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旋覆代赭汤,【方药】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原文】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1) 【方解】 旋复花消痰下气散结 代赭石重镇降逆(苦寒入肝,镇肝降逆) 半夏、生姜除痰消饮,和胃降逆。 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补中。,【功效】和胃化痰,镇肝降逆消痞 【主治】胃虚痰阻,肝胃气逆之证 主症:心下痞硬,按之不痛,嗳气频作。 副症:呕吐痰诞,或泛清水,或呕逆,或反胃噎食,或头晕目眩,或食欲不振、便秘,苔白,脉缓。,【临证思路】 本方历代医家应用于胃气虚弱而致心下痞硬,噫气呕吐,噎膈呕逆等证有良效。 现代临证已广泛用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幽门或贲门痉挛,神经性反胃而属胃虚,痰浊内阻者。 咳嗽,痰喘,咯血、吐血及衄血,梅核气、眩晕、头痛.及耳鸣,心悸、征忡、不寐、妊娠呕吐等证。凡此种种,临证应用必须见本方证者。,【医案】 (一)噫气不除案 王某,女,40岁。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经常感到胃脘痞满,嗳气冲逆频作,尤以进食后,痞满更甚,必待嗳气后安,大便稀软,食纳稍差,舌质胖嫩苔白,脉象弦滑。拟方旋复花代赭石汤加味:旋复花9克,党参9克,法半夏9克,代储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12克,枳壳9克,广木香6克,厚朴9克,服5剂后,痞满嗳气减。进食后无胀感,食量增加,继服5剂,症状消失,后以调理脾胃,巩固临床疗效。,(二)心下痞硬案,魏生诊治一妇女,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滑,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为疏旋复花9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生姜3片,代赭石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令服三剂,然效果不显,乃请余诊,诊毕,视方辨证无误,乃将生姜剂量增至15克,代赭石则减至6克,嘱再服三剂,而病竟大减。 魏生不解其故,余日,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代赫石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克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痞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可见经方之药量亦不可不讲求也,魏生称谢。刘渡舟医案,(三)噎膈反胃案,喻嘉言医案:治一人膈气,粒食不入,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一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而安。金匮要略云:噫气不除者,旋覆代猪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有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己不存,不敢于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止存一丝,以代赭石坠之,恐其立断,必先以理中分理阴阳,使气易于降下,然后以代赭得以建奇奏绩,乃用旋覆花一味煎汤调代赭末二匙与之,才入口即觉气转入丹田矣。困倦之极,服补药二十剂,将息二月而愈。寓意草,按语:治病之道,须明标本缓急。本案因胃虚之极而见呕吐反胃,故先予理中汤固其中气,待中气建立,再予旋覆代赭汤以降胃逆。前后两方,次第井然,丝丝入扣,终令危笃之疾得奏奇验。据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食道癌、胃癌而见上述诸症者有良效。,(四)呃逆案,陈某某,男,30岁,1983年4月14日初诊。呃逆频频发作已三个多月,每于饭后即呃逆,声短而频,有时呕吐。苔薄白,脉弦。辨证:胃虚肝乘,胃失和降。治则:镇肝降逆。处方:旋覆代赭汤6剂,呃逆消失。(刘景祺医案) 按语:呃逆声频而短,胃气虚也;脉来见弦,肝气乘也。木横犯土,胃气上逆,故呃逆不止。用旋覆代赫汤以抑肝之盛气,降胃之逆气。肝平胃和,其呃自止。,(五)梅核气案,刘某某,男,28岁,1 981年3月16日初诊。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有时咳出少量灰色粘痰,舌苔薄白,脉缓。属梅核气,乃气滞痰郁所致。治以利气开郁,化痰散结。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100克纱布包煎,代储石150克,半夏50克,沙参50克,生姜20片,大枣20枚,甘草50克,茯苓30克。头煎用水5斤,煎取3斤,再煎用水3斤,煎取2斤,两次煎汁合一,装入开水壶中,当茶,随时饮之,一日服完。 药仅两帖,其病若失。,按语:痰气郁结于胸隔之上,故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降逆化痰,又加茯苓健脾,配姜、枣以绝生痰之源,沙参养阴清咽。煎药当茶饮,意在使药力连贯。,(七)恶阻案,吁某,女,28岁,农民。因停经2月泛恶、头眩、心悸,经某医院门诊,诊断为妊娠恶阻症。经多种治疗无效,反而日渐加剧,乃转诊某中医服药多剂亦未奏效。来诊,形容枯瘦,面色淡黄,精神萎靡,语声细弱,体温不高。舌苔薄白质淡红,脉象滑数而无力。辨证论治:患者平素脾胃虚弱,痰饮中仃,自觉心中窒闷,头眩心悸,胃脘水声作响,吐物全是痰水。又呕吐多日,中气益虚,故而面黄枯瘦,精神不振,语声细弱,四肢无力等症。胎气上逆,胃气因之而失和降,故宜扶正益胃,降逆化痰,,投予:赫石30克,复花9克,半夏9克,党参9克,生姜9克,大枣9克,炙甘草4.5克,淮山药15克,陈皮3克,枳实3克,2剂。二诊,初剂吐止七八,再剂食欲复常,精神转佳,行动有力,已能徒步来诊。惟心下尚感窒闷不舒,脉软无力,此中气还未全复之故,继予六君子汤加淮山药、沙参、谷芽善其后。,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