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春补卷).doc_第1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春补卷).doc_第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春补卷).doc_第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春补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07春补)班级_姓名_成绩_4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侮蔑(w) 奚落(x) 卒业(z) 愤懑(mn)B不惮(dn) 槐树(hui) 折服(zh) 悬揣(chui)C埋怨(mn) 罪愆(qin) 窦娥(du) 亢旱(kng)D甘霖(ln) 盗跖(sh) 煞尾(sh) 尸骸(h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走投无路 维新 久违 驱策B不名一钱 赏谏 随喜 学籍C慷慨激昂 缘由 困顿 质铺D不遐顾及 荒原 川资 苦楚3在下列语句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_,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我感到未尝_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_自己的灵魂,使我沉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_文艺运动。A愤怒 经受 麻痹 推崇B愤懑 经验 麻醉 提倡C愤懑 经受 麻醉 推崇D愤怒 经验 麻痹 提倡4在下列语句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 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 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 ,是相信进步的人 并不象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A所以 因为 而 虽然 B因为 所以 却 即使C因此 而且 但 即使 D因此 所以 却 虽然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现年32岁的邓文迪出生于广州,她的童年是在杭州长大的。B我国的外贸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当今第三大造船国。C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D兰花牌空调,无论在外观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国内一流。7 修辞方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是( )A在东湖的尽头,两道白色的堤坝犹如两扇门扉,挡住了一湖碧波荡漾的春水。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起了什么,转身急行而去。C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锻炼。D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遍野。8两句话表达重点相同的是( )A你能今天晚上来吗?你今天晚上能来吗?B她不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是不只一个孩子的母亲。C她不会不知道的。她怎么会不知道呢?D今天下午两点在大礼堂开会。今天下午两点开会,在大礼堂。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标点,全部正确的是( )天文学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进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邻居听见了,叹气说谁叫他只望高处,不管地下呢A:“”!,“。”B“”;:“!”C,“”!,“。”D“!”:“!”10下列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登高是唐代伟大作家杜甫的诗作,对秋景的具体描绘,融合着诗人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B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融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集中体现了豪放词风的特点。C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字已斋叟,是元剧四大家之首。D雷雨的作者是巴金,其代表作还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二课内阅读题。每题3分,共24分(一)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 好,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胡思乱想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鲁侍萍 (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周朴园 侍萍。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那钱就算得清的。周朴园 可是你外面争吵声。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1“可是你”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A表示中断 B表示解释 C表示转折 D表示递进12括号中的文字,在剧本中叫什么?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A独白 表达人物内心 B舞台说明 表示提示动作C 动作说明 提示动作 D舞台说明 表示背景环境13对周朴园允许侍萍看周萍的用意,理解正确的是( )A良心发现,产生恻隐之心。B尽人伦之情,表现自己的大度。C断绝侍萍念想,尽早了结此事。D出于无奈,敷衍侍萍。14对周朴园给侍萍支票的举动,理解正确的是( )A周朴园留恋旧情,对抛弃侍萍表示悔恨。B周朴园试图平息侍萍的旧恨新仇,急于赶走她以掩盖自己罪恶的卑鄙心理。C周朴园慷慨大度,富有同情心。D周朴园有悔过之意。想用金钱换侍萍好感。15对侍萍撕支票的举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A侍萍对周朴园的恩赐十分憎恨,表现了她自尊、倔强的本性。B侍萍从周朴园前后态度变化上看出了他伪善面目和反动本性。C侍萍被周朴园遗弃三十年,这三十年的苦不是拿钱就算得清的。D侍萍从周朴园前后态度的变化看清了他的虚情假意。(二)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狗衔肉过桥,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肉;因而放弃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抢影子衔的肉,结果把嘴里的肉都丢了。这篇寓言的本意是戒贪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应用到旁的方面。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麽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攻击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根据文章回答问题。16 经过分析,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A戒贪得B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C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D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17 这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斥责有些人毫无自知之明,听不得批评,不能知错改错。B告诫人们不能贪得无厌C讽刺有人妄自尊大,对镜狂吠D斥责有些人傲视别人,自高自大18 这段文字采用的分析评价的方法是( )A比喻、比拟 B对照、比较C联类引申 D对比、举例!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写在题目附近无效!171328143915410165111761218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应问题芦 苇乔洪涛那些草从黑色的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的,它们有着竹子一样修长的叶子,但是我的祖先却叫它们芦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我,芦苇到秋天的时候,就开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花,冬天的时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过来;而竹子不开花,竹子一开花就永远地死去了,再活不过来。 我的故乡遍布这种叫芦苇的植物,它们成片成片地生长在村庄的周围,跟着一条叫蒲苇河的河流曲折蜿蜒,长成一大片茂密的芦苇荡。 这些植物的年纪比我祖父的祖父还大,我的祖先还没有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在这儿生长了,一年死一次,一年生一次。它们把根深深地扎进黑色的泥土里,向四周肆意扩展,你拿一把铁锨随便找个地方挖下去,都会切着它们纤细的根。父亲犁地的时候就常常翻出来一两棵脆脆的白生生的苇根。那可是一块种了多少年的熟地啊。它们藏在地下,一有机会就冒出尖尖的头来,并且趁你不留神工夫就迅速地生长成一棵挺拔的芦苇。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飞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整个的蒲苇桥村庄就坐落在这张大网上。这里到处都长满了芦苇和蒲草,我们的村庄就是以它命名的。父亲说,实际上我们都是蒲苇桥一棵一棵活着的芦苇,我们的根像芦苇一样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我们永远离不开这黑色的泥土。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但是我隐约地觉出父亲是一位乡村哲学家,除他之外我还没听谁说过人是一棵芦苇。 地面是一个界点,芦苇在两个空间里生活。根向底下使劲扩展,死死地抓住泥土;茎则直直向上,抢占着地上的位置,芦苇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一节一节地长着,就像我们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样,每歇一次,它就挑起一把叶子做绿伞。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位哲人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会思想是人比芦苇高明。但会思想也使许多人长得歪了,不能像芦苇一样正直地生长。人群中有歪心斜术之人,但谁见过一棵弯着生长的芦苇 ? 芦苇一路直直地长下去,慢慢高过我们的头顶,我拨开苇丛走进去,后面的芦苇复又合拢,苇荡把我淹没了。这些细细的苇叶组织成了翠绿的空间。它们像一叶叶小舟,又像一队队纤柔的少女,这让我想起那首古老的诗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长腿细腰的美人儿可就是我二十年中夜夜梦见的伊人 ? 我顺手捋过一支细长的苇节,做成清脆的苇笛,这是芦苇的情歌,汩汩流淌,滋润着幸福的胸膛。 我看见母亲的羊群走进了苇荡,苇荡里马上就绽开了洁白的花朵。苇荡里偶尔会有一小片芦苇稀疏的地方,这儿长满了丰茂的野草,有水稗子草,芨芨草,开白花的野荞麦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草,母亲的羊群就在这儿吃草,神秘而又浪漫。 这让我想起我的先人,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不知道我的身体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 ? 回答下列问题:19. 原文第三段中“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飞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写出了芦苇什么样的特点 ?(3分 ) 20. “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句,前面说“芦苇更像一个人”,后面又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 ?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4 分 ) 21. 作者在写芦苇时写出了它哪些方面的特征 ? 联系全文,分条表述。 (5分) 2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4 分 )( ) ( ) A. 文章的首段运用对比手法,将竹子放在芦苇的对立面上,更突显了芦苇顽强的生命力,展现了其不屈的气节。B. 诗经蒹葭中诗句的引用,既写出了芦苇的纤柔之美,更体现出作者已把她看成诉说衷情的对象。芦苇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情感,有了灵性。 C. 文中多次写到了“父亲”,通过这个具有哲学思想的人物,我们一方面可以体会到“我”的幼稚,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博大精深。 D. 文章的最后一段内蕴丰厚,含蓄的语言揭示了人类来自于泥土,最终又将归结于泥土这一事实。“不知道我的身体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一句,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思想境界,同时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E. 作者在文中托物寓意,写芦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写人,芦苇的品格也正是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的品格。缘于象征手法的运用,文章的思想内涵显得丰富而深厚。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23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_、药、_等14部小说。24今体诗又叫_,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它分为_和_两类,分别有五言和七言。2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_和_三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_两种。词有词牌和题目,词牌代表词的_,题目代表词的_。四默写。(任选三句)3分26_,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7无边落木萧萧下,_。2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 29.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7分。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