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_第1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_第2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_第3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杜甫诗歌的六种美提纲:一、引论: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风格多种多样。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矛盾,杜甫伟大的人格和千锤百炼的艺术技巧,他就出色地完成了用诗歌反映那个时代的使命,获得了“诗圣”的崇高称号,他的现实主义诗歌也就成为那一时代的“诗史”。杜诗的魅力一方面取决于其穷年忧元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则更取决于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二、本论1、沉郁顿挫之美2、雄阔苍劲之美3、细腻传神之美4、厚重沉实之美5、迭宕回旋之美6、老成凝练之美三、结论杜甫的诗无论是形式或内容都给中国的诗歌扩大了领域,是我国文学遗产中最现实的一部份,成为千古绝唱。内容摘要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矛盾,杜甫伟大的人格和千锤百炼的艺术技巧,他就出色地完成了用诗歌反映那个时代的使命,获得了“诗圣”的崇高称号,他的现实主义诗歌也就成为那一时代的“诗史”。杜诗的魅力一方面取决于其穷年忧元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则更取决于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杜诗的艺术成就与风格是多方面的,就总体而言,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诗歌美学风格:沉郁顿挫之美,雄阔苍劲之美,细腻传神之美,厚重沉实之美,迭宕回旋之美,老成凝练之美。关键词 沉郁顿挫 雄阔苍劲 细腻传神 厚重沉实 迭宕回 旋 老成凝练 美学风格 现实主义 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矛盾,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圣”,其诗被公认为“诗史”。杜诗无论抒情、咏物或叙事,都具有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主观感情色彩。他的诗风格多种多样,诸如清新、秀丽、明快、俊逸等,无不兼备。下面我们将对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沉郁顿挫、雄阔苍劲、细腻传神、厚重沉实、迭宕回旋、老成凝练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沉郁顿挫之美杜诗的沉郁顿挫,形成的原因很多,就沉郁顿挫的诗风表现出来的诗歌境界而言,非雄浑、壮阔、苍凉、遒劲不足以概括。首先,诗人性格深沉、思想深邃、感情深挚,又有饱经忧患、有志难酬的坎坷遭遇,经眼风云与胸中潮汐交汇融合。其次,杜甫提倡“咫尺应须论万里”(难题山水图歌)的审美原则,所以他的诗取材典型,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再次,杜诗的沉郁顿挫还与含蓄深远的寓意,一波三折的表达形式有关。杜甫善于把丰富的感情、众多的内容,浓缩后用最精炼的笔墨表现出来。如无家别写战士兵败后死里逃生,返乡后却发现已无家可归,其凄凉之状、悲痛之情,淋漓尽致。诗人用递进一层法,把无家可别的哀痛表达得更深沉含蓄。最后,杜诗的沉郁顿挫,当然还与他的创作态度和语言功力有关。杜诗的语言特点首先在于精练准确,这取决于他深邃的思想、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二、 雄阔苍劲之美诗人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微的景致、事物及内心世界的细微波动来达到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表现重大的主题。第一,杜甫将忧国伤心、悲悯众生的博大情怀萧瑟、开阔的秋景结合起来,创造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审美意象,又浑然地统一在雄阔苍劲的诗歌意境中。如羌村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北征,从而和谐地统一了巨细、大小、远近、虚实等各种对立的审美范畴。第一, 著名的七律登高一诗中,那急风、高天、鸟飞、白沙、落木、长江等富于想象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壮阔的长江三峡秋景图,饱含着家园之思、身世之感,“精光万丈,力量成钧”。不愧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第三,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最著名的组诗,也最能代表杜诗雄阔苍劲的境界。秋兴八首最大的特点在于:“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表现了故国平居之思;又用绵绵不尽的回忆把今昔异代连接起来,表现了抚今追昔之感。”“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纵横交织构成一个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正见诗人博大的胸襟。最后,杜诗这种雄阔苍劲的诗境已不再表现为盛唐前期那种昂扬明郎、自由奔放的感情基调,更多地表现出苍凉悲壮的时代情绪。杜诗的境界,悲凉之中更显出雄浑、壮阔和遒劲,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肯定其忧伤时之胸襟作为诗歌创作的根基。杜诗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达到浑厚壮阔的境界,是他超出一般现实主义诗人之处。三、 细腻传神之美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首先,杜诗由于其现实主义精神,总体上来说是偏重写实的。体物工细、摹写传神是杜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杜甫的诸多诗篇都是满怀对国家,对人民的凝重情感和深邃的思索以真情写成的现实主义诗篇。其次,写柔美的景物如此,写宏伟的景物,写人的表情、动作、心态的变化亦然。如望岳,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望,颈联写细望,尾联写极望。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写出四种望法,可谓细致入微,出神入化。最后,秋兴八首之七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长安深秋时昆明池中的景物,极写其苍凉破败,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世事之悲。可见杜甫善于通过身边琐事、眼前景物、一时感触,细腻传神地描绘天下大事,推出壮阔境界,因而形成了杜诗细腻传神的美学风格。四、 厚重沉实之美厚重沉实指的是杜诗的审美意蕴给人以地负海涵,渊博的学识充实其间,另一方面也与杜甫自觉的追求寓意深广,表达含蓄的审美情趣有关。首先,杜诗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加以浓缩提炼,诗人往往通过典型事件的概括描写,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如咏怀五百字、石壕吏。兵车行借一个士兵道出兵役之苦;丽人行借水边丽人讽刺权贵的骄横。其次,杜甫善于捕捉最能切合自己心态的客观现象,将忧国伤时、慨叹身世的无限悲凉深深地蕴藏其中,而又不露痕迹。陈廷焯认为:“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象外如写于安史之乱前夕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第二, 杜诗意象组合紧密,常用一字一词表现一个意象,一句诗中常常压缩几个意象,意象密度大,容量也就大,因而显得厚重沉实。五、 迭宕回旋之美杜诗的雄阔苍劲、厚重沉实、细腻传神更多地体现了沉郁之美,在沉郁中显出顿挫;而迭宕回旋则更多地体现了顿挫之美,即在顿挫中显出沉郁。他的古体诗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炉。他的七律创造出沉雄悲壮、慷慨激昂、迭宕回旋的风格。首先,杜诗在章法上纵横开阖,前后开阖,前后穿插,千变万化使沉郁的情感呈现出回旋出激荡的特点。长诗自京赴先县咏怀五百字可分为三个部分,既相对独立而又浑然一体。全诗以纪行为经,以咏物为纬,三大部分又分别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肉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默思失业秆,思念远戍卒”。三联诗穿插照应,峰断云连,意断词属,一唱三叹,迭宕回旋。其次,杜诗有时在一句或一联中有意省略了关联成份采用倒装句法,用来加强顿挫起伏的节奏。如“春稻啄余鹦鹉粒,碧捂栖老凤凰枝(秋兴之八)二句。再如“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二句,采用倒装句式,突出“绿垂”、“红绽”带给人的最鲜明的印象。最后,杜甫能自如运用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可谓兼长办体的第一人。他用五言古体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自京赴奉先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这类诗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能够表达相当复杂的内容。还有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的诗刑。六、 老成凝练之美杜诗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诗的语言。杜甫的诗歌语言,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概括地说,就是老成凝炼。首先,他信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认为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足见杜甫在诗歌语言上下班下的功夫之深。李白的语言单纯自然,与杜甫不同,但李诗之凝练,与他的作乐府歌行和古体诗有关。其次,杜甫善于锤炼字句,无论实词,虚词都不肯轻易放过,仔细地在内心揣摸着,反复地在嘴边况吟着,不到满意是绝不会落笔的。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怀书,“垂”字显出夜晚的平野如星空一样广阔;“涌”字则显出月光如潮的气魄。再次,杜甫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成新鲜的,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写景诗句,常常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个动词引入实物,像“青惜峰恋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睛等。这样写来,既醒目又能表示出情感的流动。最后,杜甫在炼字方面尤其为人钦服,赞为一字之下,后人无法更易。秋兴中“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动词“开”和“系”都关联两项事物。石壕吏中,“吏呼一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呼”“啼”,“怒”“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何”加重感情色彩,真是精巧绝伦。 因此,老成凝炼之美极大地加强了杜诗雄阔苍劲的境界和厚重况实的意蕴,是构成杜诗美学风格特征的重要方面。杜甫的诗无论是形式或内容都给中国的诗歌扩大了领域,是我国文学遗产中最现实的一部份,成为千古绝唱。从美学上分析,他的诗可从: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艺术概括;寓主管于客观;对话的应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采用俗语;细节描写。杜诗的风格传承了风的现实主义,并达到新的境界;推动了诗歌格律化的进程,并对很多诗体进行了创新;充分展现了诗歌的艺术性;就诗歌的综合造诣来说,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