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专题训练(8)一、选择题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5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回答13题。1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Aa、b、cBb、a、cCc、a、bDc、b、a2、最有可能的省是A黑龙江、四川、海南B海南、浙江、黑龙江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浙江、海南3有关、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B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C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省“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吨/万元)。图3是我国2000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图中属于人均高产值、货物低密度的代号是ABCD5关于图示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愈发达,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B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小C中各省区多为我国能源和矿产基地、粮食和畜产品基地D中各省区以工业制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较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6-7题。6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A信息传递B交通建设C市场营销D农副产品2,4,67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52%、42%,这个比值说明A长江三角洲带的兴起可以脱离第一产业的支持2,4,6B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发展稳定C三大产业比例失调,城市发展不合理D当地农村人口已全部转化为城镇人口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89题径流带名称降水量(毫米)径流深度(毫米)蒸发量(毫米)径流系数(%)A2001020016009007002,4,6608图中A、D自然带主导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9与B、C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 针叶林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单位:),回答1012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的温度为812BP1为1216CP2的温度为1620DP2为283211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B地形C海陆位置D天气12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正确的是AA属于山地AA属于山间谷地 BB属于山地 BB属于盆地ABCD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13-14题。13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季雨林14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A100 100B100 500 C500 250 D500 350下表是我国三个不同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分布高度,读表完成15-16题。115E 26N1500-2000m128E 42N600-800m89E 43N2500-2800m15影响与、与两地山地针阔混交林出现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降水、热量 B坡向、降水 C热量、降水 D光照、坡向16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地夏季牧场的海拔高度应在A800m以上 B2800m以上C1500m以上D600m以下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春重要的医药、汽车、电子、光学工业区,毗邻净月大学城,环境优美。2006年底,长春市又规划了空港区,位于长春市东郊,毗邻长春市新机场,回答17-18。17关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说法正确的是A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投入与产出联系 B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信息联系C各企业由于共用基础设施而聚集在一起D该工业区是自发形成的18下列可以作为空港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及其布局原则为A电子信息产业、靠近交通枢纽 B汽车工业、临近大学城科技力量雄厚C传统工业、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新兴工业、地形平坦1992年三峡库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82人平方千米,高于全国(122人平方千米)和四川(192人平方千米)。库区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海拔400m以下地带的人口密度为500-600人平方千米。另外,库区耕地大部分是旱地,坡度在15-250的耕地占旱地的46.5,坡度大于25的耕地占旱地的25。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9-21题。19对三峡库区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正确的是A出入库区交通不便,是三峡地区经济发展难以克服的不利条件B库区劳动力缺乏,对扩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极为不利C由于该地区多旱地,所以发展第一产业应以种植粮食为主D三峡地区的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是库区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2,4,620关于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极大地减小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B在水电供应方面,最受益的是南部沿海各省区C在不少地区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大气污染D提高了长江水运的通航能力,更有效地发挥了黄金水道作用21三峡库区是世界三大柑橘种植带之一,当地发展了以罐头、原汁榨取为主的初级加工业,其布局属于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C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22-24题。22该山峰可能位于A阴山山脉 B安第斯山脉南段 C.天山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23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24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图2为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1949年1月1990年6月)示意图。读图2,回答25题。25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区域主要在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B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二、综合题1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材料二:图A:京杭运河图;图B:南水北调部分路线图;图C:南水北调某条路线剖面图。图A图B图C材料三: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因此,去年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图A、图B,图B中为南水北调东线,读图,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何优越的条件。(2)图C为图B中 线的剖面图(填数字);a河是_,c地位于_流域。(3)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曾六下扬州。结合图A,试分析古代运河对扬州城发展的影响。(4)结合资料和图,试分析京杭大运河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5)试描述京杭运河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变化。2.汽车产业是国家工业实力的综合体现。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工业如果能赶上世界水平,必将大大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国际形象。阅读下面图示,分析回答。(1)今年,中外石油公司在我国各地竞相建立加油站。影响加油站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2)读我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左),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情况。(3)日本本田等三大汽车集团分别在黄埔,番禺,花都投资设厂,主要原因是什么?(4)以广州为中心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有利于_。(5)2005年我国汽车累计生产570.7万辆,以销售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能促进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你认为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将会带来哪些弊端?3.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图10所示地区为我国的商品粮主要产地之一,简述其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优势条件。(2)图10所示地区中低产田分布面积较广。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请简述图10所示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措施。(4)说出图10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会影响到该类型水循环的哪些环节?答案一、选择题见题内红色标记二、综合题1.(1)长江下游水量丰富;利用京杭运河等现有的河道和湖泊,工程量小,成本低。(2) 长江 海河(3)运河的供水和交通功能促进了扬州城的发展(4)沟通南北,促进南北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沿线城市和农业提供水源,运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将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5)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到温带季风气候;从湿润地区到半湿润地区;从亚热带到暖温带;从水田到旱地等。2.(1)汽车流量(2)由接近资源产地到接近技术发达地区。(3)市场广阔;绕过贸易壁垒;投资环境好;(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基础设施好;产业之间的协作好等。答对其中一点即可)(4)减少运费,降低成本。(5)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