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当代教师的一封信.doc_第1页
致当代教师的一封信.doc_第2页
致当代教师的一封信.doc_第3页
致当代教师的一封信.doc_第4页
致当代教师的一封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当代教师的一封信在我的学生时代,“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单纯的职业,角色意义非常明确: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几乎我见过的所有老师都清贫而快乐,忙碌而知足。 如今我身为教师,却发现我的同行们都和我一样,满腹牢骚:对工作,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待遇是什么造成了教师行业的这种转变?是教师功利心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条件下的发酵?是教师对职业的倦怠?还是如某些新闻职业者所说是教师师德的颓败? 我个人认为,是因为现在社会对教师的定义太多,给教师职业赋予的功能太多,要求教师扮演的角色太多,造成了教师对自身定位的困惑,产生了角色混乱,无所适从之下,教师们怎能不牢骚满腹! 定义一.传统教师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火炬的传递者。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抑或教师自己,都对这一角色抱持颠覆态度,嗤之以鼻,很少有人提及,除了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或者,是在新闻职业者对教师大加挞伐的文章中。更何况,法律根本不曾赋予教师相应的权力。 定义二.知识市场的卖方:师生关系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学生买知识,教师则出售知识。然而大多数买者都是不自觉、不情愿的,就孩子自身意愿而言,他们更愿意玩,可是因为家长的压力,义务教育的规定,不得不进入学校。于是,在买方需求不旺盛的情况下,卖方甚为尴尬。 定义三:学生无微不至的呵护者,学生“上帝”的服务者。在这个比较新的提法中,教师这个职业被划入了服务行业,强调要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视学生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一群唯唯诺诺的高级服务生,怎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理直气壮的要求? 定义四:学生心灵的保姆和治疗师。大大小小的学生们前赴后继地制造了一系列自杀事件,陡然间,社会对学生的心灵健康重视起来。大家都说要强健孩子的心灵,责任交给谁呢?教师。尽管教师已然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尽管有新闻职业者不停地就教师整个行业的师德发出诘问,尽管社会一个小时的影响能抵销教师、学校一个星期的教育效果,尽管 定义五:学生人格的完美示范者。 定义六:学生合法权益的坚定保障者。 定义七,定义八 太多太多的角色要求令我们困惑、迷茫、不解直至愤懑、屈辱,(虽然按照市场规律,我们每扮演一个角色就应该有一份报酬,但是我们到手的仍然是区区的一份微薄的工资一笑),而评价机制的不适应不健全又导致了社会的偏见,再加上媒体为吸引眼球的炒作,在对待教育事件的报道中体现出明显的选择性、片面性,于是教师成为社会舆论的声讨对象,而教师自身则牢骚满腹,对教育事业来说这绝不是个好现象。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口诛笔伐”后,被“妖魔鬼怪”化的教师们已经适应了社会现实。但是07年中央的大手笔攻破了“园丁”们的最后心理防线,年终盘点让绝大部分教师用于平衡心理的“人道主义慰藉”荡然无存。如果说以前教师们在面对社会的种种非议时,还能用低到不能再低的收入作自我欺骗的话,那么07年的大手笔则撕去了教师们心中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本已民工化的收入与民工拉开了差距。 公众对教育乱收费进行了长年的口诛笔伐,并把它列为当代中国三大罪恶之首,但是又有多少人深刻的分析过为什么会出现教育乱收费?为什么乱收费屡禁不止?其实温总理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有力的回答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我想这个责任不应由教师来承担吧!事实上是教师们背了这个黑锅,这个黑锅背得很悲壮。如果学校有充足的经费,那又有谁会去冒犯天下呢?告诉大家一个让人一听就会否认的事实06年以前真正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是教育乱收费,虽然这个事实有点反动,但它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思考过良好的教育从何而来?是从不断的口诛笔伐和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的空想中来吗?各位看官,你们知道人家在放狂言之前都做了些什么吗?人家的国王在被拿破仑打败后,在要向法国人支付巨额赔款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兴办教育。人家国王的一句话让每一个国人汗颜“我还没有看见过那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办垮了!”。支撑这个民族站起来的强大力量不是军队,也不是伟大的弗里得里希大帝,更不是铁血宰相卑斯麦,而是全民办教育,全民支持教育。支持到什么程度?人家的小孩子在学校犯了错,父亲要被处以高额罚款的程度。而现今国人对教育最大的支持却是口水。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但这并不能允分证明教育和教师应该远离金钱!正相反,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为口水和想象无法造就宽敞明亮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学生宿舍、环境幽雅的校园、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虽然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但是教师即不是神也不是圣!教师需要生存,教师需要吃饭、需要穿衣、需要住房!教师还需要养家,还需要自我发展。难道这一切用口水和空想就能解决吗?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把我定为新教师分子。我现在郑重审明:本人的职业就是教师,一位货真价实的教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02年的时候,我一个月的收入拆合成对房子的购买力,可以在当地买两个平方,而现在一个平也买不回来!实际上是2/3个平。在扣除养老和官老爷想出来的各种款款后,除开基本生活费,我一个月的收入买不了半个平方!如果是我自已居处,那买套50个平的小户型需要100个月!如果要结婚,那就至少要买套80个平的房子,这需要160个月!这还是在不计算装修、家俱和电器的情况下的得数。对于我校的年青同志,结婚是一件很遥远的事。而本地民工一个月的收入完全可以买一个平方!各位看官,你们认为民工会向往教师这个职业吗?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你的职业,你选择了它,你就得把它干好,你就得奉献。对于这种人,我不能说他们无耻,我只能说他们可爱关系到自已的时候就是市场经济,关系别人的时候就是奉献。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个人和组织为社会做出奉献的最基本的前题条件是要能完好的生存下来!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由一群连生存都困难的人在支撑,在推动其发展。各位,这群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敬仰!?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投入加大,2007年始国家用补助绩效津贴的方式来平衡城乡教师的收入。政府教育部门心生恶计,在2008年从每个教师的工资中扣除200多元元,用于发放绩效津贴,群众对此意见非常大,有部分学校的老师已在罢课,网上的呼吁铺天盖地:“全体教师,世上没有救世主!要靠我们教师的实际行动,团结一致,集体罢课!才能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表示抗议。教师工资本来不高,工作低于十年的老师,平均工资不到一千元,扣除各种保险后,工资本上的工资平均不到950元。按目前的物价,猪肉每公斤26元,米每公斤3元算,几百元的工资怎么能维持日常的生活支开?,更何况养家糊口!按政府的说法,这扣除的200元为浮动津贴,主要用于体现教师的劳动量,但这是国家下发的工资,政府怎么能违背群众的意愿,一意偏行,想扣就扣?怎么不考虑现在物价飞涨的局势,欲置教师于水火?生活不能保障,教师怎么有热情工作?是人就要吃饭穿衣,是人就要养家糊口,教师往往被赋予神圣的职责却没有给予神圣的权利,被推上神圣的祭台却没有像样的香火,这也就注定了教师今日的困窘与尴尬。一套赖以安生立命的住房,从十几万到几十万,这不是我们这些月收入千余的穷教师所能负担的。而看到打工的农村人每年都能拿个几万回家,自己教的学生没有毕业出去就比老师的工资高,当看到自己昔日的同学坐着公车吃着公餐乃至于睡着公房嫖着公娼的时候,再心静如水的圣人都难以平衡了,孔子没有吃到祭肉都恼羞成怒,何况是我们这些凡人呢? 教师是神,不是人。人们对待教师,就以神的标准来衡量。神,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可以一心为民。神的精神是高高在上的,纯洁高尚。神,有着崇高的境界。社会对教师,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是蜡烛,必须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春蚕,必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是孺子牛,必须只能吃草,而挤出来的一定要是奶。教师,当冠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老师只能为这虚名而出卖自己。他们只能是默默无闻,淡薄名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象神一样,不吃不喝,一心为了学生。如果做不到这些,教师,就是这个职业中的败类,就会被社会所唾弃。 .教师既然得到了神的要求,那也请给教师予神的待遇呀!不要求有烧香拜佛的,至少希望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呀!可事实呢?教师,只有乞丐的待遇,弃儿的命运。朱总理的时候,是加过几次工资。有的单位,不声不响地加了好几百呢,而教师只加了元钱,却弄得社会上沸沸扬扬的。枪打出头鸟呀!同样是国家的事业单位,但老师的福利奖金却是远远低于其他单位,甚至有的地方,教师的工资都还欠着呢。教师要想为儿女买房,必须省、省、省,往骨子里省。一个月工资一千多,还掉房子贷款也要一千多。有的教师节约到基本上不去市场买菜的程度了。马路边有的乞丐,有可能是假的,可能他们家缠万贯,有房有车呢。教师却是个带着光环的乞丐,在美丽光环的照耀下,只能清贫一世,穷苦一生。以至于出现了“女教师卖身让弟弟上学一事”。我耳边仿佛听到了“行行好,行行好”,教师为自己的生存而发出的呼喊。 教师在忍受着各种无端骂名的同时,仍旧甘心地教育着下一代,把自己的心血花在学生身上。社会只看到了教师两个月的暑假和天的寒假,但却看不到教师一天工作的繁忙程度。教师的付出的劳动,倾注的心血,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教师,身心交瘁,他们有来自于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这三座大山,重重地压在教师身上。教师一定要承受,而且必须要顶住这一切。教师本来就是“神”的化身,自然也就能担当得起所有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了。 义务教育法的修改是中央关心教育的具体表现,教育法中对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都有规定,同国际接轨,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教师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但我认为不具体,形同空文,就目前教师工资而言,同公务员相比肯定不低,甚至多10%,但实际情况是公务员名目繁多的各类津补贴多,什么阳光工资,保密费,出差费,朝九晚五工作餐费,公务员补贴,年终目标管理奖等等,这些津补贴加起来是国家工资的N倍。教师工作二十年以上一个月才10元,只好相当于公务员一天的工作餐补助,班主任教师每天管理五十个以上的学生,每月才12元班主任补贴(现在竞莫名其妙没有了)。特别是现在基础教育除课本费外,一分钱也收不到,而国家和地方财政拨的每生一年了305元的杂费又严格规定不能用于教工福利。根本没考虑教工福利待遇,所以我们这里教师每月总收入和公务员相比起码相差2倍以上,按国家所发工资计算,参加工作十五年的教师每月工资1200多元,扣除养老、失业保险、医疗等只有几百元,这些中年教师正处于供家养口的艰苦年代,你说他们心理能平衡吗?若待遇不能解决,教师没积极性,消极怠工,多收学生不如少收学生,因为多收对个人也没利,造成学生入学难,转学难,特别是一些好的学校。这样教师不满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家长都不会满意、社会也不会满意。由于教师占了吃财政饭的一半以上,所以地方财政在经费预算时只考虑公务员,不考虑教师。 现今中学的校长权力极大,他们可以违背全体教职员工的意愿对学校事务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定。人都是有欲望的,个人权力一旦失去外在制度的强制约束就很容易为个人欲望所支配,致使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基层学校领导权力非常之大,从人事到财务到其它事务往往是一人独裁或管理层内部妥协,教代会被晾在了一边。失去了制约的权力衍生了贪污和腐化,扼杀了公平与公正,使学校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农村中学的校务公开建设状况如何?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发现许多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信息都被锁在学校管理人员的抽屉里,相当多的事务都是通过暗箱操作来完成的。这样,无论是对教职员工的个人权益还是对学校的整体利益都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些实例。年终财务审核往往由校长钦定两至三人进行,之后再由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简单汇报,一年的财务收支三言两语就算交代清楚了。学校的工程建设项目及大宗采办、大宗维修项目的操作程序更是从不公开,其中的猫腻不难想象。职称评定直接关涉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却也往往曝出学校行政私下拿职称指标进行钱权交易的传闻。人事聘任,岗位安排对学校影响深远却没有任何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操作的具体程序学校管理层也概不公示,只是由校长在职工大会上将最终结果公布了事,其中的人为因素就非常明显了。作为事业单位的职工,教师有权享受住房公积金的待遇,但校方却从不提及只言片语,而知晓此事的教职员工也是寥寥无几。学校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花样来剥削你的时间精力,午写早读家访,计划总结教案。有人说当教师其实挺好的,一个星期也就十几节课。但是教师的工作只是那十几节课吗?教师的工作好多是看不到的。而你要是不幸在一次考试中拿了倒数的第一,那你就等着来自领导的责骂吧,甚至可以叫你下岗。但是不论是那一次考试总有人拿第一的。你只能拼命不让自己拿那倒霉的第一。于是学校便笑呵呵的看着你的努力。而药铺的老板便笑呵呵的看着你身体一天天的不如从前。 在学校殴打和辱骂学生肯定是不对的,我自己是很少用的。但是什么叫殴打,什么叫辱骂现在并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标准。现实生活中的打和骂的范围在关系到教育时被人为的扩大了。 假如有个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讲话,搞小动作,在教师的多次提醒下仍不改,甚至抵赖并用言语顶撞老师,更有甚者公然向教师挑衅,你们认为这时老师该如何办?(实际上这种情况每一位教师都不同程度的遇到过,尤其是新教师。)是任其发展还是用强制力限制其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仅是那堂课完了,班上的学习氛围和风气也完了,如果用强制力算不算殴打学生?有人会说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学生,对于这种人我只能佩服他瞪眼说瞎话的功夫。刚才我说挑衅还是轻的,实际上每一所中学都有过学生打老师的事件发生,只是校方和媒体对此漠然视之而已。全社会对教师的工作安全根本就不关心,人们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安全!我所在的市已经出现过多次因学生不服管教而报复老师至死的事件(比教师伤害学生的事件还要多),对于这些事件不管是校方、主管部门,还是媒体和公众都表现得异常冷漠;而一个学生因为教师的几句批评之语就跳楼自杀却在本市引起轩然大波,后来这位教师还被判了刑(完全是报纸给判的)。学生固然应该受到保护,教师就不应该受保护吗?尤其是女教师,在面对体形比自已大得多甚至带有黑社会背景的男学生面前完全就是弱者。难道国人只要教育不要教师吗? 现在的学生中有吃过粉的,有坐过台的,有和人在外收保护费的!甚至有勾结校外人员贩买本校女生的!我讲的是实话,如果不信,你们大可以去离自已最近的中学,或者回自已的母校查一查,如果觉得麻烦,还可以查查自已的同学录,一查就清楚了。 当然这样的学生只是个案,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是明名故犯,屡教不改。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学生会被打,会被骂?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肯定不是无意中犯错的和头几次犯错的,而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用得最多的其实是说服和评批教育。一些心胸狭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和家长听不得反面意见,他们会很激进的把我们的言语界定为辱骂。大多数情况下社会舆论会跟着这种观点走,甚至是推动。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也是有血性的,教师在气头上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过激的言词。(让我们估计一下一个教师对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无故发火的概率会有多大?应该是趋近于零吧!)如果一个学生听到教师的几句气话就倍受打击,甚至寻死寻活,那这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太差了。进入社会以后面对更加难听的言语甚至是打击报复,这样的学生还能活吗?上面我提到的那个跳楼的学生其实她的那一跳迟早都会来。不是在校园里跳,就是在别的地方跳;不是物理上的跳,也会是心理上的跳。我最讨厌有人把我们比作园丁,把学生比作花朵。要知道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却经不起风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的是能够经历风吹雨打意志坚强的人才,而不是感性脆弱的小宝贝。教师 “体罚学生”往往是教师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在我们把体罚学生界定为落后的教育方式的时候,欧美正在逐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体罚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这一次媚外者又落后了。 换个角度看,教师对犯错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也是一种训练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竞争是残酷,家庭生活是温暖,学校要做的不是温暖家庭的延续,而是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把学校搞成温暖家庭的延伸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明白社会上居然会有人给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人以同情。而这种人居然还认为犯错的人不应该受到处罚,而应该受到人们的宽容和谅解。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上班迟到了,由于他的迟到生产线无法开工,生产任务无法完成,而车间主任只是苦口婆心的给他讲一通道理,并不处罚他。各位,你们认为这个工人会不会再次迟到?这对其它守时的工人是否公平?会不会有更多的工人上班迟到?生产线是否能高效的运转?我相信只要是IQ高于80的人都会知道一次两次还行,长此以往这条生产线就算完了。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心智还未发育健全的学生呢。 我对我的每一届学生都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老师不处罚你们,只对你们用说服教育,你们能听老师的话,你们能上课遵守纪律,按时交作业吗?每当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们总是嘿嘿的傻笑,不作任何回答。我相信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能正确的理解学生的意思。如果犯了错的人可以不受到处罚,反而受到优待的话,我相信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欲望和冲动,毕竟犯错比遵守纪律要容易得多。 曾经有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提出了一个口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先不评论,先把这个口号翻译成标准的逻辑命题: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被教好的。有教师能教好所有的学生。如果哪位教师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么这位教师就是不会教的教师。我想问各位看官你们认为上述三个命题有几个可以必然成立?我曾在铁血里发过一个论证:成年人有比未成年人高的智商和理解力,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被教好的,那么由此可以推论出社会上将没有成年人犯罪现象。现实是监狱里关着大量监龄比狱警的岁数还大的犯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换一句话就是有些学生是不可以教好的。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能把所有学生都教好的教师,那能有多少个?一个,十个,还是一百个?天下所有老师都能有如此神勇吗?再说了,凡是具有正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知道这种老师只能出现在空想中,即使是提这个口号的人他自己也无法做到这一点。一个老师因为个别学生没有教好就被判为不会教,你们认为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公平吗?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摔了一跤,别人就据此判断出你不会走路,你觉得荒唐吗?如果说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被教好,每一个教师都会教,那么人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了!退一步讲,社会上不会存在犯罪行为了,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警察和监狱了,我们只需要“万能的教师”就成了!各位看官,这能实现吗?你们认为美好的不切实际的想象能成为衡量他人的标准吗?对于提出这个口号的专家和附和这个口号的同行,我只想用可爱这个形容词,因为这是我所能找到的最适当的词汇。他们为了自已的“红顶子”不惜以损害教育事业,阻挠学生的发展,破坏民族的前途为代价。 现在很多媒体里大量充斥着宣扬暴力、凶杀、色情的低俗电视剧和选秀娱乐节目,面对这种高密度的轰炸,你们知道教师们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吗?而后果却要教师来承担,你们觉得这公平吗?把这些责任归到教师头上的恰恰有这些媒体!这可笑吗? 我当学生的时候虽然教师的经济地位不高,但是社会地位还可以,很少有关于教师的负面报道和言论,新闻报道中充满着对教师的歌讼,教师们有成就感,干得还算开心。而当我工作过后,经济地位依旧,但社会地位倒了过来。 从犯罪率上看,教师是所有职业中犯罪率最低的职业,不信可以去公安部查档案。 不良行为的拥有率,教师也是最低的,我们可以做一个深入彻底的比对调查。 学生在校的人身伤害率远低于在校外,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