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试卷.doc_第1页
徐州工程学院《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试卷.doc_第2页
徐州工程学院《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 试卷类型 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 分钟 命 题 人 薛 浩 2013 年 12 月 2 日 使用班级 全校公选课学生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教学院长 年 月 日姓 名 张永健 班 级 12精算 学 号 20120402128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总分100得分一、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它与一般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30分)答: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涉及身心互相作用的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以传统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具有养生学、传统体育的特征; 既注重理论研究,又关注实践练习;已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体育运动特点: 1)、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追求高、难、美、新。 2)、追求人体外在的强壮和健美。 3)、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和外在变化。 4)、对场地、体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 1)、是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整体锻炼,逐步地 调整人体生理、心理功能,加强机体的健康效应; 2)、注重加强人体内部运动,调整人体内部机能; 3)、它动作一般具有柔和、缓慢、均匀的运动特点; 4)、动作结构简单、运动量小,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器材的限制。二、撰写一篇关于传统体育养生相关的论文,字数(2000字左右)。(70分)四季养生四季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通过调养护理的方法,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顺应四时气候,调情志,慎起居,调饮食,节房事,以及药饵、按摩、导引、气功等方法,使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协调平衡,从而适应自然变化,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春季多风,也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或者风邪入侵都可能引发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孩子发生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因此春季饮食中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在疾病的防治上要早做准备,注意防寒保暖。春季养生之道 春为四季之首,乃万物复苏之时,是万象新一轮生长发展的开始。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畅通舒张的特点,注意保存体内的阳气,并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对阳气有所阻碍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首先,情绪上要乐观、愉快,不宜抑郁或暴怒,保持心情豁达、开朗、淡定、坦然,肝气就能舒畅,气旺则血和,血和则健康,可以帮助肝功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其次,生活作息要规律,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多锻炼,能够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饮食应忌辛热刺激食物及酸味食物多吃辛甘食物及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韭菜、大蒜、洋葱等。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夏季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夏季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夏季养生之道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在炎热的夏季,以暑湿之气为主,暑为阳邪,当暑邪侵入人体,人会多汗,导致体液减少,耗气伤津,即见气短口渴、心烦、乏力、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烦等症。在情志方面,夏季除了顾护阳气以外,同时也应养阳,要重视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癿情绪,面对生活、工作压力要心平气和,切忌大悲大喜大怒,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此为养生的境界。 在运动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可选择的锻炼方式有瑜伽、晨运、游泳等,注意要尽量避免过量剧烈运动而导致中暑,也要注意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 在饮食方面,夏季出汗较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宜适食酸味及咸凉食品如西瓜、绿豆汤、酸梅汤、生脉饮等。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防止出汗过多;咸凉属寒,可起到清火散热的作用,同时补充出汗过多丢失的盐分。饮食宜清淡夏季属热,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蔬菜类如芹菜、小白菜、苦瓜、竹笋、黄瓜、冬瓜等;鱼类如青鱼、鲫鱼、鲢鱼等,可以清热解暑,消除疲劳,预防肠道疾病。饮食宜补气可适当选择一些滋阴补气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桂圆、荔枝、花生、番茄等。夏季心气旺盛,易伤人气阴,在这个季节里,应以补气养阴、清热解暑为主,因此不宜多食温补、肥腻厚味之品。另外,多喝水并不意味着大量补水,大量喝水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在起居方面,夏季睡时最短,提倡“夜卧早起”,以便充分地接受大自然阳气的沐浴;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合理安排午休时间。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秋季,指我国农历7、8、9 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秋季,燥气当令,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评定收敛,是阳气渐退,阴气渐长,万物收获的时节。与人体的肺和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重在保肺防燥。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如梨、苹果。蔬菜中百合,木耳。秋季以收为要,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 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运动也不宜剧烈,微微发汗即可。冬季,是指我国农历10、11、12 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 个节气。冬天和肾脏的关系最密切,而肾主封藏。此时自然界万物闭藏,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以敛阴护阳保肾为根本。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 肾 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养生首先要想到的就是防寒保暖。一般家庭居室,室温宜保持在15QC-2OoC。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肾主纳气”,而帮助肺气呼吸,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主骨”,冬天经常叩齿,有益肾、坚肾之功。肾“在液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冬季“食补”应选食热量较高的御寒食品。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为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机体热量较多。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叶、黄 叶、根及皮内均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因此在食用时不要去掉这些有益的部分。人体缺铁可以 使人觉得怕冷,这时可增加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脏、瘦肉、蛋黄、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参等。新鲜蔬菜与肉类掺杂起来吃则防寒的效果更好。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就可,过度易伤阳气。冬季起居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