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端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调试整套启动调试% t1 N+ S. r# - 0 W5 G2 _) _1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M# ( R* t) c# : b1.1现场应平整,道路(包括消防道路)畅通,环境须清理干净,试运范围内的施工脚手架要全部拆除,沟道及孔洞的盖板齐全,临时孔洞装好护栏或盖板,不便检查和操作的部位均相应的要采取措施解决,便于运行人员与调试人员接近,能够确保安全有效地对设备实施监督。: a+ a, L7 R8 K- s8 T, O7 m1.2现场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水系统有足够的水源和压力,并处于备用状态,事故排油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G3 y4 n6 u; h) Y1.3厂区和厂房的排水系统及设施能正常使用,积水能排至厂外,生活用水和卫生设施可以投入使用。: T2 U+ 9 b3 i2 D% ) f1.4现场有足够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系统完整可靠并处于备用状态。( ; d5 a: G( Q+ 1.5在寒冷气候下进行试运的现场,应做好厂房封闭和防冻措施,室内温度能保持+5以上。8 s- P* J0 Z n: Z. T# m1.6电话等通讯设备安装完毕,投入使用。9 w3 A, |, u: C6 S% R1.7所有参加试运的设备、系统仪表按设计安装完毕,并完成设计变更和其它必要的修改项目,确认安装质量验收合格。( r# K/ Q6 f/ C1.8有关承压设备、管道应经水压试验合格。试运中无法试验的汽侧安全阀(如加热器、轴封、辅汽联箱、除氧器等的安全阀)应拆卸后在现场临时装设的试验装置上经试验整定合格后再回装到设备上。: W: j4 x: e3 k) o* p1.9参与试运的设备、系统按设计要求完成保温管道的支吊架应安装完毕且合格,防止管道膨胀的装置必须拆除。9 T. D. _. d# 3 4 6 S. O1.10所有的二次浇灌应完成,浇灌层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e; _0 i- ! c1 ?9 C1.11各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良好,仪表操作电源和动力电源必须可靠,保安电源及直流电源经试验可靠且投入。0 Z2 a; $ N+ w6 M7 O1.12空压机系统各项试验结束,应具有可靠的杂用和仪用压缩空气。2 i* K J8 H( M/ l) m& f& 1.13所有热控仪表经校验合格,各测点信号保护、自动控制在分部试运时应逐项检查调试好。各项报警显示应正确无误。$ N7 ?: p( H: q1.14各容器的水位、油位计应按要求标出高、低、正常工作位置,并有显示和报警;各转动机械轴承应按相应的要求加入足够的润滑剂;各油箱、水箱应按要求灌入合格的液体到正常液位。2 K% ?2 v# Y1 y1.15各系统中的电动、气动、手动阀门经开关试验灵活可靠,开关方向正确,并有开关方向标志,不便操作的高位手动阀门应设有平台。各系统中的电动阀门关闭和开启方向的富裕行程应符合要求。+ k# H: Z0 m# y% z1.16各蒸汽系统、水系统按相应措施吹扫冲洗合格,正式系统恢复。: 9 y1 _7 d, Z! z1.17主机润滑油系统、保安油系统、顶轴油系统、密封油系统、抗燃油系统、调节油系统油循环冲洗合格,其油质必须符合汽机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且调试完毕投入运行。0 a- L5 M u$ E: O. 7 u& V# r* 1.18DEH控制系统调试完毕,静态试验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a% r/ I3 Q* N& P# C1.19空冷系统气密性试验合格,各空冷风机(变频器)调试完毕且能正常投入。4 f8 h$ w9 S6 O( Z4 S% l- Z S+ G& g1.20真空系统查漏合格,一般不送轴封时一台水环真空泵运行能将真空抽至40kPa以上。2 u; 0 O- p6 x) M5 F3 Q9 T/ j* W1.21电动给水泵按调试措施完成试运,运行可靠,再循环装置和调速机构启动灵活,联锁保护动作可靠。0 e3 7 a5 q) |3 P3 o1.22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完成调试,差压阀、平衡阀动作灵活不应有犯卡的现象。密封油箱补、排油电磁阀及油泵联锁动作可靠,发电机氢系统打风压试验合格。(转子在静止状态下且额定氢压时,24小时漏气率应小于11m3。)5 T- % Z* q+ w8 1.23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循环冲洗合格,初启动时的电导率允许为10S/cm,但正常运行时电导率为0.51.5S/cm,。4 _, q B) _/ i, R1.24辅机冷却水系统完成试运。. , P5 W- ) h# j6 Y$ r1.25顶轴油系统试运正常且能投入运行,#3#8瓦顶轴高度调整合格(510丝)。盘车装置盘车投入、脱开可靠。0 R3 V* K1 C0 _4 O+ 9 I+ 1.26高、低压旁路联锁控制系统调试完成且可投入使用。0 p1 i1 x/ G& j1.27排汽缸喷水系统冲洗合格,喷嘴不应堵塞,应检查喷水方向正确及雾化良好,自动投入、切除动作可靠。+ l7 L5 D- 0 V9 B: d% p2 6 s, Y1.28高排逆止门和各段抽汽逆止门的控制空气管道吹扫干净,高排逆止门和各段抽汽逆止门的联锁动作良好,不应有犯卡的现象。9 x1 r: G W( r1.29直流电源可靠。各油系统的直流油泵试运合格,联锁动作正常。- x/ O; ?* g2 H9 a+ E+ m* g1 1.30高、低加疏水自动调整阀门及事故疏水调整阀门以及各蒸汽系统疏水阀联锁试验良好。* w% 5 c6 t6 A i% g9 t% 1.31完成汽机保护的传动试验、润滑油压低、真空低、轴位移大、振动大、超速等项模拟试验,各系统的事故、声光报警试验正常。/ C: |& E6 |% d- c2 f& W1.32完成轴封系统的各阀门调整,随时可以投运。/ z) S+ U: o& c3 s5 % w1.33完成机电炉大联锁传动试验,动作可靠。3 O2 B) a; D+ V: m9 A& m8 Z1.34发电机各项保护及跳闸试验,各项报警试验正常。) J6 u; G: a3 U4 s- 1.35静态励磁系统和自动并网装置经静态调试正常,具备投入条件。$ H1 / _3 o, J. j7 ; i1.36计算机控制监测、显示、打印、事故及追记、报警均能可靠投用。/ C7 8 e( d, F0 l8 w T8 ! F, V1.37完成化学制水系统调试,在机组启动试运期间备有足够的合格的除盐水,保证机组启动试运期间的动态冲洗有足够的补充水。 K. J. O5 q& * J1.38凝结水系统试验合格且能正常投入运行。 - _: ? I3 q7 |; e J1.39发电机氢冷却系统试运合格,定子冷却水系统试运合格且能正常投入运行。, / U2 x y, $ w* 1.40汽轮机排汽直接空冷系统完成调试,且能正常投入运行。 h! m; d7 c1 Z3 O2汽轮机的启动原则3 Z& B& B, E$ U6 D& M2.1启动方式:可采用自启动方式、操作员自动方式、手动方式。* d% _; O# F b% D2.2启动状态:按启动前高压或中压汽轮机转子的金属温度来决定。/ k, G% Q0 H; B冷态启动: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105 ;0 U5 W! w$ Y G1 O 温态启动: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260;. e/ F0 u% A% G: % ! j热态启动: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400;3 g l: 6 1 Q! G9 z% Q! I极热态启动: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450。- B: y/ c( L, N% z* 高压转子的金属温度用第一级金属热电偶测量;/ ?7 f& b R ?5 N, f6 o中压转子的金属温度用中压隔板套热电偶测量。5 b P* L4 f- y0 f4 g2.3启动模式:高中压缸联合启动。3 x, / x* g0 U) Y$ l2.4 机组首次冷态启动! B5 d+ P1 D$ Q+ 3 P机组首次冷态启动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控制系统采用操作员自动方式。发电机充氢压至0.2MPa左右,电气试验前氢压提高至0.4MPa。冲车参数要求为主汽阀入口温度至少有56的过热度,在暖机期间要限制主蒸汽温度不超过425,再热进汽温度保持在260以上。冷态启动转子暖机时间为1小时(此时间从中压缸进汽温度达260时开始计算,任何情况下不得缩短)。7 ?3 Q# g- W1 P! F3 v机组升至全速后进行就地和远方停机试验以及危急遮断器喷油试验,一切正常后恢复3000rpm交电气试验。电气试验结束后,机组并网并带20%额定负荷稳定运行7小时后解列。进行汽门严密性试验,试验合格后进行超速保护试验,超速试验合格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带负荷。(利用正常停机的机会测取转子惰走曲线)。低压加热器随机启动,除氧器在运行初期可采用低定压运行方式,以后随着负荷的增加采用四抽供汽进入滑压运行。启动过程中根据机组振动情况,决定是否做动平衡。机组首次冷态启动曲线参见有关厂家资料。 Z: P8 b7 u9 Y1 y4 e, v6 b1 C4 q6 O) j3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E% & f( b1 o % j ?3.1冷态启动9 y0 V g7 ?. o) y2 3.1.1锅炉点火前的检查与操作* O( y h* d+ Z o1 $ G$ e(1) 按照运行规程要求,全面检查各系统阀门位置正确,各主、辅设备状态良好,各辅机轴承润滑油量充足,油质合格。并做好与邻机的系统隔离工作。* & _3 F$ u) I7 O; W+ H- X(2) 各电(气)动阀门、调整门及电磁阀等送上电(气)源,远操开关动作灵活,方向正确。4 I5 X; I7 3 n- ; I(3) 电气测量各泵电机绝缘,合格后送电。# O# m. w1 x5 O, x(4) 各系统水(油)箱水(油)位正常,液位指示准确,水(油)质化验合格。( C$ B$ N! d* j5 O; J(5) 主机、辅机有关主要联锁保护检查确认。检查DEH与CCS系统和并网系统的I/O接口通讯是否正常。1 8 F W1 E4 i6 Z, f9 K(6) 启动辅机循环泵,投入开、闭式冷却水系统。 m O1 J C! / Y/ ?(7) 启动凝结水泵,凝结水打再循环。2 V$ % Q7 H# ?6 C6 8 H0 d(8)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及密封油备用泵,同时投入主油箱排烟风机。1 D8 / h: p+ ( m; S G(9) DEH、ETS、TSI和BPS等系统提前供电,系统与表盘均应处于正常状态。 - M# Z% u) W; v% U(10) 投入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及氢系统,发电机充氢至0.2MPa左右,各部油压及差压调整正常。- U1 T. p) A* % E h7 (11) 启动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泵,投入定子冷却水系统。(视定速后并网与否情况)7 A4 U+ u$ d b4 x! N/ S(12) 投入高压抗燃油系统,油温与油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Z* L, a* p, l( 9 n6 j1 H b(13) 投入一台顶轴油泵(另一台泵投备用)系统及盘车装置,记录转子弯曲值及盘车电流,在冲转前至少连续盘车4小时,且转子弯曲值不大于原始冷态值的0.02mm。) Z+ o5 N- O 8 D: 4 f+ y(14) 根据锅炉要求,启动给水泵向锅炉上水,并根据炉膛温度控制上水温度(除氧器加热应该在上水前投入正常)。9 y# q/ i- K, S0 K0 v(15) 对辅助蒸汽系统进行充分暖管,并将其投入正常。对辅汽供除氧器的管道进行暖管,使其具备投入条件。2 E( F5 H( U! E6 O# e! x(16) 关闭真空破坏阀,启动真空泵抽真空,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投入空冷系统。$ Q ; t$ g; p v. P; Q9 ?(17) 凝汽器真空建立后,即可通知锅炉点火。. B& j) c. D5 l: + k3.1.2 锅炉点火后的检查与操作1 d! P/ F7 R$ E(1) 当低压排汽缸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手动或自动投入低压缸喷水装置。* |6 ?# E- ( R E1 h, Z(2) 监视汽缸金属温度及汽门严密性,真空值保持在50KPa以上。% x: : K* N2 e! V; T: B% n* w$ W(3) 锅炉点火时进行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的暖管工作,暖管结束后根据需要投入一、二级旁路系统及相关减温喷水系统。 + h m D9 Z2 (4) 对轴封供汽系统进行充分暖管,保持轴封汽源温度150260,汽封供汽必须具有不小于14的过热度。确信汽封蒸汽管道中无水后,向各汽封送汽,并调整低压轴封减温器后温度149左右(下限温度:121 上限温度:176),根据轴封良好且不冒汽的原则,调整汽封母管压力为(20.59-30.99)KPa左右,并投入轴封冷却器风机。严禁转子静止时向轴封送汽。5 c; t$ b+ A2 M2 Y d6 g(5)打开汽缸本体及蒸汽管道的有关疏水阀,注意汽缸金属温度、胀差以及上下缸温差的变化情况。, J/ T9 w) A% C# p7 d8 l3.1.3 冲转参数与主要控制条件(启动参数可根据厂家启动蒸气参数图表选定) I2 _5 5 B, - R1 ! A(1)主蒸汽压力:4.12 MPa左右 B5 w; A7 O- D+ - W* (2)主蒸汽温度:345370。x2 o- : h, i(3)再热蒸汽温度:260。) o8 K, ?- f W* _: u9 _(4)凝汽器背压:30KPa以下: H3 G: b; I p6 E) n/ T1 - v(5)润滑油压0.100.12MPa,润滑油温3849。) u1 F5 U8 _+ N1 * m+ s9 W& s/ D(6)在盘车状态下,转子偏心应小于0.076 mm并不大于原始冷态值的0.02mm。/ m Z8 q0 U7 7 i(7)EH油压在14MPa左右。0 B1 j) e( w( m (8)振动限额:轴振(峰峰值)达0.125mm报警,0.254mm停机,一阶临界转速以下,轴承振动不大于0.03mm,通过临界转速时轴承最大振动不超过0.1mm。 1 X9 U4 S Q( C4 u(9)轴向位移: 报警值:0.9mm 停机值: 1.0mm* e& M& L9 h2 I) G; p 高中压差胀: 正差胀:10.3 mm报警, 11.1 mm跳闸1 q/ % & _9 e# x5 G+ O) 负差胀:-4.5 mm报警, -5.1 mm跳闸( R2 J X0 M1 Y 低压差胀: 正差胀:27 mm报警, 27.8mm跳闸$ J& _ T9 Z0 % # b5 负差胀:-3.5mm报警, -4.3 mm跳闸: D z8 g6 |% |5 p6 _(10)轴承回油温度:5 X1 f& K& - i ! 2 正常值: 71 报警值:77 停机值:82) R* J1 o6 d$ _(11)支持轴承温度: e g+ w2 x- S- 正常值: 报警值: 停机值: , | R3 A! f8 C c 6690 107 1132 H. c( y6 C y3 y b1 i+ k1 A(12)推力轴承钨金温度: 3 + M X- k g6 n w P正常值:80 报警值:99 停机值:1071 - a M, j! N5 u1 U+ B+ Z7 b3 f(13)抗燃油温4051 s0 E0 7 Z. s/ i (14)高中压上下缸温差:下汽缸温度低于上汽缸温度42报警,56停机) z1 J( q! F) L o(15)高缸排汽温度: 报警值:404 停机值:427) d3 6 Q/ N7 k, f (16) 低压缸排汽温度: 报警值:90 停机值:121. ?. W) v! o0 E+ N7 d(17)排汽背压:参见图表“背压保护限制曲线”6 K J+ L+ l( Z% z9 y直接空冷机组在相对功率0-20%之间背压设定的报警值为20 kPa、跳机值为25 kPa;在相对功率80%-100%之间背压设定的报警值为60 kPa、跳机值为65 kPa;在相对功率20%-80%之间控制的背压设定值见图表“背压保护限制曲线”。1 x& v E$ U- d8 Z当机组跳闸停机时,允许旁路投入运行的最高背压为100 kPa,当背压高于100kPa时,禁投旁路系统。1 j& T$ b, C K( F! C+ g(18)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105摄氏度,由冷态启动转子暖机规程时间为1小时,此时间从中压进汽温度达260摄氏度时开始计算,任何情况下不得缩短。( I# f) u+ P% z5 U7 Z x- d(19)在暖机期间要限制主蒸汽温度不超过425摄氏度,再热进汽温度保持在260摄氏度以上。+ 3 P5 b t9 M: C0 E* l& H(20)如要做超速试验,则在试验之前应在20负荷下至少运行7小时。; C! B1 B2 P h# B* (21)蒸汽室金属温度达到当时的主蒸汽压力的饱和温度后,才能进行控制阀门的切换。. p! J7 p A& ! w o: (22)初始起机,在5负荷下至少要停留30分钟,且在停留期间主蒸汽温度每变化3摄氏度再增加1分钟的停留时间。: W/ E L M0 j- U: ? C3.1.4冲转、暖机、升速与并网3 Q I2 H8 C: B(1)旁路投入自动位。5 ; ! T2 R 1 N(2)在DEH盘面上,进行汽机复位或操作员就地复位,显示盘显示“挂闸”,在DEH控制盘上选择“自动”方式。选择启动方式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阀门控制方式为单阀控制。$ b6 j& k; p. P% H; N D$ h(3)点击“运行”按钮,并执行:则GV显示100%全开,由TV和位于下部的2个IV即IV1和IV2联合控制机组升速。7 |2 M* f t8 y- _& S (4)设定目标转速600 rpm,按升速率100rpm / min ,点击自动控制画中% F4 X5 _# q* v* _7 n“继续/保持”,则升速过程开始进行。) b( T) # L% v(5)当转速大于盘车转速时,检查盘车装置自动脱开,否则应立即停机。3 * W7 |; t6 B * R* x1 z8 m8 O(6)转速升至600rpm时,就地手动打闸进行摩擦听音检查,如未发现异常现象,可重新挂闸升速至目标转速暖机。检查汽轮机所有监视仪表,并确认其工作正常。检查投入主机保护(发电机主保护除外)。8 . F& O o5 V(7)暖机转速必须避开低压缸叶片的共振转速。选择目标转速1150rpm。点击自动控制画面中“继续/保持”,则升速过程开始进行。(当转速800r/min时,顶轴油泵应自动停止,否则应手动停止。), _ & A+ M h/ t! p(8) 在升速过程中应注意迅速平稳地通过轴系各阶临界转速,通过临界 M4 Y7 u+ b* C; G+ b转速时轴承盖振动不应大于0.1mm,轴振不超过0.25 mm.否则应立即打闸停机,机组在启动过程中,严禁硬闯临界和降速暖机。在临界转速区域,DEH将自动设定升速率为400 r/min,保证通过临界。 / : C+ o7 T/ p9 y# p% f1 0 p(9)转速升至1150rpm后,进行中速暖机1小时左右,并全面检查所有监控仪表及热力系统有无异常现象。6 C( v2 0 z0 M0 n6 ?/ S# K5 W(11)中速暖机结束后,选择目标转速24502500rpm进行高速暖机。 l# i. V8 ; 0 T(12)再热蒸汽温度达到260时开始计算暖机时间,暖机时间为1小时& g V2 z0 9 b- J) N$ L左右。(高中压转子温度均大于121时,可认为高速暖机结束)( C. _8 3 J, |4 W/ j6 + k! _(13)高速暖机期间,主蒸汽温度不要超过425,再热进汽温度保持在260以上。密切监视相关参数。0 f% ) % E& 0 S0 (14)选择目标转速2930rpm,升速率100 r/min。当转速升至2930rpm时,进行阀门切换,在切换过程中,IV保持不变,直到TV/GV切换完毕、升速到3000rpm。% B( ?+ q3 j7 K x- n(15) 切换完成且转速稳定后,设定目标转速3000rpm,升速率50 r/min,并实现目标转速。 g : l5 h- J) z( # c) e% i(16)定速3000rpm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进行机组手动打闸,确认高、中压主汽门与调速汽门迅速关闭,转速明显下降,然后重新挂闸,升速率设定200250rpm/min,恢复3000rpm稳定运行。; g; U Q6 m/ , H3 R) g(17)确认主油泵和射油器已投入工作后,试停交流润滑油泵和密封油备用泵。并投入“联锁备用”。) N5 l* n* ?7 T$ e A2 : l8 v(18)机组在升速与暖机过程中,应经常巡回检查缸胀、缸温、胀差、轴向位移及机组振动情况,各轴承温度、推力瓦温度及回油温度等均不超限,氢密封油、润滑油及抗燃油系统运行正常,管道疏水通畅。每20分钟记录一次启动运行参数与汽缸温度,分析汽缸金属温度变化及汽轮机膨胀情况,及时调整,维持汽轮机的有关参数在限制值之内。$ M# M) q4 W! Q (19)机组运行稳定后,按调节保安系统调试措施进行飞锤注油试验等有关试验项目。% h Z3 b% _% O2 k# _(20)全面检查各部参数正常,空负荷暖机30分钟后,交电气专业进行电气试验。: t3 n: h( a6 l E u( B o/ F(21)根据需要将氢压升至0.4MPa,根据风温、水温及油温情况调整各冷却器的工作状态。* b2 v7 ) X/ & m2 a* m5 C(22)电气试验结束之后在并网之前,应全面检查机组运行情况,记录有关参数,并通知值长准备并网。! J3 ; u: K0 & x5 F (23)通知电气并网带5%的额定负荷。在5%负荷下运行30分钟,5%额定负荷暖机期间主汽压力、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应尽量保持不变。并网后,另外2个IV与前2个IV保持同一开度。# P2 d/ ?(24)以3MW / min升负荷率提升负荷至20%额定负荷,稳定运行7小时后解列。进行以下试验:# 3 |1 H% y3 z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3 B- h2 a, & Q+ 机械超速试验; B% S1 z4 O8 z* z3 z电超速试验# O W/ o6 9 J3 a9 H(各项试验见调速保安油系统调试措施). M4 S& g, J8 Z- J# X6 r利用适当停机的机会测取转子惰走曲线。& 4 w! y; j2 N! B( M% t4 x(25)超速试验后,若机组运行正常,可直接进入带负荷试运。0 q) j* z4 n. l4 $ J (26)当负荷大于10%额定负荷时,关闭再热主汽阀上游各疏水阀。当负/ N0 T; Z2 c M& C荷升至15%时,进行高加汽侧冲洗,水质合格后,当高加疏水压力大于2 t& G+ u% _- ? |) H1 E7 r1 # C除氧器压力时,疏水切换至除氧器。当负荷大于20%额定负荷时,关闭. s9 r% y4 R2 P* W5 t ?7 B再热主汽阀下游各疏水阀。, D: s/ e1 Q 2 x$ ?! (27) 机组负荷到80%额定负荷以上时可进行整机真空严密性试验一次,具体试验标准参照空冷厂家巴克杜尔公司的要求。# d. v& f # b/ |/ t(28) 增加负荷至100%额定负荷,全面检查并投入相关的系统、联锁保护及自动,使其具备168小时试运条件。) z0 S3 8 5 z3 T8 P, v x(29) 在加负荷过程中注意监视轴振动、差胀、轴位移、真空、轴承温度8 x1 F) Q4 Z3 S. H等。# x: ( t1 a% c3.1.5机组启动过程中注意事项) j6 I& A* O1 u6 6 n+ z4 e% O& 7 s(1) 首次启动时高速暖机转速,由当时的振动、低压缸差胀等情况综合平衡而定。9 c. : u- r2 S n7 . R(2) 首次启动过程中,为了配合电气试验,需要在某转速停留,应调整避开共振区。由专人定时记录启动工况,并及时将信息传达给操作人员,以控制各项启动指标在允许范围内。3 r9 _0 L* Q! F(3) 升速及定速过程中及时调整润滑油、抗燃油温度及发电机风温。4 J% f- o5 r$ l0 Y8 / b. f(4) 汽机启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主凝结水箱水位正常,监视好凝结水泵电流、出口压力及入口滤网压差。发现滤网堵塞应及时切换备用泵并清理滤网。8 5 Y! v: A8 O3.2热态启动+ : H0 E A4 g$ n! P l3.2.1汽机热态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参照机组冷态启动执行,热态启动前盘车必须连续运行4小时以上。4 T; a4 m # X% H% T3.2.2热态启动操作参考冷态启动,升速率根据热态启动相关图表确定。8 K/ i7 Q% C$ o7 v/ A5 p3 E4 3.2.3热态启动参数按当时第一级金属温度,决定机组暖机时间和带负荷时间,注意汽机第一级蒸汽温度与金属温度有良好的匹配。进入汽轮机的蒸气至少有56的过热度.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级蒸气温度不允许比第一级金属温度高111或低于56。参见图表“热态启动推荐值”及图表“启动时蒸气参数”。/ 4 d) W4 _/ V3.2.4真空应尽量保持高值。1 X; w) q0 G7 k, s0 j3.2.5上下缸温差应小于42。 U$ ?0 Z+ G p% n- P/ r B1 K3.2.6EH油、润滑油、密封油油温等条件应符合冲转要求。. d& D2 d; c* X- d6 _% T- V; k3.2.7热态启动时,必须先送轴封,后抽真空,并注意汽封汽源与汽封供汽温度得合理选择,且必须充分暖管以保证供汽温度与缸温匹配,杜绝任何冷气、冷水进入汽缸。 w1 O. s( E ?3.2.8确认转子弯曲值不超过原始冷态值的0.02mm。7 L2 / 9 6 i/ L/ W3.2.9高、低压加热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量做到随机启动,否则投运之前必须做好预热工作。 h8 # ?$ a( n+ 1 D- Z; & v3.2.10 热态启动升速、升负荷速度较快,应按照相应的启动曲线进行,参见有关启动曲线。在达到工况点之前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机炉电之间应协调配合,合理安排提前进行并网前的有关操作,以免并网延误时间。# ; r; , K5 3.2.11当汽机负胀差趋近极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9 |& V 0 I# F: Y- E: % k% l3.3 机组正常停机3 b0 ; D% V0 f; ?, R3.3.1本节仅讲述机组正常停机的一般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紧急停机及有关事故处理参照电厂运行规程执行。: M( N8 S0 v+ c, m6 Q3.3.2联系值长,机组准备停机。- o; * I1 X/ 2 S+ V. h! ( r2 e$ b8 J3.3.3辅助汽源已备妥,达到切换负荷时应将轴封汽源切换至辅助汽源,除氧器汽源自动切换至辅助汽源供汽。. U j1 k% b$ : y3.3.4停机前试转交、直流润滑油泵和顶轴油泵,正常后停下直流油泵和顶轴油泵备用,交流油泵陪转。- I- 5 f) J9 g( l( 5 A3.3.5满足停机条件后,远方或就地打闸,解列发电机。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以及各抽汽逆止门迅速关闭,汽轮机转速下降,并记录惰走时间。4 y2 Z4 e0 n0 Y) F7 m3.3.6转速降到1200 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启动。如不能自投,应手动启动顶轴油泵。d. x: , u/ E D3.3.7机组转速降到400 rpm时,打开真空破坏阀(是否破坏真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转速降到零时投入连续盘车,停真空泵,同时记录大轴弯曲值及盘车电流。6 D2 t3 & Y* k & Y. 3.3.8真空到零,停轴封供汽,停轴抽风机。6 A% n2 V2 0 i$ , o3.3.9其它注意事项按电厂运行规程执行。* d2 i, f x- w W4 整套启动注意事项/ A. O* i8 w# * P( ( H7 ?, ?4.1按照高压缸第一级金属温度合理选择启动参数。, v0 6 P( V: C/ o) l* |1 Z. T q4.2启、停过程中主再热蒸参数,润滑油温,轴封供汽温度应及时调整在正常范围且变化稳定。M- T& ?1 K+ S4.3严格控制汽机胀差、串轴、各轴承振动、瓦温,汽缸上、下、内、外壁温差。0 W( c7 u+ D1 m) T: A N* W% ?4.4汽机凝结器、除氧器,各高、低压加热器水位随时调整。/ G0 S! U, R1 A Q2 z3 J4.5必须保证汽机本体疏水系统以及主汽管再热汽冷段、热段,各抽汽疏水系统在启、停机时畅通。 E; p0 k D H4.6在排汽温度高时,应注意胀差、振动、轴承进、回油温度、轴承金属温度的变化。若排汽温度高,除投入喷水系统外,还应采取提高真空或增加负荷等方法降低排汽温度。! a, H) Y0 F4 d% H% R W# 4.7机组在通过临界转速时应尽快通过。若在此阶段轴瓦振动突然增加(0.030.05mm)或达0.10时应立即打闸停机,严禁硬闯临界转速。$ c( d/ M. r0 C S g k4.8冲转时不得停留在低压转子末级叶片共振转速范围内。/ n. Q/ n+ y: |; C; J4.9停机后因某种原因停运盘车后再次投入盘车前应先将转子盘动180然后停留盘车停止时间的一半时间后,方可启动进行连续盘车。此时应特别注意转子偏心度,盘车电流,应无电流过大,偏心度增大或晃动的现象。偏心度增大时,应延长盘车时间,直到转子偏心度恢复到不偏离原始值0.02mm。- T5 9 K& q/ |7 & x4.10汽机冷油器及滤网在切换时必须确认拟投入的冷油器及滤网排净空气充满油后方可切换。6 k- i/ k/ G1 0 8 w4.11汽机停机后旁路减温水应关闭严密,防止倒流入汽缸内,主凝结水箱保持在低水位。2 d7 C: _8 M$ S5 整套启动调试项目的记录内容; j0 , n, 2 Z( B# G/ B5.1 监视如下参数:$ Z1 n/ o2 O2 u, O2 S9 ?- B3 m排汽真空;排汽温度;汽机转速;电负荷;EH油油箱油位、油滤网前后压差、EH油压、油温;润滑油温、油箱油位、润滑油压、各瓦回油温度、冷油器出口油温;顶轴油压;各支持瓦、推力瓦金属温度、盘车电流、及各油动机行程等。. b. X8 N5 G ) E* t K% K; b J; t5.2 记录如下参数: ?% V, s5 Y! ! H4 O$ h) Z# 电负荷;汽机转速;主、再热蒸汽压力、温度;调节级压力、温度;主汽流量;高、中缸内外缸、上下缸、内外壁温度;高、低压缸胀差;轴向位移;汽缸总胀;高排温度;低压缸排汽温度;真空;凝结水流量;给水流量;汽轮发电机各轴轴承(垂直/水平/轴向)振动;润滑油压、油温;各支持、推力轴承金属温度;除氧器压力、温度;各段抽汽压力、温度;各调节汽门行程;EH油压、油温;发电机氢压、氢气温度,定子冷却水温、等。. Z2 m J$ R A( ? 2 X, b- d2 h! + I: K5 |振动测试调试 W$ 8 z( f2 Y一、 设备概况6 j; h; U: Q2 Q1 a9 Z& O武乡和信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每台机组共9个轴承,其中汽轮机6个,发电机2个外加1个碳刷支架轴承。汽轮机的6个支持轴承均为四瓦块可倾瓦轴承。1号轴承和主油泵及液压调节保安部套安装在前轴承箱内,2号、3号轴承安装在2#轴承箱内,4号、5号轴承安装在3#轴承箱内,6号轴承及盘车装置安装在4#轴承箱内。推力轴承安装在1#轴承箱内。滑销系统本机组设有3个绝对死点,分别设在2#轴承箱、1#低压缸和2#低压缸中部。2#轴承箱、1#低压缸和2#低压缸中部由预埋在基础中的两块横向定位键和两块轴向定位键限制其中心移动,形成机组的绝对死点。3#、4#轴承箱分别由两块横向定位键和两只轴向定位销定位,形成本身的死点,在轴系膨胀时保持自身的死点不动。% w; a8 3 机组运行时,高、中压缸向前端(调速器端)膨胀,前轴承箱、向前端(调速器端)自由滑动;1#低压缸和2#低压缸以各自的绝对死点为中心沿轴向和横向自由膨胀。( _5 l9 B. v6 N转子之间采用法兰式钢性联轴器联接,形成轴系。轴系轴向位置靠安装在前轴承箱的推力盘定位,推力盘包围在推力轴承中,由此构成机组动、静之间的死点,即机组的相对死点。机组运行时,转子由此向后膨胀。 C# t/ # U P3、调试的项目和程序8 P7 N! w k. |% Q) A3.1、机组冲转升速过程中,记录机组轴系振动情况。 n# b/ x- O! d: Z3.2、机组冲转升速到3000r/min定速后,维持机组转速不变,变化排汽温度10,记录不同排汽温度时汽轮机组轴系振动情况,变化前后每工况记录10分钟。; y, e I) D& W. P8 z5 C% Z3.3、机组出力300MW运行时,将润滑油温变化10,记录不同润滑油温度下汽轮机组轴系振动情况,变化前后每工况记录10分钟。! S. v5 E. N( H3 w: |! E3.4、机组额定负荷出力600MW运行时,记录汽轮机组轴系振动情况。, S4 R* R, X6 ! O/ R _3.5、机组空负荷状态进行超速试验时,观察机组在升、降转速时的轴系振动情况。并记录机组惰走过程中的振动情况。5 o% Y0 Z2 - _ r5 t; e, e3.6、机组振动的观测仪器可以使用运行表计,也可以采用振动测量分析仪。6 q D; X* T& _# _3.7、机组振动记录以轴振为主,有条件时可以同时记录瓦振。. E) Y3 V7 N3 3 d4.调试注意事项* p1 b; n3 c; k5 g& l7 4.1参加调试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调试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9 q$ I* A _8 q9 y8 4 B/ 4.2如在调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调试工作,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4 U0 i. T0 k6 z+ s, _4.3调试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4 r# G1 g1 q i( c4.4注意监视油压、瓦温变化,防止烧瓦事故。9 X4 p) I( b D6 L% ; I5.调试记录内容:(见附表) C! i y; J. M5 ) T附表:(工况一)% E2 c- Y) x: Q. h5 T机组负荷 MW 5 ?+ F0 ! W: v汽轮机转速 r/min e( J7 l1 o* V润滑油温 2 q% ) y7 A0 b2 g# D) W推力瓦温度 ( a& Y# V, e4 E7 i排汽温度 7 K; Z5 8 s. X% 7 Y | w顶轴油母管压力 MPa , % P4 z& N2 Y, s0 B( l9 y各轴承 瓦温() 顶轴油压 回油温度() 轴承振动X(m) 轴承振动Y(m)7 p$ M. a3 z2 J8 O8 z% D1 % l: U! d2 H& V( I# I2 4 x5 w5 I; 5 D% A9 ) x( G. W: B : e9 e2 W; 大轴 大轴振动X(m) 大轴振动Y(m)6 S% 3 F7 y# c! b% & v1 _. G0 S, g% P# b% f; V4 l& 2 / n9 a7 E1 H1 r- V3 T* 3 E) k) J3 & s- k* W: B7 r, s4 : T o- 4 Y$ N d; I3 E& t! . q; d. O J# X* p ?5 R5 p; x润滑油系统调试投运7 V% B& C2 P; r5 e9 Q6 x9 r武乡和信发电有限公司1#600MW机组润滑油系统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冷油器、顶轴装置、盘车装置、排烟系统、油箱、润滑油泵、事故油泵、回油滤网、加热器、油位指示器、轴承箱油档、阀门、逆止门、各种监测仪表等构成。润滑油系统为机组各支承轴承、推力轴承及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为发电机氢密封系统提供油源及备用密封油;为汽机危机保安器提供复位及注油试验用油,为顶轴油系统提供工作用油。润滑油系统工作油压为(0.10.18)MPa,工作油温4349 。润滑油系统中使用的油(32L-TSA/GB11120-89透平油)是高质量精练的矿物油。/ X& g; L! J- W. u调试范围 j : q* c4 + s1 O 1.润滑油系统联锁、保护、报警传动。* F9 5 B2 X ?- + z2.油系统所有的油泵及排烟机的试运。! G6 a$ T2 | f1 q( R3.汽轮机冲转前润滑油系统的调试。8 K! x! f5 | U) B4.汽轮机冲转后润滑油系统的调试。 f- I& m/ K- y% j 1、试运条件, u4 A B! V8 S1.1油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油冲洗合格,恢复正常系统。$ M8 w# E- 8 A( m/ Q1.2润滑油油质达到MOOG4标准。- Q/ m, M+ a J; c1.3主油箱装满合格的润滑油,并备有足够合格的备用润滑油。. B. ?4 a6 i5 P% r% C1.4各油泵单体试运合格,排烟机试运正常;正式电源已经接好,系统检查无泄漏。9 N6 I8 z8 d1 O, c/ X. I% O+ 1.5油系统设备、管道表面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无易燃物,工作区域内无明火作业。$ e3 y% M3 K1 s2 G) P% q1.6备好砂箱、灭火器等足够的消防工具,并有专人负责消防工作。$ 2 N+ Y* U) Z W7 E1.7冷却水系统投入运行,压力正常,各阀门操作灵活。/ q8 N8 K( U( U, y* t1.8事故排油系统安装正确,阀门操作灵活,各压力表及阀门应有明显标志。1 W# q) ?/ c5 L6 ?; p2、调试项目和程序1 ; q. ! ?7 T5 R% z2 B.2.1主油箱油位计 T9 R2 b3 X$ , I0 F( P2.2.1主油箱正常油位为 50 mm +50 mm;油位高二值为+700mm;高一值为 +466.7mm;低一值为-200mm;低二值为-300mm。, O; l/ J- n+ U/ k2.2.2主油箱油位高低报警* C% C4 N+ w+ p t4 e7 q! 当主油位高于 +466.7 mm,发出高油位报警信号;当油位低于 -200mm,发出低油位报警信号。- C6 R0 & 2 5 W) Y 2.2.3主油箱油位异常低,断电加热器- c0 |8 e9 X) M( H投入主油箱电加热器,当油位低于 -300mm时,自动切断电加热器。3 p ) b$ T, : ! T* X: S2.2.4主油箱电加热器温度的整定: t D5 X# p$ P2 * B. x2 $ F 调节恒温器的旋钮,设定油温在2738。检查主油箱油温超出设定范围时电加热器应能正确投、停。! C0 d- A- 9 n. G+ T& m; 2.3排烟风机2 - X C: u6 ) 2.3.1分别启动1、2排烟风机,检查风机转向正确,振动正常 。# U! C$ i+ k J# X Q5 f8 n2 2.3.2正常工况下能维持主油箱微负压。$ ) L. h& a4 , j: P . S2.3.3调整风门开度,使单台排烟风机运行时主油箱内能够形成50 mmH2O 真空度。, V2 , 1 S# n. & L/ U7 V X2.3.4润滑油系统运行时应保证排烟风机已启动。6 C& c8 - # l% E( G; C3 e# r2.4交流润滑油泵+ 1 v9 E9 P% v6 y: E0 W- Q6.4.1启动交流润滑油泵,记录交流润滑油泵电流。, B x4 ! g1 J+ |# K) L$ w5 V2.4.2检查润滑油总管压力值(应为0.100.12 MPa)。* Y% & O1 ?3 _+ I2.4.3记录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值。( B4 , H; X5 l t. 6 N) V+ Y% Q2.4.4检查主油泵入口压力值(应为0.06860.1313 MPa)。+ f) X2 ?# T* W- S, s4 2.5直流润滑油泵(事故油泵)# d1 M& M0 D/ u9 P1 Q5 e3 2.5.1启动直流润滑油泵,记录直流润滑油泵电流。% k; X. $ v8 n L N- Z! 4 C2.5.2检查润滑油总管压力值(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押题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试卷:逻辑判断与推理高效备考
- 2025年高考生物实验操作专项训练试题解析
- 现代信号处理课件张贤达pdf
- 2026届上海市比乐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旅游行业定制旅行项目计划
- 2026届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玉米打药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集成自然人房屋买卖与装修合同
- 项目实施进程汇报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小学组)
- 中小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概述
- 官方兽医考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医学检验质量安全管理培训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基因分析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公安行政案件办理务实课件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 康复科护理金点子
- 工地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