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课件_第1页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课件_第2页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课件_第3页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课件_第4页
失眠的中医治疗与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眠的预防和中医治疗,康复涉及的领域 骨、关节 神经 心肺 疼痛 肿瘤 。 。 。,人的三分之一时间在睡觉 睡眠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标(吃得下、拉得出、睡得香、笑得甜)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求,过之有余,差之不足,什么是睡眠,睡眠:一种意识相对不清以及随意肌处于静息情况下的生理状态,需要进行周期性循环。 我们并非为睡眠而睡眠,而是为了第二天保持清醒和活力。 睡眠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睡眠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体复原 大脑对白天的经历进行整合和巩固(记忆、学习),睡眠的作用,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睡眠时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保护人脑,恢复精力 睡眠有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增强免疫,康复机体 睡眠能增强躯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发育 睡眠和儿童生成发育密切相关,美容皮肤 睡眠过程中,皮肤表面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强,毛细血管循环增多,加快了皮肤再生,可以预防皮肤早衰,使皮肤光滑、红润富有弹性。,人类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婴儿 24小时 幼儿 9-12小时 学童 9-10小时 成年人 7-9小时 老年人 5-6小时 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的睡眠量? 充足的睡眠量指第二天觉得不思睡 不同生命阶段需要不同的睡眠需求,不同人的四种睡眠形态,由于每个人性格、职业或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睡眠类型 1、早睡早起型-最标准、健康的生活形态 2、早睡晚起型-即使身体已经躺在床上,但却很难入睡,或处于浅睡状态 3、晚睡早起型-就寝时间很晚,身体很疲惫,所以较易入睡,一旦入睡便进入深睡眠状态,但早上要工作,会处于浅睡眠,较易觉醒。 4、晚睡晚起型-不到凌晨三、四点不睡觉,白天要过中午才起床。起床后许久精神必定还不好,脑筋模糊,事事提不起劲,活动能力低。要到黄昏以后才好转。,睡眠结构,正常睡眠周期分5个阶段 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I 期睡眠-入睡期:占总睡眠总时间约5% 处于半睡半醒之间 眼球活动缓慢 肌肉活动放缓 易被唤醒 II期睡眠-浅睡期:占总睡眠时间50% 大脑活动减慢 呼吸均匀 眼球活动减慢或停止 保持动作记忆动作,非快动眼睡眠 III/IV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月15-15%) 呼吸、血压、心率、体温都降低 肌肉活动消失 很难唤醒 对恢复体力起重要作用 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约20%) 呼吸加快、变浅、不规则 眼球各方向快速跳动 肢体肌肉暂时瘫痪 大脑对白天的经验信息进行整合,恢复大脑记忆功能。,你可能遇到的睡眠问题,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 开车时会睡着 活动量不大时就得强打精神,如看电视或读书 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学习或生活 工作/学习业成绩差 别人常说你昏昏欲睡 记忆力差 反应慢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白天常打盹,失眠,世界卫生组织的失眠定义 有入睡困难,维持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 至少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一个月睡眠障碍导致明显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 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系统性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导致失眠。,失眠的特征 入睡困难 夜间易醒并且再次入睡困难 次日早醒 不能回复体力的早醒 睡眠质量不好,失眠的危害,长期失眠-白天功能障碍(工作能力、认知功能、精力下降) 可增加抑郁症风险 促使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发作,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可导致糖耐量降低,使免疫力低下 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增加意外的发生,失眠的原因,单纯精神因素 疾病与失眠 药物与失眠 饮酒与失眠 环境因素造成的失眠 生物节律改变引起的失眠,吃什么食物会导致失眠,含咖啡因的食物 辛辣食物 油腻食物 有饱腹作用的食物,常见的引起失眠的药物,利尿剂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高血压药 帕金森病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物 平喘药 抗结核药 抗肿瘤药、抗癫痫药、口服避孕药、甲状腺制剂和某些含咖啡因的药物,哪些不良习惯会造成失眠,在强迫自己入睡的情况下躺地越久,睡得越差。不是想睡就才上床睡,而是睡在床上等睡眠 把睡前当成检讨时间,一边做着隔天的行程计划,越想越多,当然睡不着,甚至使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烦人。 有人一旦曾经失眠过,就不会相信自己可以睡得更好,一到天黑便开始担心,其实睡眠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越担心只会越睡不着,半夜失眠的人,最容易拿起闹钟来看时间,结果时间分秒过,自己就睁眼到天亮,所以正确办法是半夜起来不要看钟,转身倒头继续睡 床是让人睡觉的地方。如常在床上念书、吃东西、看电视,就容易培养不想睡的气氛 有些人习惯睡觉分段睡,表面看起来好像总时数一样(或增加),但睡眠结构是破碎的,这样导致睡眠的质量也不会好,当白天的活动不多,睡眠的需求自然就不大,吃饱睡,睡饱吃,睡多了自然睡不着,中午睡眠时间1-2个小时,结果导致晚上很难入睡 外物刺激如:咖啡、茶、香烟等都会破坏睡眠结构,应尽量避免,对失眠的人来说更应该避免 临睡前做剧烈运动,如看刺激的电影、电视节目等 无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影响睡眠,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经常不按时起床和睡觉。,失眠症的分类,根据病程分类 一过性失眠:4周,3-6个月,主要的失眠症类型,心理/生理性失眠:15%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冲突诱发,青年期发病,女性多见 学得性阻睡联想:因对睡眠过分注意而不能入睡 躯体紧张:越接近睡眠时越焦虑,肌紧张,血管收缩 条件性唤醒:对卧室和睡眠相关行为 无意识入睡:看电视或阅读时入睡 首夜颠倒效应:与睡眠正常者在陌生环境中首夜睡眠变差的现象相反,睡眠卫生习惯不良 各种可诱发入睡困难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所致 表现为入睡困难,觉醒频繁,早醒 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可缓解失眠,主观性失眠 对睡眠状态感知不良 多主诉失眠,可有焦虑、抑郁症状 多导睡眠显示睡眠潜伏期、睡眠结构、维持时间均正常,4、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 心境恶劣,动力缺乏突出 睡眠障碍以早醒为突出 可伴有躯体不适:疼痛、多汗、胃肠道不适 失眠可随情感障碍的缓解而消失,5、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 长期存在广泛性焦虑 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为主 心理治疗、抗焦虑治疗有效,如何判断自己失眠,你是否经常难以入睡 常常夜间惊醒后,无法继续安睡 早上醒得很早 起床后觉得浑身疲惫不堪 白天工作时精力不够充沛,常常伴有烦躁抑郁的情绪 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以上情况反复出现,形成了恶性循环 以上情况如果您有两项以上选择了“是”,那么您可能存在一定的失眠症状。,失眠多梦是怎么回事,物理原因:憋尿或过于饥饿等 生理原因: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慌,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 心理原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失眠的治疗原则,建议:重在未病先防,提倡正确的睡眠习惯 先确认是哪一种失眠 (病因治疗:必须找出导致失眠的躯体、心理社会因素,“对症下药”) 在服用催眠药之前先采用非药物治疗(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行为疗法) 若需要药物治疗,建议先尝试中药治疗,后再用短效的治疗失眠的药物,非药物治疗,睡眠卫生教育: 安排舒适的睡眠环境 根据习惯,关闭门窗,调节室内温度,夏季适宜温度25-28度,冬季18-22度,相对湿度50%-60%; 拉上窗帘(最好是深色)遮挡室外光线,关闭照明灯,创造舒适、安静、光线暗淡的睡眠环境,自我保健 坚持规律的体育、文娱活动,避免晚间比较剧烈的活动 坚持正确的卧室和床使用习惯,除了睡眠和性生活,不在卧室和床做其他事情,如看电视、阅读、工作等。 坚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最重要的是按时起床,即使在周末和节假日也不懒床、睡懒觉,对一般人而言,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出现失眠是比较正常的反应,这时候,要将注意力主要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转移到“如何才能睡好”或将睡眠“好”作为解决问题的前体条件。 尽量避免与三大因素“正面”接触,戒烟、戒酒,严格控制咖啡因的摄入,尤其是下午2点后,不能用饮酒方法治疗失眠,尤其不能和催眠药同时使用。,晚饭后不要做过分兴奋的事,如全身运动,容易过度亢奋导致失眠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尽量避免晚睡晚起。 不要把自己屏蔽起来,心情放松,努力与外界交往 不要滥用安眠药,避免使用减肥药,非药物治疗,刺激控制训练 只在有睡意时上床 若在15-20分钟还未入睡,离开卧室,有睡意再回来 只要需要便重复上2步 早上定时起床,非药物治疗,睡眠限制疗法 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与实际睡眠时间相符,并且只有在1周的睡眠效率超过85%的情况下才可增加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 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分的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时保持卧床时间不变 避免日间小睡,并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非药物治疗,其他 放松训练,减少觉醒 热水澡、静坐、自我按摩,腹式呼吸,药物治疗,理想睡眠药的标准 迅速入睡 保持正常睡眠结构 无残余效应 不影响记忆功能 无呼吸抑制作用 不与酒精和其他药物相互起作用 无依赖现象 无戒断现象(反跳、戒断综合征),镇静催眠药服用原则 连续治疗 间歇给药 按需给药:预期入睡困难时,上床睡眠前5-10分钟服药;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服用;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预期起床时间大于5小时;根据白天活动的需求(次日有重要工作或事务时),于睡前服用,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本身因素 起居无常:昼夜颠倒、过子不睡 饮食不节:胃不和则卧不安 情志失常:神魂不安则不寐 劳逸失调:心神失养,神魂无主 病后体虚: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阴虚火旺-神志不宁,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阴虚不能纳阳 阳盛不得入阴 “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不寐也” 病位在心,与肝、肾、脾相关,中医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补虚用益气养血、滋补肝肾、补脑安神 泻实用清肝泻火、清热化痰、和中消导,失眠中医证型,肝火扰心:失眠伴性情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 ;山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柴胡决明子药粥:柴胡15克,决明子20克,菊花15克,冰糖15克,大米100克。先将柴胡、决明子、菊花三味水煎20分钟,去掉药渣,再与大米煮粥,趁热加入冰糖至融化。每天1次,一周3-4次 龙胆草粥:龙胆草10克,竹叶20克,白米100克。先用水煎龙胆草、竹叶,取汁加入白米煮成粥,代早餐食。,痰热内扰:失眠、头重、痰多、胸闷腕痞、厌食嗳气、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 方药:黄连温胆汤: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炙甘草;大枣;黄连 竹沥药粥:淡竹沥15克,小米50克。先煮米成粥,粥将成时加入竹沥水,搅匀,服食,每日1剂。 天麻陈皮饮:天麻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白糖15克。天麻、陈皮、茯苓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至溶化,每日1剂,分2次饮用。,阴虚火旺型:失眠伴心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背痛、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 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苏轼麦冬饮:麦冬5克,茯苓5克,人参3克。麦冬去心,与人参、茯苓共切薄片,用开水泡饮。也可将人参换成西洋参。 阴虚不眠并有口干、干咳者,百合粥:鲜百合100克,粳米100克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米烂。 生地黄粥:生地黄30克,炒酸枣仁30克,粳米50克。先将生地、酸枣仁水煎,取汁去渣,加米共煮成粥,晨起当早餐食用。,心脾两虚: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腹胀便溏,舌质淡 方药:归脾汤: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人参;木香;炙甘草 参龙炖猪心:党参15克,龙眼肉12克,猪心1个,将猪心洗净切块,与党参、龙眼肉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服用,每日1剂 桂圆莲子粥:桂圆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心胆气虚:失眠、心虚胆怯,多梦易醒 方药:安神定志丸: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 二仁粥:柏子仁15克,酸枣仁20克,粳米100克。先将柏仁、枣仁捣碎,和粳米一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蜂蜜,再煮一二沸,睡前食用。,顽固性失眠:夜交藤粥:夜交藤60克,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毫升煎取药汁约300毫升;再加粳米50克,大枣2枚,白糖适量,煎至粥稠即可,晚上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治疗失眠的中药,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燥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有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者 龙骨:性微寒、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定惊安神、平肝潜阳功效,心神不安,潮热盗汗、梦遗遗精、心悸 琥珀: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膀胱经,定惊安神、活血散瘀,适合心悸不安、惊悸多梦、肢体疼痛者 珍珠母:性寒、味咸,可入肝经、心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头目眩晕、耳鸣心悸、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柏子仁:性平、味甘,可如心经、肾经、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惊悸、盗汗、便秘。 远志:性微温、味辛苦,可如肺经、心经,宁心安神、祛痰开窍。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心神不安、多梦。 合欢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安神解郁、活血消肿。郁闷不乐、烦躁不安、健忘 首乌藤(夜交藤)性平、味甘,入心经、肝经,养心安神、通络祛风。多梦、多汗、肢体关节疼痛 酸枣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养心安神、益阴敛汗。适合有烦躁不安、惊悸怔忡、烦渴、盗汗,食物 生大枣、桂圆、核桃、莲子共煎汤,酌加冰糖或红糖冲服 白木耳炖冰糖 莲子粥:莲子去心,芡实、鲜荷叶加适量糯米,煮粥食用 核桃芝麻丸,传统非药物治疗,针灸 足疗 推拿 耳疗 火罐,足疗,作用:促进循环,调节神经,疏经活血 方法:热水足浴 足部按摩 药物足浴,热水足浴 水温以40-50度为宜 水量以淹没脚的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