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体绿化初探.docx_第1页
城市立体绿化初探.docx_第2页
城市立体绿化初探.docx_第3页
城市立体绿化初探.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立体绿化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中人口、建筑的不断增加,有限的绿化面积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矛盾日益加剧,进行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量势在必行。本文从立体绿化的产生背景,国内外的现状分析以及城市园林中的创新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表明了城市立体绿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城市;立体绿化;应用;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7-0118-03 1 立体绿化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的密集,鳞次栉比的建筑,狭窄的街道,稀少的树木,污染的环境。 2014年6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通报了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去年平均霾日数为52年来最多,全国74个城市,仅海口、舟山和拉萨三个城市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上海PM2.5年日均未达二级标准,去年出现了124个污染日。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一个拥挤的不能再拥挤的城市,一个需要我们每天带着口罩上下班的城市,我们试图去改变现实出现的问题,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城市的建筑是越建越高,道路从2车道变为8车道,提倡节能减排来控制污染等等举措。但是城市的地域是有限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趋稠密,建筑日趋拥挤,城市汽车的增多,环境污染的不断升级,我们永远在亡羊补牢,于是我们想到了想要留住我们过去的环境要回归自然,创建绿色文明。我这里我想说的是即使我们拥有公园,绿地,湿地,森林,但人均绿地面积却还是只减无增。如何建设环境和谐的生态城市是我们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立体绿化的含义以及作用 中国城市发展需要立体绿化提高城市生态自净力。立体绿化不同于常规绿化,它不仅是地面绿化,也包括空中绿化,比如屋顶绿化甚至包括阳台、窗台及墙面等的绿化。它们的主要形式是使有不同立地条件的各类植物在人工创造的环境里生长并出现在墙壁、阳台、屋顶及城市各类构筑物表面,或者采取乔木层、灌木层、草皮层等多层次混交的复层结构未发挥空间效益。 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还能保温隔热,节约能源,也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下水、排水压力。 3 城市立体绿化国内外现状分析 3.1 城市立体绿化国内外政策 3.1.1 国外的相关政策 目前国外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这已成为全世界绿色运动的一部分。日本在这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1991年,东京都政府就颁发了城市绿化法律,法律规定在设计大楼时,必须提出绿化计划书,1992年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绿化计划指南”,使城市绿化更为具体。日本的城市立体绿化随处可见,已经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鼓励政策。政策法规规定,新建建筑必须实施立体绿化,否则予以处罚,不分建筑面积大小,一律罚款30万日元,从立法至今,还没有被处罚的企业,企业都把自身信誉看得很重要,自觉遵守立体绿化的规定。 3.1.2 国内的相关政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的发展,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镇的人均绿地面积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我国建设部在2004年11月发出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中,就提出“鼓励和推广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新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将“立体绿化推广”纳入园林城市指标体系。尽管这样,很多民众对立体绿化的理念并不清楚,立体绿化需要社会各个阶层人士,尤其是政府的支持。经济方面,对于立体绿化补贴,国内的相关补贴资助并不多。相信在未来随着绿化技术、社会绿化需求等各方面的发展会逐步解决。 国内立体绿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创造舒适、优美的绿化环境则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2 立体绿化的城市建设正在迅速发展 3.2.1 立体绿化的城市建设正在迅速发展以新加坡,意大利为例 新加坡作为世界花园城市,堪称将绿化做到了极致。新加坡政府投资100亿新币建造的滨海湾花园面向全球开放,其中树丛擎天,是当今世界最时尚的立体绿化公园,成为新加坡的又一地标(图1)。 有“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美誉的意大利米兰耸立起两座摩天“树塔”,这是世界上第一对绿色公寓。在分别高365英尺(约11 1.25m)和260英尺(约79.28m)的姐妹楼沿着外墙体、层层种下共730棵乔木、5000株灌木和1.1万株草本植物,故两座建筑又被称为“垂直森林”(图2)。 3.2.2 立体绿化的城市建设正在迅速发展以北京、上海为例 党的十八大给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在立体绿化道路上,北京、上海是走在最前头的。 2008年,北京以奥运会为契机,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几乎所有能够绿化的屋顶、立交桥、高架、沿口、挡墙等都实施了绿化,全国城市立体绿化逐渐普及开来。 2013年4月13日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国内外专家围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论、技术与实践,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计量改革,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等多个议题进行演讲。我国各级政府对立体绿化也愈来愈重视,将在未来长期内持续推动我国景观园林需求的快速增长,立体绿化的前景将成为园林绿化的重要市场。 上海2007年1月上海市绿化条列将屋顶绿化写入地方性法规。其中十七条明确规定:“本市鼓励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新建机关、事业单位及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适宜屋顶绿化的,应当实施屋顶绿化”。近些年来,上海陆续出台一些列立体绿化标准规范,如上海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屋顶绿化技术规范、绿墙技术手册等文件,为立体绿化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是经过了各国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的,证明了建筑绿化属碳汇绿化,是城市建设节能、低碳、生态的有效举措。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博览会,是提高绿色文明意识的大课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图3)。 4 立体绿化在城市园林中的创耕应用 4.1 图形表达方式 传统的表达就是把平面上的植物搬运到垂直墙面上。植物的堆砌也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和简陋,观赏性不够。客户更多关心的是植物的存活率,在艺术性上的关注度不多。这是目前国内表现形式最多的(图4)。 4.2 PVC产品表达方式 其着重点主要在于PVC的材料上,设计师主要的艺术设计对象为相关容器,然后通过植物、物品互为衬托,从而达到一种新型的立体绿化产品模型。用PVC材料做的产品作为一种元素,设计师对色彩或者植物的要求,配上相关的植物。PVC产品的造型无疑是设计的亮点。PVC产品造型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植物本身,同时植物的种类和色彩也是要为产品的观赏功能服务的(图4)。 4.2.3 花镜表达方式 花镜表达方式是从“植物”的角度出发,根据设计师的灵感创意,通过配比不同的植物种类,来达到展示设计作品的效果(图5)。 4.2.4 立体花坛表达方式 将草本植物或矮灌木种植在二维或三维构架上,形成艺术作品的一种植物造景技术。通过各种不尽相同的植物特性未表现,它是一种园艺技术和园艺艺术的综合展示(图5)。 4.2.5 与设计产品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将立体绿化融入硬质的设计作品中即增加设计作品的灵动性,可服务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装修等等(图6)。 5 实际案例赏析 5.1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场馆建设及2011年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举办催化了场馆周边的建设和发展,图7是我设计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内的立体绿化设计建成实例图。 5.2 陆家嘴环岛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中国上海的主要金融中心区之一,陆家嘴环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就像城市的纽带一样。独特的“二层步行连廊”规划衔接地面、地下,方便市民通行。这次景点设计场地位于陆家嘴环岛,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景点的体量大,和环绕的观赏视线,这两个特点,图8是我的设计作品。 6 城市立体绿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展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的接轨,我国各级政府对立体绿化的重视,立体绿化的前景蒸蒸日上。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产业正在世界的市场上迅速的发展和扩大。立体绿化的高潮时期即将到来,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也已经有不少城市已经行动起来,但是我国也有很多地区的开发仍是一片空白,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新建,需要改造修复,这让人反而看到了契机,同时带动了建筑、园林、施工、苗木供应等等更多的市场。借用开彦的话:“未来,谁拥有更多的绿色,谁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立体绿化不仅是提高绿化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一个蕴含商机和丰厚利润的产业。它会为我们开阔更广阔的一片天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