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人教版必修一模块考.doc_第1页
2013-2014人教版必修一模块考.doc_第2页
2013-2014人教版必修一模块考.doc_第3页
2013-2014人教版必修一模块考.doc_第4页
2013-2014人教版必修一模块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模块结业考试试题 语 文(必修1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题除第卷(阅读题)、第卷(表达题)外,另增设附加题20分。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附加题分数是否计入模块修习学分。2. 第卷16页,第卷第78页,附加题第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第卷16题,第卷1516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题上无效。4.答非选择题(第卷714题,第卷1718题,附加题)时,须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题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5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很擅长吸收和创新。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内容”。现在的小孩子生下来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懂,二是形式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了些什么?戏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剧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短,好戏频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摘编自 2010年10月22日 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中国戏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选材丰富,帝王将相、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其表现内容。B中国戏曲的人物形象主要靠唱念做打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来体现。C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中国文学、绘画、书法、诗歌都崇尚简约实用。D中国戏曲曾在中国人的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继承传统就是要保留属于中国戏曲本身的东西,就是要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B古老的戏曲艺术要想面向未来,既要保持自身的个性特点,也要善于创新。C戏曲创新可以使地方戏种的特色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D戏曲发展创新不能靠现代的声光电等舞台艺术,而应向传统的书法艺术学习。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制约中国戏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好剧本,好剧本的产生需要剧作家心无旁骛的创作,也要剧作家的独立思考。B看腻了动画片、电视剧的年轻人会对审美有更高的要求,而戏曲中的脸谱和水袖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C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时尚,而时尚的东西又都比较单薄缺少内涵,让年轻人接触戏剧就可以使他们变得厚重起来。D传统戏曲很少关注社会现实,这是观众不喜欢戏曲的根本原因,只要戏曲创作能够替现代人考虑,戏曲就会繁荣。二、古文及现代诗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3分)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钟侍王,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不足保也;是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北,而衡山在其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峄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选自战国策魏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 重:更加B子之言有说乎 说:解释,解说C恃此险也 恃:凭借D专委之子矣 委:委屈5.与例句中加点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A夫晋,何厌之有B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C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阐述了国家强盛不能凭借山河的险要、边塞的险固,而应该以德服人的道理。B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例,看似信手拈来,却使议论非常深刻,有一定的说服力。C人物性格鲜明:王钟的逢迎谄媚,吴起的慷慨陈词,魏武侯的先盲目后善纳雅言。D文章在写法上,多用排比、对偶和夸张等修辞方法,句式对称整齐,读来琅琅上口。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此晋国之所以强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二)现代诗歌阅读(7分)生 命郑愁予滑落过长空的下坡,我是熄了灯的流星正乘夜雨的微凉,赶一程赴赌的路待投掷的生命如雨点,在湖上激起一夜的迷雾够了,生命如此的短,竟短得如此的华美! 偶然间,我是胜了,造物自迷于锦绣的设局毕竟是日子如针,曳着先浓后淡的彩线起落的拾指之间,反绣出我偏傲的明暗算了,生命如此之速,竟速得如此之宁静! 8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9.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2)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 。”(论语子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6分)陈垣之于辅仁,如同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张伯苓之于南开。论语有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辅仁大学因此得名。这所大学在教育史上颇具传奇色彩,而传奇的缔造者乃陈垣。 1926年,辅仁大学(下称辅仁)创始人英敛之在临终之前将大学托付给了陈垣,自此,辅仁开始了“陈垣时代”,也由此迎来了它的辉煌期。直至1952年,辅仁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 这所奉儒家经典为校训的大学,却是一所教会大学。其创始人英敛之起初主张“全盘西化”,彼时“西风东渐”正浓,传统国学日渐式微。“五四”后,中国进入大规模输入西学的时代,彼时的青年以学经济、外语、技术为荣,对于国学则视之为无用糟粕。陈垣对此痛心不已,“一个民族的消亡,是从民族文化开始的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民族,就要保住民族文化”。自此,陈垣开始了在辅仁的“教育救国”计划。 辅仁短短27年历史,始终伴随着来自古今中西的力量博弈,陈垣则是这场博弈战的掌舵者。在陈垣眼中,辅仁的学生应“于中国文化方面,有深切之了解;于中国文字方面,有纯熟之技能”。他认为,“有志之青年,决不可轻弃华文,不然,数典忘祖,将不知为何种族类”。 开设国文课是他在辅仁播下的第一枚教育救国“种子”。在他看来,国文教育是给青年人一副“眼镜”,有了“眼镜”,你就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能分清中西文化之精华和糟粕。 20世纪初,汉学研究外胜于内的局面让许多中国学者倍感耻辱。陈垣也曾不止一次地说:“要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陈垣的学生柴德庚、刘乃和多次听到陈垣在课堂上讲:“每当我接到日本寄来的研究中国历史的论文时,我就感到像一颗炸弹扔到我的书桌。”他深深意识到国文教育是重振汉学之基础、中西文化交流之桥梁、民族精神之核心。大一的国文课由校长陈垣亲自主持,并选用了一批学有根底的教师讲授,余逊、柴德赓、周祖谟、启功等都是当时的授课老师,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成就很高的学者。启功曾回忆说:“学年末全校大一国文会考,陈垣先生亲自出题,不但是学生的会考,也是教师们的会考。”受中西传统文化熏染,辅仁形成了严谨踏实的学风,有顺口溜谓之: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可通融。辅仁是个和尚庙,六根不净莫报名。辅仁校风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对于西学,陈垣也同样倍加重视。辅仁的教员中,外籍教师比例为30%。中西结合的教师和管理队伍为融汇贯通中西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今,走进什刹海旁的辅仁大学旧址,古色古香的琉璃瓦屋顶、汉白玉须弥座、红色雕花窗棂、蹲伏的石狮依然彰显着浓郁的中式风格,这所由陈垣从美国请来的建筑师墨菲,采用西方新工艺、新材料设计建造的校园,被誉为旧京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即使是校舍,也无不显现出陈垣的理念会通中西,美美与共。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终极目标是“美美与共”,而不是“袭取人之皮毛,牺牲其所可贵,买椟还珠,邯郸学步”。(节选自2013年3月23日中国教育报)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A开头把陈垣和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并列在一起,突出了作为校长的陈垣对于辅仁大学的重要性。B“五四”以后的中国青年数典忘祖,辅仁大学的学生不应只学外语、经济和技术,否则会有亡国的危险。C陈垣认为国文教育是给青年人戴上了“眼镜”,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区分清楚中西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D辅仁大学外籍教师人数只有三分之一,这样就可以保住民族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中的核心地位。E辅仁大学虽是一所教会学校,但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它崇尚佛学,还把儒家经典奉为校训。12.陈垣为什么要在辅仁推行他的“教育救国”计划?(4分)13.从文章看,陈垣在辅仁为他的教育救国计划做了哪些具体工作?(4分)14.在强化国文教育的同时,陈垣同样重视西学。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分析。(5分)第卷(49分)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人们纷纷向西南旱区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B.你本来一开始就不该孤军奋战,应该和朋友合作,进行这个课题研究,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C.台风“菲特”给浙江余姚的民众带来这么严重的灾难,我们希望你能鼎力相助,帮他们顺利渡过难关。D.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小明很健谈,很快与记者聊起小时候的梦想,聊起自己在学校里遇到的一些小事,聊起某一两个让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还有将来的打算。B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许多省(市)的旅游部门都加大了对旅游市场的检查和监督,重点对无证导游、拉客宰客进行了整顿。C郝老师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研究语言”,而是教学生“运用语言”。D世界气候异常的现象告诉我们,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17. 请从“幸福”“青春”两个词语中选取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仿照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近,内容健康,文句有意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完全相同)(3分)例句:如果金钱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支出:三分感谢对我关怀备至的父母,三分祝福那些帮助我成长的朋友,三分赞美我那日新月异的祖国,剩下一分奖励多年来始终拼搏进取的自己。 五、作文(共40分)18.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40分)近几年,常常听到师长或父辈教育学生或子女“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谁也会碰到陌生人,相信你也有与陌生人打交道的经历。请以“陌生人,你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附加题(20分)19.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请将必须保留的词语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记得在 一次 期末 考试 中,在 考完 了 语文 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 了很长时间。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句子,做到句式协调,语意连贯。(4分) 屈子因失意而凝望汨罗江的时候;思乡的李白凝望月光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朱自清凝望着荷塘;李商隐在黄昏凝望乐游原的时候。那是种非同寻常的沉默,是伟大与成功将要诞生的时刻。21.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唐凤晋韵”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次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活动。为营造氛围,彰显主题,请从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撰写一副对联,要求突出特征,主题鲜明。(4分)上联: 下联: 22.把下面文言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家书僮。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昕虏妇人。广毅然辞以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姆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第卷(5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1(3分)C(不是节约实用,是写意的本质)2(3分)D(“应向传统的书法艺术学习”错)3(3分)A(B“脸谱和水袖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错,C“让年轻人接触戏剧就可以使他们变得厚重起来”错,D“只要戏曲创作能够替现代人考虑,戏曲就会繁荣”错。)二、古文及现代诗阅读(共26分)(一)(13分)4.(3分)D(委派,委托)5. C(结构助词“的”)6.(3分)D(文章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方法)7.(4分)河山的险要。难道不也确实如同险固的边塞吗?然而那些能够被兼并,是因为地方政治不好的缘故。附:参考译文魏武侯和大臣们乘船在西河上游玩,魏武侯赞叹道:“河山这样的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坚固吗?”大臣王钟在旁边陪坐,说:“这就是晋国强大的原因。如果再修明政治,那么我们魏国称霸天下的条件就具备了。”吴起回答说:“我们君主的话,是危国言论;而你又来附和,这就更加危险了。”武侯很气愤地说:“你这话是什么道理?”吴起回答说:“河山的险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从不在河山险要处产生。过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北面,衡山处南面,虽然有这些天险依仗,可是政事治理不好,结果大禹赶走了他们。夏桀的国家,左面是天门山的北麓,右边是天溪山的南边,庐山和峄山在二山北部,伊水、洛水流经它的南面。有这样的天险,但是没有治理好国政,结果被商汤攻破了。殷纣的国家,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漳水和滏水,前面对着黄河,后面靠着山。虽有这样的天险,然而国家治理不好,遭到周武王的讨伐。再说您曾经亲自率领我们占领、攻陷了多少城邑,那些城的墙不是不高,人不是不多,然而能够攻破它们,就是政治腐败的缘故。由此看来,靠着地形险峻,怎么能成就霸业呢?”武侯说:“好啊。我今天终于听到明哲的政论了!西河的政务,就全托付给您了。” (二)(7分)8.(4分) 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自己”比作“流星”,借流星划过夜空的华美与宁静,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憧憬;(1分)把“流星雨投掷的生命”比作“雨点”,“投掷”二字描绘了流星雨在天空出现时的状态;(1分)把“日子”比作“针”, “曳着先浓后淡的彩线”描绘“锦绣的设局”,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时光流逝之速。(1分)9.(3分)生命是短暂而速去的;(1分)生命历程应像流星一样华美;(1分)在无涯的时空中,生命是渺小而宁静的。(1分)(三)(6分)10(6分)(1)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空1分,错字、多字、少字均不得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6分)11.(3分)AC(B“数典忘祖”“亡国的危险”都错,D外籍教师的比例是为了证明陈垣对西学的重视,E“崇尚佛学”属无中生有。)12.(4分)(1)辅仁的创始人主张“全盘西化”,当时的青年认为国学是无用的糟粕。(2)陈垣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鄙视国学会导致民族的消亡。13.(4分)(1)在学校开设国文课 (2)教育学生要意识到国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主持并选用著名教师来讲授国文课 (答出三点得4分,两点得2分,一点得1分)14.(5分)(1)有利于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 (2)体现出陈垣的教育理念会通中西,美美与共 (3)缔造了大学教育的传奇,形成了辅仁严谨踏实的学风。(答出三点得5分,两点得3分,一点得2分) 第卷(49分)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15(3分)C(A.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望文生义。B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望文生义。C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敬词,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帮助。符合语境。D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范围用错)16(3分)C(A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D成分赘余)17(3分)(3分) 示例:如果幸福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收藏:三分经久弥香的情感,三分身心俱畅的健康,三分永不止步的理想,一分恰如其分的财富。如果青春是十分,我渴望这样度过:三分浇培催人上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