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1页
如何看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2页
如何看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看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乔韦兰随着网络通讯的高度发达,一些新闻事件不断的被报道转帖,也看到了很多有关教师惩罚学生的案例,后果极其严重,据了解,仅仅由于学生一点小的过失就遭受教师惩罚的事经常在学校发生:有的罚“吃苍蝇”,有的强迫学生互打耳光,甚至有的还往学生脸上刺字人们不禁要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有些教师到底怎么啦?他们哪儿来的这么大“火”? 教师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那么导致教师心理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工作、升学压力大 “近来老是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题,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晚上更是睡不着。”一位教师的这番话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心理状态。一项统计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多167小时。 北京的一位小学班主任教师列出了自己的工作日程表:早上7点30分到校,8点开始上课,一直到中午12点吃饭,然后休息到13点半又开始下午的工作。下午13点半上课到15点半,然后开始课外活动、开班会、批改作业等,晚上18点后回家。在校时间最少也要10个小时以上,期间琐碎、繁杂事物缠身,个中辛苦又岂是局外人能了解?而在一些农村和升学压力大的地区,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要早来很多,而到晚上9点也不一定能走得了。 但真正让教师感到压力和头痛的则是学校的评价机制。目前,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其评优晋级和奖金的发放,甚至关系到个人的“饭碗”,尤其现在是实行绩效工资的评价机制,一切利益都和绩效工资挂钩,因此教师压力陡增。 生存问题 生存需要是人们的第一需要,但在有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比较严重,维持生计的报酬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教师是家里唯一拿工资的人,一家人的生计全指望他,这使得不少教师生存都成了问题。 我曾经从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位西部地区的教师,一个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收入,却要担负家里五六口人的全部生活。班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十个学生整天“折腾”令他精疲力尽,放学后家里还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还得干农活。他曾经连续8个月没有领到工资,尽管这样他却依然默默地在学校这块田地里耕耘着。他说,我要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新课改不适应症客观讲,新课程的实施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诸多不适应。在实施新课程前虽然也给教师进行了培训,但众多实际问题还得教师自己去面对,在理论与实践的种种矛盾中,不少教师感到无法适应。与此同时,全面评价制度加大了教师工作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只能“疲于奔命”。 来自教改实验区的一项调查表明,教师普遍反映实施新课改后负担比以前加重了。而一些老教师凭着原有的经验教学已很难适应新形势,许多在教学大纲时期“驰骋”的老教师难免生出“怀旧”情绪,不少老教师在感慨“技不如人”的同时,心情也随着郁闷起来。 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知识面越来越广,掌握知识的速度也比老师快,这对老师不啻是一个挑战,无形中也形成了不小的压力。江苏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就因解答不出学生的问题而自杀。 人事制度改革之痛,张老师是某小学的老教师,勤勤恳恳工作了30多年的他,由于连续多次在学校的综合排位中排在了“末位”,已被学校有关部门通知“下课”,等待下一步通知。像张老师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已不是少数。 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铁饭碗”今后将不复存在,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感到了生存危机。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正在进行,这势必会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随着改革的进程,每个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心理健康、心胸开阔者可以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心理比较脆弱的则往往因为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特别是一些在改革中面临下岗和分流的教师,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气。个别的还会将心头的无名之火发泄到无辜的学生的身上,导致各种各样体罚甚至是施暴行为的发生。 教师怎样看待心理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教师一向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在从事阳光下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他们承受着家长望子成龙,以及培养下一代的社会沉重期望,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声:“我们只有首先把握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别人。不论学校以外的世界怎样纷扰、浮躁,你都要保证教室这方净土的神圣,讲台这方高地的崇高,教师这个称号的纯洁。” 对于怎样“把握自己”的问题,一位优秀教师讲得非常透彻:“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三自主义:自省、自修、自律。自省,就是常常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有哪些缺陷,哪些不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自修,就是不仅要针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有目的的去学习,去改正和提高,还要不断地关心时事,留心外部世界的发展,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状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律,就是永远记住国家法律、学校纪律以及职业道德,端正自己的人格作风,在任何情况下有所不为。” 另一名教师的话更发人深思:“我觉得我们必须保持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如果教师是个好人,那他的学生长大后就可能是个好人。 反之,如果教师是个学识和道德都不合格的人,那他的学生将来的发展便值得忧虑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我们教师行业的金科玉律。” 作为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和责任感。她相信每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都会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应该承认,在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本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比较差,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有关专家因此建议:应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随时为教师提供服务。 提高教师的待遇也刻不容缓。目前的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教师的收入仍与整个社会发展不相协调,拖欠教师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教师的情绪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有关人士认为,针对这一情况,应该从源头抓起,适当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对教师法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有关条款的修改和完善,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大量的教师伤害甚至杀害学生的恶性事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当事人中的教师还是学生,法律知识都极其欠缺,法制观念极端淡薄。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也是预防教师心理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有关专家指出,必须把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懂得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更让教师懂得自己必须对学生保持足够的尊重。 应保障教师的休息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休息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但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又是怎样的呢? 有人可能要问,教师上完课,不就自由了吗?非也!因为学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师要随学生出操,除上课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在自习课上盯班、辅导,另外还有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等等。一般而言,教师每日超出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是3个小时左右。如果按国家规定的每周5日工作时间计算,一位教师每周超时工作应为15小时。情况还远非如此,不少地区教师不仅每日的工作时间超过国家标准,而且星期六上午也作为必须工作时间,此外,安排教师星期日给学生补课的也不少。尤其是高中的教师,升学压力太大,虽然工资奖金不少,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消费,跟别提放松自己了。 当然,教师多奉献少索取,是应该的,因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