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4 周顺昌传阅读 第一篇 :高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中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 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缇骑 (缙绅 (j n)社稷 ( y n)垣墙 (n)偃仰 (y n)修葺 ( 孤僻 (诏书 (o)蟠曲 (p n) w n)摴蒱 (徂徕 (石罅 ( 2 / 54 清除 )魏阉废祠 (供死人牌位的祠堂 )以葬之 佯狂不知所之 (的 )者,其辱 (侮辱 )人贱行 地方 ),而母立于兹 (此,这里 ) 比去 (离开 ),以手阖 (关闭 )门 加)慕圣贤之道(道路) 寓 (住所 )逆旅主人,日再 (多次 )食 山北面 )谷皆人汶,阴 (山南面 )皆入济 旌其所为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3 / 54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家有老妪,尝居于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4 / 54 吾未见其明也稍见云中自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囚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A. B. C. D. 品、时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项脊轩志 归有光一 清朝 B.病梅馆记 龚自珍 清朝 C.登泰山记 姚鼐 清朝 D.五人墓碑记 张溥一 明朝 二 (一)( 12 分) 5 / 54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7从文中看,项脊轩是一个 、 、 的旧阁子。( 3 分) 8作者为项脊轩做了哪些修缮工作?这些工作的成效如何?请作概要说明。( 3 分) 两句作者描写了 。( 3分) 10项脊轩虽是一个旧阁子,但从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此轩的珍爱之情,你认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 3分) 6 / 54 (二)( 11 分)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1.出有哪几个过程?用现代汉语简要描述。( 3 分) 4 分) 晦: 五鼓: 极天: 采: 4 分)周顺昌传阅读 三 (一) 12 分 7 / 54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数百,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生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竞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竞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思。 (3 分 ) (1)咸无所好 _ (2)但饥辄嗥 _ (3)食已与 与如也 _ (4)假狸狌以去 _ 8 / 54 (5)沿鼠行不敢下 _ (6)束氏日市肉啖之 _ 氏日市肉啖之”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_。 (2 分 ) (4 分 ) (1)南郭有士病鼠。 _ (2)鼠度其无他技。 _ 17. 上 面 是 一 则 寓 言 故 事 , 其 寓 意 是_。 (3 分 ) (二) (11 分 ) 9 / 54 明史周顺昌传: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成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 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 !”大呼 (A):“囚安在 ?”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 (B):“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去。 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众不能堪,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保然在墓者也。 10 / 54 呼 (A)”的人是 _;“曰 (B)”的说话人是 _。 (2 分 ) 骑”凶相毕露的句子是 _;表现大中丞丑态百出的一句是 _,这两者对比,表现了阉党爪牙的 _的本质。 (3 分 ) 材料取舍详略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 答: (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二日死,葬虚丘。事我不卒,命也夫。 婢初棱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热火煮荸荠熟,婢剥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 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11 / 54 回思是时,奄忽便以十年。吁可悲也矣。 事我不卒,命也夫。( 2)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三点是: ( 1) ( 2) &二篇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东山外国语学校2016年高一下学期 3 月联考调研试卷 语文 2016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 高一 语文 命题人:沙爱芹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2 / 54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缙绅( j n) 蜷曲( n) 付梓( x n) 毁家纾难( B逆阉( y n) 湮没( y n) 羁縻( 分当引决( f n) 周顺昌传阅读 C逡巡( q n) 赊账( 眼翳( 妄自尊大( w D户牖( y 趿拉( 陶冶( 诲人不倦( 2下列各句中,加 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在中国,当有人问我家有多少人时,我回答我们有四口 而不是瑞典语中的四“个”。我看到孩子们如饥似渴地等着我带着食品袋回家做饭。 13 / 54 B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 能性是耸人听闻的。 C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D肥皂在北方又叫“胰子”,胰子原来也是一种化妆用品,是用猪的胰脏制成的,现在也是名存实亡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14 / 54 住乡愁。 D为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从 来 文 章 都 提 倡 简 练 , 而 繁 冗 拖 沓 为 作 文 病忌。 。 。 。 。 。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 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A. B C D15 / 54 5下面课文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咬文嚼字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以漫谈的形式娓娓道来。作者不讲深奥的语言学理论,而是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观点。 B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小说塑造鞋匠格斯拉的形象,通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主题深刻,表现出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 C五人墓碑记这篇碑记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站在历史高度,突出赞颂五位义士面对强权英勇不屈 的反抗精神,深刻阐发“匹夫之有 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 D指南录后序取诗集中正气歌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作者通过自 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16 / 54 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 21 分)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 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 !”大呼:“囚安在 ?” 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 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 自 是 缇 骑 不 出 国 门 矣 。 (选自明史周顺昌传 ) 17 / 54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 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辄为所司陈说 辄:总是 B抶而仆之 仆:倒下 C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期:希望 D众不能堪 堪:忍受 7比较各项两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18 / 54 A意北亦尚可以 口舌动也。 以资政殿学士行。 B乱已定,忠贤乃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缇骑按剑而前。 D予之生也幸。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8比较周顺昌传与五人墓碑记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3 分) 这两段文字在记述苏州市 民自发斗争场面时,周顺昌传写的详细,而五人墓碑记写的简略,两 文对材料取舍、详略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 / 54 9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2 分) ( 1)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3 分) ( 2)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3 分) (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3分) ( 4)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3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20 / 54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10( 1)“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分) 答: 、 ( 2)简要赏析“又看暝色满平芜”一句中“满”字的妙处。( 3 分) ( 3)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分) 21 / 54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2)且矫诏纷出, , ,不敢复有株治。 (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 (4)言 必信, 。 ( 5) ,物以群分。 ( 6) ,恨别鸟惊心。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 ) 22 / 5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 15 题。 老 妪 梁晓声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 12 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 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无半点儿乞意。 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23 / 54 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 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 周顺昌传阅读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 竟是 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24 / 54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周顺昌传阅读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周顺昌传阅读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 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25 / 54 12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怎样的环境?有何作用?( 5 分) 13结合前文,说说文章第 15 段是怎样写老叟的,为什么是老叟而非老妪?( 4 分) 14请概括老妪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6 分) 26 / 54 15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5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 分)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 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27 / 54 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 一思索, 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28 / 54 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 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水远不沉寂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29 / 54 【注】本文系朱光潜绐青年的十二信的第三封信,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作者旅欧期间。 趣”的含义是什么?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6 分) 七、作文( 70 分) 30 / 54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穆罕默德有句名言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 16第一段说“感受”的“含义极广”。请根据文意,说明“含义极广”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17比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点。 (6分 ) 要求: 定立意; 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第三 篇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 阅读答案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延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 !”大呼:“囚安在 ?”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31 / 54 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 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节选自明史周顺昌传 (二)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众不能堪, 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追究,查办 B 不 阙 秦 , 将 焉 取之 阙:侵损 C 傲 物 则 骨 肉 为 行路 物:事物 D 进 退 不 由 , 殆 例 送32 / 54 死 殆:几乎 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顺 昌 好 为 德 于 乡 士 民 德 顺 昌甚 B.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诚能见可欲 C.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发其志士之悲 D. 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 直前诟虏帅失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 阅读答案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 阅读答案 A.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辄为所司陈说 B.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是寡人之过也 C. 缇 骑 按 剑 而前 而予不得归矣 D. 忠贤乃安 今 其 智乃反不能及 4下面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33 / 54 例句:囚安在 ? A大王来何操? B恐年岁之不吾与 C不能容于远近 D何厌之有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 阅读答案文章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 阅读答案出自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4答案: 句和 为宾语前置。 5答案: B(敢于为周公送行,并为之哭泣落泪,是公开的支持和声援,是需要勇气的。此处不是反衬。 ) 6( 1)译文: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为他送行。(重要语词:行为,先,敛赀财) ( 2)译文: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重要语词:幸,第一个“于”表被动,第二个“于”,介词,跟,状语后置句) ( 3)译文: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高声呼喊,没有人应答。(重要语词:穷,无聊,购,靡) 34 / 54 第四篇 :张溥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 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 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5 / 54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 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1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 解 释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2 分) 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B 在 丁 卯 三 月 之36 / 54 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 中 丞 匿 于 溷 藩 以免 匿:藏,躲藏 D 按 诛 五人 按:斩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B 盖 当 蓼 洲 周 公 之 被逮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C 佯 狂 不 知 所 之者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张溥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张溥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D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而五 人生于编伍之间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37 / 54 A 其 疾 病 而死 其:指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B 于 是 乘 其 厉 声 以呵 其:指毛一鹭。 C 敛 赀 财 以 送 其行 其:指五义士。 D 发 其 志 士 之 悲哉 其:指豪杰之流。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第四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刻 画了五义士慷慨就义时的从容,表现了舍生取义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他们嫉恶如仇的高贵品质。 B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歌颂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周顺昌等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C在第六段中,作者用假设句意在从反面点明五义士为义而死重于泰山的可贵。 张溥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文章张溥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出自 6 分)译文 :魏忠贤也犹豫不38 / 54 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整句子 1 分,“逡巡”,“非常之谋”各 1 分。“非常 ”可译为“非同寻常”。) 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平民的死,对国家兴亡也是有重大作用的啊!(也用以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整句子 1 分,“大”,“有重于社稷”状语后置句各 1 分) 背景: 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 1626)三月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昌等相继被杀。天启六年( 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 1628)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 39 / 54 译文 张溥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 翻译古诗词鉴赏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 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40 / 54 然而,当五个人 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 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 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41 / 54 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先生,太史文文起先生,姚孟长先生。 第五篇 :方苞孙征君传原文及翻译 方苞孙征君传原文及翻译 方苞 孙征君传( 1) 原文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 2)。少倜傥( 3),好奇节,而内行笃修( 4);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 5),而不可强以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 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 6),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 7)。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 8),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 9),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 10),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42 / 54 “范阳三烈士”也( 11)。 方是时,孙 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 12),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 13)。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 14)。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 15),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 16),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 17),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 18),而弦歌不辍。 入国朝( 20),以国子祭酒征( 21),有司敦趣( 22),卒固辞。移居新安( 23),既而渡河 ,止苏门百泉( 24)。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 25),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26)。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 27),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 28)。其治身务自刻砥( 29),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 30),使自力于庸行( 31)。其与人无町畦( 32),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 33),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 34)。 鼎革后( 35),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 36):“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43 / 54 ( 37)?”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 38),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 39),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 40),学者谱焉( 41),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荤荤大者 ( 42)。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 43),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 44),其殆庶几耶( 45)。 1 翻译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是北直隶容城人。少年时风流倜傥,喜欢奇特的节操,同时又居家的言行诚恳而美好;自负有着经世之略,常常想要建立显赫的功业,而又不愿勉强出来做官。十七岁,在万历二十八年考顺天乡试考中。 在这之前,高攀龙、顾宪成在东林讲学,海内有名节的士大夫常常追随他们。到了天启初年,逆贼魏忠贤把持朝政,贪官污吏争相巴结他成为他的门 下走狗,而又把东林诸君子为看做是朋党。由此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先后死在东厂监狱,祸事连坐到亲人朋友。而孙奇逢偏和定兴的鹿正、张果中尽力地设法救助,死难诸公最终有赖他44 / 54 们才得以寻回遗体,这就是世间所传“范阳三烈士”。 在这时,孙承宗凭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负责蓟、辽两地的军事事务,孙奇逢的朋友归安(地名)的茅元仪和鹿正的儿子子善继都在孙承宗幕府。孙奇逢悄悄给孙承宗上书,承宗用军事名义上疏请求进京见驾。魏忠贤很害怕,绕着皇帝御床哭泣,最后用严厉旨意把承宗截留在半路不得回京。而世人由于这个事情更 加看重孙奇逢的大义。御史和巡抚都交相上疏推荐孙奇逢出来做官,但孙奇逢不愿做,孙承宗想上疏请用职方的官位来起用孙奇逢辅佐军事,让茅元仪先出来做官,孙奇逢也不答应。后来京城管辖的地区内盗贼多次骚动,容城危困,于是孙奇逢带着全家进入易州五公山隐居,他的门生亲故跟着以 周顺昌传阅读保护他的多达几百家,孙奇逢制定规程部署防守,同时又不停地读书教化。 45 / 54 到了清朝时代,官府用国子祭酒的官职来征召他,有关部门敦促他,最后他还是坚决推辞。后来搬家到新安,已经渡过河(黄河?),留住在苏门百泉 。水部郎马光裕把夏峰田庐奉送给他,他接受了并率领子弟耕种,四方来求学的人,愿留下来的人,也授给田地让他耕种,他所居住的地方于是成为了村落。 孙奇逢开始和鹿善继讲学,把陆九渊王阳明的学说作为宗旨,到了晚年,就融会贯通朱熹的学说。他修身一定刻苦磨练,守父母的丧期,是率领兄弟在墓旁建草庐居住共六年。无论贤能愚笨的人,如果来问学,必定用性之所近来启发他,使他自己努力做好日常之事。他对人从来不摆架子,即使是兵卒工人商人农夫牧童,也一定会诚心对待,由于这样天下闻名,却没有谁嫉妒他。正值杨涟、左光斗受难时,大家都为孙 奇逢感到危急,而魏忠贤身边的人都是京师附近的人,向来敬重孙奇逢的品质德行,全都悄悄为他留有余地不过分追逼。 清朝取代大明以后,各位名士都想硬要孙奇逢出来做些事情,平凉的胡廷佐说:“人各有志,他自己乐于享受隐居闲散的生活,为什么一定要他和我们这些人一样呢(估计他们是想反清复明)?”在夏峰居住了二十五年后,死了,享年九十二岁。黄河两岸的学者,逢年过节就在百泉书院奉祀孙奇逢,而容城的同刘因、杨继盛一起祭祀,保定的同孙文正46 / 54 承宗、鹿忠节善继忆起在学宫祭祀,天下无论知与不知,皆称孙奇逢为夏峰先生。 赞(一种文体 )说:我的哥哥百川从夏峰的学者那里听说,孙奇逢曾经对人说:“我开始自己料想与杨涟、左光斗诸贤是一样的命运(即下狱被害),待到后来经历离乱,能进入死亡的次数有好几次,然而最终还是安然无恙,因此学贵知命而不惑。”孙奇逢论学的书很多,他的品质操行,学者们都记述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讲了,而单单记述他那些分明的大行。正当高阳孙承宪把军事委托给孙奇逢,他尽力推辞不去担任,大家都认为这很可惜,而孙承宪两次被起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 两次被罢免,到头来无所成功,易所说的“介于石,不终日”,大概就是这样吧。 作品 注释 ( 1)孙征君:孙奇逢,字启泰,一字钟元,明清之际学者,明亡后隐居,清廷屡征不出,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三大儒,著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征君称朝廷征聘不出的隐士为“征君”,“又称“征士”。 ( 2)北直:即北直隶。旧称直属国都的地区为直隶。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以直属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直属“留都”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北直隶包括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大部、河南、山东小部地区。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 ( 3)倜傥( t 豪放洒脱。 47 / 54 ( 4)内行:居家的言行。笃修:诚恳而美好。 ( 5)著功烈:行显赫的功业。 #p#e# ( 6)高攀龙:字存之,无锡人,明代万历年间( 15731620)进士,天启年间( 1621 1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个人借款居间标准合同范本
- 2025年日照科技职业学院公开招聘教师4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乐山防腐木岗亭施工方案
- 2025年同江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年亳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全国名校考试试卷及答案
- 耐酸碱排风管施工方案
- 京能杯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立交桥双杠护栏施工方案
- 楼层清洁考核方案范本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考试题库+答案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6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络信息安全培训案例分享课件
- 社区获得肺炎护理
- 高压氧舱培训课件
- 锁骨骨折诊疗指南
- 矩阵论简明教程全课件
- 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成员及工作职责、实施方案范文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绿化工技师试题及答案
- GB/T 19816.2-2005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颗粒尺寸分布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