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教案.doc_第1页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doc_第2页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doc_第3页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doc_第4页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8月7日)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为代词,很少作判断动词。常见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典型格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者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者”不译,只在主谓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3、,也;,者也谓语后面用“也”或“者也”表示判断,“也”不译,只在主谓之间加判断动词“是”。(1)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2)沛公之参乘樊吟者也4、,(无标志判断句)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刘备,天下枭雄。5、为用动词“为”表示判断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 山下皆石穴罅 (5)臣本布衣 (6)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7)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且少见。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二、被动句1、谓语+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2、见+谓语,动词前也用“见”表示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见+动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被+动词,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受+动词+于(受+谓语+于)在动词前用“受”表示被动,如需引进主动者,加“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6、为+宾语+动词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者。注: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故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见”助词+ 动词;“为”介词+动词,或“为”介词+宾+动词7、为所,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8、为所,是“为所”的省略形式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注:不者,“者”助词,凑足音节,如今者、昔者、古者、久之、顷之。9、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一般要根据上下文意思进行判断)(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三、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此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成分,古文中也经常省略。1、省主语主语的省略,主要原因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1)承前省秦王闻之,大喜。(秦王)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2)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对话省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2、省谓语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3、省宾语文言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成视(鸡),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4、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1)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5、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1)省略介词“于”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池(?)南。(2)省略介词“以”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3)省略介词“自”。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四、谓语前置古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1、甚矣!汝之不惠!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五、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有条件地改变它应在介词、动词后边的位置,而位于介词、动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有“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等。(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3)且焉置土石?(把放在)(4)何以知之?(5)微斯人,吾谁与归?2、古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往往前置句中只要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就叫否定句。如果这样的句子当中作宾语的是代词,这个代词一般在动词的前面。(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2)忌不自信。(3)古之人不余欺也。(4)时不我待。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之”、“是”是提宾标志或帮助倒装。(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惟利是图、惟命是从。(4)无乃尔是过与?4、介词宾语是方位名词,应放在介词的前面(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2)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5、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1)余是以记之。(2)一言以蔽之。(3)夜以继日。6、“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2)勤心养公姆,好自相扶将(她)。(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7、“见”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1)府吏见丁宁(我)。(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3)望见恕。(对自己怎么样)现在常用的:(1)诚请见教诚挚地请求教导我(2)望见谅希望原谅我(3)请勿见笑请不要讥笑我8、“自”字解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现代汉语中“自制、自杀、自刎、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语法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1)举贤以自佐。(2)何故怀谨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六、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如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为“定语后置”。1、中心词+定语+者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中心词+之+定语+者(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之,定语后置标志)(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中心词+之+定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中心词+而+定语+者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七、介词结构后置在古汉语中,很多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动词前作状语,故翻译时,把它作了状语,叫做“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3)以其无礼于晋(对)(4)且贰于楚也(对)(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对)(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对)(7)燕王拜送于庭(在)2、介词结构“以”(1)放在动词前作状语(正常语序)以一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用一板按在)(2)放在动词后作状语(倒装)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八、固定句式1、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与徐公孰美?2、孰若哪里比得上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说的是(1)其李将军之谓也(2) “闻道白,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4、无乃乎,无乃与恐怕吧求!无乃尔是过与?5、其乎难道吗,大概吧(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6、得无乎,得无耶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日食饮得无衰乎7、何(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