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医学.docx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医学论文 “对药”又称“兄弟药”“姊妹药”,是中医传统经验证明了的优化组合,是“ 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其组成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7,8。”对药“配伍后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电化学、分析化学角度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对单味中药及7对”对药“和非”对药“的水溶液测定pH,其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出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作用和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分的综合效果。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实践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选取选亳州售中药饮片,经副主任中药师鉴定。配对见表1饮片经常温干燥,分级粉碎2遍,过80目筛,防潮保存。 1。2 样品制备称取单味中药生药粉10。0 g,”对药“中每种成分各取10。0 g,用纱布包扎,分别放入25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二次蒸馏水,放在电热套中加热,沸腾后调节温度使之微沸,60 min后停止加热,将溶液过滤后分别得中药单煎液及药对组合的水煎液 表1 对药组合与对照组合的药物组成”对药“组合7,8对照组合苍术、白术 苍术、钩藤砂仁、白豆蔻 砂仁、茜草紫菀、款冬花 紫菀、土茯苓黄芪、甘草黄芪、苦楝皮天门冬、麦冬天门冬、钩藤羌活、独活 羌活、蒲黄半夏、天南星 半夏、蒲黄。 1。3 测量方法取30 ml上述中药水煎液于50 ml烧杯中,室温下测其pH,然后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HCl溶液滴定,每加入0。1 ml酸或碱测定1次pH,共加入3 ml酸或碱。计算加入一定碱液或酸液后溶液的pH,并计算溶液缓冲容量(molL1pH1)。 2 、结果 将溶液的pH以及加入1。00 ml 0。1molL1 NaOH, 0。1molL1 HCl后溶液的pH及缓冲容量见表2。在单味中药中,所有中药水溶液偏酸性,除蒲黄、独活外,其他单味中药的抗酸能力都比抗碱能力强;加碱后除钩藤、茜草、土茯苓、麦冬、苦楝皮的pH较大,缓冲容量小,溶液抗碱能力差外,其余样品的pH较小,缓冲容量大,具有明显的抗碱能力,其中独活抗酸抗碱能力最强。 7对”对药“和非”对药“抗碱能力对照,在7对”对药“和非”对药“对照组合中,所有组合的缓冲容量都比单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