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导游词_0_第1页
西安碑林导游词_0_第2页
西安碑林导游词_0_第3页
西安碑林导游词_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西安碑林导游词 陕西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西安碑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碑林导游词,欢迎参考 ! 西安碑林导游词 1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 (公元 1087 年 ),最初是漕运使吕大忠等人为保藏因唐末五代战乱而委弃市井的唐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及颜真卿、柳公权等所书的著名石碑而兴建的,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 益增多,1961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林 将众多矗立的石碑集中在某一园落里,供人们观瞻欣赏、研习借鉴的场所,称为 碑林 。著名的如西安碑林,陈列汉至清代的各种石碑、墓志二千余件,与曲阜孔庙碑林和泰山岱庙碑林合称中国三大碑林。古代碑林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祖国历史和艺术的珍贵第一手资料。 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碑林不只是以历史悠久、保存碑石之多、规模之大著称于世,2 / 4 而更重要的,还是这些碑石文字珍贵的史 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西安碑林导游词 2 碑林 (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碑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 1 号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 旅游景区、全国 18 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 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 1944年。它是在具有 00 多年历史的 西安碑林 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 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 31900 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 11000 余件, 11 个展室,陈列面积 4900 平方米。 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 (陕西蓝田人 ),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 (1087 年 ),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现收藏文物 11000 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 19 种 (组 )134 件,一级文物 535 件。著名的 昭陵六骏 有四骏藏于碑林。 博物馆的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 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3 / 4 碑林 匾额的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 进入西安碑林大门,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两层飞檐的亭子,里面竖立着著名的石台孝经。这是由四块石板组合成的长方形石碑,高 米,安置在三层石台上。孝经是宣扬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唐天宝四年 (公元 74 年 ),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加注,并用隶书行文。 进入博 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庙旧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多为明清的建筑,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陈列于小殿两侧的唐景云钟、大夏石马都是国宝级的艺术精品。前者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已有 1200 多年历史。其音质纯美,钟声清晰宏亮,钟上还铸有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铭文一段,是李旦鲜有的传世字迹中的佳作。后者大夏石马,是十六国时代匈奴族铁弗部建立的大夏国的作品,他继承了我国汉代时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 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1961 年 3 月 4 日,碑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 4 西安碑林导游词 3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 2000 多年。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 ;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 ;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 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