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中英语长篇阅读中词汇教学刍议.doc_第1页
论文:初中英语长篇阅读中词汇教学刍议.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出重点 分层教学初中英语长篇阅读中词汇教学刍议周立群【摘 要】初中英语长篇阅读中的词汇教学存在教学方式粗糙单一、重点不明、缺乏巩固等问题,解决的对策包括词汇分层,突出重点;分阶段突破教学;设计各类活动,理解运用词汇等。【关键词】初中英语,长篇阅读,词汇教学,问题,对策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教材从八下开始,在每个单元的self check后面增加了一篇300字左右的长篇阅读材料。与section b 3a的阅读材料相比,长篇阅读材料的词汇量和难度都有所提高,特别是词汇量,在许多单元里几乎占据了单元总词汇量的三分之二;而且每个单元都有一种阅读策略的训练。如何在实施阅读策略、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方式粗糙,形式单一由于课时紧,为了不影响总体教学进度,有些教师让学生提前自学词汇,然后在早自修领读生词,给出例句、近义词或是反义词,让学生记下,并要求学生在课前记忆听写,之后再开展阅读教学。这样做确实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但是对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语境,缺乏交际性,靠死记硬背记忆单词,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如果教师每次都这样教授单词,长此以往,如此单一的教学方式势必使学生失去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根据上下文语境线索推测词义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2.教学重点缺乏,层次不明 有些教师虽然比较重视在语境中呈现单词,但是他们往往要求学生掌握阅读中出现的所有词汇,在处理词汇时也是平均用力。由于教学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明,学生记忆负担过重,结果是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设置语境,试图帮学生扫清生词障碍,但最后学生对大部生词还是毫无印象。3.教学巩固不足,应用架空。由于长篇阅读材料阅读量大,在一堂课中既要处理词汇,又实施阅读策略,时间相对紧张,教师往往在匆匆呈现单词后立即进入阅读,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忽略了词汇的巩固与应用,因此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多停留在认知阶段,词汇运用被边缘化,造成学生只知其义,不知其用的尴尬局面。二、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探讨1.课前词汇分层,突出重点新课程标准规定,五级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3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而我们现行使用的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教材中的词汇达到2300个左右,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掌握的五级词汇要求。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持有“圣经式教材观”的观念,但凡教材出现的一切内容,都忠诚地纳入教学范围,对于词汇教学的要求也是如此。其实语篇中的单词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为三个层次的标准来进行教学。第一层次,课程标准中规定要掌握的词汇,即“新课标重点词汇”,属于核心词汇,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并灵活运用。第二层次,新课标中非重点词汇,属话题拓展词汇,只要求学生能听懂、识别和理解,并不要求应用掌握,。第三层次,因行文需要出现的词汇,学生只要知其义就可。因此,尽管长篇阅读中出现的词汇量大,但教师只要精心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按照不同的掌握要求,对语篇中出现的单词进行分层,就能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词汇学习的有效性。如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九年级第9单元的reading: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中共计出现26个新词汇,其中9个为新课标重点词汇:active,create,knock,basket,rise (risen),deveop,toward,below,metal;9个为新课标非重点词汇:rank, wooden,divide,shoot,court,popularity,worldwide,association与eqipment等;最后剩下的hoop,backboard,aim等词汇不是新课标规定词汇,只是行文需要的词汇。对长篇阅读中词汇进行分层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单词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落实。我们把第一层次词汇的教学作为重点,不仅要在语境中呈现单词,让学生感知理解,而且还必须在词汇操练、巩固、应用等后续环节中,有意识地创造这些词汇复现的语境和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其复现的频率,给学生一个对词汇的感知、理解、内化到应用,循序渐进的完整的学习心理过程;而对第二层次的新目标非重点词汇的要求相对降低,我们只须认读理解,不必掌握应用;至于非新课标词汇,我们就不必作记忆要求了。2.教学中分散难点,阶段突破在确定好重点词汇后,教师应根据阅读过程、活动和任务的需要分阶段进行词汇教学,这样有助于分散难点,突出重点。(1)pre-reading阅读前呈现部分词汇,初步感知理解。在pre-reading 中,我们主要呈现两种词汇:第一类,阅读材料中部分无法靠构词法理解的和无法用英英互译来标注的核心词汇;第二类,部分上下文信息不足以提示其含义、但又可能在阅读中造成理解障碍的词汇。词汇学习离不开语境,学生根据语境感悟生词有助于构建意义、内化所学语言。教师以free talk、图片、故事、文章标题,小短文等形式,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阅读背景,创设课文以外的新语境,呈现词汇。这样呈现新词汇能够迅速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学生轻松地建立起关于本课主题的图式。如在九年级的unit 6的长篇阅读材料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的导入中,我们先根据图片与学生一起分享八年级学过的食品种类-which are good or bad for us. 并呈现barbecued / fried food, increase the risk of the cancer, vegetarian.在语境中,我们不仅降低了词汇学习的难度,还渗透了生词的词性和搭配,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感知与理解。阅读前引导学生对这些词汇进行一定的认知、理解,一方面为学生顺利开展主题内容学习搭好阶梯,降低阅读难度;另一方面使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具有层次性,为有效的语言知识教学打下基础。但是读前活动内容要简洁自然,并要与阅读材料内容紧密联系,不宜设计过多的内容,时间最好控制在几分钟之内。(2)while-reading 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词汇推断的策略,提高猜词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中包括“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词汇推断策略,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词汇学习策略的成功,还能帮他们建立起自信心,顺利流畅地完成阅读任务。本阶段的语言知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较详细的语篇信息,了解和熟悉阅读材料中生疏的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语言现象,教师要在此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训练学生的词义推测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上下文语境,利用构词法知识1)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含义根据定义或解释猜测词义例如:this is because they come from a computer program called icq.icq is an e-mail “chatline”that people use to have online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九年级unit12 you are supposed to write quickly! 由上文中的“a computer program called icq“和下面对icq的定义,学生可以理解icq类似于他们熟悉的qq,这样,这个抽象的词一旦和他们熟悉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他们理解起来 就容易多了。根据并列 ,转折,因果关系猜测词义.在含有表示转折意义的词but,however yet,表示并列的andhe or,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so的句子中,前后的语义存在明显的对比、并列和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据此来推断新词汇的含义。例如:people who eat a balanced diet should be healthier than those who only eat biscuits and hamburgers.九年级unit6 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根据上下对比语境“people who eat a balanced diet “和”those who only eat biscuits and hamburgers”以及并列连词“ and”,学生可以推断出biscuit是一种和汉堡同类的食品。根据列举的事例猜测词义例如: the first is “abbreviation”.this is formed by using the first letter of each world in the phase.for example,btw means “by the way”. 九年级unit12 you are supposed to write quickly!abbreviation不是新课标词汇,因此在阅读中只要引导学生根据下面例举的事实进行推断,我们就能得到它的意思是“缩略词”。(2)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英语中最常见的构词法有合成(compounding)、派生(derivation)和转化(convertion)。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词,这种构词形式叫合成法。常见的有复合名词(如classroom,blackboard)、复合形容词( 如 worldwide ,good-looking)、复合动词(如overcome)复合数词(如twenty-second)、复合代词(如everyone,anything)和复合副词(如downstairs)。2)在一个单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词缀构成新词,这种构词法叫做派生法。常用前缀有un-,dis-(不,非,表示否定)、bi-(两个,双边的)、inter-(相互交互,在一起)、re-(又,再,从新)、tele-(远)。常用的后缀有表示名词的- or/er和ist(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人),tion(表示动作状态),ese(表示民族,语言);表示形容词的 ful(充满)、y (表性质)、ed(感到,完成的),ing(令人,正在进行的)、able(能够)、al(的)、less(没有,无);表示副词的ly。3)一个单词由一个词类转化到另一个词类,这种构词法叫转化法。单词转化后的意义往往与之前的意义联系密切。例如:名词转化成动词water(水,名词)-water(浇水,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动词slow(慢的,形容词)-slow(减慢,动词);动词转化成名词walk (走路,动词)-take a walk (散步,名词)。在语篇阅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猜词的能力和根据前后缀猜测词义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词汇进行归类,从而建立自己的词汇系统。3.after-reading 阅读后设计活动,理解运用(1)词汇练习教师根据重点词汇,设计各种词汇理解巩固题,如选择题、词形变换题和词义配对题等。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根据这些题目语境或信息及对文本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去选择词汇,相当于对篇章进行了局部回读,巩固这些重点词汇的词义、词性和搭配。(2)复述在复述时,结合不同的题材和体裁,选择一定的主线作为线索,提供关键词,供学生参考。复述的形式可以先口头,后笔头;可以就整篇课文或某一重点段落进行复述。通过这种口头复述活动,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借助分析理解记忆和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做法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3)观点表达与问题讨论教师根据语篇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设置的这些问题能引导学生使用本节课的语言输入进行语言输出,并在进行语言技能的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是一种常用的有效训练学生理解能力和提高其表达水平的活动。如在九年级unit 6 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阅读后,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whose view about food do you agree to,tonys,prters or lauras? why? (tips: use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om this article.)(4)改编课文在学生全面理解课文,扫除基本的语言障碍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文章主旨和语言要点缩写课文;或是改变人称、体裁进行改写;或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几段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在设计这类读后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又要有所发挥,体现灵活运用语言的一面。参考文献:教育部. 2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教社. 200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