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利润波动性的影响.docx_第1页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利润波动性的影响.docx_第2页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利润波动性的影响.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利润波动性的影响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引发了对公允价值计量之于金融机构影响的讨论。按照我国的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交易性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其未实现利得或损益是要直接计入利润表的,由此对银行利润波动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中国1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根据其2006一季度至2008 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数据对银行持有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对其利润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下银行利润的波动性显著大于历史成本计量下的利润波动性。 下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利润波动性 本文受2007年度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衍生金融工具表内化与公允价值计量所引发的资本充足率波动性研究资助,项目编号:07-Z-009 一、引言 2008年9月10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巨额亏损申请破产,其所持金融工具由于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价值缩水78亿,该部分损失全部通过为实现利得或损失科目计入了利润表,导致了雷曼的破产。随后,美林银行以及美国保险公司AIG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陷入了财务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在全球引发了一场有关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论战,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利润的影响也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对于银行来说,使用公允价值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使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核算成为可能,使银行的财务报表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但是,由此也把金融工具的市值波动引入到了银行的利润表中。对此问题,国内外学者也作过了大量的研究 Barth (1995) 在针对美国上市银行的研究中认为,对证券投资的利得与损失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得到的银行收益确实比基于历史成本的收益具有更大的波动。但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银行股价并未反映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收益增量的价值相关性,投资者并不把基于公允价值的收益波动性当作一种比基于历史成本收益波动性更好的替代变量。他们的解释是,公允价值计量造成的收益的波动更多地反映了整体的经济状况变化,它并不明显地反映各个银行经营的差异所造成银行个体风险。Tatsuya Yonetani and Yuko Katsuo(1998)对日本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和Barth一致。而Hodder, Hopkins & Wahlen (2003)在价值相关性上的结论与Barth相反,他们认为,全面的公允价值收益相比于净收益和综合收益的增量波动程度,与银行股价呈现出负向的相关关系。并且,这种波动程度更能反映银行的内在风险,并与资本市场在对银行股票定价所要考虑的风险更为相关。 相较于国外学者,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讨论上。其中,珠海林等(2004)提出在金融工具的开市日和到期日,公允价值会计和历史成本会计对财务报表的印象是一致的,但在这两个时点之间,公允价值会计会导致更大的波动性。罗胜强(2006)也指出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我国上市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与我国变化多端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剧收益的波动性。然而,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这与前几年中国上市银行太少倒是样本量不足不无关系。随着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全面推进以及我国上市银行的不断增加,为该课题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很好的数据基础。因此,本文试图对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利润波动性这一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希望给投资者及银行监管者提供经验证据以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以国内A股上市银行为对象,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分析,并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对历史成本而言,由加入银行金融工具的未实现利得或损益所得到的利润是否具有显著的波动性; 第二,这一波动是由银行间的差异还是年度经济状况差异带来的。 二、样本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我们选取了2006年一季度-2008一季度年在A股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模型,我们的变量包括用历史成本法计算的净利润(HCNI)、公允价值法计算的净利润(FVNI)、扣除金融工具收益的净利润(PRENI)、已实现的金融工具的利得或损失(RSGL)、未实现的金融工具利得或损失(URSGL)。所有变量都可以从公开的定期报告中获得,数据均来自报表。 从表中(表1)可以看出,从2006年一季度到2008年一季度,银行已实现利得平均在0.037元/股,但未实现的金融工具损失却在0.032元/股,并且后者的波动是前者的近3倍。虽然金融工具的收益在银行总收益的比重不大,但未实现利得或损益这一项对净收入的影响却很大。记入未实现利得或损失后,净收入成倍增加,波动性也大幅增加。在2006年一季度,用历史成本计算的净收入的均值为0.389元/每股,但用公允价值后,净收入平均增加到0.713元/每股。未实现利得或损益也增大了季度间收入的波动性,在历史成本下,净收入的标准差为3.822,但在公允价值下,净收入的标准差变成了4.26。 三、利润的波动性 从上述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所得到的银行利润比基于历史成本的利润具有更大的波动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于:这一差别是否显著,他是由银行间的差异还是年度经济状况差异带来的?同时,这一增加的波动程度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 (一)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我们用F-test 检验扣除金融工具收益的每股净利润(PRENI)、公允价值计量所得到的银行净利润(FVNI)、历史成本的银行净利润(HCNI)三种净利润的标准差的差异性。在假设三种收益两两相同的原假设下,我们的结论如下:(表2列示了三种净利润变量的堆积数据(stacked data)统计结果)。 结果显示,尽管公允价值法计算的净利润(FVNI)的均值大于历史成本法计算的净利润(HCNI)的均值,但是公允价值法计算的净利润(FVNI)的标准差远大于其余变量的标准差。通过F检验,我们发现, 公允价值法计算的净利润(FVNI)的标准差显著的大于PRENI和HCNI的标准差,但是我们并不能得出HCNI 的标准差大于PRENI的标准差的结论。 (二)利润波动性的分解 在这部分我们试图回答:这种增量的波动是由银行间的差异还是年度经济状况差异带来的? 我们采用四个变量去比较两种会计准则下收益的波动程度,他们分别是:除去投资收益的净利润(PRENI)、历史成本法计算的净利润(HCNI)、公允价值法计算的净利润(FVNI)、未实现的金融工具利得或损失(URSGL)。这些变量的关系是: 从等式(3)中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实施所引起的净利润波动的变化量取决于和。具体而言,若银行进行盈余管理,如卖出证券实现利得或持有已贬值证券以推迟确认损失,则历史成本计量的净收入(HCNI)和未实现利得或损失(URSGL)就是负相关的,COV(HCNI,URSGL)是负值。在没有盈余管理的情况下,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