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1页
复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2页
复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3页
复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4页
复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语文教案(复习教案)复习教案第一阶段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各单元知识,夯实基础知识。2、划出各单元重点课文,重点训练语段。复习重点 基础知识及重点课文、语段教学时数二十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二两课)一、基础知识1、生字翡翠 胆怯 坦荡如砥 恹恹 旁逸斜生 虬枝 楠木 秀颀 2、积累应用清灵 视野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虬枝 旁逸斜生 伟岸 纵横决荡 秀颀二、作者、作品出处要求学生掌握,写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三、重点语段海燕全文 白杨礼赞第2、5、7自然段四、有感情地朗读两课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熟记课文中的笔记六、检测掌握情况1、海燕1-6段,思考(1)选文可分两层,请分层,概括层意,并说说这样分层的理由(2)描写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作用?假如你是作者,再写一种海鸟作为海燕的衬托,你会写谁?依照文中的写法写几句(3)试依次分析选文虽的四个波折号的用法(4)涨鸥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海鸟,在文中却作为不革命者的形象出现,在你的眼中,海鸥象征什么?(5)海燕在高傲地飞翔着,它见到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会想些什么?会对它们说些什么?请展开想象,以海燕对说为题,写几句话2、白杨礼赞7、8两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由物及人、由形列神地赞硕白杨树的不平凡,“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挺拔”等都是形容人的词语,作者把它们用在了白杨树的身上,诚从上述词语中选取两个,结合全文,说说它们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2)试分析第三7段中四个反问句的效果(3)作者借助相似和相关联想构成象征。说说白杨树和比方农民的相似、相关之处。(4)这两段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你品味出来了吗?请写出两点七、布置作业1、背诵第2课第七段2、名师学案第一、三、五题,第二课一、二、三、四、六题八、反思第二课时 (第3、5课)一、基础知识 1、生字 争妍斗艳 枯瘠 罍 丰腴 玛瑙 盎然 迸溅 伫立 伶仃 2、积累词语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生意盎然 匀称 犀利 伶仃 迸溅 伫立 伶仃二、掌握作者作品出处,了解作品写作背景。三、重点语段 石榴2-7段落 紫藤萝瀑布2-11段四、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熟记两文的笔记六、两文的语言洗练,含蓄,需认真品味七、检测 1、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如:镜子、风筝等),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哲理句子例句:(1)蜡烛 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2) 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2、 在下面这个赞颂“无名英雄”的比喻句的后边,再接着仿造一个比喻句,句式要求与前一些句相同(1) 你(无名英雄)不是金秋的硕果,而是果树下的一方泥土(2)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使它们与加点的句子构成排比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8、 布置作业 石榴基础训练二、六、八 紫藤萝瀑布基础训练二、五9、 反思第三课时 (第四课)1、 复习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记牢并会运用2、熟练地背诵课文3、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积累文言实虚词4、感悟文中寓含的道理二、基础知识 1、生字 伯乐 骈 枥 2、通假字 (1)才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显露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 饲料、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 才能 (4)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稣 吗 3、古今异义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古义:有时;今义:常作连词,表达选择关系 (2)执策而临之 “策”古义马鞍; 今义:政策、决策等 4、一词多义(1) 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能尽其材)(2) 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虽千里之路)(3) 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5、 词类的活用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3)策之不以其道 (4)食之不能尽其材3、 识记作者,背诵课文及随堂笔记4、 复习课后思考题5、 口味重点语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既慨万千的名言,这是文章的大前提,是本文的论点。全文就是围绕这一句从正反两面来阐发作者的观点的。6、 靓点点击(写作技巧) 本文以物拟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马的不幸遭遇说明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的表现,归纳到实质是不识马的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要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7、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夯实本文所学知识8、 反思9、 布置作业学习指导一、二、三、四、五、六、七 第四课时 (第6、7课)1、 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知识,学生牢记并运用 2、掌握夹叙夹议的写法 3、体会通俗浅显、准确严密、生动有力的语言特色2、 基础知识 1、生字 以身殉职 拈轻怕重 热忱 纯粹 狭隘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2、积累词语 以身殉职 拈轻怕重 热忱 心无旁骛 狭隘 主一无适 亵渎 强聒不舍 不二法门3、 识记作者,了解作品写作背景4、 重点语段 纪念白求恩全文 敬业与乐业3、5段5、 掌握两文 中心论点,论证方法会、论据、确凿的论证材料,本文内容及随堂笔记6、 全面复习课文内容及课堂笔记7、 拓展延伸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就是天职,现在有人提出:“快乐学习”的口号。梁启超说,要从苦中寻找出乐来。请以“,我的快乐源泉”为题写一段话,不超过字。8、 检查复习情况9、 反思10、 布置作业学习指导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第五课时(第、两课)1、 复习目标、积累文中生字、生词,了解有关作者,文本知识、理解文章所论述的道理、学习正反说理、举例、引用论证的方法二、基础知识、生字胸襟摒弃迥异芥蒂豁达嫉妒嘈杂揣摩、 积累词语大千世界姑息放纵斤斤计较迥异彩芥蒂豁达大度诱惑卑鄙赫赫战功缅怀无足轻重萎缩3、 识记作者,写作背景,文本内容4、 掌握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掌握作者阐述的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巧妙安排结构的方法,随堂笔记5、 全面复习课文内容及课后练习6、 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夯实本文所学知识7、 拓展延伸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话的?试结合实际加以阐述,写出你手理解和思考,不超过字8、 反思9、 布置作业学习指导第八课一、二、五,第九课一、二、三、四第六课时(第10课)1、 复习目标、掌握文言词句,熟读并背诵全文、抓住文脉理解主旨,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骈句特点,品味节奏美和音韵美2、 基础知识、生字德馨 鸿儒 案牍 2、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谈笑有鸿儒 “鸿”通“洪”大之意 (2)词类活用 A、有仙则名称 名:名词用作动词 出名 B、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用作动词 使劳累 (3)虚词“之” A、无案牍之劳形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之性,无实义 B、何陋之有 之:助词,宾法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4)文言句式 何陋之有 倒装句,句子的语气更强烈3、 掌握作者、作品出处,背诵课文,掌握铭文体4、 掌握随堂笔记, 课后思考题5、 检查学生复习情况6、 拓展延伸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作者交往的人都是有知识有人,有的同学说:作者很清高,看不起劳动人民,脱离了群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交往的原则是什么?写出你的看法,300字左右。7、 反思8、 布置作业:学习指导1、2、3、5第七课时 (11、12课)一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知识,要求活用熟记 2、学习并掌握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及运用典型事例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3、学习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2、 基础知识 1、生字玄奘 海市蜃楼 凹形 臆断 翌日 毋宁 嗣后 窒息 笃信 宽宥2、 海市蜃楼 单枪匹马 光怪陆离 可望而不可及 见怪不怪 其怪自败 优寡断断 宽宥 笃信 臆断 翌日3、 识记作者,作品写作背景,作品出处4、 掌握两文写作中心及写作技巧5、 全面复习课文内容及随堂笔记6、 复习课后思考题7、 重点语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4、5段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第三世界段8、 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夯实本文所学知识9、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 第11课1、2、3、4、7 第12课1、3、4、5、610、 反思第八课时 (13课)1、 复习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牢记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2、整体感知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积累文言实、虚词3揣摩文言文语句方面的一些特点4、 学习古人富于创造的精神2、 基础知识1、 生字 更互 字平如砥 蜡和纸灰之类 用手拂2、 文言知识(1)通假字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B、若止印三二本(2)词类活用 A、火烧令坚 B、以纸帖之 C、木格贮之 D、用火令药熔(3) 文言句式A、其印为予群众所得 B、火烧令坚三、识记作者、作品写作背景,作品出处四、掌握本文中心及写作技巧五、全面复习课文内容及随堂笔记六、复习课后思考题七、重点语段 2、3段八、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夯实文言文知识九、反思 第九课时 (13课)1、 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知识,牢记生字生词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学习古代人聪明的才智2、 基础知识 1、生字 罔 篛竹 石青糁之 髯 诎 篆文 2、文言知识 (1)通假字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C、左手倚一衡木 D、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 (2)一词多义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高可二许 珠可历历数也 C、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3)词类活用 A、石青糁之 B、居右者椎髻仰面 C、其色墨3、 重点语段 全文4、 复习课文笔记及课后练习题5、 识记作者、作品出处,本文一字一句意思6、 检查学生复习掌握情况,夯实文言文知识7、 反思第十课时 (14、15课)1、 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知识 2、学习说明文分类说明方法 3、掌握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 复习重点 说明方法 语言特点3、 复习难点 逻辑顺序4、 重点语段 叫三声夸克11-17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4-10段5、 基础知识 1、生字 泄气 禁用 隧道 裸子植物 并蒂 分泌 花萼 褪色 2、积累词语 驱使 一语双关 泄气 隧道 充沛 万紫千红 萎谢 灼伤 分泌 人工选择6、 识记作者、作品出处,文章中心7、 全面复习课文内容及随堂笔记8、 复习课后习题9、 检查复习情况,夯实重点知识10、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第14课1,2,3,4,7 第15课1,2,3,4,5,6,711、 反思第十一课时 (16课)一、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小说的三要素及写作特点 2、掌握和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3、学会围绕中心写人记事 4、理解科举制度的巨大危害2、 复习重点 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2、围绕中心写人叙事 3、科举制度的巨大危害3、 复习难点 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危害4、 复习过程 1、生字 阔绰 不屑 附和 带挈 行事 长亲 相公 不省人事 避讳 作揖 2、词语 营生 不屑置疑 颓唐 浑家5、 熟记作者、作品出处,写作背景6、 熟记小说的中心内容,塑造人物的方法,人物性格特点7、 重点语段 1,4,9,108、 背诵随堂笔记及课后思考题9、 检查复习情况10、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工作 1,2,3,4,5,7,911、 反思第十二课时 (17课)1、 复习目标 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本文运用对比写作方法 2、掌握作者刻画众人相的目的 3、掌握作者辛辣的讽刺笔法 4、理解科举制度的危害性2、 复习重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 2、围绕中心写人记事 3、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危害3、 复习重点 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危害4、 课型 复习课5、 复习过程 1、生字 腆 啐 相公 攥 咄 2、积累词语万贯家私 桑梓 不三不四 狗血喷头 唯唯诺诺 不由分说 行事 盘费6、 熟记作者、作品出处,写作背景7、 熟记小说的中心内容,塑造人物方法,人物性格特点8、 读背小说的随堂笔记及课后思考题9、 重点语段 5,6,7-结尾10、 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描写范进发讽的动作、形态、语言、胡屠户的动作、评议、神态,众人的语言)11、 检查复习情况,夯实重点知识12、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 1,2,3,4,913、 反思第十三课时 1、 复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多音字和通假字 2、理清文章脉络,分清结构层次 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准确翻译重点句和难点句2、 复习重、难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相结合的写法3、 复习过程1、生字 夫咤大儿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曳屋许许声 几欲先走2、文言知识A、通假字 满坐寂然B、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 不能名其一处也4、 识记作者、作品出处,重点语段2,3段5、 背诵课文、译文、重难点句翻译、随堂笔记6、 再提靓点知识 1、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章重点记叙了口技艺人的表演,依次写了由两个声响场景组成的一次深夜火警,先由静而动,再动而大动。音响由远而近,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由分而合,由缓到疾,由细微而强烈,安排得严谨而有序又错综复杂,高潮迭起,反口技者之“善”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是本文的重要特色。 3、语言简炼、生动,课文记叙口技表演的过程用语生动,几次写听众反应,着重刻画宾客神态、心理、动作,十分精神。此外,夸张手法,排比句式和词语的选用,都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7、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1,2,4,58、 反思第十四课时 (19、20课)1、 复习目标 1、掌握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2、领会作者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手法 3、领悟小说主题,了解小说情节 4、掌握小说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2、 复习重点 1、小说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2、领悟小说的主题3、 复习难点 讽刺、对比手法的运用4、 复习过程 1、生字泓 吁吁 俯瞰 招惹 魁梧 中看 惦记 恐吓 2、积累词语 异想天开 魁梧 洋溢 恐吓 伶俐 荒唐 无精打采 津津有味 扣人心弦 栩栩如生 逍遥 吁吁5、 掌握并识记作者、作品出版,写作背景6、 重点语段 变色龙8-27段落 窗7-15段7、 掌握小说主题,刻画人物方法8、 读课堂笔记及课后思考题答案9、 拓展延伸 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及印象,可作如下活动。 1、演“变色龙” 这篇小说篇幅矮小,人物少,语言精炼,让学生记住相关台词,让学生扮演角色,大家一起来欣赏进一步把握文章中心。 2、看“变色龙” 利用多媒体,了解变色龙的相关知识 3、换位 窗小说可用换位方法来让学生发挥想象,扮演小说中的两位病人,改变小说的原有构思,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10、 检查学生复习情况11、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1,2,3,4,5,612、 反思第十五课时 (第21、22课)1、 复习目标 1、体会文艺性议论文的特点 2、学习文本的写法,理解广西的主题 3、品味精妙比喻语句的含义2、 复习重点 杂文的特点3、 复习难点 语言的含义4、 复习过程 1、生字 颟顸 渊薮 憬悟 贻误 驾驭 滞涩 侥幸 霎时 熬夜 2、词语 贻误 颟顸 憬悟 霎时 驾驭 万无一失 斑澜多彩 力挽狂澜 失之交臂 各得其所 渊薮5、 掌握作者情况,写作背景6、 重点语段 错述12-15段 散步5-8段7、 全面复习课文内容,随堂笔记及及课后练习题目答案8、 品味文中精妙语言的含义,并背诵掌握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不定的景色,错述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成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和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3、“我和妻子老师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九、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1,2,3,4,5十、反思第十六课时 (第23课)1、 复习目标 1、掌握文言虚词、实词,熟读并背诵全文 2、抓住文脉,理解主旨,学习对比写法 3、学习作者刻苦学习精神2、 复习重点 1、对比写法 2、理清文章脉络,分清结构层次 3、准确翻译重点句和难点句3、 复习难点 对比写法4、 重点语段 1,2段5、 复习过程 1、生字 懈怠 既加冠 俟其恒 足肤皲裂 负箧曳屣 滕人 烨然 廪稍之供 裘葛之遗2、 通假字 四肢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3、 古今异义 A、每借假于藏书之家 B、录毕,走送之 C、滕人持汤沃灌 D、县官日有廪稍之供4、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手自笔录 无鲜肥滋味之享5、 文言句式 弗之怠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6、 全面复习课文内容,一字一句会翻译7、 读背课文内容与笔记8、 读背课后思考题目9、 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夯实本文知识10、 反思第十七课时 (24,25两课)1、 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反复诵读至会背诵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3、掌握比喻,象征手法 4、学习诗歌的写法,学写短小的诗歌2、 复习重点 1、把握诗歌主旨 2、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感情 3、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3、 复习难点 意象这一名称的含义 诗歌的写作4、 重点语段 有的人全文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第二部分5、 复习过程 1、生字 屹立 矢志 香醇 淙淙 炽热 2、词语 3、读背两文6、 掌握作者、作品出处,写作背景7、 全面复习诗歌内容,重点放在有的人一文,读背随堂笔记及课后练习题答案8、 认真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9、 检查学生复习情况10、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有的人中1,2,3,5,6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1,2,3,7,911、 反思第十八课时 (第26课)1、 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反复诵读课文 2、把握演讲主旨 3、品赏文中语言特点 4、学写简短演讲词2、 复习重点 1、文本主旨 2、文本语言特点 3、文本写作特点3、 复习难点 写作特点4、 重点语段 1,3段5、 复习过程1、生字 钦佩 公正不阿 热忱 真挚 妥协2、词语 进程 钦佩 公正不阿 解脱 热忱 真挚 妥协3、掌握作者、作品出处,写作背景4、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