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语文质量检测卷.doc_第1页
初三毕业语文质量检测卷.doc_第2页
初三毕业语文质量检测卷.doc_第3页
初三毕业语文质量检测卷.doc_第4页
初三毕业语文质量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怡悦 涟漪(q) 相安无势 引颈受戮(l)繁衍 荫庇(yn) 恍然大悟 吹毛求疵(c)滞碍 叱咤(zh) 周道如砥 尽态极妍(yn)驻足 剽悍(bio) 不径而走 惟妙惟肖(xio)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在改革中不断反思,这样,语文教育才能健康地发展。课间,因做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一向文静好学的他立刻感到极不自然,如芒刺在背。棕树蛇一旦在没有天敌的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寝食不安。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等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是否应用新课程理念施教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人类只有不懈地去发现解决分析问题,才能促使社会不断地进步。之所以能获得“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是大家共同努力的原因。向莆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能更好地凸显我市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将使我市融入海西经济圈的步伐加快。.以下承接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鸟类也是仿生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鸟类在空中自由飞行,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有极大的吸引力。1之后,又受到百灵鸟、蜂鸟的直起直落的启发,发明了直升飞机。2据文献记录,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把鸟羽绑在一起做成翅膀,能够滑翔百米之外;3现代的许多仪器,也是根据鸟类的各种行为、器官而发明的。4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试验,弄清了鸟类定翼滑翔的机理,终于发明了飞机。5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曾设计了扑翼机,试图用脚的蹬动来扑翼飞行。A. 1 3 2 4 5 B. 2 5 4 1 3 C. 5 2 4 1 3 D. 2 5 1 4 35.下列填入语段空缺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 。除了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基本的课程资源外,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引导学生多动笔、多动嘴、多沟通、多交流;还有不断丰富并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主动实践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升语文能力。A要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的指导,多训练,多实践。B要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充分重视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C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的指导,多训练,多实践。D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要充分重视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6.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的标题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本报讯 连日来,马久成、陈腊民、张俊、熊涛、易竹宁5人见义勇为、合力挽救14岁女孩生命的英雄事迹在全市广为传颂,特别是伸出双手接住坠楼女孩导致自己受伤的马久成更是得到市民和网民的交口称赞,被誉为“最美爸爸”,市、区有关部门及各界群众纷纷上门看望慰问。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向马久成英雄群体学习的通知”后,我市各县区掀起向马久成英雄群体学习热潮。 摘自中国抚州网A因伸出双手接住坠楼女孩的马久成被誉为“最美爸爸”B马久成、陈腊民、张俊、熊涛、易竹宁5人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全市广为传颂。C我市掀起向马久成英雄群体学习的热潮。D我市各有关部门及各界群众纷纷上门看望慰问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4分)偶 题朱 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注释】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w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底处:何处。7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8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武行德辨盐武行德之守洛京也,国家方设盐法,有能捉获一斤以上者,必加厚赏。时不逞之徒,往往以私盐中人者。尝有村童,负菜入城。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与之偕行。去城近,尼辄先入。既而,门司搜阅,于菜篮中获盐数斤,遂系之以诣府。行德取其盐视之,裹以白绡帕子,而龙麝之气袭人,惊曰:“吾视村童,弊衣百结,蓝缕之甚者也。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因问曰:“汝离家以来,与何人同途?”村童以实对。行德闻之,喜曰:“吾知之矣。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其事果连门司,而村童获免。自是官吏畏服而不敢欺,京师肃然。【注释】不逞之徒:指为非作歹的人。 门司:守门的吏卒。9下面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 B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C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 D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10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1)中: _ (2) 冀:_11武行德为何能断定私带禁盐的不是村童?(用自己的话)(2分)12女尼为什么不自己带盐出城,而将盐偷偷放在村童菜篮中?(2分)13从文中可以看出武行德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 ,江春入旧年。(2)出淤泥而不染, 。(3) ,可以为师矣。(4)感时花溅泪, 。(5)苏轼才华横溢,无耐不得重用。为解此般烦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他借“ , 。”这句话来含蓄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意愿。(6)大胆新奇的想象手法往往能成就名篇名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便有这样一句话可以印证,这句话是 , 。四、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春韭一茬马浩春日尝鲜,首推春韭。家乡有首俚谣四鲜歌,歌曰:“头刀韭,谢花藕,新娶的媳妇,黄瓜妞。”韭,四鲜之首,与新娶的媳妇相类比,却也新奇。乡村广阔天地藏龙卧虎,民间蕴含着大智慧。乡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深谙着瓜熟蒂落的老理。一对有情人,机缘偶遇,相识相知,确立恋爱关系,一步一步走入神圣的婚姻殿堂。就像老戏里的镜头,新郎官轻轻撩起新娘的红盖头,揭开那道神秘的面纱,几多新奇、神秘、向往、期待。话似乎扯远了,不过没离题。说韭菜吧,超市、菜场,一年四季,何时去,何时有,无论深冬盛夏。即使是冬日,韭菜看上去也翠生生的,拿到手中,软软的叶片四下散落,如半老徐娘的披头乱发,失却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锅炒之后,更是容颜凋落,惨不忍睹,味道极淡,与鲜香更不靠边。因何?不用我说,大家都很清楚。这种韭菜都是反季的。记忆中,春韭上市,大约是在清明之后、谷雨之前。乡谚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春日,春寒尚料峭。韭菜的根基隐在浅土里,上面覆上一层厚厚的麦糠。冬日,自然少不了几床白皑皑的雪被,在三九隆冬的日子里,韭根蓄势待发,注视着远方的春,雪慢慢地消融,麦糠悄悄地变腐,它便在寒风中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经过了立春、雨水、惊蛰、清明,春韭缓缓地生长着,一点一点,一寸一寸,终于披一身浓绿的翠衣,婷婷于田间了,远望如一畦一畦汪汪的春水。由于寒风的压制,韭菜的长度很短,叶片却厚重,有弹性、韧劲,拿在手里左右甩动,依旧齐刷刷的。一大畦子春韭,收割下来,不过几斤的光景。洗净,切段,不论清炒,还是佐以虾仁、虾米、草鸡蛋,都是干爽爽的,吃到嘴里,怎“鲜香”二字了得。若手中的春韭不多,不够上锅一炒,干脆就切段,用细盐凉拌,入口脆爽,鲜气盈口,细嚼慢品,能品出岁月的味道。鲜,是踩着时令节拍而来的。你不能心急,等待必不可少,如此才有期盼。什么季节,上市什么菜,这是老天的安排,大自然的规律。因时而食,人要顺应着自然,谁也不能扯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球。人们往往会产生误解,尤其是口袋充盈者,把“鲜”理解为“先”。有钱就可以提前享受,冬食春蔬,夏餐秋果,人们炫为科学之功。我不敢说这是伪科学,至少那也是对科学的某种误解,自然是最好的科学范本。春韭,只在春天,一年仅一次,错过了,只有等待,别无他途。春韭一茬,青春数年,都是生命中不可反季的最纯、最美。选自知识窗2010年第4期15文中第二段引用家乡俚谣有何用意?(2分)16第三段“乡村广阔天地,藏龙卧虎,民间蕴含着大智慧”中的“大智慧”具体指什么?(2分)17.细读文中描写冬韭与春韭的文段,然后用文中词语完成下面表格。(3分)对比内容起初印象叶片入锅后味道冬韭看似翠生生春韭干爽爽18文中不乏优美生动的语句,请你分别对下面两句话中进行赏析。(6分)(1)即使是冬日,韭菜看上去也翠生生的,拿到手中,软软的叶片四下散落,如半老徐娘的披头乱发,失却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2)在三九隆冬的日子里,韭根蓄势待发,注视着远方的春,雪慢慢地消融,麦糠悄悄地变腐,它便在寒风中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19读完本文,请你仔细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人生的“地下室”李良旭挪威的森林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都数人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的灵魂所在地。深处暗室,闭门独修,正是为了面对真实的自我。” 从此,我知道了人生应该有一个“地下室” 。这个“地下室” ,可以自我疗伤、自我咀嚼、自我思考。一个没有 “地下室” 的人 ,哪怕地上的房子再华丽、再漂亮,也是一种“贫穷”和“困顿” 。瓦尔登湖的作者棱罗,为了静心沉思,他听从内心的召唤,去森林中过着一种隐士生活。自己种豆和黍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的琐事俗务,全心记录自己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为人类留下了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面对人们的不解和嘲讽,棱罗决不动摇自己的选择和目标。他说,自己到瓦尔登湖隐居,是因为生命太宝贵了,他要过一种有深度的生活,吸吮生活的精髓,绽放自己的心灵。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受名之累,利之苦,热衷于去被官方、民间、电视广告商人等拉去“作秀”。天长日久,渐渐地迷失了自己。面对陷入这种种忙乱的俗事重围,不知如何解脱,最后自杀而了却自己的一生。临终前,他对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整天生活在高高的楼房上,一刻也不得安静了,我想拥有一间小小的“地下室”,也成为一种奢侈和不可能,这是多么大的一种人生悲剧啊!他是著名的古籍整理暨文史研究专家,他编撰的苏轼年谱、苏辙年谱、三苏年谱,被学术界称为“迄今为止三苏研究的最高成果” ,他就是无冕学者孔凡礼。其实孔凡礼并非没有“加冕” 的机会,而他却一再选择了放弃。他或因编务、公务与古籍整理难以兼顾,或因离京太远耗不起而一一婉辞。一次次与编审或教授头衔擦肩而过,然而,在丰厚的学术成果面前,他的“失去”,显得那么地微小。他在给友人的信件上说,当我在自己人生的“地下室”里编撰古籍时,我的心灵变的是那么地清澈、那么地宁静,那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选自意林2012年第3期20文章开头一段引用挪威的森林序言的作用是什么?(2分)21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人为什么要有自己的人生“地下室”?(3分)22文中列举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事例用意何在?请你再补充一个与川端康成相类似的著名人物事例。(用一句话概述,不超过30字。)(4分)23文中在叙述了棱罗的正面事例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列举孔凡礼这个与棱罗相类似的事例 ?(3分)24读了全文,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好在哪?请简要谈谈。(2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25综合性学习(6分)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 “向雷锋同志学习” 题词发表49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仅为一个人题过词,这个人就是雷锋。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已穿过半个世纪的岁月,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今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向全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雷锋好像又回到我们的身边,中华大地上又一次掀起学习雷锋活动的热潮。你所在的学校在3月5日也开展了 “学雷锋,树新风”的一系列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参照示例,围绕学校的这个主题活动设计两个具体的活动方案。示例:开展雷锋歌曲歌咏比赛。 A B (2)下面是学校开展的一场关于“雷锋精神是否过时”的辩论赛,请你作为正方代表,根据反方观点作出辩论。(2分)反方:我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毋庸置疑,如毛主席所说“雷锋是个好同志”,但现代社会不也有“标兵”“榜样”吗?雷锋精神只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缩影,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今社会早已步入新的时代新的发展中。治国方针都变了,难道还要以旧的时代精神要求新时代的人吗?所以,现在雷锋精神可谈不可行。 正方:(3)雷锋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0年了,缅怀雷锋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把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今天为了表达我们对雷锋的怀念之情,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发一条手机短信,来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你的短信内容是:(30字以内) 26写作(50分)(两题选做一题)(1)仰望是一种姿势,展示我们积极向上的状态;仰望是一种姿态,展现我们奋发有为的形象。仰望让我们有了企盼,更让我们有了一种力量。仰望吧,朋友,这样你的人生就会多一分精彩!请以“仰望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4不少于600字。(2)以“后悔那次承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抒写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语文参考答案阅卷意见:1.阅卷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观题观点鲜明,大意准确,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给满分。2.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与答案不符但确有创造性、合理的答案,要慎重给分。1.C 2.C 3.D 4.B 5.D 6. 7.略 8.B 9.B10.陷害 企图 11.盐是用香帕包裹的,而村童衣衫破旧很贫困,是不可能有香帕的。12.国家颁布了盐法,捉住私自带盐的的人就能得厚赏,所以女尼与门司勾结将盐偷放村童菜篮中来陷害村童企图谋得赏金。 13.武行德是个明察秋毫,心细聪明,断案严明的好官。14.(1)海日生残月 (2)濯清涟而不妖 (3)温故而知新(4)恨别鸟惊心 (5)此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5.用新娶的媳妇进行类比来表现春韭鲜香的特点,体现了春韭在乡民眼中的非凡魅力。16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深谙着瓜熟蒂落的老理。17(1)本句采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反季冬韭柔软,缺乏韧性,容易干枯的特点。这里把“叶片”比作“乱发”,表现了冬韭一旦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