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程卫华.doc_第1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程卫华.doc_第2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程卫华.doc_第3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程卫华.doc_第4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程卫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江西省乐平市礼林中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乐平市礼林中学备课人:程卫华2008年9月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1) 基 本 情 况任教班级六(3)每班课节5节每周总课节5节学 生 知 识 现 况 分 析好的方面存在问题学生比较听话,上课听讲认真,课后能及时完成作业整体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差,成绩提高不快,上课较费力。(2) 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的主要要求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3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4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知道比与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5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6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7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8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9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10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教材重点难点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4、求圆的周长与面积。5、对圆周率的真正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6、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的应用题。教研课题(三)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题、章节或单元)所需课时(节)训练内容及方法备注19.19.5圆的认识(一)5新授29.89.12圆的认识(二 )5新授39.159.19圆的周长和面积5新授49.229.26百分数5新授59.2910.3百分数的应用5新授610.610.10百分数的应用5新授710.1310.17比的认识5新授810.2010.24比的性质5新授910.2710.31比的化简5新授1011.311.7比的应用5新授1111.1011.14图形的变换5新授1211.1711.21图形的变换5新授1311.2411.28条形统计图5新授1412.112.5折线统计图5新授1512.812.12观察物体5新授1612.1512.19复习5复习1712.2212.26复习5复习1812.291.2复习5复习191.51.9复习5复习201.121.16复习5复习 ( 六 )年级( 3 )班学生学业成绩表 姓名项目单 元 测 验姓名项目数据库单 元 测 验1234567812345678洪伟康洪芬程三妹1程金霞程三妹2洪南洋曹雪琴程环环洪兴才洪珍珍吴长红洪国河王迁戴晓敏董小梅程松松洪敏娟王清波洪巧玲张福建程金林洪乃东陈志勇程伟安洪小兵汪鹏徐明洲程金鑫陈广珠胡琪芬鲍雪芳毛珍其陈少华陈秀兰洪波程小兰洪萍胡丹丹吴金涛洪金明彭志明叶晓妹洪冲洪晶洪启洪火霞张真光陈紫英余美琴吴肇杰毛清乐张美莹高发清88 程卫华教案 课时计划 编号: 01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认识(一)教学目的1、 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具准备 教学圆规教学方法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 观察思考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二、画圆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三、认一认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四、画一画,想一想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放动画)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课堂小结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作业课内教材第5页练一练课外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这样的圆能画几个?课后分析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课时计划 编号: 02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认识(一)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重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教具准备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教学方法动画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 知识回顾1、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2、 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1) 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2) 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3) 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3、 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二、 新课探究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三、 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四、 拓展应用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五、 课后延伸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圆 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作业课内练习册课外画圆课后分析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学生掌握得较好,能体会和解释这些与圆有关的现象。 课时计划 编号: 03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认识(二)教学目的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教具准备教学圆规教学方法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 创设情境: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二、 探索活动:1、 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2、 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 d=2r 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作业课内完成书后第3题。课外课后分析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课时计划 编号: 04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认识(二)教学目的1、巩固圆的认识。2会用圆规画圆。3、正确解答相关习题。重点正确解答相关习题。难点圆的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及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具准备教学圆规教学方法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教学过程:一、温馨回忆:1、我们认识了圆,这节课先来个温馨回忆,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2、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板书出来。 圆的画法 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他们的关系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优越性 圆的对称性 利用圆设计美丽图案二、我们认识了圆,还要会应用我们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 圆的认识(二)(1) 圆的画法 定长(r)定点(o) 圆规(2) 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他们的关系 在同圆或等圆中 无数条 d=2r r=(3)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优越性(4) 圆的对称性 无数条 每条直径都是(5)利用圆设计美丽图案作业课内教材第7-8页练一练课外试用我们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课后分析巩固画圆的知识。 课时计划 编号: 05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认识同步练习(一)教学目的巩固圆的知识。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填空。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2( )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3( )叫做直径,用字母( )表示。4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有( )条直径。5(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6在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里,半径是( )厘米。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8在同一圆内,所有的( )都相等,所有的( )也相等。( )的长度等于( )长度的2倍。二判断。1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 )2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 ( )3在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 )4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叉开4厘米。 ( )三、选择题。1圆是平面上的( )。 直线图形 曲线图形 无法确定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 一定是圆的半径 一定是圆的直径 无法确定3圆的直径有( )条。1 2 无数课堂小结作业课内课外练习册课后分析 课时计划 编号: 06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周长教学目的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难点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每小组一根小绳、一个米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计算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 国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恼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想为难阿凡提。国王从全国精选出了一头身强力壮的小花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并且规定小花驴沿着圆形路线跑,小黑驴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课件出示小花驴和小黑驴赛跑)师:同学们看,比赛开始了 紧张的比赛结束了。今天的比赛谁获胜了?生:国王的小花驴获得了胜利师:可是,对于这场比赛小黑驴觉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他们的小毛驴跑的路程不是一样长。师:那到底他们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一下呢?生:量一量就知道了,师:谁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生: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师:也就是说只要测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 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吗?那小花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师: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对!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得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发现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圆拿出来,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生: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板:线绕、滚动、拉直 化曲为直课堂小结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作业课内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课外练习册课后分析这一节课,通过巧设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时计划 编号: 07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教学目的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重点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难点教具准备三角板、圆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师: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生:不行,圆太大了,测量不出来!师:哦,太大了不容易测量。那大家看,老师画一个小圆,你能不能帮老师测量出来它的周长?生: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师: 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生: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也就越大,师:有道理!那大家来猜一猜,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生:周长是直径的2倍, 生:他们一样长, 生:我觉得这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4倍)(3.5倍)师:大家猜得可真起劲呀!那到底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知道?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师:说的真好,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动手做来验证一下。同学们想试试吗?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听好要求: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2、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生: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师:说得真好。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数,!你们的这个发现和许多大数学家的发现不谋而合,师:人们通常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师:关于圆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说,生:我知道我国古代有个数学家较祖冲之好象和圆周率有关系,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大家想看吗?看屏幕,这就是祖冲之,(课件介绍祖冲之)师:我们通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了“”也就是圆周率(板书:Cd=)你能通过圆的直径求它的周长吗?用字母表示出来。通过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课堂小结:Cd= C=d C=d d=2r C=2r C2=r作业课内课外课后分析经过一翻探索、实验,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真正的领会了圆的周长的意义,知道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用科学的态度学习。 课时计划 编号: 08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拓展练习,实践应用教学目的利用公式计算周长重点周长公式的应用难点周长公式的应用教具准备三角板、圆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拓展练习,实践应用(1)计算跑道的周长。师:(课件显示比赛跑道的有关数据正方形的边长(即圆的直径)50米)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圆形跑道的直径,请同学们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看看国王和阿凡提的比赛到底是不是公平?(学生开始计算,知道比赛不公平)(2)巩固练习:1.判断并说明理由: = 3.14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二、拓展练习课后延伸师:阿凡提看到同学们帮他解决了这个大难题,非常高兴。可是,可恶的国王阴谋没有得逞,心里很不服气,他又冥思苦想出了个新花招,设计出了新型跑道,要和阿凡提再展开一场比赛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新跑道是什么样子师:(课件出示新跑道)国王看到阿凡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心想,阿凡提呀,聪明人也有犯糊涂栽跟头的时候,我绕里面的小圈跑8字,不知要比你外面的大圈近多少路程,这个第一肯定是我的了。师: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课堂小结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 C=d C=dd=2r C=2r C2=r作业课内演板课外练习册课后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学习 课时计划 编号: 09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面积教学目的1、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2、 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重点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难点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CAI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投影出示P16中草坪喷水插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 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1:我能发现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生2:对,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喷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5米;周长也就是喷水所走过的路线;生3:我补充一点,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喷头所在的地方。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晴大家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生4:被喷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板书:圆的面积)二、 探究思考。解决问题1、估计圆面积大小 师:请大家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 (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官,估计草坪面积大小)2、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面积大小 投影出示P16方格图,让同学们看懂图意后估算圆的面积,学生可以讨论交流。 指明反馈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生1、我是根据圆里面的正方形来估计的,外面方格图面积为1010=100平方米,圆里面的正方形面积大约为5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大约在50100平方米之间; 生2:我是用数方格的 方法来估计的。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大约为2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约有80平方米; 生3:还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圆的面积。圆形外面的正方形可以看作边长为2r的正方形,面积就是2r2r4r2而圆形里面的正方形可以看作由4个小三角形拼成的正方形,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r,则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rr2=1/2 r2,;那么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即是41/2 r2=2 r2,那么圆形面积大约为3 r2, 师:同学们的估计很有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有一个精确的结果,我们接下来就来讨论一个能计算圆面积的方法。课堂小结在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再一次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即把圆进行分割,学生在剪拼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慢慢找到解决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作业课内课外练习册课后分析在这一环节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 课时计划 编号: 10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面积教学目的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重点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难点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CAI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1、 由旧知引入新知师: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的面积来的吗?(学生回答,教师订正。那么圆形的面积可由什么图形面积得来呢。2、 探索圆面积公式师: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成为一个什么图形?并考虑你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形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开始操作,教师巡视) 生:我拼成的图形接近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形的半径。 师:说得很好,大家看看自己拼成的图形与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是否一样呢? 生:我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形的半径。 (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注意板书) 师:现在请大家来观察一下刚才两个同学拼成的图形,哪个更接近长方形呢? 生:等分为32份的更接近长方形。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图形呢? 生: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 师: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板书,你能否由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圆形面积公式呢?并说出你的理由。(生说,教师板书) 生1: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形的半径。而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那么圆形面积公式=圆周长的1/2半径即可。 生2: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形的半径。而长方形面积=长宽,那么那么圆形面积=圆周长的1/2半径即可。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圆面积公式呢? 生:S=RR 生:还可以写作S=R2 师:这说明求圆的面积只需要知道半径即可,那我只告诉你们圆的直径又如何求出圆的面积呢,请大家自己把这个公式写出来。教师板书。3、 应用圆面积公式师:现在请大家用圆面积公式计算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的农田。 (学生独立解答,知名回答)三、 应用圆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的时候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和依据。课堂小结回顾了最初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直接运用面积计算公式尽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课内在地上画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让学生看看,并试着站一站。在估计半径是10米的圆大约有几个教室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再算一算。课外练习册课后分析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课时计划 编号: 11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圆的周长与面积对比练习(一)教学目的巩固圆的周长与面积知识重点公式的应用难点公式的应用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1、基础练习: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只列式,不计算。(P128图略)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一个三角形,底6分米,高5分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 )一个边长5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0平方米。( )一个圆,直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3、对号入座。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 )A周长面积;C周长=面积; D 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A、5 B、12.5 C、25 D、504、走进生活。 假如你家里要在一块边长2米的正方形木板上,剧一个最大的圆用来做饭桌面,请你算出这个圆面的面积并说出理由。 设计比演,时间3分钟。现在请你来当小设计师,发挥你的设计才能,运用这几种平面图形对学校正门前的空地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我们看看谁的设想既美观又合理。(注:设计时可以把图形进行组合)(1) 小组在白纸上进行设计。汇报:用什么图形设计出了什么?(2)你准备怎样计算你设计中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课堂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认真学习,大胆创新设计,我相信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会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作业课内把你的设计完成,并写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课外课后分析教学中教师还特别强调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由旧知引入新知的过渡。 课时计划 编号: 12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目的1、 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 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 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 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5% = 1/432人围棋班 比围棋班25%航模班 二、 百分数的应用1、 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2、 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3、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4、 班内交流方法一: 7 5.6 = 1.4(吨) 方法二: 7 5.6 1.4 5.6 = 1.25 = 0.25 = 125% = 25% 125% 100% = 25%三、 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 ,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内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2、3题课外练习册课后分析重点理解“几成”的意思。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时计划 编号: 13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导 入1、 我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2、 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 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二、百分数的应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000年某地在教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2001年的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25%,2001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2、线段图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2000年和2001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图子 展示学生的成果教师评价 25% = 1/420公顷2000年 25% 2001年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办法一: 20 25% = 5(公顷) 20 5 = 25(公顷) 办法二: 1 25 % = 125% 20 125% = 25(公顷)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2、 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 30 80% = 24(元) 30 24 = 6(元) 办法二: 30 ( 1 80%)= 30 20 % = 6(元)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分析,要求购买能省多少元,先求什么。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作业课内教科书P26练一练第1、2、3题课外课后分析本课重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引导上。效果较好,而且学生能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数学信息,集思义益,博采众长,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解题方法,而且也学会了如何交流。 课时计划 编号: 14 书写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月 日课 题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目的1、 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含板书)一、 导入年份1985年1995年2005年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65% 58% 50%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二、 家庭消费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1、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吗?2、根据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3、教师提出问题: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4、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5、展示解答过程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65% X 35%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