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管设计规定.doc

21.化工书籍等电子资料_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配管工程规范(WORD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1.化工书籍等电子资料_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配管工程规范WORD版.rar
21.化工书籍等电子资料_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配管工程规范(WORD版)
阀门安装一般规定.doc---(点击预览)
阀门.doc---(点击预览)
铁路槽车装卸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配管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配管设计施工图统一规定目录.doc---(点击预览)
配管设计施工图统一规定.doc---(点击预览)
配管一般规定.doc---(点击预览)
配管.doc---(点击预览)
调节阀的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装置布置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装置布置.doc---(点击预览)
蒸汽冷凝水捕集管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索引.doc---(点击预览)
箱式炉的配管设计规定2.doc---(点击预览)
箱式炉的配管设计规定1.doc---(点击预览)
管道间距规定2.doc---(点击预览)
管道间距规定1.doc---(点击预览)
管道跨距规定.doc---(点击预览)
管道荷载计算方法规定.doc---(点击预览)
管道荷载计算方法.doc---(点击预览)
管道的净空或埋设深度规定.doc---(点击预览)
管道支吊架的布置规定.doc---(点击预览)
管道及设备刷油、防腐涂料、隔热安装用材料统计规定2.doc---(点击预览)
管道及设备刷油、防腐涂料、隔热安装用材料统计规定1.doc---(点击预览)
管道上温度计安装规定.doc---(点击预览)
管廊的配管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管件和管道附件的布置规定.doc---(点击预览)
空冷器配管设计规定1.doc---(点击预览)
离心式压缩机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目录.doc---(点击预览)
疏水阀~1.doc---(点击预览)
电伴热设计导则2.doc---(点击预览)
电伴热设计导则1.doc---(点击预览)
液化烃管道的布置规定.doc---(点击预览)
液位测量仪表的布置规定.doc---(点击预览)
浆液管道配管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流量计的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泵的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泵.doc---(点击预览)
泄放管道的布置规定.doc---(点击预览)
楼层(框架)上容器设备安装设计导则.doc---(点击预览)
放空与放净配管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往复式压缩机配管规定2.doc---(点击预览)
往复式压缩机配管规定1.doc---(点击预览)
工艺设备消防及降温喷淋配管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工艺装置布置补充规定.doc---(点击预览)
夹套管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塔的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地脚螺栓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土建结构上工艺设备的荷载组成规定.doc---(点击预览)
取样系统的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反应器的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压力测量仪表的布置规定.doc---(点击预览)
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规定.doc---(点击预览)
公用工程软管站配管规定.doc---(点击预览)
低温管道设计规定.doc---(点击预览)
d.doc---(点击预览)
b.doc---(点击预览)
a.doc---(点击预览)
1.管廊的配管设计规定
10.箱式炉的配管设计规定
11.反应器的配管规定
12.离心式压缩机配管规定
13.往复式压缩机配管规定
14.铁路槽车装卸设计规定
15.阀门安装一般规定
16.调节阀的配管规定
17.疏水阀的配管规定
19.蒸汽冷凝水捕集管设计规定
2.管道间距规定
20.取样系统的配管规定
21.公用工程软管站配管规定
22.管道上温度计安装规定
23.放空与放净配管设计规定
24.浆液管道配管设计规定
25.空冷器配管设计规定
26.楼层(框架)上容器设备安装设计导则
27.夹套管设计规定
28.电伴热设计导则
29.工艺设备消防及降温喷淋配管设计规定
3.管道跨距规定
30.管道及设备刷油、防腐涂料、隔热安装用材料统计规定
31.低温管道设计规定
32.管道荷载计算方法规定
33.土建结构上工艺设备的荷载组成规定
34.工艺装置布置补充规定
35.配管一般规定
36.管道的净空或埋设深度规定
37.液化烃管道的布置规定
38.泄放管道的布置规定
39.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规定
4.地脚螺栓设计规定
40.管件和管道附件的布置规定
42.液位测量仪表的布置规定
43.管道支吊架的布置规定
5.塔的配管规定
6.容器的配管规定
7.换热器配管规定
8.泵的配管规定
9.圆筒炉的配管设计规定
其它
补充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628363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1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03-13 上传人:hon****an IP属地:江苏
6
积分
关 键 词:
21.化工书籍等电子资料_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配管工程规范WORD版
资源描述:
21.化工书籍等电子资料_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配管工程规范(WORD版),21.化工书籍等电子资料_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配管工程规范WORD版
内容简介: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33C06-2001 夹套管设计规定 0 新制定全部顾 英张彦天 郑明峰2002.04.01修改标记简 要 说 明修改 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夹套管设计一般规定第三章 夹套管的安装SLDI 333C06-2001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石油化工装置中夹套管的设计。第1.0.2条 需设置夹套管的管段及夹套内使用的伴热介质应按工艺管道仪表控制流程图(PID)的规定进行配管设计。第1.0.3条 有特殊要求的夹套管,应按具体工程设计统一规定进行设计,可不执行本规定。采用专用法兰时,应单独编制具体数据库和相应制造图。第二章 夹套管设计一般规定第2.0.1条 夹套管的设计条件应符合PID和“管道索引表”的要求,并按配管材料设计及选用规定和管道柔性设计规定进行设计。第2.0.2条 夹套管的型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输送介质的凝固点在50100的工艺管适宜采用“内管焊缝外露型”夹套管。见图2.0.2-1。 二、输送介质的凝固点高于100的工艺管道宜采用“内管焊缝隐蔽型”夹套管。见图2.0.2-2。 三、输送有毒介质的工艺管道应采用“内管焊缝外露型”夹套管。 图2.0.2-1 内管焊缝外露型 图2.0.2-2 内管焊缝隐蔽型第2.0.3条 除非另有规定,夹套管的外管与内管尺寸宜按表2.0.3选用。内管与外管的组合尺寸 表2.0.3内管公称直径(mm)外管公称直径(mm)蒸汽导管与冷凝水导管公称直径(mm)152025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3504040508080100(125)1502002002503003504001515151515202020202025252525 注:带括号的规格不推荐使用。第2.0.4条 夹套管的设计压力和温度 一、夹套管的内管的外压应为外管内的伴热介质的设计压力。 二、外管(包括端板)的内压应为伴热介质的设计压力。 三、压力设计的温度参数应取内管的工艺介质或外管内的伴热介质的设计温度两者中最高者。 四、应力分析的计算温度为: 外管取伴热介质的操作温度; 内管取工艺介质或伴热介质的操作温度两者中最高者。也应校核外管的环境温度和内管的工艺介质的操作温度。第2.0.5条 夹套管的内管焊缝为“隐蔽型”时,在内管需要检查的焊缝部位,其相对应的外管部位应留出一段剖分管段,剖分管段的最小长度不小于75mm。见图2.0.5-1,2,3。第2.0.6条 夹套管的内管带分支管时,分支管部位的外管应采用剖分三通。夹套管的弯头处内管宜采用长半径(R=1.5D)弯头,外管宜采用短半径(R=1D)弯头。夹套管变径时内管的异径管与外管的异径管的大口端端部错开距离最小为50mm。见图2.0.6-1,2,3。第2.0.7条 夹套管外管上的伴热介质接管尺寸最小为DN15,且采用法兰连接型式。第2.0.8条 夹套管保温时,外管上的所有连接管件的连接端部均应露在保温层外。第2.0.9条 内管与外管的连接型式可根据夹套管端部结构形式分为平板式型、椭园封头式型、法兰式-15型三种型式,见图2.0.9。选用时可根据夹套内的伴热介质温度、压力及伴热介质性质确定。在施工说明中应注明采用哪种连接型式。采用特殊法兰时,应单独出图加工。 型、型适用凝固点在50100的工艺介质和有毒介质,内管焊缝外露型的夹套管。 15型适用凝固点在100以上的工艺介质,内管焊缝隐蔽型的夹套管。 3型唇焊式法兰结构适用于介质渗透性强,易泄漏的夹套管。 4型、5型法兰连接型式适用于高凝固点介质或熔体管道夹套管。伴热介质采用联苯、联苯醚等。 应在内管焊缝检测后焊接图2.0.5-1 夹套管典型组合件(一)图2.0.5-2 夹套管典型组合件(二)图2.0.5-3 剖分管段 甲 横剖切 乙 纵剖切图2.0.6-1 夹套管的支管结构图2.0.6-2 夹套管的弯头结构 甲 同心异径管 乙 偏心异径管图2.0.6-3 夹套管的变径结构 型 平板式结构 型 椭圆封头式结构 乙 -1型 平面式法兰结构 -2型 承插式特殊法兰结构(3以下低压夹套管)注:尺寸L由拆卸法兰上螺栓所需尺寸决定,当保温时应不损伤保温层为准。 节点A-3型 唇焊式法兰结构 -4型 带颈式特殊法兰结构 -5型 带颈环式特殊法兰结构图2.0.9 夹套管连接形式第2.0.10条 夹套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采用定距板的方式来支承。一般采用三块定距板按120夹角均布焊接在内管外壁上,定距板距外管内壁的空隙为11.5mm,定距板长40mm,厚度为碳钢6mm、不锈钢3mm。详见图2.0.10。定距板的间距见表2.0.10。定距板间距表 表2.0.10内管公称直径DN最大间距L(mm)2520004030005080400010030050003505500 * 最大间距L也可按具体工程设计规定执行。第2.0.11条 夹套管的内管和外管的材质选择应根据管道材料等级确定。一般情况下,外管宜选用碳钢无缝管。当内管为不锈钢或合金钢管时,内管与外管的连接端板应选用不锈钢,并选用不锈钢焊条;定距板的材质同内管。A-A 剖视 B-B 剖视水平管定距板的安装 垂直管定距板的安装图2.0.10 定距板的安装第2.0.12条 夹套管的外管上伴热介质进出导管的小管件宜在现场采用热弯或冷弯弯管,不宜采用承插焊弯头。第2.0.13条 当伴热介质为蒸汽时,阀门、疏水阀等的选用与蒸汽伴管相同。第2.0.14条 每段夹套管之间,在规定长度范围内,伴热介质可采用跨接管进行串连。跨接管的管口方位设置应按照下列原则: 伴热介质为汽态时,应高进低出; 伴热介质为液态时,应低进高出。 跨接管的设计应使排放流畅,防止积液和堵塞。配管时应考虑跨接管的安装空间,管道间距应适当加大。见图2.0.14所示。 图2.0.141 水平夹套管的跨接管安装示意 图2.0.142 垂直夹套管的跨接管安装示意 图2.0.143 水平管上带夹套阀门的跨接管的安装示意 图2.0.144 垂直管上带夹套阀门的跨接管的安装示意第2.0.15条 每段夹套管的套管长度取决于管道布置,并受内管与外管内的伴热介质之间温度差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每节套管长度不宜超过6米,具体按每个工程统一规定执行。第2.0.16条 夹套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由于温差过大或材质不同时应进行应力校核。内管所产生的热胀量需要补偿时,尽量采用自然补偿或设型补偿器。第三章 夹套管的安装第3.0.1条 除夹套管的伴热介质供给导管和返回导管外,夹套管的主体部分应进行预制。第3.0.2条 预制的夹套管进行组装时,外管需要调整的部位应设在法兰或其他配件的内管周向焊缝处,采用调整剖分管段进行调整。见图2.0.52所示。第3.0.3条 伴热介质的供给导管和返回导管应设置必要的支承,如有可能,宜成束保温在一起和设置支架。第3.0.4条 夹套管的外管进行组焊之前,应对内管进行逐根试压,在试压时,内管上的所有焊缝应处于暴露位置以便于检查。检验合格后再将其外管的剖分管段焊接在相应位置上,外管组焊后再对外管按要求进行试压。第3.0.5条 夹套管的保温要求同蒸汽伴热管设计规定。第3.0.6条 蒸汽夹套管的要求如下: 一、夹套管集中的部位应设置蒸汽分配管和冷凝水集合管,通过供汽导管和冷凝水导管分别接到相应的夹套管上。一个加热段可设一根带切断阀的供汽导管,根据相应的夹套管的布置可设一根或几根带切断阀、疏水阀的冷凝水导管。蒸汽供汽管的连接应使凝水总是向下流动的。 二、一根DN15的供汽导管能够供给的夹套管最大总长度为: 内管(工艺)直径 最大总长度 DN1580 20m DN100200 17m 三、夹套管的布置不允许有死角或袋形管。当袋形管不可避免时,必要时可在其低点处设排放冷凝水导管。 四、蒸汽分配管或供汽点的标高,宜高于被加热的夹套管。冷凝水集合管应足够低,使从夹套管排出的冷凝水能靠重力自流排出。从低处引到高处的供汽导管宜在其低点设单独疏水阀。 五、蒸汽水平夹套管的跨接管布置,一般有三种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垂直方向布置,蒸汽上进下出。跨接管低点是否需要加排凝管,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如下图所示。 蒸汽入口 跨接管 排凝 活接头 凝水出口图3.0.61 垂直方向布置跨接管示意 2)在水平夹套管的下半部水平方向布置跨接管,如下图所示。 跨接管 跨接管 跨接管侧视 跨接底侧出口图3.0.6-2 水平方向布置跨接管示意 3)在水平夹套管的底部布置跨接管,如下图所示。跨接管图3.0.6-3 底部布置跨接管示意 六、蒸汽分配管、冷凝水集合管及其导管的设计可参照蒸汽伴管设计规定中的有关部分。 典型的蒸汽夹套管系统图见图3.0.6-1, 2。第3.0.7条 水夹套管用作加热或冷却工艺介质时,设计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为提高传热效率,在夹套内可设置折流板。 二、夹套管水平敷设时,若内管有坡度要求,外管内水的流向应与内管坡向一致。 三、水的供给和返回宜采用集中设置供水分配管和回水集合管。其配管设计可参照蒸汽伴管设计规定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1.化工书籍等电子资料_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配管工程规范(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628363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