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学琴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学习本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熟读课文内容,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二是学习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三是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初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细读课文时,学生抓住孔子学琴时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师襄学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孔子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痴、抑、纯”3个生字,会写“倦、谱、溢、浸、抑、纯”6个字,掌握“厌倦、曲谱、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3、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收集孔子的资料。2、自制的简单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这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生答:孔子 师板书:孔子)2、这就是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课前大家都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绍给其他同学吗? 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孔子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不但做到了资源共享,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学琴(板书:孔子学琴)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他会有更深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1)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生字。(提醒学生注意:“痴”字是半包围结构,翘舌音。“抑”字读第四声,与“迎”字形相近。“纯”字读“chn”,与“吨”字形相近。)(2)理解词语:琴 瑟 笙 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毕恭毕敬:十分恭敬戛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3、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学生读文,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讨论交流。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课文主要讲了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2)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记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过了多少天”)(3)孔子是个做事认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人三、课堂小结,置留问题同学们读书真的很仔细,不但了解了文章的记叙顺序,而且对孔子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孔子学琴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9 孔子学琴不断进取 精益求精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呢?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二、细读课文,理解品悟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从哪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做事认真、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人?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的?他在相关的语句下划上线,并想一想为什么?2、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孔子言行的语句,体会孔子在学琴时是如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同时指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1)他样样都会,尤其是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50岁那年,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2)只见孔子毕恭毕敬地盘坐着弹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地样子。(从毕恭毕敬”、 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做事很踏实,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说明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对话)(3)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从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但孔子仍不满足,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回答自己应该认真体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弹奏起来才能感人。)(4)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境地。(从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可以看出孔子的弹奏已经能够很好地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但是,孔子仍然不满足,因为他要研究、发现更深层的东西,即从乐曲的内容与风格中体会乐曲的作者,这是音乐鉴赏的更高境界。这部分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孔子的弹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5)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从孔子“激动地站起来,由琴音感受到曲子的作者”体会到经过孔子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了。师襄评价孔子已达到了炉火纯青。三、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1、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2、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做事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与孔子的品质进行比较,这样孔子的精神更突出。四、课堂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通过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五、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29 孔子学琴学曲谱不断进取 练技巧精益求精 领会内容 体会作者 炉火纯青练习设计:1、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毕恭毕敬: 炉火纯青: 2、摘抄孔子练琴和师襄听琴的句子。 3、读读背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4、办一期有关孔子的名言的手抄报。教学建议:1、在初读课文时,要弄清课文记叙的顺序,可以让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如“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过了多少天”等,明白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记叙的。2、引导学生探究“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是教学的重点。一方面是因为孔子勤学苦练。另一方面是因为孔子不断进取,每次都有新的目标。教学时,让学生画出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细读品味,体会人物的特点。课文对师襄听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也作了具体的描述,从側面表现了孔子勤学苦练,琴艺不断长进。教学时也可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出孔子琴艺纯熟但仍不满足的进取精神。3、本课的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课后让学生把课文中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摘抄下来。 补充资料: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笛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