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N网络技术》实验指导手册.doc_第1页
《NGN网络技术》实验指导手册.doc_第2页
《NGN网络技术》实验指导手册.doc_第3页
《NGN网络技术》实验指导手册.doc_第4页
《NGN网络技术》实验指导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GN网络技术指导书 目录第一章FDD LTE 原理及软件介绍. 4FDD LTE 原理及关键技术. 4软件说明.4仿真软件界面介绍. 4第二章硬件设备安装实验. 6实验一机框的安装及设备板卡安装. 6实验目的. 6实验步骤. 6实验结果. 9实验二连接 BBU 电源模块. 9实验目的. 9实验步骤. 9实验结果. 14实验三BBU 传输线连接. 14实验目的. 14实验步骤. 14实验结果. 16实验四DEBUG 线连接. 16实验目的. 16实验步骤. 16实验结果. 18实验五RRU 设备安装及电源连接. 18实验目的. 18实验步骤. 18实验结果. 21实验六RRU 天线馈线及传输线的连接. 22实验目的. 22实验步骤. 22实验结果. 25第三章拓扑的连接及参数配置. 25实验一连接核心网及基站拓扑. 25实验目的. 25实验步骤. 25实验结果. 28实验二网管参数配置及连接. 28实验目的. 28实验步骤. 28实验结果. 31实验三配置代理参数. 31实验目的. 31实验步骤. 31实验结果. 34实验四创建子网及父节点. 35实验目的. 35实验步骤. 35实验结果. 38号 2实验五配置 BBU、RRU 设备的机架及相关参数. 38实验目的. 38实验步骤. 38实验结果. 42实验六传输资源及全局端口配置. 42实验目的. 42实验步骤. 43实验结果. 45实验七IP 参数及静态路由配置. 45实验目的. 45实验步骤. 45实验结果. 48实验八SCTP 及 OMCB 的配置. 49实验目的. 49实验步骤. 49实验结果. 50实验九基站资源配置. 50实验目的. 50实验步骤. 50实验结果. 53实验十基站配置的导入、下载及激活. 54实验目的. 54实验步骤. 54实验结果. 59第四章基站信号及业务的验证. 59号 3第一章FDD LTE原理及软件介绍FDD LTE 原理及关键技术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 是 3G 的演进,通常被称作 3.9G,包括 TDD、FDD两种双工模式。FDD(频分双工)是该技术支援的两种双工模式之一,应用 FDD(频分双工)式的 LTE即为 FDD-LTE。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 的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 TDD-LTE。FDD-LTE 已成为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 4G 标准。2013 全球共有 285 个运营商在超过 93 个国家部署 FDD 4G 网络。FDD 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 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FDD 模式的优点是采用包交换等技术,可突破二代发展的瓶颈,实现高速数据业务,并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但 FDD 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即在每 2x5MHz 的带宽内提供第三代业务。该方式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但在非对称的分组交换(互联网)工作时,频谱利用率则大大降低(由于低上行负载,造成频谱利用率降低约 40%),在这点上,TDD 模式有着 FDD 无法比拟的优势。软件说明FDD LTE 工程仿真学软件以高仿真商用设备机房为北京,包括基站设备的组网、硬件结构、软硬件工程安装、开通调试等过程。学员通过正确的完成网络拓扑设计,商用机房设备部署及安装连线,网管软件安装,站点版本升级、网管数据配置并导入、故障排查后,最终实验 LTE 终端的拨号连接和业务测试,可帮助售后工程师、初学者摆脱培训实操环境的制约,快速掌握设备的安装及开通。通过软件,可以完成 FDD LTE eNodeB 工程开通教学,掌握相当于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专业二级认证技能。仿真软件界面介绍打开仿真软件,我们首先看到如图所示界面,点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仿真软件号 4进入主界面后,鼠标移动到界面右上方可以看到软件的功能标签分别为 HOME,返回主界面网络拓扑天线连接基站配置OMC 配置号 5第二章硬件设备安装实验本章主要内容为仿真软件中的硬件设备的安装,其中包括设备的安装及连线。通过学习本章,可基本掌握 FDD LTE 设备硬件的安装。实验一机框的安装及设备板卡安装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并熟知实际工程中设备安装选择的常用机框及主设备各板卡的安装位置实验步骤点击标签进入基站界面,点击机房,进入进入机房后,可以看到 5 个设备安装场景,其中电源柜已经默认安装完毕号 6首先,进入场景 Rack1这时,我们可以选择相关设备安放号 7选择 19 寸机框,拖拽安装点击机框进入,从右侧分别拖拽相关设备,电源模块,传输模块以及 8200BBU点击 8200BBU,进入 BBU 配置场景,添加板卡,分别为 BBU 添加主控板,电源板,告警板以及传输板号 8实验结果正确的完成机框的安装以及相关设备安装,正确的完成设备板卡的安装,设备运行所需板卡齐全,安放位置正确实验二连接 BBU 电源模块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可正确掌握并给 BBU 设备连接电源实验步骤点击 8200BBU 电源模块,并选择 BBU 专用电源线缆 2号 9点击电缆头,插入电源模块电缆另一端连接电源分配模块,退出 8200BBU,点击进入电源模块号 10选择之前连接过的 BBU 电缆,将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电源模块的-48 上将电源模块连接到电源柜选择 25 平方蓝黑电源线将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号 11退出 19 寸机框,点击右侧电源柜,进入电源柜点击进入电源模块,选择之前连接的 25 平方蓝黑线,将另外一端蓝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号 12黑线连接到电源柜的铜排上号 13实验结果返回 8200BBU 的电源板,观察电源指示灯实验三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 BBU 设备数据传输线的连接方法实验步骤点击进入 8200BBUBBU 传输线连接号 14点击主控板,选择以太网线,连接到主控板以太网口网线另外一端连接到 8250 右侧的以太网传输板号 15实验结果正确的连接 BBU 设备传输线实验四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 DEBUG 线的连接方法实验步骤选择另外一条以太网线,将一端连接到DEBUG 线连接号 16另外一头连接基站中的电脑上号 17实验结果正确的连接设备 DEBUG 线实验五RRU 设备安装及电源连接实验目的掌握 RRU 设备的安装连线机电源线的连接实验步骤RRU 安装方式选择室内,壁挂从右侧设备列表中拖拽安装 RRU8882号 18RRU 电源连接点击 RRU 进入,选择 16 平方地线两根,连接到 RRU 的地线柱地线另外一端连接 RRU 旁边的接地铜牌号 19RRU 电源线连接进入 RRU,选择 RRU 专用电源线,连接到 RRU号 20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电源柜的空开和铜牌实验结果正确的安装 RRU 并完成 RRU 电源线的连接连接完成后,进入 RRU,点击右方箭头,观察电源指示灯号 21实验六RRU 天线馈线及传输线的连接实验目的掌握 RRU 设备馈线及传输线的连接方法实验步骤RRU 天线连接选择 1/2 超灵活 RRU 馈线,并将一端连接到 RRU选择 7/8 主馈线 2,右键点击用作连接线号 22然后将 RRU1/2 馈线的另外一端连接到 7/8 馈线再选择一根 1/2 馈线,一端连接到 7/8 馈线的另外一端,另一端连接到天线号 23返回楼顶,进入天线场景,点击天线,将 1/2 馈线连接到天线BBU 与 RRU 传输线连接进入 RRU,选择光纤,将一头连接到 RRU 的光纤口上光纤另外一端连接到 19 寸机框的 BBU 业务板上号 24实验结果正确的连接 RRU 馈线及 BBU 与 RRU 之间的传输线连接完成后观察指示灯第三章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 FDD LTE 的网络拓扑及连接方式实验步骤拓扑的连接及参数配置连接核心网及基站拓扑号 25点击拓扑标签,进入网络拓扑界面,界面下方分别为 FTP 服务器,时钟服务器,MME 核心网设备以及 EMS,点击核心网设备,可以将核心网设备安放到拓扑图中左侧的机房中软件会自动将核心网设备连线到以太网,并设置到 IP 和 VLAN将下方配置好的 RACK2 拖拽到对应基站号 26然后将基站 1 拖拽拓扑图中这样基本的拓扑连接就完成了,此时需要注意记录基站以及核心网设备的 IP,VLAN 等参数,方便进行配置到此为止,我们拓扑的连接就结束了,接下来需要开始对基站、核心网的参数进行配置,再配置之前,我们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