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doc_第1页
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doc_第2页
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doc_第3页
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doc_第4页
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 程必荣命题记叙文是各级各类考场作文中的常见题型。在考场上,运用命题记叙文写作“三句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三句口诀是: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这三句口诀首尾相接,便于记忆,同时也表明这三句是一个整体,各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构思行文中的要点诀窍。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是通过一般的叙述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考场上,要想使自己的记叙文获得高分,就要善于将题目演绎成一个曲折的故事并通过生动的描写揭示出鲜明的主题。首先,强调“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我们知道,命题作文的题目,写作范围一般都比较宽泛,如果仅把题目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就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把大题目演绎成一个小角度(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大题小做(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但题目演绎成的故事不能见事不见人,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平铺直叙。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的波涛是大海的生命,曲折的情节是记叙文的生命。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因此,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还应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给人以新、奇、美的感觉,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才能深深地吸引读者。第二,强调“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即故事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不是为编故事而编故事。用讲故事来说理,比起单纯的说理更有生动形象的魅力。记叙文既然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受,那就应该明确地表达一种思想,特别是考场作文,更应如此。这种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它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倾向。而表达思想主旨的一般是记叙文中的描写和议论。优秀的记叙文,除了通过要言不烦的议论,对主旨画龙点睛之外,特别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彰显主题。 第三,强调“通过描写彰显主题”主旨是故事的灵魂,它主宰着故事蕴涵在描写之中。 这就是要求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成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绘声绘色,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待,满足于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只是概括直白的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决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句交待人、事、物的有关方面外,更要用好描写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 同时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焦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摹抒写,造成不同寻常的渲染氛围,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精之笔,使文章意蕴深刻。这方面做得越成功,作文就越有魅力,越容易打动人,感染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人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晤其人,如临其境。可想而知,这样的记叙文一定会获得高分。命题记叙文写作“三句诀”的步骤是:根据题目,快速构思想好“一个故事”-确立“一个主旨”-写好“一组场面”连缀成篇。现以考场命题作文“考试”为例进行赏析: 考 试 小松高考落榜了,看见同学们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欢呼雀跃的情景,他独自一人默默离开。付出了,却没有收获!小松实在想不通。他不想回家,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气不热,可汗水却湿透了他的衣裳。 路过一家商店,忽然感觉有点口渴,小松拿了瓶饮料,从身上掏出仅有的一张百元钱递给老板。“小弟,对不起,这钱是假的。”老板说道。“这怎么可能,您再仔细看一下。”“没错,这的确是假钞!”老板肯定地说。 像似晴天霹雳,小松懵了。这可是父亲辛苦挣来的交给我买米的钱呀!小松忽然感觉像坠入深渊一样,心直往下沉。 “小弟,买几个梨吧,这是我自家种的,便宜点卖给你。”小松停住了脚步。身边是一个老汉,身材很瘦,穿着一件旧背心,头戴草帽,正微笑地看着他。小松回过神来,灵机一动,“轻松”地挑起梨来。 “就这些吧”。小松挑完梨,看了一眼老汉。“一共是八块五”。老汉给梨过了秤,说道。小松掏出刚才那张百元钞票,心中开始忐忑不安。“不好意思,小弟,钱太大了,我得找你一大叠零钱”。小松接过一叠厚厚的皱巴巴的钱,脚却怎么也迈不开。 “不会错的,要不你再点点。” 小松的眼角有些湿润,赶忙离去。可没走几步,他却突然发现:那卖梨的老汉竟然是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小松被深深震住了,他转身冲向了老汉。 “大爷,对不起,刚才我给您的那张钱是假钞”小松鼓起勇气说。老汉愣了楞,随即握住了小松的手:“没关系,记住,你还是好孩子。”小松舒心地笑了:我生活中的考试没有“落榜”! 小松望着慈祥的老大爷,坚定地在心里发下誓言:明年高考,我一定会考出出色的成绩!这篇命题作文“考试”的“三个一”: 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小松高考落榜,徘徊街头。无意间知道父亲叫他买米给的百元钱是假钞,他以买梨为由,将百元假钞从卖梨的老汉手中换回真币,经过心理斗争,他最终向卖梨老汉坦陈了事情的原由。一个主旨:通过小松高考考试落榜,生活中的考试并没有落榜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具有诚实品格的道理。一组场面:(1)“小弟,对不起,这钱是假的。”老板说道。像似晴天霹雳,小松懵了,像坠入深渊一样,心直往下沉。(2)小松来到卖梨老汉身边,“轻松”地挑起梨来。小松掏出刚才那张百元钞票,心中开始忐忑不安。(3)小松接过一叠厚厚的皱巴巴的钱,脚却怎么也迈不开。小松的眼角有些湿润,赶忙离去。(4)小松被深深震住了,他转身冲向了老汉。小松舒心地笑了:我生活中的考试没有“落榜”!本文选材独到,能够化大为小(将大范围的“考试”缩小到“生活中的考试”),从生活中的考试入手,将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来揭示心灵的变化,尤其是思想的成熟,很有积极意义。而跌宕多姿的故事情节(小松高考落榜心情不好-买饮料发现自己的百元钞票是假的心情沉重-想把假票兑给卖梨老汉心情忐忑不安-接过卖梨老汉的真币心情歉疚-最后鼓起勇气坦陈真相),简笔勾勒的白描运用(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都为揭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者在严格依题为文的同时,还很好地掌握一些点题的方法,在结尾关键处把体现题意的文句“亮出来”-我生活中的考试没有“落榜”,让阅卷者能“明明白白我的心”。作者用一个个精彩的场面描写组接成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蕴涵着一个诚实无价的思想主旨。可以说是考场上的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这就是考场命题记叙文写作“三句诀”的成功之花。一个文题,会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会蕴涵许多启人心智的思想主旨,也会编织出许多创意优美的场面组接。请欣赏下面一篇今年高考福建卷的命题作文“季节”:季节一考生 7岁那年,我随着父亲一同来到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冬天好冷啊!我和父亲紧紧裹着破旧的大衣,大街上行人很少,我们就像在穿越一座冰冷的坟墓,静寂得可怕。 终于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父亲是全国两亿多农民工的一名,而我和我的同学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子女。其实,我一点也不懂得 “农民工”这三个字的含义,我只知道在秋末收完稻谷后,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大城市,家乡的小伙伴们得知这件事,好是羡慕!我也很得意,仿佛看到大城市一派繁华,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 由于一时买不起自行车,爸爸都会徒步走上好几公里的路来接我,然后和我一起搭公交车回家。正是下班的高峰期,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我很兴奋,这是我头一回坐上城里的公交车。不一会,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们时不时回头看我们父子俩,我旁边一位时髦的小姐还紧紧用手捂住她的钱包。当我们经过人群时,他们都像害怕瘟疫似的避开了。尽管只有7岁,我全明白了。我望向车外,外面的树枝都干枯了,只剩光秃秃的树干,行人都加快脚步想早点回家。然而此时,我却觉得车内比车外更加寒冷,冷得让我发抖,我真的好想找个缝钻下去。我不敢去看父亲,害怕从他眼中读出心酸的答案。 我不懂,我的爸爸住的是较差的小屋子,吃的是最差的食品,然而他却建造出了这个城市的繁华,他用自己的泪水去搭建高楼大厦。可是为什么却还要忍受城里人那如刀割般鄙夷的目光,他们霹雳的目光让我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接受寒风无情地在我的脸上,划出一道道伤口,任其淌血。 我想回家,家里的冬天虽然比这还寒冷,但我却能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心里暖呵呵的,一点也不觉得冷。可在这,我无法忘记那个时髦小姐的害怕被偷的眼神,我无法忍受别人轻蔑地叫我爸爸“臭打工仔”。 然而当我准备将回家的事告诉父亲时,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市里面的领导带了好多的生活用具、文具来慰问我们。有这么一个伯伯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要好好学习,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你们。”顷刻间,我的心流过一股暖流,这是这个季节以来第一次这般温暖。 看着这些社会上爱心人士送的东西,我才突然觉得原来还有许多好心人在关心着贫穷的人。 记得有位著名诗人曾说:冬天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有这么多的好心人的帮助,我相信这个城市的春天一定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我更以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工而骄傲。在高考考场作文这样“千篇一律”的竞争中,编一个生动的故事是极易使阅卷者“单调乏味”之中“眼睛一亮”的。本文作者就善于将命题作文“季节”的特点隐喻主人公的性格、情绪特征来编述故事,把题目演绎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将笔墨凝聚在自己从入城到进入农民工学校整个遭遇的心理感受上,真切、自然,叙述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情节生动而且完整:开端7岁,随父亲来到这座城市。发展公交车上,时髦的小姐用手紧捂钱包,他们都像害怕瘟疫似的避开我们。高潮、结局我想回家,离开这“寒冷”的地方;市里的领导来慰问我们,社会上很多人在关心我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同时用故事表达出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深刻凸显了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主题。 记叙文中若没有描写,这样的记叙文就不会成功,更不用说拿高分。本文善于通过描写彰显主题,有意设置“亮点”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显。正是纤毫毕现的细节,才重现了鲜活的生活,塑造了血肉宛然的人物形象。如“我旁边一位时髦的小姐还紧紧用手捂住她的钱包。当我们经过人群时,他们都像害怕瘟疫似的避开了”“我却觉得车内比车外更加寒冷,冷得让我发抖,城里人那如刀割般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