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 语文 七年级 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六单元26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预习反馈一、1.chng 2.j 3.b 4.c 5.xn 6.qn 7.tu 8.qn 9.kun 二、1.gng 更加 gng 更衣 2.chn 称职 chng 称呼3.qun 圈定 jun 猪圈 三、C【解析】A项中“辩别”应改为“辨别”;B项中“随声附合”应改为“随声附和”;D项中“精至”应改为“精致”。四、D五、1.想象 幻想 夸张 2.安徒生 丹麦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丑小鸭感知探究一、1.做织 看 穿 2.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关键因素。解此题只要明白正是皇帝相信骗子所说的话“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才上当受骗,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导致了裸体游行的结局。 3.要点: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心声,以至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信心,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无私无畏。(说出任何一点即可)二、1.他俩相信别人一定能看见布料。为了表明他俩能看见布料,因而是聪明的、称职的。 2.D 3.“这”指代皇帝看不见织布机上的布料这件事。4.他们看不到布的行为没被揭穿。 5.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其性格特征是:愚蠢、骄横、虚伪、自欺欺人。 6.“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第二课时感知探究一、1.D 2.D 3.A 4.语言 心理 动作二、1.夸张 2.反问 3.反复拓展提升一、略二、1.时间:除夕之夜。 地点:街头。 环境:寒冷黑暗的雪夜。 【解析】解此题应从明确记叙文中六要素所在的位置入手。记叙文中六要素一般出现在文章开头和具体情节中。 2.生动、细致地突出了小女孩的孤苦伶仃,引发读者的无限同情。暗示小女孩悲惨的结局和命运。 【解析】细节描写的作用:一是突出人物形象,二是利于表现主题。 3.除夕雪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落街头。 4.这是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处境中产生的幻想。幻想中的景象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小女孩悲惨的结局和命运。 【解析】解此题应从把握文章主旨,明确作者构思入手。作者在此处写小女孩的幻想成真,是运用了对比手法来突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这一主旨。 5.小女孩的幻想破灭,被冻死了。 6.【示例】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凭着坚强的意志,最终成为美丽的白天鹅。正如安徒生本人,一个鞋匠的儿子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童话作家。 27郭沫若诗两首第一课时 天上的街市预习反馈一、1.pio mio 2.xin 3.long二、1.缥缈 2.定然 3.神奇三、B四、D 【解析】重音应在“灯笼”上。五、郭沫若 郭开贞 学者 女神 星空感知探究一、C二、1.牛郎 织女 联想 想象 2.实际存在的景物有“街灯”和“明星”。 第一句中的“明星”和第二句中的“街灯”是由本体联想到的。 3.第24节都是诗人想象的句子。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4.恰当。 诗人用“朵”修饰“流星”,是把美丽的流星当作美丽的花朵来写的,由此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5.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骑着牛儿自由来往,无拘无束地闲游,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些改变寄寓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而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与现实截然相反,由此可见,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是向往的。拓展提升1.C 2.郎 lng、量 lng、样 yng、莽 mng、肠 chng、梁 ling、光 gung、乡 xing。 3.揭示主题。 4.D第二课时 静夜预习反馈一、1.lng zho 2.sh 3.m hu 4.jio 二、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感知探究一、1.月光、松林、云团和疏星。 2.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前途的渺茫之感。 3.第1节描绘夜景,是实写,第2节是想象,两节都突出了夜晚的静。第1节景物描写是第2节想象的基础,而第2节想象使平淡无奇的第1节景物变得空灵、美丽,进而全诗境界得以拓展和升华。二、1.“笼罩”写出了村外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的景象。2.“漏”写出了淡淡月光洒在团团白云上,而白云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几颗星星的景象;“几点”形容小而少,突出了夜的静谧。拓展提升一、清清 流过了碧绿的田野 嘎嘎 唱响着童年的歌谣二、1.典雅,恬淡。 2.令我回想到人类的幼年,/那恬淡无为的太古。3.作者向往安静、安逸的生活,厌恶、痛恨这黑暗的社会。 28女娲造人预习反馈一、1.w 2.zhn 3.chng 4.chn 二、1.莽莽榛榛 2.神通广大 3.兴高采烈 4.灵机一动 三、D【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第二处“;”和第五处“:”是做此题的关键。分号的作用是隔开一个大句子里地位相同的小句子;冒号的作用是用在提示语后面,表示较长的停顿,主要起提示下文的作用,也可起总结上文的作用。四、B【解析】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五、C B D A感知探究一、1.因为“地上有了山川草木显得有些荒凉寂寞”(或:因为“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2.【示例】“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在这些句子中,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以及天伦之乐;人的产生给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情;等等。 3.“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人“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4.因为“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而“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二、1.因为她一心想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并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世世代代绵延下来,所以想出了这种绝妙的造人方法。2.因为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的办法相比,简单省事,见效快,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3.“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 4.喜悦。(只要想象合理即可)拓展提升一、1.奔月 2.后羿 3.夸父 4.哪咤 5.填海二、1.倒数第3段的末尾。 2.“什么也看不见,四围漆黑一片,黏糊糊的,闷得他心里发慌。” 3.他像一根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之间。4.“粗犷”指盘古是一个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具有无与伦比的伟力;他又像一个粗犷豪放的男子,一生气,抡起巨斧,就劈开了混沌的世界,其性情多么豪放,其事业多么伟大。 “美丽”是指他是一个伟大的善良之神,默默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由于他的“临死化身”,我们才拥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5.略(言之有理即可) 6.【示例】盘古是宇宙万物的始祖。他有力气,他有坚定的毅力,他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女娲则是人类的创造神。当人类的灭顶之灾来临的时候,她又成为人类的保护神。她采石补天、力杀毒虫猛兽。最后当人类安居乐业后,她又开始为人类的幸福生活着想创造了婚姻制度,使人类可以幸福地繁衍下去。可以说女娲是远古诸位大神中与人类关系最紧密,也是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给人类的神明。她是人类伟大的母亲。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预习反馈一、1.x 2.mu 3.mi 4.chn 5.s 6.zh 7.p 8.nng 9.lun 10.ling qing二、1.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 2.这里指盲孩子不由自主,控制不住感情。 3.走路不稳的样子。 4.(两人)同一胎出生。三、1.哞哞 咩咩 潺潺 2.说说笑笑 3.飘飘忽忽 幽幽 4.踉踉跄跄 跌跌爬爬四、童话 大家都应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感知探究一、D【解析】解此题应从理解童话定义下手。童话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构思出来的优美情景,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的看法和情感。所以“让盲孩子跟影子讲话、牵手,最后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孩子”的情况,在童话中司空见惯,绝不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是胡编乱造出来哄骗小孩子的”。二、1.语句:“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2.盲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旷野上。他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听到的只是风声和雨声。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3.这是因为“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又因为盲孩子历经风雨之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还因为影子对盲孩子的关爱。 4.“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不大工夫,那雾也消退了。”他不但看见了太阳、月亮,还看见了那么多萤火虫组合的灯,看见了弯弯的彩虹、各种颜色的花朵、绿草上明亮的绿珠等。这些景物都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写这些景物更能表现出盲孩子复明之后的喜悦之情。 5.盲孩子因为光明而获得新生,影子因为对盲孩子的关爱,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生命。三、1.不能删去。 因为“似乎”表示推测和估计,说明是一种感觉,并非真正能看见光明、看见色彩的;如果去掉,则说明盲孩子真正能够看见光明和色彩,这是不真实的。 2.因为影子感到自己在陪伴盲孩子时,不仅给盲孩子带来了快乐,自己也感到无比充实,正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盲孩子带来光明,自己也快乐。拓展提升一、略。(想象合理即可)二、1.出现“走过踏上走向”词语即可。 2.出现“还还有还有”即可。三、1.B A A 2.盲童安静不能用眼睛看见蝴蝶飞走,但她在认真感受着蝴蝶飞去的身影。 【解析】解此题应从句子入手,“张望”在此是一种心理感受上的自然表现,然而却极有震撼力地表明了安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我们用眼睛看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她的心来感受和理解。”“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的一样丰富。” 【解析】此题要求我们理解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区别。这两句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来写安静看不见东西。 4.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解析】解此题应从理解文意,寻找关键语句下手,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及文段的中心句就可以找到答案。 30寓言四则第一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预习反馈一、1.h 2.b 3.ro 4.zhn 5.jio 二、1.这里指世间的人。 2.保护,这里指加以特殊照顾。 3.尊重。4.比试一下能力。三、伊索寓言 古希腊 伊索四、1. 2. 3. 4.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具体记述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三答。蚊子和狮子:详细叙述了蚊子和狮子的较量过程。感知探究一、1.赫耳墨斯认为自己一定会受到商人的尊重。他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2.因为他认为自己一定会比宙斯和赫拉更受人们的尊重,自己的雕像的价钱会更高,所以借两人来抬高自己。 3.嘲笑赫拉的雕像的价钱会更低,嘲笑他们比不上自己得到人们更大的尊重。 4.恼怒、羞愧、尴尬等心理。(言之有理即可)二、1.激将 鼓起勇气,挑起狮子的怒气 2.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3.(1)自信 (2)得意自满拓展提升一、【示例】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动不了。他想,自己有战胜狮子的经历,而今却要死在蜘蛛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正是自己的得意忘形才造成了这样的结局。此时蜘蛛一步一步地向他靠近,蚊子闭上双眼,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就在这时,一滴松汁掉了下来,不偏不斜落在了那张着大嘴的蜘蛛身上。顷刻之间,蜘蛛被包在里面,动弹不得,那蜘蛛网也被拉破了,蚊子得救了。蚊子高兴地飞着,他下定决心要发挥自己勤于思考的优点,改掉自己的毛病。(想象情节合理,语句通顺即可)二、1.俯视 嘲笑 傲慢、自大 2.“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 3.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烟囱坚定地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第二课时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预习反馈一、1.si 2.j 3.b 4.xin 5.b二、1.韩非子说难 战国 思想 韩非法 2.淮南子人间训 西汉 刘安感知探究一、1.(1)以为聪明。 (2)下雨。 (3)修补。 (4)晚上。2.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非常聪明,却怀疑盗贼是邻居的老人。 3.教育人们不要以关系的亲与疏来判断事情,易造成主观臆断。二、1.焉知非福 淮南子 2.(1)原因。(2)几。(3)多。(4)十分之九。 3.具有辩证的思想。 4.领起全文,为下文所讲的故事作铺垫。5.祸福相依,即本文的最后一段议论。 6.不应该。凡事不可拘泥。本文只是一篇寓言,所讲的是事物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团队建设与领导力提升训练课程
- 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承诺书4篇
- 团队会议记录及决策跟踪管理工具
- 2025-2030光伏电站智能清洁机器人投资可行性研究
- 公益活动参与奉献承诺函(3篇)
- 2025-2030儿童智能设备行业技术演进与市场接受度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儿童戏剧教育行业发展动态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儿童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增长与专业人才培养分析报告
- 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及解析教案
- 产品设计及创新工具包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三年必考基础知识复习汇编资料(必背版)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威胁情报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林业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课件
- 乡级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 2024邯郸大名县招聘村(居)党务、村务(居务)工作者354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人教版 2024 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 13 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检测卷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