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1.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1.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1.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1.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检测卷(120分钟,120分)1、 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怦怦(png) 讷讷(n) 黄晕(yn) 譬如(p)B.栖息(q) 菡萏(dn) 脸颊(ji) 强迫(qing)C.着落(zhu) 蜷伏(qun) 归泊(b) 枯涸(h)D.祷告(do) 荫蔽(yn)偌大(nu) 霎时(sh)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并蒂喜出忘外 絮絮叨叨小心翼翼B.清冽 洗耳恭听 自相矛盾 蛛丝马迹C.急躁 鸦雀无声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D.诀别 得意扬扬混为一谈不求甚解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B ) (2分)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A )(2分)A.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B.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显而易见的好处。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呼唤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D.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们出行平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背影等。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7.按要求写诗句。(6分)(1)论语十二则中告诉我们只有博学而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智有德的君子。这个句子是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 仁在其中矣 。(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3)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 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8.阅读下面的同学作文的语段,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评价,说说好在哪里。(4分)夏日的一个晚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星星在天上调皮地眨着眼,将天空装点得甚是华丽。月亮也不知怎么害羞了,悄悄地躲进云层里,夜,是如此静。突然,一只不甘寂寞的小生灵打破了这宁静,从我眼前一闪而过。啊!是一只萤火虫。我一阵惊喜。要知道,我以前可是从来没捉过萤火虫啊!只见那可爱的小生灵,停在了一片野草里,一闪一闪的。我用手轻轻一捉,哈,捉住了。我高兴极了,迈着轻快的步子朝家走去。参考答案: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夏夜星月以人的感情;用动态的词语写出董火虫飞舞的情态,显得很可爱。9.仿照示例,以“理想”为话题续写,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组排比句。(3分)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理想是一粒种子,_;_,_。10综合性学习。(5分)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材料一】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探究发现:一些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中国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示例】你让我欣喜地看到,绿灯引领,有序通行。温馨提示: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二、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2)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 (3)吾日三省吾身 自我检查,反省 (4)不逾矩 越过 超过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进而又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2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分)颜回不改其乐。表现他安贫乐道的品质。13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分) 答案略 (二)课内外现代文阅读两篇(28分)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说一说。(2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钻”是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地挤劲,和不经意间小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嫩嫩的”“绿绿的”则写出了小草的质地 颜色,表现了小草的生机。14、第自然段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蜜蜂嗡嗡地闹着和蝴蝶飞来飞去是一种动景描写,可以衬托春花的甜味和春花开得灿烂。 15、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请问,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3分)触觉。引用南宋指南和尚的绝句来写春风,“吹面不寒”写出了春风的温和,将春风比喻成“母亲的手”,用“抚摸”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16、第自然段中,作者除直接写雨外,还写了些什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雨中的植物,雨中的人,雨中的房屋。作者先正面描写雨,又从雨中的植物写到雨中的人再写到雨中的房屋,一切朦朦胧胧,营造出了一种安静和谐的氛围和妙不可言的意境。17、第-自然段,以三个句子并列结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分别赞美了春天哪些方面的特点?(4分)比喻 拟人。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春天的新生的特点,赞美了春的生机勃勃。把春天比喻成小姑娘,突出了春天娇美的特点,赞美了春的美丽。把春比喻成健壮的青年,突出了春天健美身姿,赞美了春的的无穷的活力。 春风柳上归马亚伟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了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乏味和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够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16. 开头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2分) 开篇点题,交代本文的描写对象。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春色和柳色作铺垫。17.在作者的眼里,春色在柳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柳色代表着春色,说说其中的原因。(4分)(1)绿柳婆娑,是第一抹春光。(2)早春柳色新新,远看如同水墨画。(3)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4)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18本文重点写柳色,写桃花有什么作用?(4分) 起衬托作用。用桃花晚开衬托柳树是最先装点春光的标志。 19.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试从文中找句子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