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_第1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_第2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_第3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_第4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 战国荀子: “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 东汉王充: “ 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 .” 南朝范缜: “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 明朝王夫之: “ 气者 ,理之依也 .” “ 天下唯器 ”,“ 道者器之道 ”,“ 无其器则无其道 ” 水是万物的本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天地 之变,阴阳之化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 吾心便是宇宙 ,宇宙便是吾心 ” 陆九渊 (宋 ); “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 王阳明 (明 );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物是观念的复合 ” 贝克莱 (英国 ) “ 我思故我在 ” 笛卡尔 ( 法 ) “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康德 (德 ) “ 物是感觉的复合 ” 马赫 (奥地利 ) 2 / 7 “ 万物皆备于我 ” (孟子 )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普罗泰戈拉 (古希腊 “ 吾心 便是宇宙 ,宇宙便是吾心 ” 陆九渊 (宋 ); “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 王阳明 (明 );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物是观念的复合 ” 贝克莱 (英国 )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 “ 心外无物 ” 。 “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 。 物是观念的集合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 “ 绝对精神 ” 。 宋朝哲学家朱熹: “ 理在气先。 ” 柏拉图:世界是 “ 理念 ” 的影子。 柏拉图说 “ 美 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 ” ; 老子指出 “ 道 ” 生万物, “ 道 ” 就是无; 朱熹说, “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 天理则 是封建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及经典观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3 / 7 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承认意思第一就是唯心主义,承认物质第一就是唯物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事物当做世界的本源,就是只相信已经证实的,已经掌握的东西,认为已经证实的东西才是最可信的,不相信没有事实根据的东西。比如泰勒斯说世界的本源是水之类的。朴素唯物主义说白了就是把世界简单的概括成某物(或某些物)的集合。比如柳宗元的 “ 气说 ” ,希腊的 “ 元素说 ” ,中国古代的 “ 五行说 ” 。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看问题静止,僵化,多数将原子分子之类当做世界本源。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 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其极端表现是追求 “ 永动机 ” 的设计与实现。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也叫机械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集合,是发展的,运动的。代表观点: “ 否定之否定 ” 是事物与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 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4 / 7 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4、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观。 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 19 世纪 50 年代流行于德国。有的提出物质、力和精神是同一个基本原理的不同表现。还有的提出精神性的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法国唯物主义,也称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 。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 们反对封建统治,提出彻底的无神论思 想,肯定物质世界自身的存在,是当时西欧最进步的哲学。但他们的唯物主义基本上是机械论的和形而上学的。 5 / 7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 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片面地理解主观唯心主义会导致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 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及经典观点 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 2、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四、经典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6 / 7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 “ 水 ” 是万物的 “ 始基 ” (泰勒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 验 客观唯心主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