一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做精做强 #等优势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万余人,吸纳周边县(市)民工万余人。发展 #亿袋,年产量达 #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 #万亩,年产鲜品 #万吨,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聚力。培植专业村、种养大户,带动发展特色生产基地 #万亩,其中仅 #专业村就达 99 个,占行政村总数 97%,辐射农户万户。#村 218 户农民发展 #1200 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 4 人,全 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 #多万元。二是壮大非农产业。以贸带工,推动富余人员成为新的产业工人。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 #区,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 #余人。借助发展空间广阔、电力供应充足等优势,大兴进出口加工业,累计投资 #亿元,兴建总占地 #余公顷的 #园区,已承载企业 #户,其中 #户建成投产, #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落地生根”,安置 #多名农民 进城务工。发育乡镇企业,培植产值超百万元、就业超百人的乡企 #户,安置劳动力 2400 余人; #镇创办木材加工企业 #户,安置劳动力 1000 多人。三是开 展多种经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搭建农民创业舞台。 #镇依托城郊优势,引导 #多农民常年从事餐饮、运输各业,占农村劳动力 50%以上。 #镇投资 #余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 #交易市场,带动6000 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发展“能人”经济,县内及境外已有 4000 多名经纪人脱离土地,常年或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贩销。 四、强化引导扶持,保障合理有序转移致富 着眼劳务经济长远发展,我们坚持政府推动与典型示范并重,规范管理与扶持服务共举,促进了转移的科学化、秩序化,构建了促农增收的长效机 制。一是实施政策倾斜。制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方案及考核办法,实行镇村专人管理,对组织劳动力转移的先进镇予以重奖。放开城乡就业市场,放宽户籍管理,取消对农民进城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限制;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营销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小额贷款, #镇年落实劳务输出专项资金 320 万元,占农贷资金的 16%,有效助推了劳务经济发展。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因外出务工急需流转的 #万亩土地全部实现了合理流转。二是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劳务市场对接,今年组织召开有 52 家用工企业参加的劳务供求洽谈会,使 近千农民找到了合适岗位。整合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举办 #栽培、土木工程、俄语等专业培训班 53 期,培训人员万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76%。对外出务工人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 员进行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知识、境外风俗、礼仪常识及专业技能培训,树立了 #的涉外劳动力品牌。完善劳动职业中介机构,开办“致富之友”电视频道,创办供求世界期刊,定期发布用工信息,讲解务工政策,服务和促进了农民加速转移。三是鼓励返乡创业。引导部分成功的外出打工者返乡回城投资置业,教育和带动更多农民转移致富。 #镇北河沿村民 #在俄打工致富后返乡创办边 贸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边境贸易先进企业,已累计上缴税金1300 多万元,年向俄派出由当地农民构成的劳务团组 #多个、人员 1000 余人。 #镇农民 #赴韩务工多年,回家投资20 多万元建起了一流的韩式餐馆,雇工 20 多人,带动全镇发展餐饮服务业 170 余家。 3 年来,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 #多家,完成投资额 #亿多元,实现税金 4300 万,吸纳 4500 名民工就业,反哺和促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