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中考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2-09 10:52:04标签:文言文 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填空本文选自 ,其书的主要内容是,是一部 家的重要著作。二、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三、指出并解释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2衡于虑()3入则无法家拂士()4、所以动心忍性()四翻译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人恒过,然后能改8、舜发于畎亩之中四阅读理解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2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3、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4、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答:。5、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答:。6、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答:。7、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答:。8、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答:。9、课文着重证明论点的哪一方面?答:。10、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11、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一、二、三、(略)。四(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排比;列举事例,增强气势,说服力更强(3)事实;例证法(事实论证),有力证明磨难(忧患)使人生存发展。(4)能承担大任的人;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精神、生活、身体、行为。(5)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6)人恒过-而后喻。(7)改、作、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国恒亡。国内有法家弼士,国外有敌国外患。(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事实(例证法);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正反论证。(11)照应题目,再次点明中心。中考古文阅读试题集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推荐浙江衢州2008(一)(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告子下)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必先苦其心志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然后能改。1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答案:16(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务)(3)使困苦(4)了解(明白)(4分,每小题1分)17D(2分)18(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19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 家经典著作。(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 空乏其身 衡于虑 而后喻 11、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2、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2分)13、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3分)9.战国 儒10.(1)田间、田地 (2)资财缺乏,使他受贫困之苦 或 资财缺乏,即贫困 (3)通“横”,梗塞,不顺(4)了解,明白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2.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13.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吉林长春卷)2007 200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动心忍性(同“韧”,使坚韧) B.困于心(同“捆”,束缚) C.衡于虑(同“横”,梗塞。)D.法家拂士(同“弼”,辅佐)2.给下面一组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用“/”表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3.文中画线的ab两句分别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面部表情两方面来论述 的道理,进而提出了 的论断(用原文语句回答,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4.请归纳文言语段的中心论点。答案:1.B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内(或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谏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或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 ;加点的两个字中,“过”意思是 ,“衡”意思是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读了第二段后,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不能举文中事例),或写出相关的两则名言警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苦其心志 苦: 2曾益其所不能 曾:联系全文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翻译下面的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8.全文的中心句是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文中原句回答)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答案:1.b犯过失 同“横”,梗塞,不顺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略5.(1)使痛苦(2)同“增”,增加(或:增加)6.过渡(承上启下)7.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9.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9、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环而攻之而不胜A、以 B、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于 D、而曹操比于袁绍 择其善者而从之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8 9 10A D C 短文(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故: 任: 曾: 过: 23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3 分)答: 24、填空:文中的划线句属于 论据。作者从个人 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 的方略,最终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4 分)材料链接:2008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注】 邦:国家。25、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答: 短文(三)22、故:所以 任:责任、使命 曾:通“增”,增加 过:犯错误(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机构合作协议:师资培训与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合同
- 生态农场场院使用权出租服务合同规范
- 2025年学校宿舍消防安全演练与全面应急预案定制合同
- 原地单脚跳绳课件
- 2025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
- 2025年度乡村民宿租赁托管争议解决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车辆租赁公司信用评估与信用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线上线下餐饮品牌合作推广合同范本
- 离婚财产分割与债务处理专项协议书定制服务
- 2025年农业产业升级财务分析及投资决策支持服务合同
- DB4401-T 215-2023 井盖设施技术规范
- 英语单词大全(完整版)
- 医学实验室管理规范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远离文身 让青春不被“刺”痛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预防青少年文身主题班会
- 打孔合同协议书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七章 即梦的使用方法
- 1、方案文本-落地式盘扣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11.25
- 江苏连云港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 株洲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